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式向日本提出不允許他們投放水雷這種威脅航道的武器,日本明治政府很快就慫了,表示以後日本一定會在這方麵很克製。這種速度超過了汪海洋的想象之外,他本以為日本人好歹也要表示一下強硬才對。汪海洋的態度也有點冤枉了日本明治政府,在中國海軍觸雷之前,日本明治政府自己的船先出現了大量觸雷的情況,民船自不用講,甚至還出現了一艘軍艦重創一艘軍艦輕創的事故。
萬不得已之下不得不采用水雷封鎖的方式對付北海道的海軍,現在明治政府自己就得繼續品嚐水雷留下的問題。現在連中國也被卷進來,明治政府隻能“讚賞”東鄉平八郎製造的水雷堅固耐用的事實。
水雷事件隻能稱為小事,和水雷相比較起來,德蘭士瓦共和國向中國大量購買新式武器的單子讓剛接觸到外交比較深層麵的汪海洋很是訝異。德蘭士瓦共和國已經和英國打過一次布爾戰爭,這場戰爭在韋澤的時空裏麵被稱為“第一次布爾戰爭”。
1880年9月,為了從土著手中收繳金伯利鑽石礦作為工資發到黑人勞工手裏的大量槍支,在英國保護國巴蘇陀蘭(今萊索托)發生了“繳槍bao亂。”英國駐德蘭士瓦的主力部隊南下鎮壓bao亂,留在德蘭士瓦的英軍總數不超過三千人,隻駐守在比勒陀利亞、呂斯滕堡、萊登堡、斯坦德頓等幾個重要城鎮,防務空虛。該年12月16日,五千多不滿英國治理的布爾人聚集在帕爾德克拉爾舉行國民大會,宣布進行武裝反抗,恢複南非共和國。
英國人當即派遣兩個連去鎮壓布爾人的造反,戰鬥爆發後,247名英軍有77人陣亡,157人受傷,布軍隻有2人死亡,4人受傷。
1881年1月,增援的英軍部隊從納塔爾殖民地出發,向德蘭士瓦進軍。英軍司令科利將軍率這支千餘人的援軍西進德蘭士瓦。在納塔爾與德蘭士瓦邊境的朗峽與布爾人交戰,英軍有93人被打死,133人受傷,54人被俘,科利本人也在山頂被擊斃。布軍方麵隻有1人陣亡,5人受傷。
但是布爾人缺乏武器裝備,最後還是和談。1881年8月3日雙方又簽訂了《比勒陀利亞協定》。該協定規定,保證德蘭士瓦可以建立在英國女王宗主權下的完全自治的政府,英國保持三項特權:控製德蘭士瓦對外關係;保持對德蘭士瓦同非洲部落關係的控製權;戰時英軍有權借道德蘭士瓦。
中國在列強瓜分非洲的時候強勢介入南部非洲,先是以強大的武力震懾住莫桑比克的葡萄牙殖民政府。葡萄牙殖民政府還算維持了一個起碼的存在感,葡萄牙總督不至於把老婆女兒獻出來給中國官員pei睡。中國想在莫桑比克幹什麽的時候也會和給當地殖民政府一份協議讓他們簽署,也就僅此而已。從德蘭士瓦出發越過莫桑比克通往印度洋的鐵路修通了,德蘭士瓦共和國與其他國家通過這條鐵路運輸的物資不受葡萄牙殖民政府檢查和控製。
向中國出售的大
量金礦換取了大量錢財,德蘭士瓦共和國自然而然的將這筆錢花在購買軍事裝備上。汪海洋自然懂得藏拙,在常委會上不敢亂問。他私下找到李新問了個問題,“德蘭士瓦共和國是不是想和英國開戰?”
