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黃子澄,曾得洪武帝賜名,以人出任兵部尚書的齊泰,大部分時間辦事還算靠譜。


    可在發下燕王及其官屬的逮捕令這件事上,他還是犯了糊塗。


    或許是出於“製衡”考慮,也或許是其他原因,明明一個人就能辦成的事,偏偏要讓兩個人去辦。這且不說,哪怕是把敕令調換一下,令張昺謝貴緝拿燕王,令張信捉拿燕王官屬,事情的結果都將大不相同。


    偏偏齊尚書腦袋突然冒出個坑,還是不小的一個坑。


    想改,是不可能了。


    敕使帶著逮捕令到了北平,此時,北平九座城門已被張昺謝貴派人占據,守卒不聽令者,先被關押,敕使一到,全都被殺死。


    宋忠本人沒有進城,下令餘瑱率軍隊進城,隨張昺謝貴一同包圍燕王府。


    在敕使看來,此時的北平已被包圍得如鐵桶一般,宋忠張昺等人手下的士兵亦是威猛彪悍,燕王縱有大才也無路可逃。


    一旦令到,王府一幹人等定是手到擒來,陛下的江山無憂矣。


    敕使將兩份旨意分別送達布政使司和都指揮使司衙門。


    張昺謝貴立時如打了一針-興奮-劑,有了皇帝敕令,何懼燕王!當即下令士兵進一步加強對王府的包圍,同時大量調集武器,燕王府內有不下一千護衛,若拚死一戰必須做好準備。


    張信的表現有些不同,他很矛盾,到底該不該照著敕令上所寫,把燕王一家都抓起來。


    不做,對不起朝廷。


    做了,對不起燕王對他的提拔和重用。


    矛盾啊!


    在都指揮使司衙門,當著謝貴和其他人的麵,張信不敢暴—露-出自己的真實情緒,回到家,坐在廂房裏長籲短歎。


    下人將情況稟報了張信的母親,老太太得知兒子要奉命緝拿燕王,頓時嚇了一跳。


    “兒啊,不可!”


    “母親何出此言?”


    “我常聽聞燕王必將得取天下,乃是王者,豈是你能捉拿的?”


    張信默然,此等言論在北平出現已久,多是出自街頭算命先生和僧道之口。


    時人信奉鬼神,即便是張信自己,聽到這樣的話,心中也會琢磨上一陣子。


    皇帝如此急於拿下燕王,莫非也是因此?因為燕王才是真龍天子?


    張信的母親繼續說道:“為了咱們一家老小,你可千萬不能犯糊塗!再者,沒有燕王提拔,你何能有今日?做人不能忘恩負義!”


    張信點點頭,“母親教誨,兒記下了。”


    隔日,張信再到都指揮使司衙門,敕使早已經等候在此,見到張信招呼也不打,開門見山道:“張指揮為何還不動手?莫非要違令不成?”


    見對方擺出這樣的態度,張信頓時怒了。


    別說他還在猶豫,就算他打算站在朝廷一邊,也受不了這樣的態度!


    區區一個敕使,竟然這樣對他說話?朝廷的二品大員在他眼裏是擺設不成?


    還是說,這代表了皇帝的態度?


    難道皇帝知道他和燕王有交情,故意將緝拿燕王的命令下給他,若他不肯照做,就拿他開刀,殺他全家?


    張信越想越是這樣,臉色變得相當難看。


    建帝莫名其妙的被扣上了陰謀家的帽子,著實有點冤,完全是被這個派到北平的敕使給坑了。


    實際上,建帝一直都在被手下坑,從黃子澄到齊泰,從名不見經傳的敕使到先坑了他五十萬軍隊,又給燕王開了城門的曹國公李景隆,當真是被坑了又坑,坑他到底。唯一不坑他的那幾個,都被他自己氣吐血了。


    現如今,誤會已經造成,想挽回是不可能了。


    張信已然下定決心投靠燕王,既然朝廷如此對他,也就怪不得他了!反正有家中老娘支持,他也追隨燕王造-反去!


    直接上門拜訪是不成的,王府對外宣稱燕王病了,不見外客。


    拿出敕令上門,估計進府就要被燕王護衛哢嚓掉,解釋的時間都不會給他。在這一點上,張信明顯比張昺謝貴聰明得多。


    沒辦法,張信隻能喬裝改扮,臉上抹幾把土,打散了頭發,藏在女人的車裏混進了王府。


    王府被圍困,府內的人也要生活,每日都有人從角門出入購買糧蔬。


    建帝隻下令捉拿叔叔,沒說要餓死叔叔,除非他不要名聲了。如此,張昺和謝貴自然不能阻攔府內的人外出。


    這些人的活動範圍被限製在北平城內,且都有士兵跟隨,張信頗廢了一番功-夫,才成功躲過了張昺和謝貴派出的眼線,混進了王府。


    進府之後,張信當即亮出身份,拿出印信腰牌,求見燕王。


    “都指揮使?”孟奉命守衛存心殿,聽到通報,眉頭皺了一下,“確定是都指揮使?他說明來意了?”


