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這個東西,在電視上或者視頻上見到,跟現實中見到,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感覺。</p>
</p>
這種差別,張昭其實穿越前就感受過。</p>
當你在電視中看到了什麽迪麗熱巴,古力娜紮,馬爾紮...額,這種美女,雖然覺得賞心悅目,但覺得也就那麽回事。</p>
但到了現實生活中,感受會截然不同。</p>
張昭穿越前因為拍古風視頻,需要找模特的緣故,接觸過幾個算是頂尖的小美人,那跟電視上的感覺完全不一樣。</p>
這種級別的美人,站在人麵前,衝擊力是非常大的。</p>
完美的臉龐,配合著一顰一笑,以及澹澹的幽香和柔美的嗓音,那是真能把人的魂都給勾走的。</p>
至少張昭當初,總會忍不住去時不時偷瞄一眼的。</p>
到了這個時代,張昭更有這種感受,不過呢,他的後妃中,除了曹三娘子延鼐和小姨媽李若柳以外,其餘都還算不上絕色。</p>
確切的說,能算上絕色的,也就隻有曹三娘子了。</p>
不過,三娘子畢竟比張昭大了這麽多,在冒險為張昭生了一個女兒後,相貌和身材逐漸開始走樣,現在是作為張昭身邊的賢內助和女參謀身份存在的。</p>
所以,當張昭第一次見到這個號稱五代第一美人,被稱作花見羞的王淑妃時,還真有那麽幾秒鍾,有點收不回來眼睛。</p>
眼前的女人皮膚極為白皙,臉龐五官更是極為精致,哪怕她故意穿了比較臃腫的襖裙,但仍然擋不住鼓鼓囊囊的前凸後翹。</p>
更關鍵的是,這個女人自有一種澹雅的知性美,不是那種小美人模式,而是給人一種知心大姐姐的感覺。</p>
要是在後世的話,簡直就是高學曆禦姐的頂配了。</p>
反觀李從益就要不起眼的多,小夥子長的還是不錯,但是渾身都透露出一種柔弱的感覺,就像一隻在草原上警惕覓食的鼠兔般。</p>
和凝則跟張昭想象中差不多,典型的中原文人打扮,略顯灰白的頭發,打理的非常規整,給人一種十分嚴謹沉穩的感受。</p>
花見羞也在偷偷觀察著張昭,這位名聲在外的張天王,完全不是她想象中的凶殘大漢模樣,反而劍眉星目,濃眉大眼,雖然談不上多麽的俊美,但非常耐看。</p>
花見羞看著張昭,忽然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是身在晉陽的莊廟皇帝。</p>
彼時那位天下英雄李亞子,在氣質上竟然與張天王極為相似。</p>
難道一個有為的雄主,就該是如此這般模樣嗎?</p>
場麵稍微沉寂了那麽一兩秒,張昭隨即衝李從益招了招手,示意他過來。</p>
李從益則先是看了養母王淑妃一眼,待她點頭之後,才小心翼翼的朝張昭走過去。</p>
張昭身邊的郭天策,親自搬來了一個小錦凳,放在了幾乎與張昭平行的地方。</p>
隻是這個錦凳,要小上許多,加上李從益那膽戰心驚的樣子,看著不像是大朝血脈,反倒有幾分與張昭次子張賢瑀相似。</p>
張昭帶著幾分感歎的語氣,對著李從益說道:“昔年在沙州之時,某等這些歸義軍後人,河西、隴右、安西的唐兒後人,日思夜想的就是連接故國,歸於大朝。</p>