提起軍人,所有人第一念頭就是男人。現階段德蘭士瓦共和國能扛槍的男人大概有12萬左右,德蘭士瓦共和國從中國購買了12萬支步槍,一千挺機關槍,100門便於攜帶的37炮。整個形成了人人扛槍的局麵。
這些步槍還都是帶彈倉的連發栓動步槍,靠賣金礦變得不差錢的德蘭士瓦共和國又購買了幾百萬發子彈,上萬發炮彈。單瞅這架勢大有是要和英國人練練的模樣。
德蘭士瓦共和國隻是個小國,就保持著驅逐英國,獲得完全獨立的心態。李新不覺得汪海洋的訝異有什麽難以理解的。英國的人口以及工業能力相較德蘭士瓦來說無疑是龐然大物,雙方的差距比中國和日本的差距更大許多。即便如此,李新並沒有小看德蘭士瓦共和國。光複軍對德蘭士瓦軍隊的評價是“相當善戰”。
利用地形,匍匐前進,臥倒射擊,這些技戰術對光複軍不過是諸多訓練科目中的少數幾個項目,光複軍甚至能夠把這樣的戰術應用在十萬人以上的大戰役之中。能被強大的光複軍認為“善戰”的不是這種技戰術,而是德蘭士瓦軍隊“遊擊戰”的作戰理念。打了就走;集中兵力打擊敵人劣勢部隊;不管你幾路來,我就一路去。這是韋澤都督對戰爭提出的理論。光複軍沒想到從未接觸過光複軍軍事理念的德蘭士瓦軍自己就有了如此戰爭理念,更沒想到他們居然能夠把這些理念貫徹到戰爭中去。
光複軍早就有過此類演習,防禦一方利用內線優勢利用遊擊戰打擊進攻一方。十次演習下來,以進攻力天下無雙自居的光複軍不得不承認這種戰法“相當麻煩”。這種作戰若是還有無線電這樣的通訊工具作為輔助,那就太難破解。反複討論的結果令人沮喪,想獲勝也不是不行,那需要進攻方中斷了防禦方所有的武器和彈藥的來源,同時采取了在敵占區內實施“全麵清洗”的策略,並且大量移民,建立據點。否則的話隻要防禦方能有一個提供兵力與裝備的“後方”,這種戰爭就會打得曠日持久。
正因為如此,部隊裏麵對北美用兵的態度越來越謹慎。演習已經證明了中國想吞下美國,那就必須讓美國大地上積屍如山血流成河。最慘烈的戰鬥並非是中國光複軍與美國正規軍的廝殺,而是中國軍隊與美國民團之間的屠戮。隨著眼界的提高,看問題的結論自然會發生不小的變化。光複軍裏麵曾經認為都督“花大價錢”請了管殺管埋的日本人幫助清洗東南亞的代價未免太高。現在軍委公認都督選擇了最簡單最輕鬆代價最低的選項。
然而汪海洋並非軍人出身,李新也不想費那個力氣給汪海洋普及軍事知識,他笑道:“出口武器裝備對國家也沒什麽負麵影響吧?”
汪海洋沒想到李新居然把話題轉
移到了這個方向上,他微微怔了怔,接著答道:“豈止沒有負麵影響,對經濟還有很大拉動作用。”
光複軍有兩百多萬軍隊,德蘭士瓦共和國購買十幾萬人裝備占光複軍陸軍大概5%的武器裝備需求。兩百多萬軍隊的後勤供對民朝是極大的壓力,而十幾萬人的裝備讓全力開工的兵工廠賺的盆滿缽滿,大大刺激了經濟的活力。
見汪海洋也讚同軍火銷售帶來的利益,李新笑道:“既然我們自己並沒有和德蘭士瓦共和國打仗的打算,德蘭士瓦共和國也沒有能力對我們發動進攻,他們是不是和英國人打仗與我們有何關係?”
