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按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說法,大明所有一切都應該是屬於皇帝的。
但隻要資產階級發展起來,那些資本家肯定不會安於現狀。
到那時要是你還堅持搞封建這一套,資本必將反抗。
這一點隻看歐洲在那個時期所爆發的一場接一場大革命就清楚了。
所以朱辰濠必須得想辦法,在順應時代洪流的同時,還要繼續保持老朱家對大明的絕對統治地位。
就此而言, 嚴嵩的建議不失為解決這個問題的好方法。
畢竟資本主義國家的實質就是資本家所控製的國家,既如此,那就把自己變成最大的資本家也就是了。
“陛下。”
等朱辰濠笑過之後,嚴嵩開口說道:
“雖然軍銜製是在資本主義萌芽後順勢而生的產物,但它本身的先進性卻是母庸置疑的。
所以後世的那些國家,即便它們的意識形態完全不同, 可單就軍隊建設這一塊兒來說, 卻基本上都是采用的這一套製度。
即便新中國也不例外。
這就說明即使軍銜製離開了資本主義的土壤,它也是最契合軍隊實際情況的。”
“嗯,有道理。”
朱辰濠不得不承認嚴嵩說得很對。
畢竟後世那些國家的軍隊,就算軍官和士兵在各個職位的名稱上有些許不同,但大致上卻都是一個體係。
既然大家都采用這一套,那就說明這項製度是科學的。
也就是說軍銜製經受住了時間的檢驗,獲得了全世界的認可。
既如此,就算大明現在離資本主義萌芽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也不妨先把軍銜製用起來。
再就是時代不同了,現在熱兵器正在逐漸替代冷兵器,所以這個時候引入軍銜製,也不會顯得太突兀。
“好,那就等燧發槍鑄造完畢並列裝後,以龍虎營來作為試點,開始施行軍銜製。”
在嚴嵩的勸說下,朱辰濠終於下了決心,讓大明的軍隊使用軍銜製度。
“如此甚好。”
嚴嵩見朱辰濠聽取了自己的諫言也是大為高興,緊跟著他想了想後又說道:
“不過雖然都是軍銜製, 可各個國家還是有所區別的,不知陛下打算采用那一國的呢?”
“咱們是中國人,當然就用我們自己的那一套方桉。”
在這個問題上朱辰濠根本就不做他想,雖然回不去了,但不管怎麽說他也是在盛世中華生長起來的,當然得用共和國的軍銜製。
“也好。”
嚴嵩在點頭表示認同後說道:
“軍銜雖然是現成的,但和這項製度相對應的各種獎懲條例和待遇卻得重新製定。
我大明畢竟跟新中國不同,各方麵都相差甚遠,根本不可能完全照搬那一套過來。”
“這倒也是。”
朱辰濠亦沉吟起來。
後世的華夏富足強盛,可不是現在的大明所能比的。
人家輕輕鬆鬆就能給士兵很高的薪酬,而大明要那樣做的話,很可能會破產。
因此朱辰濠在國內改革還沒見成效,國家賦稅依然不多的情況下,隻能按照實際情況來製定標準。
不過問題應該不大。
畢竟這個時代的士兵要求並不高,很多情況下隻要能填飽肚子就行。
所以他隻需配合軍銜製的施行,稍微多給士兵增加一點點餉銀,以示跟之前有所不同便可以了。
等以後國家有錢了,再逐步提高軍人的待遇就是。
“對了。”
確定要采用軍銜製度後,朱辰濠又想起相關的一個點來,
“你說既然已進入了熱兵器時代,又即將采用軍銜製, 那我大明的軍隊有必要換穿後世那種軍裝嗎?”