    此時的王府處處風聲鶴唳,一千五百餘護衛日夜巡邏,絲毫不敢放鬆。孟的雙眼已經熬出了血絲,精神卻還是不錯。


    “回百戶,印信及腰牌都已查驗。張指揮執意要見王爺,說有要事稟報。”


    &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nbsp;明初的曆史,孟隻記得大概,大事能說出幾件,例如建帝削藩和燕王靖難。關鍵人物也隻記得幾個。對張信此人,聽都沒聽說過,更不知道他在靖難時發揮的作用。但人既然來了,不可能就這麽趕出去。


    想了片刻,孟令高總旗暫代他號令此處護衛,自己去見了張信,同時派人報告沈瑄,請沈指揮請示王爺,見還是不見。


    很快,沈瑄回傳,將張信帶到王爺養病之處。


    孟眼珠子一轉,心下知道該怎麽辦了。


    “張指揮,請隨卑職來。”


    孟將張信引往後殿,隨行護衛皆手按腰刀之上,一旦發現有任何不對,立刻拔--刀砍人。


    反正都要扯旗造反了,殺個把都指揮使又算得了什麽!朝廷的二品大員砍起來手感如何,大家都很想嚐試一下。


    張信全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臉色有些發白。


    當真是虎狼之師!追隨燕王造反,果然是個再正確不過的決定。


    沈瑄親自守在門外,見到張信,先一步行禮。


    人帶到了,身份確認無誤,自然沒孟什麽事了。


    在張信進門之後,孟轉身要走,卻被沈瑄叫住了。


    “孟百戶稍等。”


    “指揮有何吩咐?”


    “拿著。”


    一個巴掌大的瓷瓶遞到孟眼前,從瓶口隱隱散發出一股藥香,味道很熟悉。


    “趙大夫到北平了,這個丸藥記得吃。”


    沈瑄言簡意賅,孟握緊了藥瓶,心口有些發熱。


    “另外,”沈瑄微俯下—身,壓低聲音,“近日或將有變,一旦生亂,機靈些。”


    啊?


    孟下意識抬頭,沈瑄已經直起身,若無其事的揮手,示意孟可以離開了。


    走上回廊,孟百戶腦袋裏仍不斷回想著沈瑄剛剛說過的話。


    這算是,關心他?


    是吧?


    肯定是吧?


    不是也是!


    孟一握拳頭,權利地位之外,美人什麽的,他是不是也可以期待一下?


    他不貪心,就一下?


    見孟咧著嘴神遊天外,差點撞上柱子,跟著他的王府護衛眼觀鼻鼻觀心,一心研究地麵,他們什麽都沒看到。


    廂房內,張信想盡辦法,取出了朝廷發下的敕令,終於取得了燕王的信任。從朝廷二品大員搖身一變,成為了反賊一員。


    燕王一邊感謝張信救了他全家性命,一邊從內室叫出道衍,共同商量對策。


    張信默默擦了把冷汗,想當反賊也要費上九牛二虎之力,這年月,換份工作也相當不容易啊。


    “王爺,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王爺若不能占據先機,必為奸人所害!”


    道衍和尚說話相當有水平,短短幾句話,燕王就被塑造成了飽受迫害的忠義人士,舉旗造反不是為他本人,而是為了國家社稷,為了天下蒼生,不得不反,必須得反!


    何況,如今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隻要收拾掉圍住王府那群人,燕王登高一呼,還怕大事不成?


    燕王采納了道衍的建議,請張信幫忙與麾下軍隊取得聯係,送人出城傳遞消息。張信得令下去安排,燕王又召集心腹,發表了一場極其精彩的演說。


    演說的主要內容是“論造反的可行性及必然性”,補充論點是“造反成功後可獲好處若幹”。


    燕王的三個兒子在台下為老爹鼓掌,大聲叫好,尤以朱高煦的表現最為精彩,拍桌子踩凳子,絕對的熱血沸騰。


    按照後世的話來說,這三個都是托,掌托。


    燕王看得眼角直抽,兒子,知道你是在捧場,可這樣,是不是過了點?


    孟有幸坐在末位,親耳聆聽燕王的高論。他懷疑燕王這篇演講稿有八成可能找了槍-手,嫌疑最大的就是道衍。


    可惜他猜錯了,道衍隻提出了主要的論點論據,真正動筆的是燕王世子朱高熾。


    所以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曆史在大的走勢上沒有變,細微處卻如杠杆撬動了頑石,一點點脫離了原本的軌跡。


    燕王講得酣暢淋漓,眾人聽得如癡如醉,隻等最後燕王大手一揮,號召大家,“跟老子扯旗!”


