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祁睿之外,其他的學員都是第一次去日本。讓祁睿有點嫉妒的是,出發的途中大家有大量的資料和照片用來介紹日本的局麵,其中很多還是祁睿他們去的那次收集到的內容。這些精挑細選出來的年輕軍人們和之前那些相比,勤學好問。對於有過到日本經驗的祁睿,他們根本沒有放過。
理解能力,抓住問題關鍵的能力,都讓祁睿生出強烈的危機感。這讓祁睿忍不住暗自感歎,天下不是沒有豪傑,隻是有沒有機會遇到這幫人。真遇到這幫人的時候,祁睿才覺得這幫人實在是夠生猛,一種自卑的情緒油然而生。
不過他畢竟是老爹韋澤教育出來的人,祁睿也開始自我調整。大家此行的目的是幫助北海道軍穩住陣腳,不要導致崩盤的局麵。如果這件事完成了,大家都能得到獎賞。若是因為羨慕嫉妒而幹出單純因為利益拖後腿的事情,以這幫人的聰明,大家怎麽可能不知道?
以坦蕩態度合作就能都得到好處,以陰暗的心思去做事,就會導致惡果。何去何從沒有討論的必要。調整好了心態,祁睿倒也穩住了心神。他也認識到,自己真的隻是個普通人而已。如果之前沒有嫉妒,隻是因為祁睿自覺的比別人更強,沒有嫉妒的理由。可不是他真的如自己所想的那樣,道德上超越了低級趣味。
老爹韋澤麵對豪傑的時候又是怎麽選擇的呢?強者麵對弱者的時候自有寬容心,可麵對強者的時候,麵對時時刻刻刻看到自己不足的局麵,除了學習別人的優點之外,又該怎麽調整自己的心態?祁睿以前沒這種需求,所以也從沒請教過這方麵的問題。他現在非常想弄明白這個問題。
和這幫優秀的人在一起,時間過得飛快。大家都深知準備的重要性,前期大量準備消耗掉了在船上渡過的時間。軍艦在仙台停泊,小船把這幫人送上岸的時候,祁睿心裏麵更多的是忐忑。船上的準備不等於具體戰況,親自抵達戰場,迎麵而來會是什麽消息。他根本無法想像。
東京灣被明治軍海軍布設很多水雷,以北海道軍現在艦隊實力,他們不願意去冒險。部隊就走陸路南下。民朝國內建起發達的鐵路網,幾百公裏的長途行軍是作為訓練科目存在,真的戰爭期間自然能坐火車就坐火車。靠兩條腿行軍頗為辛苦,日本的道路也不適合用卡車。祁睿的精力大部分都消耗在行軍上,埋頭走路的時候,他也會考慮卡車在軍事上的應用可能。一條幾百公裏的行動路線上哪怕隻有一個讓卡車無法通行的關隘,整個車隊就要抓瞎。他老爹韋澤所說的情報無疑是最大的要點。內線作戰與外線作戰的差距太大,一支強有力的工兵隊伍是機動作戰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行軍、休息、吃飯、睡覺、繼續行軍。軍人大展拳腳的場所是戰場,在抵達他們綻放自己專業能力的場所之前,先要經曆的就是艱苦的行軍。踏進戰場意味著麵對死亡的恐懼,前往戰場還要
曆經辛苦。這就是戰爭的現狀。和祁睿他們同行的還有日本士兵,祁睿他們的沉默更多的是這些人的自我修養。有口氣多暖暖肚子,無疑是最有利的選擇。日本士兵們神色凝重,甚至露出明顯的不安。戰爭對他們來說更現實,也更殘酷。
經過三天的跋涉,隊伍終於抵達會津藩。祁睿他們沒有停留,而是繼續前進。這次倒是有馬騎了,不過前麵的道路上就不那麽安全,明治軍在上百公裏的戰線上和北海道軍膠著,大家控製的山區犬牙交錯,誰也不知道會出什麽事情。
之後兩天的路程上,遠處的槍炮聲成了家常便飯。祁睿看到其他同誌的臉上神色始終是陰沉,他自己也覺得心頭如有千斤巨石。行軍途中,祁睿突然想起他的父輩們據說在戰爭中也能有說有笑。當年他聽到的時候還覺得戰場就是如此,等他真的在戰場穿行的時候,什麽叫做笑,為什麽要笑。祁睿完全找不到任何理由。那種歡愉的情緒和戰場格格不入,他現在完全懷疑那些老家夥們就是在吹牛。戰場上誰能笑得出來呢?