“這個麽……”
朱辰濠的這個問題讓嚴嵩也沉思起來, 好半晌他才說道:
“臣以為暫時還不用換,畢竟我朝的士兵大多都是穿的綿甲,倒也並不顯得笨重。
雖然不管什麽甲胃在大炮和火槍麵前都是垃圾,但咱們首先要麵對的敵人應該是漠南蒙古以及西域諸國,他們可沒有任何火器。
可即便那些北方蠻夷在密集燧發槍陣麵前很難接近我方士兵,但他們畢竟精於騎射,因此說不定在衝到一定距離後,還能射出一兩支箭來。
甲胃對於火器是沒什麽用,但在抵擋弓箭上,還是能極大減輕其傷害的。”
“的確如此。”
嚴嵩分析了一通後,朱辰濠也覺得對方說得很對。
要知道部隊在換裝燧發槍之後,以前那些冷兵器兵種都將被淘汰。
也就是說,刀盾兵這類能為其他士兵抵擋敵軍弓弩的兵種也沒了。
而正如嚴嵩所言,草原勇士基本上都是機動性極強的遊騎。
他們最擅長的,也就是騎射。
所以,要是在兩軍對戰時,有一部分敵軍騎兵命大衝進了他們弓箭的射程內,那還是會對缺乏遠程防護的己方火槍兵造成一定傷害的。
這個時候身上穿的是綿甲還是幾層布,當然大有區別。
雖說隻要是打仗肯定就會有傷亡,但若是能依靠裝備來減小這個傷亡,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a id="wzsy" href="https://m.ranwen.la">燃文</a>
當然,這也就是在對戰隻有冷兵器的那些敵人時有點用,等到將對手換成也使用火槍的西歐士兵時,甲胃就基本上沒啥用了。
弓箭雖然作為遠程大殺器存在了幾千年,但它們卻從來就沒能將鎧甲和盾牌淘汰。
究其緣由還是在於弓箭的動能較弱,破甲能力一般,別說盾牌了,就算是鎧甲都有很大可能將射來的箭失給彈開。
就算沒能彈開,也能大大減弱箭失的傷害。
就拿聲名遠播的英格蘭長弓來說吧,不管是使用哪一種箭頭,其初始動能也就一百多焦耳。
等到了末端,就剩個幾十焦了。
這種情況下,即便隻是身穿一毫米厚板甲的士兵,也能將傷害減到最低。
若是將板甲的厚度加到兩毫米以上,那基本上就能無視弓箭的傷害了。
當然,華夏並沒有歐洲那種板甲,所以即使身披鎧甲也不可能做到對箭失免疫。
但經過甲胃的阻隔後,隻要不是直接命中要害,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傷害。
這也就是為何古人在交戰時,即使身中多箭也還能再戰的原因。
在有甲胃的防護下,真正被直接射死的其實很少,更多人則是因為古代醫療條件太差,最後死於箭傷所引起的並發症上。
但隻要資產階級發展起來,那些資本家肯定不會安於現狀。
到那時要是你還堅持搞封建這一套,資本必將反抗。
這一點隻看歐洲在那個時期所爆發的一場接一場大革命就清楚了。
所以朱辰濠必須得想辦法,在順應時代洪流的同時,還要繼續保持老朱家對大明的絕對統治地位。
就此而言, 嚴嵩的建議不失為解決這個問題的好方法。
畢竟資本主義國家的實質就是資本家所控製的國家,既如此,那就把自己變成最大的資本家也就是了。
“陛下。”
等朱辰濠笑過之後,嚴嵩開口說道:
“雖然軍銜製是在資本主義萌芽後順勢而生的產物,但它本身的先進性卻是母庸置疑的。
所以後世的那些國家,即便它們的意識形態完全不同, 可單就軍隊建設這一塊兒來說, 卻基本上都是采用的這一套製度。
即便新中國也不例外。
這就說明即使軍銜製離開了資本主義的土壤,它也是最契合軍隊實際情況的。”
“嗯,有道理。”
朱辰濠不得不承認嚴嵩說得很對。
畢竟後世那些國家的軍隊,就算軍官和士兵在各個職位的名稱上有些許不同,但大致上卻都是一個體係。
既然大家都采用這一套,那就說明這項製度是科學的。
也就是說軍銜製經受住了時間的檢驗,獲得了全世界的認可。
既如此,就算大明現在離資本主義萌芽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也不妨先把軍銜製用起來。
再就是時代不同了,現在熱兵器正在逐漸替代冷兵器,所以這個時候引入軍銜製,也不會顯得太突兀。
“好,那就等燧發槍鑄造完畢並列裝後,以龍虎營來作為試點,開始施行軍銜製。”
在嚴嵩的勸說下,朱辰濠終於下了決心,讓大明的軍隊使用軍銜製度。
“如此甚好。”
嚴嵩見朱辰濠聽取了自己的諫言也是大為高興,緊跟著他想了想後又說道:
“不過雖然都是軍銜製, 可各個國家還是有所區別的,不知陛下打算采用那一國的呢?”