這道理很容易理解,可汪海洋總是感覺李新的態度裏麵有一絲糊弄人的意思。政治哪裏有這麽簡單,一群熱血上頭的布爾人仰天長嘯,然後憨直的拿起武器衝向強大的英國軍隊?如果在書裏麵這麽寫倒是可以,實際上從來不可能存在如此簡單的國家。既然已經坐到了總理的位置上,汪海洋問道:“老李,你這說的不清不楚的,我覺得不對頭。”
李新倒也不隱瞞,他哈哈一笑,“我可以給你五千頁有索引的資料,可以派人給你講兩天有關德蘭士瓦共和國與英國的衝突課程。這對我們外交部沒什麽,你有時間麽?”
聽了這個工作量,汪海洋當時就打了退堂鼓,“能不能縮減成十分之一的內容?”
李新笑了笑,“我可以用三句話告訴你。德蘭士瓦共和國想擺脫英國的控製獨占蘭德金礦的利益。德蘭士瓦共和國認為他們很能打,希望驅逐英國在南非的影響,建立起布爾人的大國。英國想保持他們的利益並且吞並德蘭士瓦共和國。我們自然希望利用這個矛盾,成為德蘭士瓦共和國金礦的最大買主以及德蘭士瓦共和國的最大供應商。”
這麽一講,汪海洋就明白了矛盾所在,也明白了自己對此矛盾其實沒有插手空間。民朝總理哪裏有那麽多的時間關注一個小國。即便這個小國盛產金礦,是民朝金礦的重大來源,它的重要性也排不上民朝的要務。此類工作自然是由專業部門來專門完成。而且從製度上講,如果德蘭士瓦共和國出現了巨大的變動,外交部自然會在政治局會議上提出,汪海洋到時候發言也來得及。
把此事拋在腦後,汪海洋繼續完成他的工作。可半個月後,有關德蘭士瓦共和國的消息就傳來了。政治局例行通報會議上,外交部長李新看著寫著通報內容的筆記本念道:“德蘭士瓦政府宣布定居在約翰內斯堡的外國僑民要繳納全額的賦稅,但不得享受參加總統和立法會選舉的權利,除非在德蘭士瓦住滿14年並歸化國籍。此外,所有的外僑都不能擔任政府公職,其子女不能上政府資助的學校。”
念完之後,李新抬起頭對一眾委員繼續說道:“這一法律遭到了英國的抗議。”
沒等汪海洋弄明白這是怎麽回事,軍委的代表眼睛一亮,韋澤臉上露出了一絲嘲諷的笑容。南部非洲的機會來了。
(本章完)
萬不得已之下不得不采用水雷封鎖的方式對付北海道的海軍,現在明治政府自己就得繼續品嚐水雷留下的問題。現在連中國也被卷進來,明治政府隻能“讚賞”東鄉平八郎製造的水雷堅固耐用的事實。
水雷事件隻能稱為小事,和水雷相比較起來,德蘭士瓦共和國向中國大量購買新式武器的單子讓剛接觸到外交比較深層麵的汪海洋很是訝異。德蘭士瓦共和國已經和英國打過一次布爾戰爭,這場戰爭在韋澤的時空裏麵被稱為“第一次布爾戰爭”。
1880年9月,為了從土著手中收繳金伯利鑽石礦作為工資發到黑人勞工手裏的大量槍支,在英國保護國巴蘇陀蘭(今萊索托)發生了“繳槍bao亂。”英國駐德蘭士瓦的主力部隊南下鎮壓bao亂,留在德蘭士瓦的英軍總數不超過三千人,隻駐守在比勒陀利亞、呂斯滕堡、萊登堡、斯坦德頓等幾個重要城鎮,防務空虛。該年12月16日,五千多不滿英國治理的布爾人聚集在帕爾德克拉爾舉行國民大會,宣布進行武裝反抗,恢複南非共和國。
英國人當即派遣兩個連去鎮壓布爾人的造反,戰鬥爆發後,247名英軍有77人陣亡,157人受傷,布軍隻有2人死亡,4人受傷。
1881年1月,增援的英軍部隊從納塔爾殖民地出發,向德蘭士瓦進軍。英軍司令科利將軍率這支千餘人的援軍西進德蘭士瓦。在納塔爾與德蘭士瓦邊境的朗峽與布爾人交戰,英軍有93人被打死,133人受傷,54人被俘,科利本人也在山頂被擊斃。布軍方麵隻有1人陣亡,5人受傷。
