至於是什麽事,如瑾隻從淩慎之的隻言片語中模糊了解個大概,並不十分清楚。如果動用王府底下人去查,一定能查得細細致致,但如瑾不想那麽做。每個人都有不願意提起的心事,她不會隨意窺探別人私隱。
秦氏聞言頗為感慨,“他那樣光風霽月的人,沒想到也有不可說的過往。太醫世家……想必也是深宅大院,有些不堪入耳的事情吧。”
不然好好的男丁為何要和家裏斷絕關係。
“他對我們恩重如山,等晴君大了,我就和她說她的命是誰保住的,等你的孩兒大了,也要如此。”秦氏叮囑女兒。
如瑾點頭,“嗯。”
正說著,丫鬟報祝姑娘求見。
秦氏知道有事,帶了人避開,不過臨走時小心告誡女兒,“她和木氏親厚,你千萬小心。”
“母親放心,我心裏有數。”
秦氏出門,祝氏進門,兩個人擦肩而過的時候,祝氏端端正正退到一旁,給秦氏行禮問好。秦氏微笑著讓她起身,帶人出去了。
祝氏深深低頭相送。
秦氏的笑容似乎與之前沒什麽不同,但她能敏銳察覺到笑容裏的戒備和疏離。
“主子,罪婦木氏去了。”到如瑾跟前稟報事情,她保持更加謙恭的姿態。
像往常一樣,如瑾帶她進了內室相談。
“坐下說。”如瑾歪在暖榻上,依然照常讓祝氏落座。但這次屋裏多了吳竹春,靜靜站在如瑾身邊。
祝氏沒坐,反而跪了下去,“奴婢查清了許多事,來向主子稟明,也請主子降罪。”
如瑾仔細聽她把所有事情一五一十地說清楚。
遠到從賜婚聖旨降下時對發現砒石瞞而不報,近到逼殺方氏、主動揭出佟家姐妹做替罪之人,乃至眼前的城外刺殺和城內勾連威遠伯府動手,還有日常生活之中微不足道卻以水滴石穿的工夫不停發動的瑣碎,樁樁件件,至少查了個十之七八。
“……總共牽連出六個人,三個在天帝教作亂當日妄圖在王府內對侯夫人動手,被主子留下的護衛當場解決,還有三個知情不報,奴婢已經把她們拘下了,隻等主子發落。”
即便知道木雲娘可能是早有圖謀,引而未發,但真切聽到這一切,還是讓如瑾沉默了半天。
她沒想到還有這麽多事。
所有王府內曾經發生過的略有蹊蹺的瑣事,原來大半都有木雲娘的影子。以前張六娘在,府裏也有其他來曆的人,這些事就都被忽略了,沒有人會將之歸到木雲娘的頭上。及至府中越來越清靜,疑點越來越重,這個藏在背後默默動作的女子,才漸漸露出馬腳。
隻是,有些晚。
如瑾不由撫上肚子,指腹在衣料上輕輕摩挲,就像是撫摸孩兒。
也不知這兩個小小的孩子中毒沒有。淩慎之早就說胎兒保住了,一切正常,可如瑾怕他是故意寬慰。孩子好端端地活著,她感覺得到,但母體有毒,他們會安然無恙嗎?她孕中用了那麽多要,即便淩慎之再謹慎,是藥三分毒,總會對孩子有妨礙吧……
“你們不是有規程,還等我發落什麽。”如瑾的聲音很冷。
她厭惡木雲娘,比當年厭惡皇帝更甚。
皇帝殺她,說到底不過是冷漠無情,視人命如草芥,又被別人蠱惑罷了。
可木雲娘是處心積慮在害她,更要害她的孩子。
她忍了又忍才沒下令派人折磨木雲娘。比起佟家姐妹,木雲娘的隱蔽讓人更難以接受。
所以對於那幾個知情不報的,不管出於什麽原因,如瑾都不想姑息。王府私下處理背叛者自有規矩,據說很嚴酷,那麽就按規矩處置好了。