隆隆炮聲中,一眾人終於抵達了東京。日本的首都在祁睿看來大概是擴大了很多倍的縣城。低矮的房屋,窄小的街道。非得說的話,甚至不如北海道的首府劄幌。劄幌好歹是中國幫助設計的,寬闊的街道,街道兩邊的五層樓房組成的生活區也有個中國二線城市的模樣。
北海道軍在軍部旁邊給中國代表團安排了一個院落,很快就有之前的中國觀察團成員過來給大家介紹情況。“冬季大雪季節馬上就要到了,現在的選擇隻剩兩個。要麽和明治軍決一死戰,要麽就推倒東北山區固守。兩個決定裏麵哪個都不好下,山區看著好守,但是過冬的裝備大概還沒準備好。而且明治海軍奸猾無比,極力騷擾運輸線。北海道軍倒是比較傾向在東京決戰。”
大概介紹了情況之後,就輪到這幫年輕人說話了。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稍微有些遲疑。
“我……”“現在……”祁睿和李延年幾乎同時開口,然後同時閉嘴。
“你先說。”領導讓早了半秒吭聲的李延年先提出看法。
“如果在山區防禦的準備不夠充分,守在東京的準備就已經充分了麽?我聽說沒什麽船隻敢通過海路給東京運輸物資。”李延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祁睿心裏麵一陣失望,他的問題和這個差不多。既然李延年先說了,祁睿接下來就沒什麽好說的。是不是找出些和李延年不同的思路?祁睿忍不住冒出這麽一個念頭。不過片刻後他就給否決了。大家都是行家,沒話找話會被一眼看穿。既然如此,那就老實的承認自己的看法與李延年一樣就好了。
“北海道軍覺得可以用吃水淺的船隻運輸物資,這樣的話觸雷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領導解釋了當下的情況。看來北海道軍真的不想放棄到手的東京。
李延年聽了這個說
法,他也暫時沉默下來。
“祁睿,你怎麽看?”領導讓祁睿發言。
“我的想法和李延年同誌一樣,國內認為北海道軍還是退回山區更好。東北這邊是他們認為比較可靠的地區。東京隻是一個爭奪區。如果冬天在這裏打仗,就要承擔起市民的糧食供應,這是很招人痛恨的事情。既然如此,東京就是個包袱,丟給明治軍或許更好。”祁睿說了自己的想法,前半段是他原本的想法。可後半段不由自主的就出來了。光複軍對於人民的情緒很重視,這種想法並不稀奇。
領導也沒有特別的反應,看來他在這些方麵上早就嚐試過說服了。沉默片刻之後,領導說道:“現在北海道軍覺得自己還能打下去,認為丟失東京對他們的聲望影響很大。所以戰局未必有利的時候,他們還是希望堅持……”
“如果我們告訴他們,這是陛下的命令。這些人會接受麽?”馬曉明開口問道。
“陛下並沒有這樣的要求。”領導答道。
“那我們就向陛下發報,請陛下下達這個命令。如果我們經過調查研究,認為撤退勢在必行。那就請陛下幫我們達成目的吧。”馬曉明並沒有因為要勞煩韋澤就有絲毫退縮。
看著領導沉思的模樣,祁睿心裏麵更受震動。他覺得自己是韋澤的兒子已經夠敢作敢當,沒想到在年輕一輩裏麵能夠果斷下決定的人有的是。從軍事角度來看,這個決定並不能算錯。隻要中國的代表團的確可以經過調查之後做出判斷,自然可以要求韋澤來做接下來的安排。隻是從來沒人敢這麽幹淨利落的提出這樣的解決辦法。
“其他部門下令不行麽?”李延年看來也被這個建議駭住了,他連忙問。
“如果其他部門下令能行,也可以考慮讓其他部門下令。不過我覺得若是咱們的軍委下令,隻怕北海道軍未必肯聽。即便聽了,也會提出諸多要求。陛下下令,他們一定會先服從。從解決問題的角度來看,這樣最快。”馬曉明爽快的答道。
“在東京決戰一定打不贏麽?”錢大多也發表了意見。
“幾十萬人已經在這一小塊地方上打了幾個月,能贏早就贏了。現在已經打成了爛仗,到東京的陸路運輸線咱們剛走過,這條線很難支撐大規模作戰,海上運輸線又被卡著。東京已經是個大包袱。趕緊變外線作戰為內線作戰才是最好的選擇吧?”馬曉明繼續陳述著自己的想法。
祁睿在這些天的相處中發現馬曉明是個非常能看透問題關鍵的一個人,平素雖然不太愛說話,一說話總能說道點子上,現在他的看法無疑直指問題核心。背著包袱打爛仗,是一種極為不負責任的態度。不管堅持這麽做的人到底是基於何種看似非這麽做不可的想法,錯的事情就是錯的。
想到這裏,祁睿說道:“要麽我們再和北海道軍的總指揮官好好談一次吧。”
(本章完)
理解能力,抓住問題關鍵的能力,都讓祁睿生出強烈的危機感。這讓祁睿忍不住暗自感歎,天下不是沒有豪傑,隻是有沒有機會遇到這幫人。真遇到這幫人的時候,祁睿才覺得這幫人實在是夠生猛,一種自卑的情緒油然而生。
不過他畢竟是老爹韋澤教育出來的人,祁睿也開始自我調整。大家此行的目的是幫助北海道軍穩住陣腳,不要導致崩盤的局麵。如果這件事完成了,大家都能得到獎賞。若是因為羨慕嫉妒而幹出單純因為利益拖後腿的事情,以這幫人的聰明,大家怎麽可能不知道?
