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色還是昏昏亮。
“《何必有我》的票房統計拿到手了嗎?”一間傳來嘈雜的機器運作聲的印刷房,一名主編問到詢問身邊的記者。
“還沒有啊,好像青燈娛樂已經做好統計,不過那根‘針’要提價,不然這個消息就賣給其他報紙。”記者說道。
“這個死乞丐,再加五百元給他,肯就來不肯就算了。”主編一臉的厭煩。
“我知道了。”記者出言提議道:“主編,其實這份資料不是什麽秘密,我們沒必要花這種冤枉錢,大可以找個人來問。”
主編丟掉手上的煙頭,並用腳狠狠的踩滅說道:“我不管你怎麽去做,反正六點半之前我要見到那份數據,報紙還等著拿來做今天的頭版。”
“好的,我現在馬上去辦。”
……
《何必有我》的首日票房,很快被刊登到報紙上。除了葉景誠名下的《新報》,《東方日報》、《星島日報》、《明報》也是八仙過海,通過各自的手段得到這份數據。
而《何必有我》的票房落到這些人的手中,第一感想是這不可能吧?經過再次的確認才坐實這個數據。這部影片的首日票房,居然隻有四十九萬七千多,連五十萬都不到?
我的天,盡管上一部《望夫成龍》首日票房也才六十多萬,但是那時候南國院線才剛成立,很多觀眾還沒意識到平日經過的破爛戲院,早已經並入南國院線並進行重整。
也是從《望夫成龍》的上映,後來的連環式宣傳和廣告才知道,而隨著它的名聲慢慢散播,《望夫成龍》票房也是逐步提高,上座率暴增另外院線又加播映場次,最高的一天票房達到一百二十萬。
但是現在,《何必有我》每天八場排片,隻有堪堪的五十萬?即使《何必有我》和《望夫成龍》一樣,票房會隨著過程不斷的增長,但是總票房怎樣都不可能超過一千萬吧?
這麽說,葉景誠這一次真的失策了?
《千萬製片人的裏程碑即將終止!?》
《神童葉不再飆童?影片質量開始下降。》
《據聞電葉景誠心思從沒放在電影上,而是一心……破處……》
……
這份首日票房的數據,很快被各大媒體有圖有真相刊登了出來。
一些平日和葉景誠有仇的,諸如邵一夫和鄒紋懷自然是喜聞樂見。原本他們還打算聯合上映來打壓南國院線,現在看來好像沒這個必要了。而一些原本有投靠心思的人,也停留在原地躊躇不前。
一時間葉景誠成為城事熱議,各個街頭都可以見到一些市民拿著有關他的報紙開始八卦,諸如你猜這部影片可以有多少票房?難道葉景誠真的不行了?
但是他們有沒有想過,《何必有我》的票房達不到一千萬,葉景誠就一定是虧得嗎?這部電影投入的資金還不到七十萬,即使隻有五百萬的票房,葉景誠也有三幾百萬的進賬。
何況這部電影錢財的收入還是其次,這些人雲亦雲的人,不見得有多了解這部影片的真諦。等到它凝聚出一股輿論的力量,才是葉景誠最大的得益。
人就是這麽奇怪,一旦適應了某些事物就會覺得理所當然。就拿甲和乙兩個人來舉例子,甲平日由於不喜歡吃雞蛋,所以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會把雞蛋讓給乙吃。
直到有一天,甲認識了新朋友丙。甲順手把雞蛋讓給丙吃。這時候乙就跳了出來,大罵道:“你怎麽可以把雞蛋給他吃!”仿佛這個雞蛋原本就是屬於他的一樣。
但是他沒意識到這個雞蛋本來就是甲的,難道甲將自己的東西給人家,還需要問過他的意見嗎?