“是。”祝氏明顯感覺到如瑾語氣裏的冷意,略略靜了一下,很快應了下來。
應完了才恍覺,自己這一聲,與以前從長平王那裏領命的感覺一樣。
“祝姑娘,你起來吧。”如瑾這時候才叫祝氏起身,“讓你跪一會,不是懲罰,而是提醒你記住這次的事,記住木雲娘這個人。你有失察之罪,我自己豈能沒有?所以我不罰你,隻是請你以後謹慎再謹慎,不要讓同樣的事再發生一次。”
“……主子,謝謝您寬宏。”
“我不寬宏,特別是關係到孩子。”
祝氏鄭重道:“奴婢明白。”
唐允命人送了消息進來,如瑾看過,照常讓吳竹春燒掉了。
“董姨娘吐了口,她在天帝教裏隻是依附者,但到底知道些內情。根據她提供的細節順藤摸瓜,威遠伯勾連天帝教的證據查實了,大理寺今夜會連夜提審,定罪隻在早晚。”
祝氏俯首:“都托賴主子運籌帷幄。”
“別這麽見外。”如瑾給了她一個微笑,“你大概還對我心存芥蒂,因為之前整件事都沒有經你的手,怕我以後也疏遠了你?”
“奴婢不敢,奴婢沒有。”
“還說沒有?既沒有,為何不能像從前一樣,偏要自稱奴婢?”
祝氏張了張口。
如瑾道:“沒關係,夫妻之間相處尚且要頗多試探,互相磨合,何況你我隻做了一年主仆。這件事之後我會更加相信你,那麽你呢,能理解我避開你的迫不得已嗎?能待我如初嗎?”
祝氏立刻回答,“能。請主子看我日後行止。”
斬釘截鐵的語氣。
如瑾笑著點了點頭:“你去吧,容我歇一歇。”
祝氏告辭而去,如瑾也遣退了吳竹春,獨自一人在榻上歪著眯了一會。
她不能肯定祝氏的承諾是否屬實。就像她自己也從此存了防備之心,祝氏經此一事,心裏頭的隔閡想必也不是輕易能消除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企盼,誓死效忠這種事不是沒有,但她對祝氏沒有滴水之恩,也不會奢望祝氏竭誠以報。她們主仆之間,隻要維持正常的關係就可以了。
對王府裏所有人,乃至關亭唐允等人,如瑾也是這個態度。
這些人都是長平王的下屬。隻要誓死效忠長平王就好,她被稱一聲主子,可沒奢望自己能和長平王擁有一樣的地位。
她這幾天一直回想進入王府之後的點滴。
然後發現自己犯了一個低門女入高門之後都會犯的錯誤——她沒有自己的人可用。
襄國侯府也算名義上的高門,但對於長平王府,對於皇家來說,說得不堪一點,隻是一個破落戶。她隻身進府,隻帶了兩個丫鬟,因為種種原因也沒有陪嫁的資產在京城,這和富貴人家從外頭典的妾也沒什麽不同。
當時她入府的心態是隻求自保。有正妃在上,她自然越低調越好,所以勢單力薄的入府也是一種姿態。
但後來,事情的發展漸漸超乎她的預料。
一切來得太快,而她時間太少。
沒有隻屬於自己的心腹,那麽一旦遇上木雲娘這種人這種事,就完全被動了。
如瑾隔日叫了崔吉到跟前。
“覺遠庵那天,多謝你肯護佑在我身邊。這幾日我仔細了解了你的過去,你是做殺手出身的,後來才投靠了王爺?”
“是。”崔吉依然話不多。
“王爺回京之後就會登基,你當初被派到我家裏,現在也沒能調回來。對以後,你有想法嗎?”
崔吉回答得簡單:“既入暗衛,聽命而已,沒有想法。”
“如果,我想用你呢?”
