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過招(一)
俞太後在等端太妃送上門來。
謝明曦也在等著看熱鬧。
盛鴻為天子之勢已不可擋。這等時候,端太妃便是仗著膽子跳出來,也沒有逆轉的可能,徒給人增添笑料罷了。
沒想到,等來等去,並未等到端太妃出醜。
直至建安帝安葬進皇陵,盛鴻率領群臣歸來,端太妃一直安然未動。
謝明曦在盛鴻麵前誇讚了安王一回:“這個安王,年齡不大,也不算特別聰明,心思倒是通透得很。”
唯一能勸住端太妃的,也隻有安王了。
盛鴻目中也露出一絲笑意:“他正年少,遇事卻想得明白,不肯做人手中的棋子,這樣也很好。”
頓了頓又道:“這些時日,我一直忙碌,現在總算得了空閑,正好去看看他。”
改立天子,絕不是小事。兄終弟及,也總得有個過場。等著朝中重臣聯名上奏折,等著俞太後主動來找他,他少說也得推讓個三四回才像話。
這麽一算,他接下來倒是難得有一段清閑時光,不沾朝政不碰宮中諸事,以顯示自己無欲無求的“清白”。
謝明曦微微一笑:“我和你一起去看安王。”
夫妻兩人,聯袂去看安王。
安王死裏逃生,撿回了性命,身體也被這一場大病掏空了大半,需要慢慢靜養。
見了盛鴻和謝明曦,安王頗為高興,命內侍自己扶著下榻行禮。盛鴻立刻出言阻止:“你身體還沒好,安心在床榻上躺著養病便是。和自己兄長,何須這般客套多禮。”
謝明曦也含笑道:“是啊,你好生歇著便是。”
看著蜀王夫婦這般溫和親切,安王心中十分受用,笑著應道:“多謝七哥七嫂體恤,那我就厚顏一回,賴在床榻上不起身了。”
一旁的端太妃,也暗暗放了心。
看來,安王所做的,才是正確的決定。
俞太後再厲害,到底上了年紀,不知還能活幾年。眼前的蜀王夫婦,將來的大齊帝後,卻正值風華正茂之齡,萬萬開罪不得。
……
“啟稟太後娘娘,蜀王殿下和蜀王妃一起去探望安王殿下。待了盞茶功夫,送了些補品,便回了福臨宮。”
椒房殿裏,玉喬低聲稟報。
俞太後不知想到了什麽,冷笑了一聲。
玉喬心中一凜,垂下頭,不敢看俞太後略顯陰沉的臉孔。
半晌,俞太後才緩緩說道:“哀家知道了。你去一趟福臨宮,傳哀家的口諭,讓蜀王夫婦來陪哀家用膳。”
玉喬應聲而退。
當晚,蜀王夫婦來了椒房殿,陪俞太後一起用晚膳。
宮中內外連連變故,建安帝之死,幾位藩王聯手謀逆作亂,都給宮廷蒙上了厚厚的陰影。蕭語晗至今臥榻未起,趙長卿尹瀟瀟李湘如皆心思惶惶,沒俞太後的吩咐,連寢宮也出不得半步。
偌大的飯廳,隻有俞太後和蜀王夫婦。
安靜地用了晚膳後,俞太後張口打破沉默:“先帝下葬之事,辛苦你了。”
盛鴻一臉正色地應道:“這都是兒臣分內之事,不敢當母後辛苦二字。”
俞太後目光沉沉,看不清喜怒,也看不出半分真實情緒:“國不可一日無主。哀家今日特意召你前來,是想和你商議另立新帝之事。”
盛鴻和謝明曦迅速對視一眼,各自不動聲色地看向俞太後。
“國朝大事,理應有母後和內閣重臣們商議再定奪。”盛鴻應對得體:“兒臣不敢枉言。”
俞太後扯了扯嘴角:“這裏又無外人。場麵話不說也罷。魯王閩王寧夏王三人,合謀害死了先帝。他們三人定要被嚴懲治罪。新帝之位,怎麽也輪不到他們了。”