現在葉景誠就是飾演這個甲,如果是其他的製片人,別說票房超過一千萬,就是三、五百萬的票房,都足以被媒體炒高這個人的身份。
但是在如今普遍百萬票房的電影之中,葉景誠的作品居然沒有超過一千萬!哪怕最後拿到的是九百九十九萬,媒體和外界都不會對他有半句讚揚,隻會覺得他能力上開始回潮。
誰讓他最近幾乎是被謎題捧上了神位,的指導這件事的黎應就,馬上打idd向葉景誠匯報。
隻是葉景誠的答複實在讓他有些無語,就隻有幾句“嗯”、“哦”、“知道了”,就好像這件事和他沒關係一樣。
這件事還真輪不到葉景誠來操心,有些事雖然是他預料不到的,但是他對《何必有我》這部影片,能帶來的影響還是有信心的。
果不其然,沒幾天的時間。《何必有我》再次引起造成一股社會輿論,特別是那些為社會默默付出的社工和義工。
盡管他們接觸到的並不完全一樣,但是類似的事情還是有不少的。所以當他們看完整部影片,一個個都是感同身受的落淚。
另外有一些試圖當選或者上位的地區議員,借著《何必有我》這一陣風頭,打出一條條諸如“關愛社會”“人人有愛”“關愛傷殘人士”的橫幅,然後在各個街區進行拉票。
還真別說,效果還是很顯著的。不得不讓他們給葉景誠發好人卡,就差沒親筆寫一封感謝信投遞上門。
而《何必有我》在票房方麵,也迎來一輪噴發式的上漲。雖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票房還是沒可能突破千萬。
但有一點不可否認,這部影片是成功的。之前說葉景誠能力回潮的新聞,現在正被掌刮得死去活來。
不是葉景誠的能力開始回潮,而是他的整體層次得到升華。現在的葉景誠,不再是拍攝隻能賣座的電影,更加能拍攝出引發社會共鳴的電影。這一類電影助他得到的名聲,遠比那一千幾百萬重要得多。
到現在,還有哪家媒體敢說葉景誠是失敗的?錢財,最多隻是提高一個人的身份,但是名聲,卻是一個人提升社會地位的關鍵。
有身份未必有地位,有地位絕對就有身份。葉景誠放棄一部分利益,換來鞏固社會地位的機會,這才是最聰明的做法。(未完待續。)
“《何必有我》的票房統計拿到手了嗎?”一間傳來嘈雜的機器運作聲的印刷房,一名主編問到詢問身邊的記者。
“還沒有啊,好像青燈娛樂已經做好統計,不過那根‘針’要提價,不然這個消息就賣給其他報紙。”記者說道。
“這個死乞丐,再加五百元給他,肯就來不肯就算了。”主編一臉的厭煩。
“我知道了。”記者出言提議道:“主編,其實這份資料不是什麽秘密,我們沒必要花這種冤枉錢,大可以找個人來問。”
主編丟掉手上的煙頭,並用腳狠狠的踩滅說道:“我不管你怎麽去做,反正六點半之前我要見到那份數據,報紙還等著拿來做今天的頭版。”
“好的,我現在馬上去辦。”
……
《何必有我》的首日票房,很快被刊登到報紙上。除了葉景誠名下的《新報》,《東方日報》、《星島日報》、《明報》也是八仙過海,通過各自的手段得到這份數據。
而《何必有我》的票房落到這些人的手中,第一感想是這不可能吧?經過再次的確認才坐實這個數據。這部影片的首日票房,居然隻有四十九萬七千多,連五十萬都不到?
我的天,盡管上一部《望夫成龍》首日票房也才六十多萬,但是那時候南國院線才剛成立,很多觀眾還沒意識到平日經過的破爛戲院,早已經並入南國院線並進行重整。
也是從《望夫成龍》的上映,後來的連環式宣傳和廣告才知道,而隨著它的名聲慢慢散播,《望夫成龍》票房也是逐步提高,上座率暴增另外院線又加播映場次,最高的一天票房達到一百二十萬。
但是現在,《何必有我》每天八場排片,隻有堪堪的五十萬?即使《何必有我》和《望夫成龍》一樣,票房會隨著過程不斷的增長,但是總票房怎樣都不可能超過一千萬吧?
這麽說,葉景誠這一次真的失策了?
