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的話語,戰鬥也正式拉開了序幕。
華雄高舉他長長的戰刀,以雷霆之勢向韓遂撲去,大刀攜萬鈞之力,宛如一條飛舞的巨龍劃過閃亮的弧線斬向韓遂的脖頸處,全然不顧韓遂旁邊兩位部將的攻勢,韓遂嚇的肝膽皆碎,勉強舉起了他的佩劍,(文人都不帶重武器)恐懼已經讓這位從未經曆過生死的文人扭曲了麵龐,睜著大大的眼眶中隻剩下如山一般的巨石壓下。隨身的佩劍如紙般輕輕的斷裂,“不······”他絕望的眼神隻見證了他的首級與身體的分家,韓遂旁邊兩員戰將早被典韋隨身的小手戟刺死。
接下來便是1500的騎兵的表演時間了,鋒利的長槍輕易地刺穿了敵軍的身體,血肉橫飛,一時間,痛苦,哀號,慘叫之聲充斥這片修羅地獄,響徹這片寰宇。三百餘騎敵軍,抵擋不過片刻,便被1500餘精銳全殲,無一騎可逃拖。
華雄與典韋雙騎過來,韓遂的頭顱尚在華雄手中,左手緊握兵器,右手赫然拎著一顆血糊糊地頭顱,頭顱眉目宛然、表情猙獰,竟是至死難以瞑目。全軍也慢慢回歸了隊伍。華雄全然不顧滿手的鮮血淋漓,到本將麵前,二將雙雙下跪:“不負主公所托。韓遂首級在此。”
數千雙冷冽的眼神同時集中到了我的身上,天地間再無一絲別的聲響,隻有士卒粗重的呼吸聲和蕭瑟的寒風吹蕩旌旗發出的獵獵聲。
我略顯霸道的眼神掠過每一個士兵,豪壯的說道:“本將為你們自豪。”
華雄與典韋同時舉起武器高呼:“將軍威武。”場中2000餘戰士同時舉起了血紅的戰刀,仿佛將天空染成了紅色。齊喊:“將軍威武,將軍威武······”此聲久久不熄。
場中所有人的熱血都已經被熊熊燃燒起來。簫殺的戰意,激昂的鬥誌,森嚴的殺機,震撼了整個天地環宇。
隻剩下略顯的緊張與害怕的300餘馬騰軍。此刻亦不知馬騰和馬超心中是何想法。
大軍回到長安,安排好馬騰的軍馬,便讓龐德去取韓遂與馬騰此次劫來的錢糧。軍營會議室之中,高順向我匯報了此戰的成果:“降得戰俘14000餘,兵器鎧甲一萬餘件,此戰我軍幾乎無任何損失,末將沒有擒住,特向主公請罪。”
“華雄將軍已經替正方拿下韓遂首級,正方兄何過之有?正方還有守護城池之責。”看他好像還有話說,我立馬說到:“還不快去。”
“末將遵命。”
“儒,將韓遂首級快馬加鞭送到洛陽,告之張讓本將要得涼州刺史,總領涼州軍政大權之職。本將到洛陽再有大禮送上,恩,還將本將需得涼州刺史之職告知大將軍,此事需做的隱秘。”
“主公放心,儒曉得。”
“華雄何在?”
“末將在。”
“多派斥候往西打探羌族部落的情況,以及成廉將軍的動靜。”
“成廉將軍輕裝出發一日可行軍數百裏,如何打聽?”
