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在冶煉這一塊,民間的技術力量跟官方可說是越拉越大。


    等到了明朝後期,民間的冶煉水平,那更是已經甩了官方好幾條街啦。


    不但煉鐵的爐子要比官爐大得多,甚至都已經用上了活塞式鼓風機。


    其結構和功能已經跟現代的鼓風機差不多了。


    而歐洲,還得再等個兩三百年才能發明出這玩意兒來。


    有了鼓風機和超大的高爐,民間一爐一晝夜的產量就近4000斤。


    最高,甚至能達到6000斤。


    有些民間作坊,還做到了把冶鐵爐與炒鐵爐串聯起來使用,減少了炒煉熟鐵時再熔化的過程,縮短了炒煉熟鐵的時間,大大降低了成本。


    而明朝的炒鐵爐,也就是歐洲都快到19世紀了,才發明出來的攪煉爐。


    總之,除了因為溫度不夠,沒能煉出液態鋼外,其餘都已達到了當時的極致。


    不但有技術,還能煉焦炭,甚至連坩堝都有。


    也就是說,那些民間達人,連高溫耐火磚這個問題都已經解決了。


    既然民間冶鐵已從各方完爆了官營的鐵廠,技術層麵也已到了時代的天花板,那麽,就煉鋼這一塊來說,朱宸濠其實並不需要再搞什麽大發明了。


    對他而言,隻需派人前往全國各地,去將那些現有的成果拿來就是。


    當然,大動作或許不需要,可該改進的地方,還是得改的。


    比如,現有的煉鐵爐就必須得改造。


    因為明朝煉鐵有個最大的問題。


    那就是,雖已有了高溫耐火的坩堝,可所有用於冶煉鋼鐵的爐子,卻都是開放式的。


    這樣的爐子,根本沒有辦法有效聚熱和留熱,這也就導致熱效率不高,溫度也始終達不到煉出鋼水的高度。


    因此,就整個冶煉鋼鐵這一塊而言,朱宸濠目前真正要做的,不過是改造個爐子罷了。


    但說起來雖然好像挺簡單的,可真要做起來,肯定也是得費上一番功夫。


    而在把一切條件都聚齊,取得最終的成功之前,朱宸濠倒是還有一個辦法,現在就能大幅提高所煉鑄鐵的質量。


    那就是,水力錘鍛法。


    也就是利用水車的帶動,來反複錘煉鍛打鑄鐵,讓新煉的鑄鐵脫碳,並降低磷、硫等雜質,從而改善所煉鋼鐵的質量。


    這個方法,在大明還從來沒有人嚐試過。


    曆史上的明朝也沒有。


    但朱宸濠相信它一定是行之有效的。


    因為比起人工捶打來,使用水車的效率不知要高多少倍。


    既如此,獲得更好的成果,那也就是必然的。


    像這種機械的捶打鍛造,當然是用蒸汽機更好。


    可現在連鋼都還沒有搞定,就想弄出蒸汽機來,也過於好高騖遠了。


    而水力驅動雖沒有蒸汽機那麽容易控製,但絕對可行。


    既然想到了肯定就得去做。


    朱宸濠很快就傳下旨意,命令雇傭幾支流民建工隊,前往城外的渾河(現永定河)岸邊,搭建一座營地。


    <a id="wzsy" href="http://m.fqxsw.org">西紅柿小說</a>


    這個時候,朱宸濠組建流民建工隊的想法已經付諸實施,光京城就有十來支了。


    負責管理的,則是工部。


    這才剛組建沒幾天,也就派上用場了。


    朱宸濠打算等這幫人搭好大營後,便再派些工匠過去,指導流民建工隊製作大型水車和建築高爐,以及一些配套的設施。


    當然,還得派駐一隊士兵過去,以防出現什麽意外。


    而且為了保密,那裏也需要有軍隊長期駐紮。


    朱宸濠還準備將那些從民間搜羅來的冶煉技術,也在此大營中複製出來。


    或許,那個地方就是大明未來的核心軍工廠了。


    但要想真走到那一步,肯定需要不短的時間。


    想太遠也沒用,就現階段而言,還是得先搞出水力錘鍛法來,以提高鑄鐵的質量。


    隨著皇帝令諭的下達,京城內外許多人都忙碌起來。


    首先,工部派出了官員前往渾河兩岸選址。


    這個地方肯定不能選在北京城的上遊,以免影響居民取水。


    畢竟這個時代是沒有自來水廠的。


    水車雖然沒有汙染,可等搭建起高爐來,就難說了。


    再加上日後還會增添煉焦爐,到那時整個營地所產生的廢氣、廢渣和冷卻廢水等,恐怕對環境的破壞還真不會小。


    所以,這個地點最好還得離京城遠一點。


    為了應對汙染問題,朱宸濠還打算尋找一個渣場,再長期雇傭幾支流民建工隊來負責處理營地的廢棄物。


    對這個環境問題,他也很是無奈。


    因為這其實是世界性的難題。


    別看現在那些發達國家一個個人五人六的,可在工業化的早期,又有哪個是幹淨過的?


    世界上的那些大國,幾乎都經曆過了一個先汙染,再治理的過程。


    當然,現在說啥工業化,還是扯蛋。


    八字都還沒一撇呢。


    就朱宸濠來說,還是先將這個營地搞起來才是最緊要的。


    至於最後它隻是個實驗基地,還是真轉成大型軍工廠,到時候再說吧。


    在相關人員為朱宸濠的實驗基地選址之際,他又下了一道聖旨:


    從今往後,所有來京輪班的班匠,朝廷都將給與工錢。


    這道旨意一傳達下去,無論是火藥局還是軍器局,亦或是非軍工業的那些部門,所有的工匠都是歡聲雷動。


    因為按照朝廷原先的規定,這些匠人每隔一段時間就得上京服役一次。


    唯一的好處就是,家裏出了一個人後,可以免除另倆人的差事。


    但若是一家的人口多,則除那免役的二人外,其他人還是得服役。


    要知道在明朝,不管是匠戶還是軍戶,都是世代不變的。


    要想改變,唯有參加科舉這一條路。


    可想要科舉,你就得有錢和有時間讀書。


    這就使得有的人為了能安心讀書,輪到他服役時,花錢雇請別人前去。


    於是,原本就差的家庭為了一點錢隻能放棄讀書的機會,幾乎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現在皇帝決定給工錢了,不管多少,也能讓那些匠戶減少生活的壓力啊。


    或許,靠著家中幾個人的犧牲自我,就能供出一個進士來啦。


    隻要那個子弟的官做得夠大,全家脫離匠籍也就不再是夢。


    明朝在脫籍上,看似很嚴,其實隻要地位到了,還是不難的。


    就拿軍籍來說吧,按規定必須做到兵部尚書,才能脫籍。


    可像張居正、高拱和李東陽這些軍籍的大佬,全沒有做過兵部尚書,可到了他們後輩參加科考時,戶籍便都已經是民籍了。


    這顯然是走了皇帝的路子,直接給改了籍。


    所以,無論是給了那幫匠人希望,還是改善了他們的生活,總之對於朱宸濠這個皇帝,大明所有工匠都是感恩戴德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入主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蔫蓮黏鰱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蔫蓮黏鰱臉並收藏入主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