隻是造化弄人,等到我們可以東歸的時候,中原已經成了晉國的天下。</p>
以一片忠忱之心,歸於賣國求榮之輩,我大涼上下,實在是心有不甘。</p>
是以歸國後又自立,實乃無奈之舉,某雖自稱大涼天王,但歸於大朝之心,未曾改變。”</p>
若是一個正常的王子,聽到張昭這麽說,他應該馬上表示。</p>
‘晉主失德,社稷傾覆,天王何不東進驅逐胡虜再興大朝?’</p>
或者說一句‘契丹胡虜怎配占據中原?天王忠臣之後,當興義兵,東征吊民伐罪。’</p>
不過,李從益隻有幾歲時,其父李嗣源就去世,他根本沒受過這方麵的教育。</p>
加上本人也不是什麽聰慧之輩,是以根本沒理解到張昭的意思。</p>
他隻能有些畏懼的看著張昭,腦袋用力點了兩下,一副好像很同情、讚同張昭話的樣子。</p>
和凝看不下去了,他咳嗽一聲,上前拱手說道。</p>
“天王大義歸國,忠忱之心天下皆知,如今胡虜入侵中原,此乃我唐兒生死存亡之際,為天下百姓計,外臣懇請天王立刻出兵,驅逐北虜。”</p>
這才是一個正常政客的水準嘛,張昭點了點頭,隨後又搖了搖頭。</p>
“我大涼男兒,對於大朝的忠心,天日可鑒,惜乎終是為國戍邊之臣,不好貿然出兵入中原。</p>
雖然某自家知道,入中原實為拯救天下百姓,但若是有一二心懷不軌之輩,汙我名為吊民伐罪,實乃奪取中原,我輩無法自證,恐背這無謂的罵名啊!”</p>
和凝心頭,如同一萬匹草泥馬狂奔而過。</p>
此時的節帥軍頭們,是猖狂的太過分,但這大涼天王,是真的太過於守規矩了啊!</p>
不對!突然間,和凝腦海裏電光一閃,這不是守規矩,張天王這是在全都要啊!</p>
千裏江山他要,仁義之名他要,忠臣孝子他還想當!</p>
這可真是...有點厲害(不要臉)了。</p>
果然,沒等和凝說話,張昭就欣喜的看著李從益。</p>
“不過天可憐見,上蒼終是沒有忘記我等一片歸國之心,今許王殿下至此,正是天賜人主,某張昭,願率涼國十萬雄師,奉許王為主。”</p>
‘噗通!’</p>
被張昭欣喜注視的李從益,嚇得連錦凳都弄翻,他猛地跪在張昭麵前,眼淚都下來了。</p>
李從益雖然不怎麽聰慧,但厲害是知道的。</p>
別說他們家的後唐已經不存在,就是還在,他也不過是個排名最後的幼弟,得一個許王的頭銜,就是他爵位的天花板了。</p>
就他這種身份,怎麽敢接受張昭的奉為主?</p>
活膩味了,要找個活曹操來逗樂子是吧?</p>
這邊李從益剛跪下,花見羞也哧溜的一下,滑跪到了地上,她梨花帶雨的看著張昭,哀求道。</p>
“天王饒命啊!大唐早就沒了,就算還在,益哥兒也不會是天子,我母子隻想苟且偷生,並無其他心思。”</p>
邊哭,花見羞還回頭看向了和凝,“和相公可以作證,我母子自從在洛陽奉諸帝香火,平日裏連神廟都不出的啊!”</p>
和凝臉頰不自覺的抽動了一下,但他沒有接話,因為他覺得,張昭這麽做,原因肯定不是為了要花見羞母子的命。</p>
因為張昭與他們素無怨恨,沒必要害這麽一對孤兒寡母。</p>
果然,看到花見羞和李從益跪在地上之後,張昭長歎一聲,走過去把李從益扶了起來。</p>
“不想大朝血脈,被人欺淩至此,恐懼如斯。石敬瑭賣國求榮,篡位自立,真乃千古罪人!</p>
