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莫名其妙的奏疏看得朱宸濠心頭火起。
隨即他就做出決定,以後絕不再跟那幫家夥講啥道理。
因為對那些言官來說,找茬已經成了習慣。
你不管跟他們說什麽,這些人都會想方設法從裏麵挑刺,然後抓住一個或正常或奇怪的點死命攻擊。
這種情況下,想要以理服人根本就不可能。
既如此,那也就隻能耍橫了。
於是朱宸濠立馬下旨, 有再敢妄語者,一律杖責。
對那些真不怕死的,他也毫不客氣,直接拉出去打就是。
打完還不服,那就再打。
這種人,就算被打死他也不會有絲毫的惋惜。
所有反對聲音都被朱宸濠以雷霆手段壓下去後,燧發槍的大規模鑄造也就正式開始了。
隨著各相關部門展開行動, 燧發槍也必將源源不斷地被生產出來。
可是要想形成真正的戰力, 光有槍肯定是不夠的。
除了掌握相應的戰法外, 還得讓士兵學會並熟悉操作燧發槍的各個步驟。
否則就會像明末時的北方軍隊一般,即便手持威力強勁的火繩槍,卻因缺乏訓練而難以使用。
<a id="wzsy" href="http://m.cxzww.com">暢想中文網</a>
燧發槍操作起來雖比火繩槍容易一點兒,可那也隻是相對而言。
若不經常操練,戰時照樣會錯漏百出。
在朱宸濠的計劃中,龍虎營和神機營的一部分,都是要裝配燧發槍的。
至於神機營不裝備燧發槍的那一部分,自然就是炮兵咯。
龍虎營總共也不到五萬人,除去輜重後勤外,主要的戰力也就四萬多一點。
其中步兵近三萬,騎兵則有一萬二千多。
步兵除保留一部分車兵外,其餘全都要轉換成燧發槍兵。
而騎兵,也將全員配備火槍。
當然,為了方便在馬上裝填彈藥,槍的槍管就不可能太長。
也就相當於一把大號的燧發手槍。
按照朱宸濠的想法, 那就是打造出一支像沙俄哥薩克騎兵那樣, 隨時可以在驃騎兵和龍騎兵之間轉換的鐵騎來。
在曆史上,當沙俄越過烏拉爾山脈開始東侵後,草原鐵騎在對上裝備長矛、戰刀和火槍的哥薩克騎兵時,就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唯有不斷往南方跑。
最終,隻能接受清朝的庇護,成為大清帝國的一員。
而左右勝負天平的決定性砝碼,毫無疑問就是威力強大的火器。
哥薩克騎兵雖然強悍,可若在武器對等的情況下,隻怕他們還真不一定能幹得過蒙古騎兵。
要知道在拿破侖東征時,法國騎兵的軍官就曾說過,哥薩克騎兵從來都不敢跟法國騎兵正麵交鋒。
甚至在數量超過敵人一倍的情況下,哥薩克騎兵還是不敢麵對法國人的衝鋒。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拿破侖遠征四十多年後的克裏米亞戰爭巴拉克拉瓦之戰中。
當時的英軍其實出現了戰術失誤,指揮官不顧戰場形勢命令輕騎兵發動了一次衝鋒,迎著槍林彈雨殺入了俄軍的炮兵軍陣中。
而俄軍立即便調集了兩個哥薩克騎兵團前去迎擊。
結果麵對強弩之末的英國輕騎兵,哥薩克騎兵不但慘敗,還在潰逃的過程中衝亂了自家跟進接應的步兵陣,致使俄軍大亂,被隻有自己五分之一數量的英國輕騎兵追著砍。
最後俄軍隻得命令炮兵開火阻止自家士兵潰逃,無路可退的俄國人隻得轉身跟英國人玩兒命,這才憑借數量優勢擊退了英國輕騎兵。
當然, 這一戰英國輕騎兵也的確是悍不畏死,不但擊潰了哥薩克騎兵,就連讓哥薩克人聞風喪膽的波蘭翼騎兵都被嚇住了,沒敢在英國人退卻時上前正麵堵截。
正是由於了解曆史,朱宸濠才認為哥薩克騎兵雖說剽悍,可武力也沒到能橫掃蒙古鐵騎的地步。
之所以他們能一直追著蒙古人打,還是因為火器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既如此,那全員裝備燧發槍的大明鐵騎,想來也應該能像當年的霍去病一樣,打得草原部族隻能往西或往北跑。
隻是要想取得這樣的戰果,就得讓所有士兵都能熟練使用燧發槍才行。
