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一回合的地皮和鋪子剛一出現時,安不知就隱隱慶幸自己的手氣不錯:自己的一塊地皮正好挨著別的玩家,在遊戲中這種地皮就比較值錢!
於是不等他向別人推銷,主顧就自動找上了門來。對方也不是新手,很快就把兩人通過這次合作,能夠賺取的總利潤當著安不知給算了個清清楚楚,倒是沒有坑他一分錢,接下來要談的就是分成比例了。
而這時,那人采取了攻擊性的提議。
一般來說,比較保守型的玩家會在這個時候要求將利益五五對半分成,這起碼對於雙方來說是一個很公平的結果,而攻擊型的玩家則會以“不幹拉倒”為要挾,提出自己占六成利潤的要求。
按道理說,這種“不幹拉倒”的行為對交易雙方都是一種損傷,因為遊戲時間隻有六個回合,店鋪賺錢的機會也就隻有六次,每談僵一回合,導致大家賺不到錢,對於兩個人來說,都會損失一回合的收入。
既然如此,便很少有人會答應這種不公平的條約——既然損傷是雙向的,那麽威脅當然也是雙向的,隻要堅持住,這種膚淺的攻擊策略便會立刻縮回去。
所以,在這筆交易中,對方向安不知提出這種攻擊性的提議,完全是出於習慣的一個試探性行為。
但安不知居然微笑著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對方所提出的不公平條約,吳財意味深長地瞄了安不知一眼,在他看來,這真是極其弱智的一種做法——安不知這麽做,等同是把自己擺在了弱勢的一邊。從此以後的所有談判中,別人必然都會在這個基礎上叫價,而從此安不知將再也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可安不知自己倒很輕鬆,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相反,當對手支付了屬於他的那部分利潤時,他笑得可開心極了。
真像一個鄉下土農民賣豬數錢的表情!
其實,這正是安不知所領會的“以牙還牙”策略的第一個必要條件:友善。
在遊戲的一開始就擺出“友善”的態度,這樣才能爭取到那些友善玩家或中立玩家的善意,起碼在跟他們做生意時,就會順利許多,當然就更加不會平白無故地激起對方的惡意。
果不其然,在接下來的第二回合中,隨著場上大家的地皮和鋪子都豐富了起來,潛在的生意機會劇增,而安不知憑借著在第一輪所建立的良好信用以及看起來弱勢的姿態,成功地接連與另外兩個人分別達成了兩筆交易。
甚至於,當有一個生意需要對方在吳財和安不知中二選一時,那人也果斷地選擇了安不知。
吳財眼看著煮熟的鴨子被安不知搶走,很幹脆地直接罵了出來:“這尼瑪傻鳥,懂不懂怎麽做生意?每次都是別人賺的多,你賺的少,你以為你贏得了遊戲?”