如瑾直接問了出來。崔吉卻也不似表麵那麽木然,聞言將一直守禮低垂的眼皮抬起,看了如瑾一眼。
他顯然聽得出這個“用”,不是隨便走暗衛的規程調他。
如瑾道:“你不必著急回答。我也沒有別的意思,隻是想在王府的人手以外再糾集一些自己的人手罷了。這件事我會和王爺明說,並非背著他私藏勢力。你身手好,跟我的時間又長,所以我想和王爺將你要過來。但首先我想知道你的意思,你若不願意,我不勉強,你依舊在關亭手下便是。”
崔吉問:“你想糾集怎樣的人手?”
平靜的臉色,平靜的眼神,但是問得認真。
如瑾直言不諱:“屬於我自己的人手,隻效命於我。有護衛,有探子,也有可以在明麵走動的人。”
“王爺會不會答應,你想過沒有?”
“他會。如果萬一不答應,我也要堅持。”
崔吉又問:“我隸屬王府,你要經營自己的人,為何找我?”
如瑾笑了笑,“我也不知道。隻是一起這個念頭,立刻就想到了你。”
“就像上次一樣?”
上次,指的是木雲娘的事。如瑾點了點頭,“對。”
當時她無人可用。吉祥從如意口中得知了穆嫣然的秘密,匆匆報上來,如瑾立刻知道身邊有人故意隱瞞消息了。是祝氏還是木氏,或者其他人?該怎麽把這個人找出來?當時她心神不寧,甚至連吳竹春也不敢太過相信,那麽能用誰?
一時間她隻能想到彭進財經手過的鏢局。那裏的鏢師大半來自關亭屬下,也是王府的人,但到底是外圍,和內宅牽扯的機會較少,還算可用。可即便如此,她也隻敢讓他們護在附近而已,至於貼身的護衛,可以托付性命的……又該找誰?
當時她立刻想起崔吉死水一般的眼睛。
直覺他可以幫她渡過難關。
這直覺來得莫名其妙,她甚至和崔吉都很久沒見麵了……但事後證明崔吉很可靠,也很可用。
所以這一次她還是想到了他。
“好,我答應。”崔吉給答複相當痛快。
快得讓如瑾都有些意外。
“你要想清楚,王爺登基之後,關亭手下的人都會有個好前程,你在其中又是佼佼者……而跟著我,無論我日後站在什麽位置,你都不可能達到跟著王爺所能達到的高度。”
“我知道。我答應你。”
如瑾認真看著他。他垂了眼睛。
如瑾等了一會,並沒有再聽見他說別的。
沒有更多的解釋了,他這個人,仿佛多說半個字都不情願。
“那麽,謝謝你,崔吉。”
如瑾也沒有再多說。他那麽幹脆,再解釋別的,提醒別的,就是對他的冒犯了。
“你自己想辦法和王爺解釋吧。”崔吉施了一禮,告辭離開。
如瑾忍俊不禁。
這個人不但不木訥,而且心裏頭想得事情還挺周全的,她最初見到他,還以為他是個隻知道殺戮、對世事一竅不通的家夥。
她翹著嘴角給長平王寫信。
木雲娘的死想必已經被關亭唐允那邊報上去了,但她願意以自己的口吻再和他說一遍。最後,仔細提起要經營自己人手的事。
這件事她不想和長平王隱瞞。
她的確需要自己的人,隻效忠自己,隻聽命自己,沒有自己的許可就算長平王發話也不依命的人。
這聽起來像是要故意和長平王生分,要分個彼此似的。
若別人知道了,可能就會問,難道王爺的屬下不是你的屬下嗎,難道王爺沒有讓他們叫你主子嗎,難道王爺給你的信任和看重還不夠嗎,你卻起了經營自己人手的心思,是有多忘恩負義!