許王勿驚,某並不是在試探,更沒有加害的意思。”</p>
說著,張昭又施施然的走過去,毫不客氣的一把把住花見羞胳膊,把她從地上扶了起來。</p>
果然是極品,看著並不豐腴,但入手卻極為軟糯,花見羞頓時臉上飛過兩朵紅雲,又羞又窘。</p>
但她知道,張昭這麽有些不顧禮法,稱得上是非禮勿動,是在暗示什麽。</p>
“某河西隴右,安西北庭十萬健兒,特為複興大朝而來,今大朝不存,唯留許王一脈,但我等忠忱之心雖刀斧加身也未曾改變。</p>
若得許王為主,當可號召四鎮健兒,再歸故國,北逐胡虜。”</p>
張昭雖然把花見羞扶了起來,但這番話,卻是看著和凝說的。</p>
和凝猛然想起馮道讓他來時說過的話,許王李從益對任何人來說,都是負擔,唯獨對張天王來說,是凝聚人心的珍寶。</p>
他明白了,沙陀唐,那也是唐,是眾人都承認的唐,張天王這是要借屍還魂啊!</p>
借大唐的殼,以大義剪除四方割據,興複大唐使金甌無缺後,再建張氏王朝。</p>
這是要斷天下節度使、留後乃至牙兵牙將的根!</p>
所以這位天王陛下,才操作的如此複雜,如此小心翼翼,連一丁點的大義,都要捏在手裏。</p>
一改武人風氣,再塑大朝豪邁。</p>
不知道怎麽的,和凝就想起了這兩句話,亂世真的就要在張天王手裏終結了嗎?</p>
想到這,他大步上前,把手一拱。</p>
“外臣泣血稟告天王,石氏篡位,實乃大逆不道,契丹胡虜也,怎能冊封中原天子?晉國偽朝也!</p>
可讓許王進位為唐王,以償河西、隴右、安西、北庭四鎮官民歸國之心,再立足長安,聚攏天下義兵,東出討虜。”</p>
聽到和凝這麽說,花見羞慘叫一聲,“和相公欲殺奴母子乎?”</p>
李從益隻要被頂上唐王的位置,還下得來嗎?</p>
曆來這種傀儡之主,結局都是被人用完就整死。</p>
秦末楚國義帝熊心的慘劇,史書上可是寫的清清楚楚的。</p>
“吾豈是楚霸王那般心胸狹窄之輩!休要疑慮。”</p>
張昭大手一揮,還握著花見羞柔軟的小手,似乎是在安慰一般,眼神卻還是看向了和凝。</p>
很明顯,和凝這個獻策,隻說了一半,因為把李從益頂上去簡單,但怎麽讓李從益安然落地,不損張昭仁義忠信的大義,才是最關鍵的。</p>
但這難不倒和凝,他得了馮道的提點,一路上早就想的比較清楚。</p>
如今一看張昭的做派,立刻就知道怎麽辦了,他對著張昭拱手說道。</p>
“天王之子娶了明廟之女,是以天王與明廟,實乃兄弟,豈不聞有托妻獻子之故事乎?”</p>
和凝得意的一捋胡須,也不賣關子接著說:“外臣過洛陽時,已經將洛陽宗廟的神位一同遷來,聽聞長安城也有大朝遺老李壽齡者,立了大朝家廟。</p>
可將此二廟合一,作為宗廟,將後朝莊宗、明宗、湣帝三神位,遷入大朝宗廟。</p>
隨後許王先認天王為義父,然後在大朝二十四帝神位下,托義父涼王興義兵,吊民伐罪,克複中原,報國仇之事。</p>
曰‘唐德衰微,天下英雄誰能驅逐契丹者,當承大唐土德,為天下之主。’”</p>
還得是你啊!還得是你們這些儒生的彎彎繞繞能成事啊!張昭都要情不自禁的鼓掌了。</p>
和凝的這套理論,就是讓李從益先拜張昭為義父,但不改姓,造成托妻獻子的局麵。</p>
