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ontentp*{font-style:nor: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y:none;visibility:hidden;}


    第四百一十六章遇蝶驚


    八思巴、元法二人,見悟虛不見蹤影,隻得悻悻離去。一路上,二人神識遙掃,果然儒門、道門一幹修士,盡皆朝西離島而去,便是那妖族修士和魔道修士也收斂了氣息,潛伏了起來。待至京都,入大和殿,便見得那無生端坐在上首,氣息深沉如海,周遭有天龍鬼神等相,各自恭敬作禮,時隱時現。


    二人還是第一次看見無生如此大顯法相,急忙上去,站在多吉等一眾僧侶之前,要以大禮參拜之。那無生卻微微一睜眼,一道金光在殿中一閃,化作無數金蓮,將眾人盡皆纏繞而扶起。多吉等人隻覺如胎兒身處子宮,於奇香之中身心盡長,一時間,妙不可言;獨有八思巴、元法二人,在金光中片刻,麵色數變,隨即合掌而出,默然而立。


    一炷香之後,多吉等人如夢方醒,頓時明了,剛才這是受了大灌頂造化,紛紛朝著上首之處拜去,那無生早已消失不見。而八思巴、元法大師二人,則現身說道,“青銅玄棺,破了廬山雲海,飛至東瀛扶桑,本是一場大劫,幸有活佛轉世,方才消弭於無形。但仍有不少人,受死氣影響,善惡不分,罔顧因果,漸次沉淪。”說到這裏,八思巴大師,朝著眾人頭頂望去,複由說道,“須有我佛門中人,於此處駐守些許時日,化解此番惡業。”


    活佛轉世?在場之僧侶,多為喇嘛教中人,一聽此言,便興奮不已,立時便有多人合掌,欲要請命。卻遊又見八思巴,將手一揚,遙指眾人頭頂,”活佛已有指定,頭頂有金蓮者,即駐此處,等待調遣。“


    。。。。。。


    且說悟虛遁入海音螺後,但見此身複又自動化作觀音菩薩之相,不由長歎一聲。沉思片刻,悟虛複又合掌結印,秘誦觀世音菩薩法號,即入定中,不作菩薩法身觀想,但一心係念菩薩宏願。“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冥冥中,悟虛又覺此海音螺中有又有無數求無數願。悟虛不由自主,起心動念。譬若有人,困於山洞,悟虛便不由設身處地,感同身受,自覺自己亦在幽深黑暗山洞中,奮起施法,帶起自山洞出,重見光明天日。如此種種,悟虛不就便支撐不住,被迫從定中中,咯血不止。


    “此海音螺乃觀世音菩薩無數娑婆世界之中的一個道場。若是常規修行,自然事半功倍,卻偏偏自己不欲舍此身,奈何奈何!“悟虛抹去唇邊血跡,自嘲而吟,“不過一副臭皮囊,為何偏偏舍不了?”


    如此吟罷,悟虛召來藥善、心明、潘若憐,囑托三人看好海螺寺,隨即便要出了去。藥善和潘若憐二人,也流露出想要出去遊曆的意願,畢竟他二人,皆不是此間出生之人。悟虛隨帶著二人,出了海音螺。


    此刻,海音螺浮沉雨深海中,周遭一片陰暗,更有許多飽含敵意的氣息撲麵而來。悟虛手結無畏印,對著海音螺口誦了一聲觀世音菩薩法號。此乃修習觀世音普門品之後,所悟得的操控法門。便見得那海音螺立時泛起耀眼白光,急速變大。悟虛三人,隨即站在龐大的海音螺中,朝著海麵疾飛而去。


    一出海,悟虛在海音螺中,便看到當空一輪明月,冉冉月華,遍灑海麵。又有風驟起,悟虛索性放鬆了操控,任海音螺隨風隨浪,起伏漂流,泛若不係之舟。


    風不斷,海音螺,發出低低的嗚嗚聲,響徹數裏;浪不停,常有浪花,帶著皎皎月光,飄飛進來。


    悟虛耳聽得著嗚嗚海螺聲,任浪花打在衣衫,隻昂首傲視著空中那輪明月,心中一片清明,又似乎隱隱有雄心萬丈。這時,藥善、潘若憐驚聲連連,原來風波浪裏,顛簸之下,兩人竟然站立不穩,相擁了在一起。


    見悟虛回頭,藥善、潘若憐二人,忙分來,合掌告罪。此刻,他二人皆已將悟虛當作了觀世音菩薩轉世,執禮甚恭;此刻,出了如此之事,二人皆麵露不安自責之情。


    他二人之事,悟虛之前早已隱有察覺,此刻正欲開口,略微訓誡一番,但又不由止住了。海音螺嗚嗚直響,如泣如訴,浪花月光打在身,悟虛轉過身,背對著藥善、潘若憐二人,隻作不聞不見,低聲輕吟道,“既然有歡喜,何苦說戒律?有情渡眾生,總有方便門。”


    同在海音螺中,悟虛如此輕吟,藥善、潘若憐二人卻也聽得明白,知道悟虛無怪罪之意,卻還是各自分了開來,肅然而立。悟虛欲說還休,終是不複再言,隻微微控製著海音螺的方向,朝著陸地岸邊而去。