從表麵上看,吳財這話說起來是沒錯的。但其實,在安不知所達成的三筆交易中,卻暗藏玄機。
誠然,在和一個對手的交易行為中,安不知每次都損失了兩成利潤,但問題就在於,安不知的交易對象並不永遠是一個人,實際上,他很有心機地保持著隻跟每個人做一筆生意。
於是仔細一算就會明白,在這種五人局中,如果跟每個人都達成一次利潤比是4:6的生意,而假設每筆生意的利潤總額都相等的話,則實際上安不知通過這四筆生意獲取的利潤比是16:6。看起來大家都從安不知身上賺到了錢,卻在無形中被他悄悄地拉開了一個極大的差距。
而這就是安不知在“以牙還牙”戰略中覺察的戰術。首先建立起第一步的“友善”,然後在此基礎上則使用第二步的“知足”來獲取優勢。
在這裏,所謂的“知足”就是不要嫉妒對方的獲取利潤,用“讓利”的行為,來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生意機會,這有這樣,才能在對手隻做了1-2筆生意的時候,自己就做完一整圈(跟四個人每人做一筆)生意。
當其他的野蠻策略在瘋狂收斂戰利品時,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善良,這才能形成一個快速的生意鏈。
不過這僅僅是理論,並不是現實,而真正的現實很快就在吳財的手裏出現了。
第三輪的地皮一出現,吳財就笑了,也該是他運氣好,他居然一次性翻出了兩塊好地,正好卡在兩個其他對手的咽喉位置,而安不知這次的地皮不是非常好,隻有一塊核心地皮卡在吳財的咽喉位置。
吳財一看這局勢,倒是沒為難其他兩個對手,“你們想從我手裏得到這兩塊地?沒問題,我也不要六成利潤那麽多,隻象征性地要個五成五就好了。”聽到吳財這麽說,那兩人都鬆了口氣,這個要價雖然略高了點,但也不至於離譜。
然而,這並不是交易的全部內容,吳財立刻露出了其猙獰的本性,增加了一個附屬條件在裏麵,“但是你們在這一輪裏麵,不能和這個小朋友有任何交易行為!否則我們之間也不要談了。”
不得不說吳財的外交眼光相當毒辣:這兩個人在這一輪裏麵對安不知基本上沒有任何交易需求,但反過來安不知卻對這兩個人有交易需求:因為安不知的地皮雖然已經夠了,但是卻缺兩個鋪子,正好在這兩人手裏一人一個。
本來隻要把利潤拿出來一算,大家就可以找到合作點,但被吳財這麽一攪合,那兩人互相對視一眼,隻得答應了這個附屬條件,沒辦法,吳財手裏的這兩塊地對他們來說太重要了。
搞定了這邊,吳財轉過頭來,得意洋洋地看著安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來談談你卡在我喉嚨裏的這塊地吧。我開條件,你聽著。你想要我解除剛才我對他們倆所下的封鎖令嘛,很簡單。這塊地交易給我,至於利潤的分配嘛……”
吳財說到這裏故意停頓下來,將桌上的茶水端起喝了兩口,才信心十足地報出那個價碼來:“你三,我!七!”
於是不等他向別人推銷,主顧就自動找上了門來。對方也不是新手,很快就把兩人通過這次合作,能夠賺取的總利潤當著安不知給算了個清清楚楚,倒是沒有坑他一分錢,接下來要談的就是分成比例了。
而這時,那人采取了攻擊性的提議。
一般來說,比較保守型的玩家會在這個時候要求將利益五五對半分成,這起碼對於雙方來說是一個很公平的結果,而攻擊型的玩家則會以“不幹拉倒”為要挾,提出自己占六成利潤的要求。
按道理說,這種“不幹拉倒”的行為對交易雙方都是一種損傷,因為遊戲時間隻有六個回合,店鋪賺錢的機會也就隻有六次,每談僵一回合,導致大家賺不到錢,對於兩個人來說,都會損失一回合的收入。
既然如此,便很少有人會答應這種不公平的條約——既然損傷是雙向的,那麽威脅當然也是雙向的,隻要堅持住,這種膚淺的攻擊策略便會立刻縮回去。
所以,在這筆交易中,對方向安不知提出這種攻擊性的提議,完全是出於習慣的一個試探性行為。
但安不知居然微笑著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對方所提出的不公平條約,吳財意味深長地瞄了安不知一眼,在他看來,這真是極其弱智的一種做法——安不知這麽做,等同是把自己擺在了弱勢的一邊。從此以後的所有談判中,別人必然都會在這個基礎上叫價,而從此安不知將再也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可安不知自己倒很輕鬆,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相反,當對手支付了屬於他的那部分利潤時,他笑得可開心極了。
真像一個鄉下土農民賣豬數錢的表情!