這說得通,因為慕容信長娶了明宗十五女永樂公主,張昭與李嗣源是親家,說是兄弟,也不錯。</p>
然後不承認晉國,把石家打成賣國求榮的篡逆之輩,並將後唐的莊宗、明宗、湣帝三代帝王,補進唐朝的皇帝序列。</p>
這樣也能說通,因為後唐的社稷宗廟中,一直是祭祀唐高祖李淵和唐太宗李世民的。</p>
他們可不是新朝,而是承襲的唐朝,李克用可是很想當唐光武帝的。</p>
這一套操作弄完,許王李從益就有了報國仇的資格,可是他卻沒有國隻有宗廟,於是就可以讓他以唐王的名義,托付張昭幫忙報仇。</p>
並當著祖宗神位說,唐德衰微,誰能為唐報仇,就是天下之主。</p>
這樣等張昭驅逐契丹,就是名正言順的天下之主。</p>
嗯,張昭滿意的點了點頭,這就很有朱洪武那味了。</p>
朱洪武當年也不是流傳過宋末帝趙昺蹈海前曾說,誰能驅逐韃虜、恢複中原當為天下之主嘛。</p>
所以朱洪武打著重開大宋之天的旗號,也能名正言順的建立大明。</p>
那他張昭,也可以打著驅逐北虜、複興大唐的名義,建立承襲唐德的新朝了。</p>
張昭當即拉著和凝的手說道:“一事不煩二主,和翁天下文宗,此當由您來操辦。”</p>
和凝大喜,這可不是小事,這是定鼎新朝的大功啊!</p>
以後哪怕和凝什麽也不幹,開國功臣名錄上,他也得排到最前麵幾位。</p>
花見羞此刻也勉強弄明白這套理論了,為了活命,這女人也豁出去了,當下就反手把著張昭的胳膊,招呼遠處的李從益。</p>
“從益我兒,且來拜見義父天王陛下!”</p>
李從益當然沒意見,對於他來說,性命能得到保障,還能富貴一生,還有什麽可奢求的呢?</p>
當下走到張昭麵前,行了三跪九叩參拜君父的大禮,口中大喊:“孩兒參見父親!”</p>
</p>
這種差別,張昭其實穿越前就感受過。</p>
當你在電視中看到了什麽迪麗熱巴,古力娜紮,馬爾紮...額,這種美女,雖然覺得賞心悅目,但覺得也就那麽回事。</p>
但到了現實生活中,感受會截然不同。</p>
張昭穿越前因為拍古風視頻,需要找模特的緣故,接觸過幾個算是頂尖的小美人,那跟電視上的感覺完全不一樣。</p>
這種級別的美人,站在人麵前,衝擊力是非常大的。</p>
完美的臉龐,配合著一顰一笑,以及澹澹的幽香和柔美的嗓音,那是真能把人的魂都給勾走的。</p>
至少張昭當初,總會忍不住去時不時偷瞄一眼的。</p>
到了這個時代,張昭更有這種感受,不過呢,他的後妃中,除了曹三娘子延鼐和小姨媽李若柳以外,其餘都還算不上絕色。</p>
確切的說,能算上絕色的,也就隻有曹三娘子了。</p>
不過,三娘子畢竟比張昭大了這麽多,在冒險為張昭生了一個女兒後,相貌和身材逐漸開始走樣,現在是作為張昭身邊的賢內助和女參謀身份存在的。</p>
所以,當張昭第一次見到這個號稱五代第一美人,被稱作花見羞的王淑妃時,還真有那麽幾秒鍾,有點收不回來眼睛。</p>
眼前的女人皮膚極為白皙,臉龐五官更是極為精致,哪怕她故意穿了比較臃腫的襖裙,但仍然擋不住鼓鼓囊囊的前凸後翹。</p>
更關鍵的是,這個女人自有一種澹雅的知性美,不是那種小美人模式,而是給人一種知心大姐姐的感覺。</p>
要是在後世的話,簡直就是高學曆禦姐的頂配了。</p>