    上了陸地,找到人一詢問,原來還是在東瀛扶桑,隻不過隨海流漂移,來到了東瀛扶桑的極北苦寒之地,大約便是如今的北海道。“既然如此,莫如再過京都等地,而返中土。細細看看蓮花生大士那再造輪回,再造出什麽樣的光景。”悟虛暗暗想到,始終放不下,抵禦不了蓮花生大士再論因果再造輪回的誘惑。


    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豪傑,功成名就之後,更欲要徹底滌清乾坤,來主持那麽一個大大的公道,來評判那無數無量的是與非。最後,隻不過留下“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的嗟歎。個中滋味,唯有自品。如今,蓮花生大士,好比神佛,有大神通,**力,煉青銅玄棺於曼陀羅**界,成陰陽生死交融之輪回殿。不知道又如何?悟虛既敬佩,甚至有點高攀似的惺惺相惜,又有隱隱的憂慮。


    。。。。。。


    一座城,不知名。


    悟虛傳了藥善、潘若憐一段口訣,叫二人隨自己斂去了氣息。沿途所見,皆神宮之人維係秩序,抽取錢物。


    悟虛細細觀察,幾無死陰之氣纏繞而佯作生機勃勃者。或許,蓮花生大士的神通法力還沒有顧及著偏僻之鄉吧。悟虛正如此暗暗想著,卻不料自己三人被幾名神宮之人攔在街上。


    一看那領頭者的眼神,悟虛便知道乃是潘若憐的緣故。潘若憐,和盤若雪一般,本是蛇妖修成人身,不但生得花容月貌,更是天生一番媚態,雖說是刻意斂去氣息,但卻依舊引得路人頻頻回顧,這幾人也不例外。


    藥善、潘若憐自然也看得清楚明白,隻不過悟虛沒有說話,二人也隻是默然站在原地。


    此刻周圍看熱鬧的人群,已經圍了過來,不遠不近地站著,一言不發,神情各異。


    那神宮之小領隊者,方才遠遠看到潘若憐,便似乎被勾了魂兒似的,不由自主帶著手下,直奔而來。待走到跟前,眼見得此番情景,倒也不敢貿然造次。他定了定神,複又仔細打量了悟虛三人一番,心中有了計較,方才咳嗽一聲,上前一步,慢吞吞地問道,“你們三人衣著怪異,可是我東瀛扶桑之人?”


    悟虛完全聽不懂這古代日語,隻是憑神識感應,明白其語意。藥善、潘若憐二人亦是如此。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何況潘若憐本自帶有飯媚態。但若遠觀不止,還要褻玩,這便是越界了。何況,此人如此問話,暗藏陰毒!悟虛朝著藥善微微示意,便抬步朝前走去。


    那藥善尚未出手,潘若憐已經出手。她如今雖然已是佛門修士,但佛門之中也不乏殺招。隻見她微微一揚手,虛結了一個手印,隨即一翻手,數道指風無聲無息地朝著前麵中這幾名神宮之人飛去。


    那當頭之人,也勉強算是修士,生死之際,一邊退閃,一邊雙手在胸前胡亂比劃著,嘴裏還哇哇怪叫著。


    悟虛看在眼裏,一聲暗歎,袖中手指微動,暗中擋下了潘若憐的殺招。他看得明白,這人雙手在胸前胡亂比劃的正是地藏菩薩根本印,嘴裏哇哇怪叫的正是地藏王菩薩之真言。蓮花生大士轉世之無生大師,所修本尊,便是地藏王菩薩。


    當然,悟虛也就救了這領頭之人,其餘之人盡皆斃命。


    潘若憐,見自己的殺招被悟虛攔下,隻得罷手。


    圍觀之人,見死了神宮之人,頓時倉皇四散而去。


    那人,從生死之際轉了一圈,驚恐未定地望著悟虛三人,雙手複又在胸前胡亂比劃起來,嘴裏哇哇怪叫不止。


    悟虛看著既無趣又可悲,隨對著藥善、潘若憐二人說道,“此乃蓮花生大士派遣至此處的屬下。不看僧麵看佛麵,我等繼續前行吧。”


    。。。。。。


    複有一座城,雖大卻不知名。


    悟虛、藥善、潘若憐,斂著氣息;潘若憐,更是變了容顏。三人如平民,入了城,行走在街道上。


    悟虛再度細細觀察,此中之人,雖有死陰之氣纏繞而佯作生機勃勃者,但耗費心神,持續追蹤下去,卻並無惡行,與家人其樂融融,而且似乎本身也不知道自己是死是生。悟虛,默默無語。他能理解,這是蓮花生大士的權宜之策。輪回未能全,因果卻須論。這些人,想必便是枉死之人。不能真入輪回,便暫且還複至人世間。這些人,或者說這些鬼魂,還複至人世間,與常人幾無區別,按照各自執念,與家人,與心愛的人,繼續生活著,繼續快樂著。