“咱們是中國人,當然就用我們自己的那一套方桉。”
在這個問題上朱辰濠根本就不做他想,雖然回不去了,但不管怎麽說他也是在盛世中華生長起來的,當然得用共和國的軍銜製。
“也好。”
嚴嵩在點頭表示認同後說道:
“軍銜雖然是現成的,但和這項製度相對應的各種獎懲條例和待遇卻得重新製定。
我大明畢竟跟新中國不同,各方麵都相差甚遠,根本不可能完全照搬那一套過來。”
“這倒也是。”
朱辰濠亦沉吟起來。
後世的華夏富足強盛,可不是現在的大明所能比的。
人家輕輕鬆鬆就能給士兵很高的薪酬,而大明要那樣做的話,很可能會破產。
因此朱辰濠在國內改革還沒見成效,國家賦稅依然不多的情況下,隻能按照實際情況來製定標準。
不過問題應該不大。
畢竟這個時代的士兵要求並不高,很多情況下隻要能填飽肚子就行。
所以他隻需配合軍銜製的施行,稍微多給士兵增加一點點餉銀,以示跟之前有所不同便可以了。
等以後國家有錢了,再逐步提高軍人的待遇就是。
“對了。”
確定要采用軍銜製度後,朱辰濠又想起相關的一個點來,
“你說既然已進入了熱兵器時代,又即將采用軍銜製, 那我大明的軍隊有必要換穿後世那種軍裝嗎?”
“這個麽……”
朱辰濠的這個問題讓嚴嵩也沉思起來, 好半晌他才說道:
“臣以為暫時還不用換,畢竟我朝的士兵大多都是穿的綿甲,倒也並不顯得笨重。
雖然不管什麽甲胃在大炮和火槍麵前都是垃圾,但咱們首先要麵對的敵人應該是漠南蒙古以及西域諸國,他們可沒有任何火器。
可即便那些北方蠻夷在密集燧發槍陣麵前很難接近我方士兵,但他們畢竟精於騎射,因此說不定在衝到一定距離後,還能射出一兩支箭來。
甲胃對於火器是沒什麽用,但在抵擋弓箭上,還是能極大減輕其傷害的。”
“的確如此。”
嚴嵩分析了一通後,朱辰濠也覺得對方說得很對。
要知道部隊在換裝燧發槍之後,以前那些冷兵器兵種都將被淘汰。
也就是說,刀盾兵這類能為其他士兵抵擋敵軍弓弩的兵種也沒了。
而正如嚴嵩所言,草原勇士基本上都是機動性極強的遊騎。
他們最擅長的,也就是騎射。
所以,要是在兩軍對戰時,有一部分敵軍騎兵命大衝進了他們弓箭的射程內,那還是會對缺乏遠程防護的己方火槍兵造成一定傷害的。
這個時候身上穿的是綿甲還是幾層布,當然大有區別。
雖說隻要是打仗肯定就會有傷亡,但若是能依靠裝備來減小這個傷亡,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a id="wzsy" href="https://m.ranwen.la">燃文</a>
當然,這也就是在對戰隻有冷兵器的那些敵人時有點用,等到將對手換成也使用火槍的西歐士兵時,甲胃就基本上沒啥用了。
弓箭雖然作為遠程大殺器存在了幾千年,但它們卻從來就沒能將鎧甲和盾牌淘汰。
究其緣由還是在於弓箭的動能較弱,破甲能力一般,別說盾牌了,就算是鎧甲都有很大可能將射來的箭失給彈開。
就算沒能彈開,也能大大減弱箭失的傷害。
就拿聲名遠播的英格蘭長弓來說吧,不管是使用哪一種箭頭,其初始動能也就一百多焦耳。
等到了末端,就剩個幾十焦了。
這種情況下,即便隻是身穿一毫米厚板甲的士兵,也能將傷害減到最低。
若是將板甲的厚度加到兩毫米以上,那基本上就能無視弓箭的傷害了。
當然,華夏並沒有歐洲那種板甲,所以即使身披鎧甲也不可能做到對箭失免疫。
但經過甲胃的阻隔後,隻要不是直接命中要害,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傷害。
這也就是為何古人在交戰時,即使身中多箭也還能再戰的原因。
在有甲胃的防護下,真正被直接射死的其實很少,更多人則是因為古代醫療條件太差,最後死於箭傷所引起的並發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