反觀李從益就要不起眼的多,小夥子長的還是不錯,但是渾身都透露出一種柔弱的感覺,就像一隻在草原上警惕覓食的鼠兔般。</p>
和凝則跟張昭想象中差不多,典型的中原文人打扮,略顯灰白的頭發,打理的非常規整,給人一種十分嚴謹沉穩的感受。</p>
花見羞也在偷偷觀察著張昭,這位名聲在外的張天王,完全不是她想象中的凶殘大漢模樣,反而劍眉星目,濃眉大眼,雖然談不上多麽的俊美,但非常耐看。</p>
花見羞看著張昭,忽然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是身在晉陽的莊廟皇帝。</p>
彼時那位天下英雄李亞子,在氣質上竟然與張天王極為相似。</p>
難道一個有為的雄主,就該是如此這般模樣嗎?</p>
場麵稍微沉寂了那麽一兩秒,張昭隨即衝李從益招了招手,示意他過來。</p>
李從益則先是看了養母王淑妃一眼,待她點頭之後,才小心翼翼的朝張昭走過去。</p>
張昭身邊的郭天策,親自搬來了一個小錦凳,放在了幾乎與張昭平行的地方。</p>
隻是這個錦凳,要小上許多,加上李從益那膽戰心驚的樣子,看著不像是大朝血脈,反倒有幾分與張昭次子張賢瑀相似。</p>
張昭帶著幾分感歎的語氣,對著李從益說道:“昔年在沙州之時,某等這些歸義軍後人,河西、隴右、安西的唐兒後人,日思夜想的就是連接故國,歸於大朝。</p>
隻是造化弄人,等到我們可以東歸的時候,中原已經成了晉國的天下。</p>
以一片忠忱之心,歸於賣國求榮之輩,我大涼上下,實在是心有不甘。</p>
是以歸國後又自立,實乃無奈之舉,某雖自稱大涼天王,但歸於大朝之心,未曾改變。”</p>
若是一個正常的王子,聽到張昭這麽說,他應該馬上表示。</p>
‘晉主失德,社稷傾覆,天王何不東進驅逐胡虜再興大朝?’</p>
或者說一句‘契丹胡虜怎配占據中原?天王忠臣之後,當興義兵,東征吊民伐罪。’</p>
不過,李從益隻有幾歲時,其父李嗣源就去世,他根本沒受過這方麵的教育。</p>
加上本人也不是什麽聰慧之輩,是以根本沒理解到張昭的意思。</p>
他隻能有些畏懼的看著張昭,腦袋用力點了兩下,一副好像很同情、讚同張昭話的樣子。</p>
和凝看不下去了,他咳嗽一聲,上前拱手說道。</p>
“天王大義歸國,忠忱之心天下皆知,如今胡虜入侵中原,此乃我唐兒生死存亡之際,為天下百姓計,外臣懇請天王立刻出兵,驅逐北虜。”</p>
這才是一個正常政客的水準嘛,張昭點了點頭,隨後又搖了搖頭。</p>
“我大涼男兒,對於大朝的忠心,天日可鑒,惜乎終是為國戍邊之臣,不好貿然出兵入中原。</p>
雖然某自家知道,入中原實為拯救天下百姓,但若是有一二心懷不軌之輩,汙我名為吊民伐罪,實乃奪取中原,我輩無法自證,恐背這無謂的罵名啊!”</p>
和凝心頭,如同一萬匹草泥馬狂奔而過。</p>
此時的節帥軍頭們,是猖狂的太過分,但這大涼天王,是真的太過於守規矩了啊!</p>
不對!突然間,和凝腦海裏電光一閃,這不是守規矩,張天王這是在全都要啊!</p>
千裏江山他要,仁義之名他要,忠臣孝子他還想當!</p>
這可真是...有點厲害(不要臉)了。</p>
果然,沒等和凝說話,張昭就欣喜的看著李從益。</p>