因而,在剛剛開始量產燧發槍之際,朱宸濠便決定先開辦一個軍官培訓班。
培訓的對象,就是龍虎營和神機營的所有將校。
而培訓的內容,則不僅限於燧發槍的操作步驟。
更重要的,還有裝備燧發槍後,部隊跟之前完全不同的戰術和戰法。
不過這個訓練班想要開辦起來,還有一個必須要解決的難題。
那就是負責培訓的老師。
在這個時代,懂得如何應用燧發槍作戰的,想來也就嚴嵩和朱宸濠自己了。
當然,這倆人前世都沒上過軍事院校,因此他們所掌握,跟這方麵相關的知識,也大多來自於史書跟影視劇。
雖說不太專業,可想來也應該足夠應對了。
但朱宸濠身為皇帝,跑去給一幫軍官講課肯定不合適。
嚴嵩雖然可以去,但他事情本來就多,再說就一個人也無法兼顧那麽多人啊。
思來想去,朱宸濠決定編寫教材。
什麽密集陣型、大方陣、分段射擊之類的,統統寫上。
再配以圖解,即便有些將校不識字,也應該能看懂個七七八八,再問問其他人,也就完全明白了。
同時,關於燧發槍如何裝填和使用的教程,也一並放入了教材之中。
如此一來,被派過去的嚴嵩也就輕鬆了,他隻需為那幫人解答一些疑問就可以了。
燧發槍的戰術戰法其實非常簡單,無非就是排成多少個橫列而已。
在遇到敵軍騎兵突襲時,則立即形成一個個空心大方陣就行。
再加上有了紙製定裝彈,燧發槍擊發前的準備工作也相對簡單了一些。
等這些將校學會後,就可以回到部隊去教授士兵啦。
整個學習的時間,加起來也應該用不了多久。
在歐洲,一個使用燧發槍的士兵,在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後,就能奔赴戰場殺敵了。
隨著武器技術的進步,訓練一個合格士兵的成本,正在大幅減少。
中世紀的歐洲,一個騎兵至少得經過八年的訓練,才能登上戰場;
弓箭手、長矛手這些,也得好幾年才能上陣殺敵。
可同樣在歐洲,一個炮兵則隻需經過兩個月的訓練,就能一炮將那些經過多年特訓的重騎兵、重甲步兵之類的轟成碎片。
隨即他就做出決定,以後絕不再跟那幫家夥講啥道理。
因為對那些言官來說,找茬已經成了習慣。
你不管跟他們說什麽,這些人都會想方設法從裏麵挑刺,然後抓住一個或正常或奇怪的點死命攻擊。
這種情況下,想要以理服人根本就不可能。
既如此,那也就隻能耍橫了。
於是朱宸濠立馬下旨, 有再敢妄語者,一律杖責。
對那些真不怕死的,他也毫不客氣,直接拉出去打就是。
打完還不服,那就再打。
這種人,就算被打死他也不會有絲毫的惋惜。
所有反對聲音都被朱宸濠以雷霆手段壓下去後,燧發槍的大規模鑄造也就正式開始了。
隨著各相關部門展開行動, 燧發槍也必將源源不斷地被生產出來。
可是要想形成真正的戰力, 光有槍肯定是不夠的。
除了掌握相應的戰法外, 還得讓士兵學會並熟悉操作燧發槍的各個步驟。
否則就會像明末時的北方軍隊一般,即便手持威力強勁的火繩槍,卻因缺乏訓練而難以使用。
<a id="wzsy" href="http://m.cxzww.com">暢想中文網</a>
燧發槍操作起來雖比火繩槍容易一點兒,可那也隻是相對而言。
若不經常操練,戰時照樣會錯漏百出。
在朱宸濠的計劃中,龍虎營和神機營的一部分,都是要裝配燧發槍的。
至於神機營不裝備燧發槍的那一部分,自然就是炮兵咯。
龍虎營總共也不到五萬人,除去輜重後勤外,主要的戰力也就四萬多一點。
其中步兵近三萬,騎兵則有一萬二千多。
步兵除保留一部分車兵外,其餘全都要轉換成燧發槍兵。
而騎兵,也將全員配備火槍。
當然,為了方便在馬上裝填彈藥,槍的槍管就不可能太長。
也就相當於一把大號的燧發手槍。
按照朱宸濠的想法, 那就是打造出一支像沙俄哥薩克騎兵那樣, 隨時可以在驃騎兵和龍騎兵之間轉換的鐵騎來。
在曆史上,當沙俄越過烏拉爾山脈開始東侵後,草原鐵騎在對上裝備長矛、戰刀和火槍的哥薩克騎兵時,就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唯有不斷往南方跑。