    眾人舉臂高呼:“造反!”


    整件事就能圓滿結束。


    不想中途突然刮起了一陣北風,暴雨驟降,房頂上跌落了幾塊瓦片,恰好落在燕王腳下,碎成幾塊。


    頓時,燕王的臉色變了,眾人的表情也不一樣了。


    演說現場陷入了無盡的沉默之中。


    宣講造反理論,自然要找個隱蔽的地方。地方隱蔽了,環境自然不會太好。


    燕王恰好就選了這麽一個地方。


    王府每年的修繕經費都是有數的,工正再精打細算,也總有幾處漏掉的地方。屋頂都長草了,刮風下雨,掉幾塊瓦自然不稀奇,雨再大點,說不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準屋頂都會破個大洞。


    本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放到現下,也變得不是那麽尋常。


    饒是孟,見到眼前的情形,心跳也快了幾拍。


    誰讓大家都是準備做反賊的?


    可怕的寂靜中,隻有風聲雨聲打雷聲,一道閃電劃過,道衍和尚突然雙手一舉,扯著嗓子大叫一聲:“祥兆啊!”


    閃電照亮了大和尚激動得有些扭曲的麵容,包括燕王在內,眾人全都被嚇了一跳。


    這是大師?


    活脫脫一妖僧!


    好吧,大家都真相了。


    燕王怒了,x個祥兆!


    道衍控製了一下麵部表情,在電閃雷鳴中正色說道:“殿下不聞乎?‘飛龍在天,從以風雨’。瓦墜,天易黃屋耳!”


    通俗點說,老天是讚同您造反的,所以,千萬別猶豫了,快點帶領大家喊口號,扯旗反了吧!


    眾人仍沒回神,孟最先反應過來,下意識抓起腰間的素紋銀牌,對著沈指揮就扔了過去。


    沈瑄回頭,麵無表情。


    孟十二郎做著口型:“千戶,造反!快點喊!領頭喊!”


    怕沈瑄看不出來,接連重複了三遍。


    不是他不想出頭,而是級別還不夠。至於其他的,孟十二郎發誓,他沒想為沈指揮積累-政治-資本,恩,絕對沒有。


    沈瑄轉過頭,沒做任何表示。孟以為對方沒理解自己的意思,打算再抓點什麽扔過去時,沈瑄突然站起身,朗聲說道:“今少帝昏聵,奸臣執柄,把持朝政,謀害宗藩,百姓寒心,社稷危矣!王爺乃先帝之子,當為負鼎之君,以振朝綱。為天下計,為百姓計,卑職願追隨王爺,以報家國社稷!”


    一番話,鏗鏘有力。


    孟適時的喊了一聲,“誓死追隨王爺!”


    眾人這才意識到被個小年輕拔了頭籌,沒見王爺看著沈瑄的表情有多滿意?慢了一步不要緊,來得及彌補,扯著嗓子喊吧。


    “誓死追隨王爺!”


    “為王爺效死!”


    “打出北平!”


    “打到南京!”


    “捉拿奸臣,清君側!”


    這一句喊出,燕王和道衍同時間眼睛一亮,兩人正為造反的理由絞盡腦汁,熬夜都沒想出太好的辦法,此言一出,立刻給了他們啟發。


    太—祖皇帝有訓: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


    多好的借口擺在麵前,之前怎麽就沒想到!


    仔細找找,這話是誰喊的?


    最後,兩人的目光同時落在了孟身上。


    孟十二郎摸摸鼻子,前世看了不少xx劇,論造反什麽的,不是都要喊上這麽一兩句?他差一點把活捉建帝喊出來,幸虧反應得及時。


    雖然中途出了一段小插曲,結局還算圓滿。


    有了能拿出手的造反理由,後勤準備也基本妥當,燕王當即拍板,扯旗,反了!


    事到臨頭,不得不反!


    再不反,等著和兄弟一樣被流放到西南勞動-改造嗎?


    不過,正式起兵之前,還得先解決幾個人。


    燕王坐在堂中,看過道衍準備好送往京城的奏疏,冷冷一笑。


    “來人!”


    一夜大雨,圍困王府的士兵不得不暫時撤退,找個地方躲雨。


    夜深時分,王府北側角門無聲無息的打開,一行人牽著馬,在都指揮使張信的掩護下,悄悄來到了和義門。此處的守門士兵皆為張信部下,聽令打開城門,放一行人出了城。


    城門關上,城內城外的守軍皆無所覺。


    暴雨和雷聲掩蓋了馬蹄聲,今夜注定將改變許多人的命運,偌大王朝的國運也將隨之改變。


    清晨,雨水方歇,張昺謝貴兩人出現在王府之外。


    朝廷下令兩人捉拿燕王官屬,人在王府裏是沒法捉拿的,等他們出來,要等到何年何月?