但是布爾人缺乏武器裝備,最後還是和談。1881年8月3日雙方又簽訂了《比勒陀利亞協定》。該協定規定,保證德蘭士瓦可以建立在英國女王宗主權下的完全自治的政府,英國保持三項特權:控製德蘭士瓦對外關係;保持對德蘭士瓦同非洲部落關係的控製權;戰時英軍有權借道德蘭士瓦。
中國在列強瓜分非洲的時候強勢介入南部非洲,先是以強大的武力震懾住莫桑比克的葡萄牙殖民政府。葡萄牙殖民政府還算維持了一個起碼的存在感,葡萄牙總督不至於把老婆女兒獻出來給中國官員pei睡。中國想在莫桑比克幹什麽的時候也會和給當地殖民政府一份協議讓他們簽署,也就僅此而已。從德蘭士瓦出發越過莫桑比克通往印度洋的鐵路修通了,德蘭士瓦共和國與其他國家通過這條鐵路運輸的物資不受葡萄牙殖民政府檢查和控製。
向中國出售的大
量金礦換取了大量錢財,德蘭士瓦共和國自然而然的將這筆錢花在購買軍事裝備上。汪海洋自然懂得藏拙,在常委會上不敢亂問。他私下找到李新問了個問題,“德蘭士瓦共和國是不是想和英國開戰?”
提起軍人,所有人第一念頭就是男人。現階段德蘭士瓦共和國能扛槍的男人大概有12萬左右,德蘭士瓦共和國從中國購買了12萬支步槍,一千挺機關槍,100門便於攜帶的37炮。整個形成了人人扛槍的局麵。
這些步槍還都是帶彈倉的連發栓動步槍,靠賣金礦變得不差錢的德蘭士瓦共和國又購買了幾百萬發子彈,上萬發炮彈。單瞅這架勢大有是要和英國人練練的模樣。
德蘭士瓦共和國隻是個小國,就保持著驅逐英國,獲得完全獨立的心態。李新不覺得汪海洋的訝異有什麽難以理解的。英國的人口以及工業能力相較德蘭士瓦來說無疑是龐然大物,雙方的差距比中國和日本的差距更大許多。即便如此,李新並沒有小看德蘭士瓦共和國。光複軍對德蘭士瓦軍隊的評價是“相當善戰”。
利用地形,匍匐前進,臥倒射擊,這些技戰術對光複軍不過是諸多訓練科目中的少數幾個項目,光複軍甚至能夠把這樣的戰術應用在十萬人以上的大戰役之中。能被強大的光複軍認為“善戰”的不是這種技戰術,而是德蘭士瓦軍隊“遊擊戰”的作戰理念。打了就走;集中兵力打擊敵人劣勢部隊;不管你幾路來,我就一路去。這是韋澤都督對戰爭提出的理論。光複軍沒想到從未接觸過光複軍軍事理念的德蘭士瓦軍自己就有了如此戰爭理念,更沒想到他們居然能夠把這些理念貫徹到戰爭中去。
光複軍早就有過此類演習,防禦一方利用內線優勢利用遊擊戰打擊進攻一方。十次演習下來,以進攻力天下無雙自居的光複軍不得不承認這種戰法“相當麻煩”。這種作戰若是還有無線電這樣的通訊工具作為輔助,那就太難破解。反複討論的結果令人沮喪,想獲勝也不是不行,那需要進攻方中斷了防禦方所有的武器和彈藥的來源,同時采取了在敵占區內實施“全麵清洗”的策略,並且大量移民,建立據點。否則的話隻要防禦方能有一個提供兵力與裝備的“後方”,這種戰爭就會打得曠日持久。
正因為如此,部隊裏麵對北美用兵的態度越來越謹慎。演習已經證明了中國想吞下美國,那就必須讓美國大地上積屍如山血流成河。最慘烈的戰鬥並非是中國光複軍與美國正規軍的廝殺,而是中國軍隊與美國民團之間的屠戮。隨著眼界的提高,看問題的結論自然會發生不小的變化。光複軍裏麵曾經認為都督“花大價錢”請了管殺管埋的日本人幫助清洗東南亞的代價未免太高。現在軍委公認都督選擇了最簡單最輕鬆代價最低的選項。
然而汪海洋並非軍人出身,李新也不想費那個力氣給汪海洋普及軍事知識,他笑道:“出口武器裝備對國家也沒什麽負麵影響吧?”
