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封王(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便是封王賜藩地,藩王也得向天子臣服。每年皆要向朝廷繳納稅賦。藩地的官員任命,也得經過朝廷正式派遣。


    前朝曾有天子疑心過重,將所有藩王都留在京城“長住”,不允藩王就藩。隻是,都是龍子鳳孫,誰也不甘心被人這般軟禁。到後來,惹出了眾藩王聯合犯上作亂之事,朝堂動蕩不安。很快改朝換代。


    大齊自建朝後,吸取前朝教訓,大多為皇子們分封偏遠之地,遠離京城。藩王們就藩之後,無昭不得私自離開藩地。每隔十年,才準藩王們進京覲見天子一回。


    也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了藩王進京作亂。


    立了儲君後,封王之事順理成章。封地不會太富庶太好,眾皇子也都心中有數。


    畢竟,這天下將來都是太子的。建文帝若將富庶繁華之地分給了別的兒子,又將身為太子的三皇子置於何地?


    隻是,如此分封,依然大大出乎眾皇子意料。


    “魯地民風彪悍,多流民亂匪,頗不太平。二皇子這個魯王想做得安穩,頗為不易。福州靠海,良田稀少,百姓難以果腹。五皇子以後做了閩王,也有得頭疼。”


    七皇子府的內宅裏,傳出謝明曦淡然的聲音。


    謝明曦孕期已過八個月,肚子高高隆起。整個人也豐潤了一圈,不看肚子隻看臉,皮膚光潔細膩,白中透粉,猶如上好的羊脂玉一般。


    剛接了聖旨的盛鴻,聽得頗有興致,張口便問:“蜀地如何?”


    謝明曦瞥了盛鴻一眼:“蜀地多山多林,進出不便,氣候濕冷。”


    簡而言之,也不是什麽好地方就是了。


    盛鴻倒是半點都不失望,笑著說道:“比起魯地和福州如何?”


    謝明曦隨口道:“我從未出過京城,也未親眼見過這些地方。皆是從別人口中聽聞,哪裏知曉如何。不過,我記得魯地時常鬧饑荒,閩地鬧過水災,蜀地嘛,偶爾有地龍作亂。吃穿倒是不愁,朝廷也未賑過災。”


    盛鴻:“……”


    這麽說來,蜀地已經算是好的了。


    盛鴻唏噓感歎:“原來幸福都是比出來的。”


    謝明曦啞然失笑。


    可不是麽?比起二皇子五皇子,盛鴻這個蜀王也勉強過得去了。


    倒是四皇子的寧王……


    嘖嘖!陸閣老下手真是黑啊!


    “寧夏之地,多是各蠻族聚居。”謝明曦似笑非笑地勾起唇角:“這些蠻族,語言不通,不通開化,也從不服朝廷管束。”


    “朝廷派去的總督,形同虛設。睜一眼閉一眼混滿五年任職的,已是幸運。曾有過三任總督,皆死在任上。到底是何死因,無人知曉。朝廷對外的說辭,俱是因病身亡。實則有兩個都是被當地蠻族刺殺身亡。還有一個,是因氣候水土不服,病重而亡。”


    “這些年,朝廷從未封過寧王。沒想到,父皇竟下旨封四皇子為寧王。”


    幸福確實是比出來的。


    藩地沒有最偏遠,隻有更偏遠。沒有最糟心,隻有更糟心。


    內閣請旨時,確實曾提過應在寧夏之地設藩。隻是,誰也沒想到,建文帝會將四皇子封為寧王。


    這其中顯然有陸閣老的“功勞”!


    盛鴻眸中閃過一絲嘲諷,低聲道:“四皇兄對陸遲的‘心意’,陸閣老定然已經知曉。又下手暗害林微微母子,陸閣老焉能不怒!”


    “此次為諸皇子封王封地之事,陸閣老暗中聯合趙閣老方閣老,甚至將顏閣老也一並拉攏了過去。李閣老在朝中獨力難支,隻得退讓。”


    “現在聖旨已下,我們兄弟幾個都已接了旨。四皇兄便是再怒再恨,也得進宮謝恩。”


    可不是麽?


    謝明曦毫不掩飾自己幸災樂禍的好心情,悠然笑道:“我今日也陪著你進宮謝恩。”


    這等好戲,定要親眼目睹才行!


    盛鴻有些不樂意,伸手撫了撫她格外圓潤的肚子:“你孕期過了八個月,身子笨重,進宮多有不便。我一個人進宮謝恩便是。”


    謝明曦笑道:“我自己的身子如何,沒人比我更清楚。看看熱鬧而已,隻會令我心情舒暢,於身心有益。你不必擔心。”


    盛鴻不怎麽情願地應下,反複叮囑:“進宮之後,你隻管看好戲,諸事都不必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宮鳳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尋找失落的愛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尋找失落的愛情並收藏六宮鳳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