但是如瑾清清楚楚知道,不是這個道理。
就像她當初自己籌謀得多艱難,也要一點一點自己做生意,而不平白接受長平王給來的銀子一樣。他那麽富有,背地裏私產不知凡幾,她卻還要小氣巴拉地自己開鋪子賺嚼用,聽起來很多餘。
秦氏聞言頗為感慨,“他那樣光風霽月的人,沒想到也有不可說的過往。太醫世家……想必也是深宅大院,有些不堪入耳的事情吧。”
不然好好的男丁為何要和家裏斷絕關係。
“他對我們恩重如山,等晴君大了,我就和她說她的命是誰保住的,等你的孩兒大了,也要如此。”秦氏叮囑女兒。
如瑾點頭,“嗯。”
正說著,丫鬟報祝姑娘求見。
秦氏知道有事,帶了人避開,不過臨走時小心告誡女兒,“她和木氏親厚,你千萬小心。”
“母親放心,我心裏有數。”
秦氏出門,祝氏進門,兩個人擦肩而過的時候,祝氏端端正正退到一旁,給秦氏行禮問好。秦氏微笑著讓她起身,帶人出去了。
祝氏深深低頭相送。
秦氏的笑容似乎與之前沒什麽不同,但她能敏銳察覺到笑容裏的戒備和疏離。
“主子,罪婦木氏去了。”到如瑾跟前稟報事情,她保持更加謙恭的姿態。
像往常一樣,如瑾帶她進了內室相談。
“坐下說。”如瑾歪在暖榻上,依然照常讓祝氏落座。但這次屋裏多了吳竹春,靜靜站在如瑾身邊。
祝氏沒坐,反而跪了下去,“奴婢查清了許多事,來向主子稟明,也請主子降罪。”
如瑾仔細聽她把所有事情一五一十地說清楚。
遠到從賜婚聖旨降下時對發現砒石瞞而不報,近到逼殺方氏、主動揭出佟家姐妹做替罪之人,乃至眼前的城外刺殺和城內勾連威遠伯府動手,還有日常生活之中微不足道卻以水滴石穿的工夫不停發動的瑣碎,樁樁件件,至少查了個十之七八。
“……總共牽連出六個人,三個在天帝教作亂當日妄圖在王府內對侯夫人動手,被主子留下的護衛當場解決,還有三個知情不報,奴婢已經把她們拘下了,隻等主子發落。”
即便知道木雲娘可能是早有圖謀,引而未發,但真切聽到這一切,還是讓如瑾沉默了半天。
她沒想到還有這麽多事。
所有王府內曾經發生過的略有蹊蹺的瑣事,原來大半都有木雲娘的影子。以前張六娘在,府裏也有其他來曆的人,這些事就都被忽略了,沒有人會將之歸到木雲娘的頭上。及至府中越來越清靜,疑點越來越重,這個藏在背後默默動作的女子,才漸漸露出馬腳。
隻是,有些晚。
如瑾不由撫上肚子,指腹在衣料上輕輕摩挲,就像是撫摸孩兒。
也不知這兩個小小的孩子中毒沒有。淩慎之早就說胎兒保住了,一切正常,可如瑾怕他是故意寬慰。孩子好端端地活著,她感覺得到,但母體有毒,他們會安然無恙嗎?她孕中用了那麽多要,即便淩慎之再謹慎,是藥三分毒,總會對孩子有妨礙吧……
“你們不是有規程,還等我發落什麽。”如瑾的聲音很冷。
她厭惡木雲娘,比當年厭惡皇帝更甚。
皇帝殺她,說到底不過是冷漠無情,視人命如草芥,又被別人蠱惑罷了。
可木雲娘是處心積慮在害她,更要害她的孩子。
她忍了又忍才沒下令派人折磨木雲娘。比起佟家姐妹,木雲娘的隱蔽讓人更難以接受。
所以對於那幾個知情不報的,不管出於什麽原因,如瑾都不想姑息。王府私下處理背叛者自有規矩,據說很嚴酷,那麽就按規矩處置好了。