以坦蕩態度合作就能都得到好處,以陰暗的心思去做事,就會導致惡果。何去何從沒有討論的必要。調整好了心態,祁睿倒也穩住了心神。他也認識到,自己真的隻是個普通人而已。如果之前沒有嫉妒,隻是因為祁睿自覺的比別人更強,沒有嫉妒的理由。可不是他真的如自己所想的那樣,道德上超越了低級趣味。
老爹韋澤麵對豪傑的時候又是怎麽選擇的呢?強者麵對弱者的時候自有寬容心,可麵對強者的時候,麵對時時刻刻刻看到自己不足的局麵,除了學習別人的優點之外,又該怎麽調整自己的心態?祁睿以前沒這種需求,所以也從沒請教過這方麵的問題。他現在非常想弄明白這個問題。
和這幫優秀的人在一起,時間過得飛快。大家都深知準備的重要性,前期大量準備消耗掉了在船上渡過的時間。軍艦在仙台停泊,小船把這幫人送上岸的時候,祁睿心裏麵更多的是忐忑。船上的準備不等於具體戰況,親自抵達戰場,迎麵而來會是什麽消息。他根本無法想像。
東京灣被明治軍海軍布設很多水雷,以北海道軍現在艦隊實力,他們不願意去冒險。部隊就走陸路南下。民朝國內建起發達的鐵路網,幾百公裏的長途行軍是作為訓練科目存在,真的戰爭期間自然能坐火車就坐火車。靠兩條腿行軍頗為辛苦,日本的道路也不適合用卡車。祁睿的精力大部分都消耗在行軍上,埋頭走路的時候,他也會考慮卡車在軍事上的應用可能。一條幾百公裏的行動路線上哪怕隻有一個讓卡車無法通行的關隘,整個車隊就要抓瞎。他老爹韋澤所說的情報無疑是最大的要點。內線作戰與外線作戰的差距太大,一支強有力的工兵隊伍是機動作戰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行軍、休息、吃飯、睡覺、繼續行軍。軍人大展拳腳的場所是戰場,在抵達他們綻放自己專業能力的場所之前,先要經曆的就是艱苦的行軍。踏進戰場意味著麵對死亡的恐懼,前往戰場還要
曆經辛苦。這就是戰爭的現狀。和祁睿他們同行的還有日本士兵,祁睿他們的沉默更多的是這些人的自我修養。有口氣多暖暖肚子,無疑是最有利的選擇。日本士兵們神色凝重,甚至露出明顯的不安。戰爭對他們來說更現實,也更殘酷。
經過三天的跋涉,隊伍終於抵達會津藩。祁睿他們沒有停留,而是繼續前進。這次倒是有馬騎了,不過前麵的道路上就不那麽安全,明治軍在上百公裏的戰線上和北海道軍膠著,大家控製的山區犬牙交錯,誰也不知道會出什麽事情。
之後兩天的路程上,遠處的槍炮聲成了家常便飯。祁睿看到其他同誌的臉上神色始終是陰沉,他自己也覺得心頭如有千斤巨石。行軍途中,祁睿突然想起他的父輩們據說在戰爭中也能有說有笑。當年他聽到的時候還覺得戰場就是如此,等他真的在戰場穿行的時候,什麽叫做笑,為什麽要笑。祁睿完全找不到任何理由。那種歡愉的情緒和戰場格格不入,他現在完全懷疑那些老家夥們就是在吹牛。戰場上誰能笑得出來呢?
