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環境中,一座會議室模樣的大殿,中間是一張長桌,兩邊擺放著對立的椅子。


    突然,光影一閃,整座大殿瞬間便火光通明,而原先空蕩蕩的座位上,此刻已然坐了數十人。


    這數十人全部文士打扮,盡管同樣給人一種學識淵博的感覺,但與儒家普遍那種剛正中帶著儒雅的氣質不同,自他們身上偶爾流露出一縷的氣息,卻給人一種神明才有的威嚴。


    “都到了麽?”突然,坐在上首的一位黃衫男子道,聲音不大,但卻傳遍了在場的每一個人耳中。


    “嗯,天南域的諸位同道大多都到了。”


    “那好,會議便開始吧,諸位可還有什麽異議?”


    “沒有意見!”


    “沒有意見!”


    ……


    “長孫處,《龍門客棧》如何了?”


    “回稟會長,因為諸位同道的共同努力,《龍門客棧》已經迅速傳遍了整個天南域的包括大燕,大胤,大宇,大雍四大皇朝在內的二十七國,形勢十分樂觀。”


    在這方浩瀚的世界中,國與國之間也是有等級的,一個被天地承認,並且擁有國運的國家,其主人才能真正被稱作是一國之君。


    最低級國家被稱為王朝,比如大離王朝,盡管它在王朝中已經算是頂尖的存在了,可要是和真正的皇朝比起來,還是不值一提。


    王朝之上,則為皇朝,天南域二十七國中最強大的是大燕,大胤。大宇,大雍這四大皇朝。


    皇朝之上,稱為帝朝,每一個帝朝都是至少擁有一域土地的存在,國內的強者數量更是要用恐怖來形容。一個三品大員來到大離這種王朝中,國君都需要以禮相待,不敢托大。


    帝朝之上,被尊為天朝,這幾乎可以說是人間國度說能達到的最頂端了,細數人族最近的這幾千萬年曆史。也隻有曾經的仙秦達到過這個高度。


    當然,那雄心萬丈的始皇大帝對此卻還不滿足,他想將大秦晉升為仙朝,欲要媲美人族曆史上的三皇五帝一般,成為真正的天帝。


    王朝的晉升並不容易。但是,大秦卻幾乎是要邁出那最後一步了,從後人將其稱作是仙秦就知道了。


    隻可惜,仙秦並沒有存在多久便覆滅了,而繼承了其一部分遺澤的中洲三大神朝雖沒有成為天朝,不僅成了介於天朝與帝朝之間的存在,更是擁有了一些天朝都沒有的能力。


    呃,扯遠了。回歸正題,聽了長孫處的回答,上首那人似乎並不滿意。眉頭微擰,道:“哼,我要問的是影響,《龍門客棧》帶來的影響!”


    “嗯,僅以我所在的大離王朝來說,如今市麵上大部分談論的已經不再是《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了。取而代之的則是《龍門客棧》,當然。這是少不了唐伯虎原先就很有影響力的原因,其他地區估計要差些。但恐怕也差不了太多,最多是膠著狀態。”


    “好!好!好!果然沒讓我看錯,不妨我們為此作出的努力。”聽到這裏,那會長終於露出了笑容,全場氣氛為之一鬆。


    當下,便有不少人拱手向那長孫處道:


    “恭喜啊,長孫社長。”


    “恭喜恭喜,看來你華陽書社的影響力要大大提升了。”


    ……


    “哪裏,各位抬舉了,這是大家的功勞,我隻是運氣好,撿了個便宜而已。”聞言,那長孫處臉上的皺紋像是要笑成了一朵雛菊花。


    “好了,各位,還不要高興的太早,我們隻是在天南域這塊地方小小的贏了一局而已,總體來說,我小說家的情況並不樂觀。”


    上首的黃衫會長再次開口,場麵又重新變得雅雀無聲了。


    是啊,小說家的情況並不樂觀,百家爭鳴,可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諸子百家雖說是當今正道的代表,但各家之間的爭鬥卻依舊是勢成水火。


    就拿小說家來說,他們的主要對手是儒家,為了從儒家手中多爭取一些世間文壇的影響力,過得可是步履維艱。


    幸虧,儒家雖強,其對手也不少,因為儒家幾乎是什麽都要插上一手,在朝堂中,儒家的主要對手是法家,在經商上,儒家有儒商與商家競爭,就連行軍打仗,也有儒將插手其中。


    其他的,儒家憑著易經號稱可以“知天命”,在推演一道上能與陰陽家一較高下,至於琴棋書畫之類的更不用說了,諸如樂家之類的小家小派要不是真有過人之處,說不定早就被儒家取締了。


    在早些年,儒家內部甚至還有人提議建立儒教,成了即可與佛道合稱三教,但是,鬧騰了一會兒,似乎並沒有成功,儒家依然是儒家,並沒有成為儒教。


    不過,有關三教九流的說法卻是不脛而走,世人在提起道儒佛時,總是喜歡稱其為三教。


    這個世界的儒家雖也秉承中庸之道,但實質卻是極具活力的,侵略性很強,完全不像林虎前世之後的儒家一般,隻剩程朱理學,八股文,如一潭死水。


    這看上去很矛盾,但事實卻是如此,也無怪乎某些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在林虎前世,儒家也的確是成功了做到這一點。


    不過,儒家畢竟不是全知全能,諸子百家,各有優劣,誰也不能完全替代誰,就好似機關之術儒家是怎麽也趕不上墨家,靈植培育趕不上農家。


    儒家的對手多,也給了其他那些小家一些機會,就拿小說家來說,它真正存在的時間不過是幾百萬年,和儒家這種至少有著數千萬年曆史的巨擘是沒法比的。


    之所以能在文壇中占據一席之地,除了他們本身確實有著過硬的本事,也和儒家對手太多,顧及不了有關。


    若是儒家真正鐵了心要與百家中的某一家杠上,恐怕也隻有號稱百家第一的道家能扛得住,換成其他家,哪怕是佛家,最終可能也隻得龜縮在西漠大地上。


    可縱使如此,哪怕儒家分出了那麽一絲精力,也讓小說家疲於應對。


    要知道,儒家僅僅隻是借著一個莊語院的儒生幾部小說,稍一發力,便讓整個小說家都不好過了,其影響力之強大可想而知。


    “長孫處!”


    “在!”


    “我觀那唐伯虎的幾部小說,竟能在小範圍中與林虎形成膠著之勢,確實是挺有實力,我已於不少同道商議過了,你告訴他,若他能真正寫出一部道書,不,半步道書,我小說家便全力支持他獲得大學士之位。”


    “什麽?!”


    此言一出,全場皆驚!(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書仙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中有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中有虎並收藏書仙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