“是。”祝氏明顯感覺到如瑾語氣裏的冷意,略略靜了一下,很快應了下來。
應完了才恍覺,自己這一聲,與以前從長平王那裏領命的感覺一樣。
“祝姑娘,你起來吧。”如瑾這時候才叫祝氏起身,“讓你跪一會,不是懲罰,而是提醒你記住這次的事,記住木雲娘這個人。你有失察之罪,我自己豈能沒有?所以我不罰你,隻是請你以後謹慎再謹慎,不要讓同樣的事再發生一次。”
“……主子,謝謝您寬宏。”
“我不寬宏,特別是關係到孩子。”
祝氏鄭重道:“奴婢明白。”
唐允命人送了消息進來,如瑾看過,照常讓吳竹春燒掉了。
“董姨娘吐了口,她在天帝教裏隻是依附者,但到底知道些內情。根據她提供的細節順藤摸瓜,威遠伯勾連天帝教的證據查實了,大理寺今夜會連夜提審,定罪隻在早晚。”
祝氏俯首:“都托賴主子運籌帷幄。”
“別這麽見外。”如瑾給了她一個微笑,“你大概還對我心存芥蒂,因為之前整件事都沒有經你的手,怕我以後也疏遠了你?”
“奴婢不敢,奴婢沒有。”
“還說沒有?既沒有,為何不能像從前一樣,偏要自稱奴婢?”
祝氏張了張口。
如瑾道:“沒關係,夫妻之間相處尚且要頗多試探,互相磨合,何況你我隻做了一年主仆。這件事之後我會更加相信你,那麽你呢,能理解我避開你的迫不得已嗎?能待我如初嗎?”
祝氏立刻回答,“能。請主子看我日後行止。”
斬釘截鐵的語氣。
如瑾笑著點了點頭:“你去吧,容我歇一歇。”
祝氏告辭而去,如瑾也遣退了吳竹春,獨自一人在榻上歪著眯了一會。
她不能肯定祝氏的承諾是否屬實。就像她自己也從此存了防備之心,祝氏經此一事,心裏頭的隔閡想必也不是輕易能消除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企盼,誓死效忠這種事不是沒有,但她對祝氏沒有滴水之恩,也不會奢望祝氏竭誠以報。她們主仆之間,隻要維持正常的關係就可以了。
對王府裏所有人,乃至關亭唐允等人,如瑾也是這個態度。
這些人都是長平王的下屬。隻要誓死效忠長平王就好,她被稱一聲主子,可沒奢望自己能和長平王擁有一樣的地位。
她這幾天一直回想進入王府之後的點滴。
然後發現自己犯了一個低門女入高門之後都會犯的錯誤——她沒有自己的人可用。
襄國侯府也算名義上的高門,但對於長平王府,對於皇家來說,說得不堪一點,隻是一個破落戶。她隻身進府,隻帶了兩個丫鬟,因為種種原因也沒有陪嫁的資產在京城,這和富貴人家從外頭典的妾也沒什麽不同。
當時她入府的心態是隻求自保。有正妃在上,她自然越低調越好,所以勢單力薄的入府也是一種姿態。
但後來,事情的發展漸漸超乎她的預料。
一切來得太快,而她時間太少。
沒有隻屬於自己的心腹,那麽一旦遇上木雲娘這種人這種事,就完全被動了。
如瑾隔日叫了崔吉到跟前。
“覺遠庵那天,多謝你肯護佑在我身邊。這幾日我仔細了解了你的過去,你是做殺手出身的,後來才投靠了王爺?”
“是。”崔吉依然話不多。
“王爺回京之後就會登基,你當初被派到我家裏,現在也沒能調回來。對以後,你有想法嗎?”
崔吉回答得簡單:“既入暗衛,聽命而已,沒有想法。”
“如果,我想用你呢?”