隆隆炮聲中,一眾人終於抵達了東京。日本的首都在祁睿看來大概是擴大了很多倍的縣城。低矮的房屋,窄小的街道。非得說的話,甚至不如北海道的首府劄幌。劄幌好歹是中國幫助設計的,寬闊的街道,街道兩邊的五層樓房組成的生活區也有個中國二線城市的模樣。
北海道軍在軍部旁邊給中國代表團安排了一個院落,很快就有之前的中國觀察團成員過來給大家介紹情況。“冬季大雪季節馬上就要到了,現在的選擇隻剩兩個。要麽和明治軍決一死戰,要麽就推倒東北山區固守。兩個決定裏麵哪個都不好下,山區看著好守,但是過冬的裝備大概還沒準備好。而且明治海軍奸猾無比,極力騷擾運輸線。北海道軍倒是比較傾向在東京決戰。”
大概介紹了情況之後,就輪到這幫年輕人說話了。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稍微有些遲疑。
“我……”“現在……”祁睿和李延年幾乎同時開口,然後同時閉嘴。
“你先說。”領導讓早了半秒吭聲的李延年先提出看法。
“如果在山區防禦的準備不夠充分,守在東京的準備就已經充分了麽?我聽說沒什麽船隻敢通過海路給東京運輸物資。”李延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祁睿心裏麵一陣失望,他的問題和這個差不多。既然李延年先說了,祁睿接下來就沒什麽好說的。是不是找出些和李延年不同的思路?祁睿忍不住冒出這麽一個念頭。不過片刻後他就給否決了。大家都是行家,沒話找話會被一眼看穿。既然如此,那就老實的承認自己的看法與李延年一樣就好了。
“北海道軍覺得可以用吃水淺的船隻運輸物資,這樣的話觸雷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領導解釋了當下的情況。看來北海道軍真的不想放棄到手的東京。
李延年聽了這個說
法,他也暫時沉默下來。
“祁睿,你怎麽看?”領導讓祁睿發言。
“我的想法和李延年同誌一樣,國內認為北海道軍還是退回山區更好。東北這邊是他們認為比較可靠的地區。東京隻是一個爭奪區。如果冬天在這裏打仗,就要承擔起市民的糧食供應,這是很招人痛恨的事情。既然如此,東京就是個包袱,丟給明治軍或許更好。”祁睿說了自己的想法,前半段是他原本的想法。可後半段不由自主的就出來了。光複軍對於人民的情緒很重視,這種想法並不稀奇。
領導也沒有特別的反應,看來他在這些方麵上早就嚐試過說服了。沉默片刻之後,領導說道:“現在北海道軍覺得自己還能打下去,認為丟失東京對他們的聲望影響很大。所以戰局未必有利的時候,他們還是希望堅持……”
“如果我們告訴他們,這是陛下的命令。這些人會接受麽?”馬曉明開口問道。
“陛下並沒有這樣的要求。”領導答道。
“那我們就向陛下發報,請陛下下達這個命令。如果我們經過調查研究,認為撤退勢在必行。那就請陛下幫我們達成目的吧。”馬曉明並沒有因為要勞煩韋澤就有絲毫退縮。
看著領導沉思的模樣,祁睿心裏麵更受震動。他覺得自己是韋澤的兒子已經夠敢作敢當,沒想到在年輕一輩裏麵能夠果斷下決定的人有的是。從軍事角度來看,這個決定並不能算錯。隻要中國的代表團的確可以經過調查之後做出判斷,自然可以要求韋澤來做接下來的安排。隻是從來沒人敢這麽幹淨利落的提出這樣的解決辦法。
“其他部門下令不行麽?”李延年看來也被這個建議駭住了,他連忙問。
“如果其他部門下令能行,也可以考慮讓其他部門下令。不過我覺得若是咱們的軍委下令,隻怕北海道軍未必肯聽。即便聽了,也會提出諸多要求。陛下下令,他們一定會先服從。從解決問題的角度來看,這樣最快。”馬曉明爽快的答道。
“在東京決戰一定打不贏麽?”錢大多也發表了意見。
“幾十萬人已經在這一小塊地方上打了幾個月,能贏早就贏了。現在已經打成了爛仗,到東京的陸路運輸線咱們剛走過,這條線很難支撐大規模作戰,海上運輸線又被卡著。東京已經是個大包袱。趕緊變外線作戰為內線作戰才是最好的選擇吧?”馬曉明繼續陳述著自己的想法。
祁睿在這些天的相處中發現馬曉明是個非常能看透問題關鍵的一個人,平素雖然不太愛說話,一說話總能說道點子上,現在他的看法無疑直指問題核心。背著包袱打爛仗,是一種極為不負責任的態度。不管堅持這麽做的人到底是基於何種看似非這麽做不可的想法,錯的事情就是錯的。
想到這裏,祁睿說道:“要麽我們再和北海道軍的總指揮官好好談一次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