汪海洋沒想到李新居然把話題轉
移到了這個方向上,他微微怔了怔,接著答道:“豈止沒有負麵影響,對經濟還有很大拉動作用。”
光複軍有兩百多萬軍隊,德蘭士瓦共和國購買十幾萬人裝備占光複軍陸軍大概5%的武器裝備需求。兩百多萬軍隊的後勤供對民朝是極大的壓力,而十幾萬人的裝備讓全力開工的兵工廠賺的盆滿缽滿,大大刺激了經濟的活力。
見汪海洋也讚同軍火銷售帶來的利益,李新笑道:“既然我們自己並沒有和德蘭士瓦共和國打仗的打算,德蘭士瓦共和國也沒有能力對我們發動進攻,他們是不是和英國人打仗與我們有何關係?”
這道理很容易理解,可汪海洋總是感覺李新的態度裏麵有一絲糊弄人的意思。政治哪裏有這麽簡單,一群熱血上頭的布爾人仰天長嘯,然後憨直的拿起武器衝向強大的英國軍隊?如果在書裏麵這麽寫倒是可以,實際上從來不可能存在如此簡單的國家。既然已經坐到了總理的位置上,汪海洋問道:“老李,你這說的不清不楚的,我覺得不對頭。”
李新倒也不隱瞞,他哈哈一笑,“我可以給你五千頁有索引的資料,可以派人給你講兩天有關德蘭士瓦共和國與英國的衝突課程。這對我們外交部沒什麽,你有時間麽?”
聽了這個工作量,汪海洋當時就打了退堂鼓,“能不能縮減成十分之一的內容?”
李新笑了笑,“我可以用三句話告訴你。德蘭士瓦共和國想擺脫英國的控製獨占蘭德金礦的利益。德蘭士瓦共和國認為他們很能打,希望驅逐英國在南非的影響,建立起布爾人的大國。英國想保持他們的利益並且吞並德蘭士瓦共和國。我們自然希望利用這個矛盾,成為德蘭士瓦共和國金礦的最大買主以及德蘭士瓦共和國的最大供應商。”
這麽一講,汪海洋就明白了矛盾所在,也明白了自己對此矛盾其實沒有插手空間。民朝總理哪裏有那麽多的時間關注一個小國。即便這個小國盛產金礦,是民朝金礦的重大來源,它的重要性也排不上民朝的要務。此類工作自然是由專業部門來專門完成。而且從製度上講,如果德蘭士瓦共和國出現了巨大的變動,外交部自然會在政治局會議上提出,汪海洋到時候發言也來得及。
把此事拋在腦後,汪海洋繼續完成他的工作。可半個月後,有關德蘭士瓦共和國的消息就傳來了。政治局例行通報會議上,外交部長李新看著寫著通報內容的筆記本念道:“德蘭士瓦政府宣布定居在約翰內斯堡的外國僑民要繳納全額的賦稅,但不得享受參加總統和立法會選舉的權利,除非在德蘭士瓦住滿14年並歸化國籍。此外,所有的外僑都不能擔任政府公職,其子女不能上政府資助的學校。”
念完之後,李新抬起頭對一眾委員繼續說道:“這一法律遭到了英國的抗議。”
沒等汪海洋弄明白這是怎麽回事,軍委的代表眼睛一亮,韋澤臉上露出了一絲嘲諷的笑容。南部非洲的機會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