最終,隻能接受清朝的庇護,成為大清帝國的一員。
而左右勝負天平的決定性砝碼,毫無疑問就是威力強大的火器。
哥薩克騎兵雖然強悍,可若在武器對等的情況下,隻怕他們還真不一定能幹得過蒙古騎兵。
要知道在拿破侖東征時,法國騎兵的軍官就曾說過,哥薩克騎兵從來都不敢跟法國騎兵正麵交鋒。
甚至在數量超過敵人一倍的情況下,哥薩克騎兵還是不敢麵對法國人的衝鋒。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拿破侖遠征四十多年後的克裏米亞戰爭巴拉克拉瓦之戰中。
當時的英軍其實出現了戰術失誤,指揮官不顧戰場形勢命令輕騎兵發動了一次衝鋒,迎著槍林彈雨殺入了俄軍的炮兵軍陣中。
而俄軍立即便調集了兩個哥薩克騎兵團前去迎擊。
結果麵對強弩之末的英國輕騎兵,哥薩克騎兵不但慘敗,還在潰逃的過程中衝亂了自家跟進接應的步兵陣,致使俄軍大亂,被隻有自己五分之一數量的英國輕騎兵追著砍。
最後俄軍隻得命令炮兵開火阻止自家士兵潰逃,無路可退的俄國人隻得轉身跟英國人玩兒命,這才憑借數量優勢擊退了英國輕騎兵。
當然, 這一戰英國輕騎兵也的確是悍不畏死,不但擊潰了哥薩克騎兵,就連讓哥薩克人聞風喪膽的波蘭翼騎兵都被嚇住了,沒敢在英國人退卻時上前正麵堵截。
正是由於了解曆史,朱宸濠才認為哥薩克騎兵雖說剽悍,可武力也沒到能橫掃蒙古鐵騎的地步。
之所以他們能一直追著蒙古人打,還是因為火器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既如此,那全員裝備燧發槍的大明鐵騎,想來也應該能像當年的霍去病一樣,打得草原部族隻能往西或往北跑。
隻是要想取得這樣的戰果,就得讓所有士兵都能熟練使用燧發槍才行。
因而,在剛剛開始量產燧發槍之際,朱宸濠便決定先開辦一個軍官培訓班。
培訓的對象,就是龍虎營和神機營的所有將校。
而培訓的內容,則不僅限於燧發槍的操作步驟。
更重要的,還有裝備燧發槍後,部隊跟之前完全不同的戰術和戰法。
不過這個訓練班想要開辦起來,還有一個必須要解決的難題。
那就是負責培訓的老師。
在這個時代,懂得如何應用燧發槍作戰的,想來也就嚴嵩和朱宸濠自己了。
當然,這倆人前世都沒上過軍事院校,因此他們所掌握,跟這方麵相關的知識,也大多來自於史書跟影視劇。
雖說不太專業,可想來也應該足夠應對了。
但朱宸濠身為皇帝,跑去給一幫軍官講課肯定不合適。
嚴嵩雖然可以去,但他事情本來就多,再說就一個人也無法兼顧那麽多人啊。
思來想去,朱宸濠決定編寫教材。
什麽密集陣型、大方陣、分段射擊之類的,統統寫上。
再配以圖解,即便有些將校不識字,也應該能看懂個七七八八,再問問其他人,也就完全明白了。
同時,關於燧發槍如何裝填和使用的教程,也一並放入了教材之中。
如此一來,被派過去的嚴嵩也就輕鬆了,他隻需為那幫人解答一些疑問就可以了。
燧發槍的戰術戰法其實非常簡單,無非就是排成多少個橫列而已。
在遇到敵軍騎兵突襲時,則立即形成一個個空心大方陣就行。
再加上有了紙製定裝彈,燧發槍擊發前的準備工作也相對簡單了一些。
等這些將校學會後,就可以回到部隊去教授士兵啦。
整個學習的時間,加起來也應該用不了多久。
在歐洲,一個使用燧發槍的士兵,在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後,就能奔赴戰場殺敵了。
隨著武器技術的進步,訓練一個合格士兵的成本,正在大幅減少。
中世紀的歐洲,一個騎兵至少得經過八年的訓練,才能登上戰場;
弓箭手、長矛手這些,也得好幾年才能上陣殺敵。
可同樣在歐洲,一個炮兵則隻需經過兩個月的訓練,就能一炮將那些經過多年特訓的重騎兵、重甲步兵之類的轟成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