    藥善、潘若憐,二人隱約察覺此種境況,不由對悟虛說道,“菩薩,此間人鬼混雜,越是西行,越是如此。”


    悟虛歎道,“莫作是言,莫作是言。何以故,菩薩應無相布施。”


    悟虛雖如此說,心裏卻是不暢快,放眼望去,神宮之人,多無佛法修養,卻一個個威風凜凜,在城中穿梭而行。


    悟虛心中不暢快,遂與藥善、潘若憐二人,尋了一處寺廟,稍作休息。


    這寺廟,山門似乎剛被新修,大門之上的匾額被翻刷一新。悟虛遙遙望去,隻見三個大字,“種因寺”,帶著新鮮的墨汁味。


    “‘種因寺’?!“潘若憐笑道,”這名字取得好生別扭。還不如原先的‘鑒真寺’。”那塊匾額原先的字跡雖然被刻意抹去,但曆史的痕跡仍在,修士神識一掃便知。


    “莫作是言,莫作是言。”悟虛回首,對著藥善、潘若憐鄭重叮囑道,“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昨日種種因,今日種種果;今日種種因,他日種種果。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爾等不要落了文字障知見障,爾等焉知此中方便法門?”


    佛門中人,講求直指本心,講求大智慧。有不少人,舞文嚼字,落了文字障;有不少人,自以為學識高,卻不知大智慧在第八識,第六識的種種不過是種種夢幻泡沫罷了。文字障,知見障,這是學佛修佛的大忌。悟虛此言,看似平淡,實則甚重,藥善、潘若憐,當即合掌低頭。


    及至大殿,悟虛三人,參拜完畢,來至殿後,卻見一尊地藏王菩薩塑像,高大巍峨,極其威嚴。


    “原先,明明是菩薩之像,卻偏偏改成了地藏王菩薩之像。“潘若憐複又低聲說道。她之所指菩薩,指的便是觀世音菩薩。


    悟虛,止住潘若憐言語,朝著這嶄新的地藏王菩薩之像,合掌結印,口誦地藏王菩薩法號,行禮參拜。


    出了大殿,悟虛放眼望去,筆直而上的是藥師殿,法華殿。悟虛入藥師殿,法華殿,禮拜而出,又沿著小徑默然而行,終是在一處小小偏殿,看到觀世音菩薩塑像,立於其中。


    悟虛,遂領著藥善、潘若憐二人,淨手焚香,合掌恭誦,誦觀世音菩薩法號,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最後結蓮花印誦六字大明咒。


    “有諸法供奉諸佛諸菩薩,香火花果錢財。。。。。。然則莫若以此,以法供奉。“悟虛最後對藥善、潘若憐說道。


    “此處寺廟,竟然如此怠慢菩薩!“潘若憐忿忿不平。多少寺廟,大殿之中,世尊三世佛之後,便是觀世音菩薩塑像。


    “莫作是言,莫作是言。”悟虛合掌,藥善、潘若憐、心明等人一直把自己當作觀世音菩薩轉世,自己卻無從分辯。潘若憐如今如此說,悟虛更是無從分辯,隻沉吟道,“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三人遂出了此寺,輾轉又尋得一寺廟。悟虛遙遙望見那寺廟山門,便回首對著藥善、潘若憐笑道,“‘慎果寺’,種因,慎果,一因一果。”


    三人遂離去,自尋了一處客棧歇息。


    入夜時分,悟虛難入定,難入眠,遂獨自一人,悄然出了客棧。但見,街上行人稀少,雖有酒肆茶樓依舊挑燈營生著,卻稀有喧嘩歌舞聲傳來。倒是不時有黑影,從夜空中掠過,似如夜叉逡巡。


    悟虛走了片刻,複又回轉,於房前小院中,漫步而行。月微明,花暗香,風輕送,略有一分自在逍遙。忽有一陰物,自暗處悠悠飛來,悟虛伸指,將其攝至跟前,卻是一支蝴蝶。此刻,天時偏秋,又是極北苦寒之地,哪得會有什麽蝴蝶?悟虛端詳了片刻,原來此物體內沾染著一絲青銅玄棺的陰氣,尚未散盡,顯然是被大神通強力顯化。


    悟虛思索片刻,不由心中大驚!蓮花生大士要再論因果,重造輪回。所謂輪回,有六道,天道、人道、畜生道、阿修羅道、餓鬼道、地獄道。方才白日裏,所見那些恰似活死人的,便是對應著人道的權宜產物,而此刻指頭上的這支蝴蝶,便多半是對應那畜生道的權宜產物,換而言之,此刻指頭之物,前幾日便也是一個活人!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悟虛手指不由微微一抖,望著那支蝴蝶,在月色下,漫無目的地轉了幾圈。


    悟虛默然而立,直至此物翩翩飛入那花草幽深處,方才如夢驚醒,合掌誦道,


    不過一副臭皮囊,為何偏偏舍不了?


    一出道場遇蝶驚,自做自主最緊要。


    打擊盜版,支持正版,請到逐浪網閱讀最新內容。當前用戶id:,當前用戶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山下漢豐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山下漢豐湖並收藏大明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