《千萬製片人的裏程碑即將終止!?》
《神童葉不再飆童?影片質量開始下降。》
《據聞電葉景誠心思從沒放在電影上,而是一心……破處……》
……
這份首日票房的數據,很快被各大媒體有圖有真相刊登了出來。
一些平日和葉景誠有仇的,諸如邵一夫和鄒紋懷自然是喜聞樂見。原本他們還打算聯合上映來打壓南國院線,現在看來好像沒這個必要了。而一些原本有投靠心思的人,也停留在原地躊躇不前。
一時間葉景誠成為城事熱議,各個街頭都可以見到一些市民拿著有關他的報紙開始八卦,諸如你猜這部影片可以有多少票房?難道葉景誠真的不行了?
但是他們有沒有想過,《何必有我》的票房達不到一千萬,葉景誠就一定是虧得嗎?這部電影投入的資金還不到七十萬,即使隻有五百萬的票房,葉景誠也有三幾百萬的進賬。
何況這部電影錢財的收入還是其次,這些人雲亦雲的人,不見得有多了解這部影片的真諦。等到它凝聚出一股輿論的力量,才是葉景誠最大的得益。
人就是這麽奇怪,一旦適應了某些事物就會覺得理所當然。就拿甲和乙兩個人來舉例子,甲平日由於不喜歡吃雞蛋,所以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會把雞蛋讓給乙吃。
直到有一天,甲認識了新朋友丙。甲順手把雞蛋讓給丙吃。這時候乙就跳了出來,大罵道:“你怎麽可以把雞蛋給他吃!”仿佛這個雞蛋原本就是屬於他的一樣。
但是他沒意識到這個雞蛋本來就是甲的,難道甲將自己的東西給人家,還需要問過他的意見嗎?
現在葉景誠就是飾演這個甲,如果是其他的製片人,別說票房超過一千萬,就是三、五百萬的票房,都足以被媒體炒高這個人的身份。
但是在如今普遍百萬票房的電影之中,葉景誠的作品居然沒有超過一千萬!哪怕最後拿到的是九百九十九萬,媒體和外界都不會對他有半句讚揚,隻會覺得他能力上開始回潮。
誰讓他最近幾乎是被謎題捧上了神位,的指導這件事的黎應就,馬上打idd向葉景誠匯報。
隻是葉景誠的答複實在讓他有些無語,就隻有幾句“嗯”、“哦”、“知道了”,就好像這件事和他沒關係一樣。
這件事還真輪不到葉景誠來操心,有些事雖然是他預料不到的,但是他對《何必有我》這部影片,能帶來的影響還是有信心的。
果不其然,沒幾天的時間。《何必有我》再次引起造成一股社會輿論,特別是那些為社會默默付出的社工和義工。
盡管他們接觸到的並不完全一樣,但是類似的事情還是有不少的。所以當他們看完整部影片,一個個都是感同身受的落淚。
另外有一些試圖當選或者上位的地區議員,借著《何必有我》這一陣風頭,打出一條條諸如“關愛社會”“人人有愛”“關愛傷殘人士”的橫幅,然後在各個街區進行拉票。
還真別說,效果還是很顯著的。不得不讓他們給葉景誠發好人卡,就差沒親筆寫一封感謝信投遞上門。
而《何必有我》在票房方麵,也迎來一輪噴發式的上漲。雖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票房還是沒可能突破千萬。
但有一點不可否認,這部影片是成功的。之前說葉景誠能力回潮的新聞,現在正被掌刮得死去活來。
不是葉景誠的能力開始回潮,而是他的整體層次得到升華。現在的葉景誠,不再是拍攝隻能賣座的電影,更加能拍攝出引發社會共鳴的電影。這一類電影助他得到的名聲,遠比那一千幾百萬重要得多。
到現在,還有哪家媒體敢說葉景誠是失敗的?錢財,最多隻是提高一個人的身份,但是名聲,卻是一個人提升社會地位的關鍵。
有身份未必有地位,有地位絕對就有身份。葉景誠放棄一部分利益,換來鞏固社會地位的機會,這才是最聰明的做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