“此事······盡量吧。”
“末將明白。”
此時,羌族大營中混亂一片。“什麽,韓遂與馬騰被消滅了。才三個時辰。”最大的部落首領有些不敢相信的說道,“漢軍向來之躲在城中,不想今日如此凶狠。”大多的小部落都已經回去了,我嶽父的部落為了做好帶頭作用,一大早就走了。北宮伯玉有些氣急敗壞的罵道:“韓遂與馬騰兩個廢物,竟然被漢軍不出三個時辰內幹掉了,枉費了我族的大軍出動。”
最大的羌族首領眼中略顯智慧的說道:“韓遂馬騰二人,北宮伯玉你不知焉,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今日竟然被全殲,並非其二人無能,而是此戰主將董卓,太過厲害。”
北宮伯玉還是氣勁未消的罵道:“董卓,本人怎會不知,此人勇武過人,善使長錘,錘重200斤,戰場之上幾乎無一回合的敵手,聽聞還有一手百發百中的箭法。此人雖略通謀略,但絕非可以輕易擊敗韓遂與馬騰聯軍之人。此人身後定有高人相助。”
“此一連環之計也,加上離間計,計中計,本人佩服。”那位大首領說道,“此人時間安排的恰到好處,現在看來那3000騎兵定誘餌,為的便是騷擾我軍,使得軍心渙散,而此時我等正在商量著是否退軍,無暇他顧,董卓大軍便趁此良機一舉殲滅馬騰與韓遂,端的了不得。而離間之計又使韓遂與馬騰相互猜忌,決定一起攻擊,這便為董卓一舉擊敗二人奠定了基礎。要在我軍忙碌之時,無暇他顧,且二人又同時攻擊董卓軍,此間隻有一日,各位首領想想此中的玄妙。不僅如此,能在三個時辰內攻下兩萬西涼士兵,令馬騰與韓遂全軍覆沒,無一人逃出與我等報信,可見董卓領兵之能。”
“大首領何必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我羌族大軍擁兵十餘萬,害怕他董卓不成。”北宮伯玉有些不甘的辯解道。
“北宮首領,現今,我軍隻剩數位首領,雖三位大首領皆在,但是控弦的戰士隻有40000,而董卓有大軍60000,我軍勝率已然不高。本首領決定明日便領所有勇士回部落,不知北宮首領還待如何?”大首領心平氣和的說。
北宮伯玉旁邊的一位書生氣的人到北宮伯玉耳邊嘀咕了數語。
北宮伯玉馬上變的生龍活虎,慷慨激昂的說道。“大首領的話謬矣,董卓經過此次血戰,定然需要休整,此刻士兵疲勞無力,正是我軍進攻的大好時機,定然能一舉攻克長安城,且我等羌族勇士怕過誰來,董卓再厲害,也定然不及我等數萬羌族勇士。”
“北宮伯玉,你叫我等羌族勇士攻城?讓數萬鐵騎去撞開城門,本首領尚未知曉有如此戰法,北宮首領有何主意可占領長安城?”
“大首領放心,此刻敵軍定然在全城歡呼,怎會有所準備,正是我軍一舉攻克長安的良機,還請大首領下令。”北宮伯玉有些迫不及待的說。
“此戰北宮首領帶的族中勇士超過20000,北宮首領何須請示於我,若董卓正在狂歡,不曾防備,憑此20000大軍亦可攻下長安也。”
“若我軍攻下長安,長安城內的錢財······”
“誰攻下的便歸誰,本首領分文不取。”
“如此甚好,還有那位首領願與我同去取富貴?”立馬吸引了數位首領同去,大軍湊夠了30000人。浩浩蕩蕩的朝長安城而來。
隻有那位大首領在那邊自言自語:董卓有如此能人,此刻前去怎會有所斬獲?大概隻能望城興歎吧,
華雄高舉他長長的戰刀,以雷霆之勢向韓遂撲去,大刀攜萬鈞之力,宛如一條飛舞的巨龍劃過閃亮的弧線斬向韓遂的脖頸處,全然不顧韓遂旁邊兩位部將的攻勢,韓遂嚇的肝膽皆碎,勉強舉起了他的佩劍,(文人都不帶重武器)恐懼已經讓這位從未經曆過生死的文人扭曲了麵龐,睜著大大的眼眶中隻剩下如山一般的巨石壓下。隨身的佩劍如紙般輕輕的斷裂,“不······”他絕望的眼神隻見證了他的首級與身體的分家,韓遂旁邊兩員戰將早被典韋隨身的小手戟刺死。
接下來便是1500的騎兵的表演時間了,鋒利的長槍輕易地刺穿了敵軍的身體,血肉橫飛,一時間,痛苦,哀號,慘叫之聲充斥這片修羅地獄,響徹這片寰宇。三百餘騎敵軍,抵擋不過片刻,便被1500餘精銳全殲,無一騎可逃拖。
華雄與典韋雙騎過來,韓遂的頭顱尚在華雄手中,左手緊握兵器,右手赫然拎著一顆血糊糊地頭顱,頭顱眉目宛然、表情猙獰,竟是至死難以瞑目。全軍也慢慢回歸了隊伍。華雄全然不顧滿手的鮮血淋漓,到本將麵前,二將雙雙下跪:“不負主公所托。韓遂首級在此。”
數千雙冷冽的眼神同時集中到了我的身上,天地間再無一絲別的聲響,隻有士卒粗重的呼吸聲和蕭瑟的寒風吹蕩旌旗發出的獵獵聲。
我略顯霸道的眼神掠過每一個士兵,豪壯的說道:“本將為你們自豪。”
華雄與典韋同時舉起武器高呼:“將軍威武。”場中2000餘戰士同時舉起了血紅的戰刀,仿佛將天空染成了紅色。齊喊:“將軍威武,將軍威武······”此聲久久不熄。
場中所有人的熱血都已經被熊熊燃燒起來。簫殺的戰意,激昂的鬥誌,森嚴的殺機,震撼了整個天地環宇。
隻剩下略顯的緊張與害怕的300餘馬騰軍。此刻亦不知馬騰和馬超心中是何想法。
大軍回到長安,安排好馬騰的軍馬,便讓龐德去取韓遂與馬騰此次劫來的錢糧。軍營會議室之中,高順向我匯報了此戰的成果:“降得戰俘14000餘,兵器鎧甲一萬餘件,此戰我軍幾乎無任何損失,末將沒有擒住,特向主公請罪。”
“華雄將軍已經替正方拿下韓遂首級,正方兄何過之有?正方還有守護城池之責。”看他好像還有話說,我立馬說到:“還不快去。”
“末將遵命。”
“儒,將韓遂首級快馬加鞭送到洛陽,告之張讓本將要得涼州刺史,總領涼州軍政大權之職。本將到洛陽再有大禮送上,恩,還將本將需得涼州刺史之職告知大將軍,此事需做的隱秘。”
“主公放心,儒曉得。”
“華雄何在?”