其實,這正是安不知所領會的“以牙還牙”策略的第一個必要條件:友善。
在遊戲的一開始就擺出“友善”的態度,這樣才能爭取到那些友善玩家或中立玩家的善意,起碼在跟他們做生意時,就會順利許多,當然就更加不會平白無故地激起對方的惡意。
果不其然,在接下來的第二回合中,隨著場上大家的地皮和鋪子都豐富了起來,潛在的生意機會劇增,而安不知憑借著在第一輪所建立的良好信用以及看起來弱勢的姿態,成功地接連與另外兩個人分別達成了兩筆交易。
甚至於,當有一個生意需要對方在吳財和安不知中二選一時,那人也果斷地選擇了安不知。
吳財眼看著煮熟的鴨子被安不知搶走,很幹脆地直接罵了出來:“這尼瑪傻鳥,懂不懂怎麽做生意?每次都是別人賺的多,你賺的少,你以為你贏得了遊戲?”
從表麵上看,吳財這話說起來是沒錯的。但其實,在安不知所達成的三筆交易中,卻暗藏玄機。
誠然,在和一個對手的交易行為中,安不知每次都損失了兩成利潤,但問題就在於,安不知的交易對象並不永遠是一個人,實際上,他很有心機地保持著隻跟每個人做一筆生意。
於是仔細一算就會明白,在這種五人局中,如果跟每個人都達成一次利潤比是4:6的生意,而假設每筆生意的利潤總額都相等的話,則實際上安不知通過這四筆生意獲取的利潤比是16:6。看起來大家都從安不知身上賺到了錢,卻在無形中被他悄悄地拉開了一個極大的差距。
而這就是安不知在“以牙還牙”戰略中覺察的戰術。首先建立起第一步的“友善”,然後在此基礎上則使用第二步的“知足”來獲取優勢。
在這裏,所謂的“知足”就是不要嫉妒對方的獲取利潤,用“讓利”的行為,來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生意機會,這有這樣,才能在對手隻做了1-2筆生意的時候,自己就做完一整圈(跟四個人每人做一筆)生意。
當其他的野蠻策略在瘋狂收斂戰利品時,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善良,這才能形成一個快速的生意鏈。
不過這僅僅是理論,並不是現實,而真正的現實很快就在吳財的手裏出現了。
第三輪的地皮一出現,吳財就笑了,也該是他運氣好,他居然一次性翻出了兩塊好地,正好卡在兩個其他對手的咽喉位置,而安不知這次的地皮不是非常好,隻有一塊核心地皮卡在吳財的咽喉位置。
吳財一看這局勢,倒是沒為難其他兩個對手,“你們想從我手裏得到這兩塊地?沒問題,我也不要六成利潤那麽多,隻象征性地要個五成五就好了。”聽到吳財這麽說,那兩人都鬆了口氣,這個要價雖然略高了點,但也不至於離譜。
然而,這並不是交易的全部內容,吳財立刻露出了其猙獰的本性,增加了一個附屬條件在裏麵,“但是你們在這一輪裏麵,不能和這個小朋友有任何交易行為!否則我們之間也不要談了。”
不得不說吳財的外交眼光相當毒辣:這兩個人在這一輪裏麵對安不知基本上沒有任何交易需求,但反過來安不知卻對這兩個人有交易需求:因為安不知的地皮雖然已經夠了,但是卻缺兩個鋪子,正好在這兩人手裏一人一個。
本來隻要把利潤拿出來一算,大家就可以找到合作點,但被吳財這麽一攪合,那兩人互相對視一眼,隻得答應了這個附屬條件,沒辦法,吳財手裏的這兩塊地對他們來說太重要了。
搞定了這邊,吳財轉過頭來,得意洋洋地看著安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來談談你卡在我喉嚨裏的這塊地吧。我開條件,你聽著。你想要我解除剛才我對他們倆所下的封鎖令嘛,很簡單。這塊地交易給我,至於利潤的分配嘛……”
吳財說到這裏故意停頓下來,將桌上的茶水端起喝了兩口,才信心十足地報出那個價碼來:“你三,我!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