“不過天可憐見,上蒼終是沒有忘記我等一片歸國之心,今許王殿下至此,正是天賜人主,某張昭,願率涼國十萬雄師,奉許王為主。”</p>
‘噗通!’</p>
被張昭欣喜注視的李從益,嚇得連錦凳都弄翻,他猛地跪在張昭麵前,眼淚都下來了。</p>
李從益雖然不怎麽聰慧,但厲害是知道的。</p>
別說他們家的後唐已經不存在,就是還在,他也不過是個排名最後的幼弟,得一個許王的頭銜,就是他爵位的天花板了。</p>
就他這種身份,怎麽敢接受張昭的奉為主?</p>
活膩味了,要找個活曹操來逗樂子是吧?</p>
這邊李從益剛跪下,花見羞也哧溜的一下,滑跪到了地上,她梨花帶雨的看著張昭,哀求道。</p>
“天王饒命啊!大唐早就沒了,就算還在,益哥兒也不會是天子,我母子隻想苟且偷生,並無其他心思。”</p>
邊哭,花見羞還回頭看向了和凝,“和相公可以作證,我母子自從在洛陽奉諸帝香火,平日裏連神廟都不出的啊!”</p>
和凝臉頰不自覺的抽動了一下,但他沒有接話,因為他覺得,張昭這麽做,原因肯定不是為了要花見羞母子的命。</p>
因為張昭與他們素無怨恨,沒必要害這麽一對孤兒寡母。</p>
果然,看到花見羞和李從益跪在地上之後,張昭長歎一聲,走過去把李從益扶了起來。</p>
“不想大朝血脈,被人欺淩至此,恐懼如斯。石敬瑭賣國求榮,篡位自立,真乃千古罪人!</p>
許王勿驚,某並不是在試探,更沒有加害的意思。”</p>
說著,張昭又施施然的走過去,毫不客氣的一把把住花見羞胳膊,把她從地上扶了起來。</p>
果然是極品,看著並不豐腴,但入手卻極為軟糯,花見羞頓時臉上飛過兩朵紅雲,又羞又窘。</p>
但她知道,張昭這麽有些不顧禮法,稱得上是非禮勿動,是在暗示什麽。</p>
“某河西隴右,安西北庭十萬健兒,特為複興大朝而來,今大朝不存,唯留許王一脈,但我等忠忱之心雖刀斧加身也未曾改變。</p>
若得許王為主,當可號召四鎮健兒,再歸故國,北逐胡虜。”</p>
張昭雖然把花見羞扶了起來,但這番話,卻是看著和凝說的。</p>
和凝猛然想起馮道讓他來時說過的話,許王李從益對任何人來說,都是負擔,唯獨對張天王來說,是凝聚人心的珍寶。</p>
他明白了,沙陀唐,那也是唐,是眾人都承認的唐,張天王這是要借屍還魂啊!</p>
借大唐的殼,以大義剪除四方割據,興複大唐使金甌無缺後,再建張氏王朝。</p>
這是要斷天下節度使、留後乃至牙兵牙將的根!</p>
所以這位天王陛下,才操作的如此複雜,如此小心翼翼,連一丁點的大義,都要捏在手裏。</p>
一改武人風氣,再塑大朝豪邁。</p>
不知道怎麽的,和凝就想起了這兩句話,亂世真的就要在張天王手裏終結了嗎?</p>
想到這,他大步上前,把手一拱。</p>
“外臣泣血稟告天王,石氏篡位,實乃大逆不道,契丹胡虜也,怎能冊封中原天子?晉國偽朝也!</p>
可讓許王進位為唐王,以償河西、隴右、安西、北庭四鎮官民歸國之心,再立足長安,聚攏天下義兵,東出討虜。”</p>
聽到和凝這麽說,花見羞慘叫一聲,“和相公欲殺奴母子乎?”</p>
李從益隻要被頂上唐王的位置,還下得來嗎?</p>
曆來這種傀儡之主,結局都是被人用完就整死。</p>