俞太後在等端太妃送上門來。
謝明曦也在等著看熱鬧。
盛鴻為天子之勢已不可擋。這等時候,端太妃便是仗著膽子跳出來,也沒有逆轉的可能,徒給人增添笑料罷了。
沒想到,等來等去,並未等到端太妃出醜。
直至建安帝安葬進皇陵,盛鴻率領群臣歸來,端太妃一直安然未動。
謝明曦在盛鴻麵前誇讚了安王一回:“這個安王,年齡不大,也不算特別聰明,心思倒是通透得很。”
唯一能勸住端太妃的,也隻有安王了。
盛鴻目中也露出一絲笑意:“他正年少,遇事卻想得明白,不肯做人手中的棋子,這樣也很好。”
頓了頓又道:“這些時日,我一直忙碌,現在總算得了空閑,正好去看看他。”
改立天子,絕不是小事。兄終弟及,也總得有個過場。等著朝中重臣聯名上奏折,等著俞太後主動來找他,他少說也得推讓個三四回才像話。
這麽一算,他接下來倒是難得有一段清閑時光,不沾朝政不碰宮中諸事,以顯示自己無欲無求的“清白”。
謝明曦微微一笑:“我和你一起去看安王。”
夫妻兩人,聯袂去看安王。
安王死裏逃生,撿回了性命,身體也被這一場大病掏空了大半,需要慢慢靜養。
見了盛鴻和謝明曦,安王頗為高興,命內侍自己扶著下榻行禮。盛鴻立刻出言阻止:“你身體還沒好,安心在床榻上躺著養病便是。和自己兄長,何須這般客套多禮。”
謝明曦也含笑道:“是啊,你好生歇著便是。”
看著蜀王夫婦這般溫和親切,安王心中十分受用,笑著應道:“多謝七哥七嫂體恤,那我就厚顏一回,賴在床榻上不起身了。”
一旁的端太妃,也暗暗放了心。
看來,安王所做的,才是正確的決定。
俞太後再厲害,到底上了年紀,不知還能活幾年。眼前的蜀王夫婦,將來的大齊帝後,卻正值風華正茂之齡,萬萬開罪不得。
……
“啟稟太後娘娘,蜀王殿下和蜀王妃一起去探望安王殿下。待了盞茶功夫,送了些補品,便回了福臨宮。”
椒房殿裏,玉喬低聲稟報。
俞太後不知想到了什麽,冷笑了一聲。
玉喬心中一凜,垂下頭,不敢看俞太後略顯陰沉的臉孔。
半晌,俞太後才緩緩說道:“哀家知道了。你去一趟福臨宮,傳哀家的口諭,讓蜀王夫婦來陪哀家用膳。”
玉喬應聲而退。
當晚,蜀王夫婦來了椒房殿,陪俞太後一起用晚膳。
宮中內外連連變故,建安帝之死,幾位藩王聯手謀逆作亂,都給宮廷蒙上了厚厚的陰影。蕭語晗至今臥榻未起,趙長卿尹瀟瀟李湘如皆心思惶惶,沒俞太後的吩咐,連寢宮也出不得半步。
偌大的飯廳,隻有俞太後和蜀王夫婦。
安靜地用了晚膳後,俞太後張口打破沉默:“先帝下葬之事,辛苦你了。”
盛鴻一臉正色地應道:“這都是兒臣分內之事,不敢當母後辛苦二字。”
俞太後目光沉沉,看不清喜怒,也看不出半分真實情緒:“國不可一日無主。哀家今日特意召你前來,是想和你商議另立新帝之事。”
盛鴻和謝明曦迅速對視一眼,各自不動聲色地看向俞太後。
“國朝大事,理應有母後和內閣重臣們商議再定奪。”盛鴻應對得體:“兒臣不敢枉言。”
俞太後扯了扯嘴角:“這裏又無外人。場麵話不說也罷。魯王閩王寧夏王三人,合謀害死了先帝。他們三人定要被嚴懲治罪。新帝之位,怎麽也輪不到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