    如果他們手裏有捉拿燕王的敕令,大可以進王府拿人,可惜他們沒有,接到這份敕令的張信已經同他們不在一個鍋裏吃飯,不打算再領建帝的工資了。


    張昺和謝貴開始發愁。


    恰在這時,王府裏有人傳話,燕王臥病在床不能理事,世子得知朝廷下令捉拿王府官屬,不敢違令,已將諸人全都捉拿關押,隻等張昺謝貴驗明正身,即可交人。


    張昺謝貴兩人已從指揮盧振口中得知燕王裝病,對世子理事自然是不信的。可若是不進王府,就這麽耗著?


    “王府護衛有限,九門都被我等控製,燕王已是籠中之鳥甕中之鱉,何懼哉?”


    謝貴很自信,張昺考慮片刻,表示同意。


    進府時,兩人的護衛被攔住了,王府守門的人頭一揚,王府重地,這些護衛級別不夠,不能進府。


    張謝兩人正猶豫時,宋忠派進城的餘瑱說話了,不用怕,萬一事情有變,兄弟就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就帶兵殺進去,正好一鍋端!


    張昺謝貴見餘瑱說得十分有底氣,放了心,示意護衛不必跟隨。可他們也不想想,真出了事,就算餘瑱第一時間帶兵衝進王府,來得及救人嗎?手起刀落,會飛也趕不上。


    假如暴昭在此,絕對不會認同餘瑱這個餿主意。可惜他剛被建帝召回南京,正在返京的路上,鞭長莫及。


    凡事皆有定數,張昺謝貴注定逃不過此劫。


    果然,兩人進府不到半個時辰就被燕王哢嚓掉了。


    和曆史上一樣,燕王依舊是摔瓜為號,但摔的不是西瓜,而是北方特有的香瓜,整個的端上去,摔一個才夠響。


    換瓜的不是旁人,正是孟。


    現如今,不隻朱高熾三兄弟看他順眼,燕王和道衍和尚也認為孟十二郎是可造之材。


    孟百戶離再次升官的日子,不遠了。


    張昺謝貴被燕王殺了,消息是瞞不住的,人進去這麽久都沒出來,肯定不對勁。


    餘瑱當機立斷,下令士兵進攻王府。不想王府護衛先一步打了出來,幾人為一組,扛著從沒見過的火炮,車架木樁都不用,直接地上一放,釘子一釘,排成一排,對著餘瑱手下的軍隊一陣亂轟。


    大小的鐵球砸進人群,濺起一片鮮紅。


    木柵被鐵球砸斷,很快著了火。


    火光中,王府四門大開,衝出不下五百名騎兵,帶頭衝鋒的正是燕王手下大將張玉和朱能。


    騎兵過處,府外的守軍亂作一團,個別悍不畏死的士卒,拚死殺傷一名王府護衛,很快被飛馳而過的騎兵斬了頭顱。


    同是大明的士兵,穿著同樣的戰襖,曾經並肩作戰,但在這一刻,他們是敵人。


    孟率領麾下一百名步卒,緊跟著騎兵殺出,踩在被血染紅的路上,手中的腰刀刺穿了一名南軍的胸膛,刀尖從背後冒出,帶著鮮血,閃著寒光。


    “殺!”


    殺聲中,人數占據劣勢的王府護衛,在張玉朱能等大將的帶領下,愈發勇猛,勢不可擋。


    戰襖染血,刀槍揮過,便是一條人命。


    餘瑱手下有人掉頭逃跑,越來越多的南軍轉身湧向城門,勝利的天平終於開始傾斜。


    混亂中,餘瑱也被亂軍裹挾著退往西直門,張玉朱能等乘勝追擊,燕王親自披甲執銳,騎上戰馬,帶著次子朱高煦和三子朱高燧衝出王府,舉刀高呼:“奪九門!”


    欲得天下,必先下北平,欲下北平,先奪城門!


    “王爺有令,奪九門!”


    “奪門!”


    燕王親自出戰,燕軍如下山的猛虎,直撲九門。


    有了張信的提前通知,和義門直接降了,燕軍的主力集中進攻其餘八座城門。


    城內的喊殺聲傳出城外,宋忠看到城頭升起的火光,剛要下令進城增援,卻有一名千戶來報,軍中突然炸-營了,三萬人,有一多半正在互相廝殺。


    宋忠大吃一驚,奔出帳外,不待細問,又有人來報,從北方馳來一支騎兵,人數不下兩千,還打出了燕王的旗號。


    “什麽?!”


    遠遠的,已經能夠看到馬蹄掀起的煙塵,宋忠頓時手腳冰涼。


    北平,怕是要落在燕王手裏了。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自遠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自遠方並收藏清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