秦末楚國義帝熊心的慘劇,史書上可是寫的清清楚楚的。</p>
“吾豈是楚霸王那般心胸狹窄之輩!休要疑慮。”</p>
張昭大手一揮,還握著花見羞柔軟的小手,似乎是在安慰一般,眼神卻還是看向了和凝。</p>
很明顯,和凝這個獻策,隻說了一半,因為把李從益頂上去簡單,但怎麽讓李從益安然落地,不損張昭仁義忠信的大義,才是最關鍵的。</p>
但這難不倒和凝,他得了馮道的提點,一路上早就想的比較清楚。</p>
如今一看張昭的做派,立刻就知道怎麽辦了,他對著張昭拱手說道。</p>
“天王之子娶了明廟之女,是以天王與明廟,實乃兄弟,豈不聞有托妻獻子之故事乎?”</p>
和凝得意的一捋胡須,也不賣關子接著說:“外臣過洛陽時,已經將洛陽宗廟的神位一同遷來,聽聞長安城也有大朝遺老李壽齡者,立了大朝家廟。</p>
可將此二廟合一,作為宗廟,將後朝莊宗、明宗、湣帝三神位,遷入大朝宗廟。</p>
隨後許王先認天王為義父,然後在大朝二十四帝神位下,托義父涼王興義兵,吊民伐罪,克複中原,報國仇之事。</p>
曰‘唐德衰微,天下英雄誰能驅逐契丹者,當承大唐土德,為天下之主。’”</p>
還得是你啊!還得是你們這些儒生的彎彎繞繞能成事啊!張昭都要情不自禁的鼓掌了。</p>
和凝的這套理論,就是讓李從益先拜張昭為義父,但不改姓,造成托妻獻子的局麵。</p>
這說得通,因為慕容信長娶了明宗十五女永樂公主,張昭與李嗣源是親家,說是兄弟,也不錯。</p>
然後不承認晉國,把石家打成賣國求榮的篡逆之輩,並將後唐的莊宗、明宗、湣帝三代帝王,補進唐朝的皇帝序列。</p>
這樣也能說通,因為後唐的社稷宗廟中,一直是祭祀唐高祖李淵和唐太宗李世民的。</p>
他們可不是新朝,而是承襲的唐朝,李克用可是很想當唐光武帝的。</p>
這一套操作弄完,許王李從益就有了報國仇的資格,可是他卻沒有國隻有宗廟,於是就可以讓他以唐王的名義,托付張昭幫忙報仇。</p>
並當著祖宗神位說,唐德衰微,誰能為唐報仇,就是天下之主。</p>
這樣等張昭驅逐契丹,就是名正言順的天下之主。</p>
嗯,張昭滿意的點了點頭,這就很有朱洪武那味了。</p>
朱洪武當年也不是流傳過宋末帝趙昺蹈海前曾說,誰能驅逐韃虜、恢複中原當為天下之主嘛。</p>
所以朱洪武打著重開大宋之天的旗號,也能名正言順的建立大明。</p>
那他張昭,也可以打著驅逐北虜、複興大唐的名義,建立承襲唐德的新朝了。</p>
張昭當即拉著和凝的手說道:“一事不煩二主,和翁天下文宗,此當由您來操辦。”</p>
和凝大喜,這可不是小事,這是定鼎新朝的大功啊!</p>
以後哪怕和凝什麽也不幹,開國功臣名錄上,他也得排到最前麵幾位。</p>
花見羞此刻也勉強弄明白這套理論了,為了活命,這女人也豁出去了,當下就反手把著張昭的胳膊,招呼遠處的李從益。</p>
“從益我兒,且來拜見義父天王陛下!”</p>
李從益當然沒意見,對於他來說,性命能得到保障,還能富貴一生,還有什麽可奢求的呢?</p>
當下走到張昭麵前,行了三跪九叩參拜君父的大禮,口中大喊:“孩兒參見父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