“末將在。”
“多派斥候往西打探羌族部落的情況,以及成廉將軍的動靜。”
“成廉將軍輕裝出發一日可行軍數百裏,如何打聽?”
“此事······盡量吧。”
“末將明白。”
此時,羌族大營中混亂一片。“什麽,韓遂與馬騰被消滅了。才三個時辰。”最大的部落首領有些不敢相信的說道,“漢軍向來之躲在城中,不想今日如此凶狠。”大多的小部落都已經回去了,我嶽父的部落為了做好帶頭作用,一大早就走了。北宮伯玉有些氣急敗壞的罵道:“韓遂與馬騰兩個廢物,竟然被漢軍不出三個時辰內幹掉了,枉費了我族的大軍出動。”
最大的羌族首領眼中略顯智慧的說道:“韓遂馬騰二人,北宮伯玉你不知焉,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今日竟然被全殲,並非其二人無能,而是此戰主將董卓,太過厲害。”
北宮伯玉還是氣勁未消的罵道:“董卓,本人怎會不知,此人勇武過人,善使長錘,錘重200斤,戰場之上幾乎無一回合的敵手,聽聞還有一手百發百中的箭法。此人雖略通謀略,但絕非可以輕易擊敗韓遂與馬騰聯軍之人。此人身後定有高人相助。”
“此一連環之計也,加上離間計,計中計,本人佩服。”那位大首領說道,“此人時間安排的恰到好處,現在看來那3000騎兵定誘餌,為的便是騷擾我軍,使得軍心渙散,而此時我等正在商量著是否退軍,無暇他顧,董卓大軍便趁此良機一舉殲滅馬騰與韓遂,端的了不得。而離間之計又使韓遂與馬騰相互猜忌,決定一起攻擊,這便為董卓一舉擊敗二人奠定了基礎。要在我軍忙碌之時,無暇他顧,且二人又同時攻擊董卓軍,此間隻有一日,各位首領想想此中的玄妙。不僅如此,能在三個時辰內攻下兩萬西涼士兵,令馬騰與韓遂全軍覆沒,無一人逃出與我等報信,可見董卓領兵之能。”
“大首領何必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我羌族大軍擁兵十餘萬,害怕他董卓不成。”北宮伯玉有些不甘的辯解道。
“北宮首領,現今,我軍隻剩數位首領,雖三位大首領皆在,但是控弦的戰士隻有40000,而董卓有大軍60000,我軍勝率已然不高。本首領決定明日便領所有勇士回部落,不知北宮首領還待如何?”大首領心平氣和的說。
北宮伯玉旁邊的一位書生氣的人到北宮伯玉耳邊嘀咕了數語。
北宮伯玉馬上變的生龍活虎,慷慨激昂的說道。“大首領的話謬矣,董卓經過此次血戰,定然需要休整,此刻士兵疲勞無力,正是我軍進攻的大好時機,定然能一舉攻克長安城,且我等羌族勇士怕過誰來,董卓再厲害,也定然不及我等數萬羌族勇士。”
“北宮伯玉,你叫我等羌族勇士攻城?讓數萬鐵騎去撞開城門,本首領尚未知曉有如此戰法,北宮首領有何主意可占領長安城?”
“大首領放心,此刻敵軍定然在全城歡呼,怎會有所準備,正是我軍一舉攻克長安的良機,還請大首領下令。”北宮伯玉有些迫不及待的說。
“此戰北宮首領帶的族中勇士超過20000,北宮首領何須請示於我,若董卓正在狂歡,不曾防備,憑此20000大軍亦可攻下長安也。”
“若我軍攻下長安,長安城內的錢財······”
“誰攻下的便歸誰,本首領分文不取。”
“如此甚好,還有那位首領願與我同去取富貴?”立馬吸引了數位首領同去,大軍湊夠了30000人。浩浩蕩蕩的朝長安城而來。
隻有那位大首領在那邊自言自語:董卓有如此能人,此刻前去怎會有所斬獲?大概隻能望城興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