如瑾直接問了出來。崔吉卻也不似表麵那麽木然,聞言將一直守禮低垂的眼皮抬起,看了如瑾一眼。
他顯然聽得出這個“用”,不是隨便走暗衛的規程調他。
如瑾道:“你不必著急回答。我也沒有別的意思,隻是想在王府的人手以外再糾集一些自己的人手罷了。這件事我會和王爺明說,並非背著他私藏勢力。你身手好,跟我的時間又長,所以我想和王爺將你要過來。但首先我想知道你的意思,你若不願意,我不勉強,你依舊在關亭手下便是。”
崔吉問:“你想糾集怎樣的人手?”
平靜的臉色,平靜的眼神,但是問得認真。
如瑾直言不諱:“屬於我自己的人手,隻效命於我。有護衛,有探子,也有可以在明麵走動的人。”
“王爺會不會答應,你想過沒有?”
“他會。如果萬一不答應,我也要堅持。”
崔吉又問:“我隸屬王府,你要經營自己的人,為何找我?”
如瑾笑了笑,“我也不知道。隻是一起這個念頭,立刻就想到了你。”
“就像上次一樣?”
上次,指的是木雲娘的事。如瑾點了點頭,“對。”
當時她無人可用。吉祥從如意口中得知了穆嫣然的秘密,匆匆報上來,如瑾立刻知道身邊有人故意隱瞞消息了。是祝氏還是木氏,或者其他人?該怎麽把這個人找出來?當時她心神不寧,甚至連吳竹春也不敢太過相信,那麽能用誰?
一時間她隻能想到彭進財經手過的鏢局。那裏的鏢師大半來自關亭屬下,也是王府的人,但到底是外圍,和內宅牽扯的機會較少,還算可用。可即便如此,她也隻敢讓他們護在附近而已,至於貼身的護衛,可以托付性命的……又該找誰?
當時她立刻想起崔吉死水一般的眼睛。
直覺他可以幫她渡過難關。
這直覺來得莫名其妙,她甚至和崔吉都很久沒見麵了……但事後證明崔吉很可靠,也很可用。
所以這一次她還是想到了他。
“好,我答應。”崔吉給答複相當痛快。
快得讓如瑾都有些意外。
“你要想清楚,王爺登基之後,關亭手下的人都會有個好前程,你在其中又是佼佼者……而跟著我,無論我日後站在什麽位置,你都不可能達到跟著王爺所能達到的高度。”
“我知道。我答應你。”
如瑾認真看著他。他垂了眼睛。
如瑾等了一會,並沒有再聽見他說別的。
沒有更多的解釋了,他這個人,仿佛多說半個字都不情願。
“那麽,謝謝你,崔吉。”
如瑾也沒有再多說。他那麽幹脆,再解釋別的,提醒別的,就是對他的冒犯了。
“你自己想辦法和王爺解釋吧。”崔吉施了一禮,告辭離開。
如瑾忍俊不禁。
這個人不但不木訥,而且心裏頭想得事情還挺周全的,她最初見到他,還以為他是個隻知道殺戮、對世事一竅不通的家夥。
她翹著嘴角給長平王寫信。
木雲娘的死想必已經被關亭唐允那邊報上去了,但她願意以自己的口吻再和他說一遍。最後,仔細提起要經營自己人手的事。
這件事她不想和長平王隱瞞。
她的確需要自己的人,隻效忠自己,隻聽命自己,沒有自己的許可就算長平王發話也不依命的人。
這聽起來像是要故意和長平王生分,要分個彼此似的。
若別人知道了,可能就會問,難道王爺的屬下不是你的屬下嗎,難道王爺沒有讓他們叫你主子嗎,難道王爺給你的信任和看重還不夠嗎,你卻起了經營自己人手的心思,是有多忘恩負義!
但是如瑾清清楚楚知道,不是這個道理。
就像她當初自己籌謀得多艱難,也要一點一點自己做生意,而不平白接受長平王給來的銀子一樣。他那麽富有,背地裏私產不知凡幾,她卻還要小氣巴拉地自己開鋪子賺嚼用,聽起來很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