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平,見過燕王,稟報德州之事後,孟又病倒了。


    趙大夫已被召入王府,雖未授職,憑一身本事和洪武朝的資曆,王府醫正也要讓他三分。


    在邊塞多年,趙大夫早已沒了爭名奪利的心思,除了隨軍出征,每日捧著王府收藏的醫書手不釋卷。總結前人心得,摘錄下來,同自己的行醫手劄放在一起,打算日後傳授給徒弟。


    “醫術此道,不可敝帚自珍。昔日張機著傷寒雜病論,老夫不敢自比醫聖,隻望一生所學傳於後人,造福於民。”


    趙大夫這樣教導徒弟,也這樣做了。在王府醫正和良醫麵前,更是從不藏私。


    王府醫正和幾名良醫對趙大夫發自內心的尊敬,紛紛拿出自己的手劄和行醫心得,利用工作之餘共同探討,相互糾正,一同進步。


    “此症可用此法?”


    “咦,老夫如何未能想到?”


    “傷口可如此處理?”


    “大善!”


    “劉兄擅長針炙?”


    “不敢言擅長,尚可與諸位探討一二。”


    “如此,便要請教……”


    幾輪醫術研討會後,王府良醫們發現,醫術博大精深,聖人曰三人行必有吾師,可謂至理名言。


    理論有了,就要聯係實際。


    王府裏的良醫們求知若渴,每日都要向典寶領取腰牌,到城外軍營中去醫治傷兵,運氣好的還能碰上打噴嚏發熱的軍漢。


    被這些雙眼冒綠光的大夫盯上,軍漢們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明明一巴掌就能拍死,怎麽會讓人頸後生寒?


    “不用害怕。”王府良醫笑嗬嗬的打開藥箱,取出一個布包,“很快就好。”


    不幸被拉住的軍漢想說,他隻是著涼,沒有大礙。


    “諱疾忌醫要不得。”王府良醫攤開布包,展示出裏麵的兩排銀針,抽—出一支,“快,躺好,保證幾針就好。”


    銀針閃著寒光,軍漢噔噔噔倒退三大步。


    一碗薑湯就能解決的毛病,竟要如此?


    這是治病?當真不是害命?


    “馬上就好。”


    “好個x!”


    軍漢轉身撒丫子就跑。


    王府好醫舉起一條胳膊,迎風焦急喊道,“別跑啊,兩針,一針就好!”


    軍漢撒丫子的速度更快了,他腦袋被驢踢了才不跑。


    什麽尊重大夫,尊敬老人,全都去死!


    自此之後,王府良醫再到城外大營,軍漢們都是如臨大敵。不緊張不行,誰見過這樣的大夫?王府良醫們也很無奈,不過是想追求一下進步,怎麽就這麽難呢?


    老天不負有心人,就在王府良醫相對無奈,長籲短歎時,終於有人送上門了!躺在**的孟十二郎就此落入虎口。


    看著擠在床前的大夫,孟眼角直抽。


    診脈需要三個人嗎?


    開藥必須研究上半個時辰嗎?


    他隻是身體虛了點,渾身無力有些發熱,這位拿銀針做什麽?!


    刀子?更不行!


    他又不是得了不治之症,需要這樣嗎?


    “趙大夫,借一步說話。”孟靠在床邊,臉上的表情有點僵,“孟某不過小病,勞煩諸位,我心中著實不安。”


    不過是燕山後衛僉事,病一場連王府醫正都出動了,傳出去讓別人怎麽想?


    居功自傲?


    絕對是活夠了。


    趙大夫領會了孟話中的暗示,同王府醫正商量了幾句,“如此,還是我等考慮不周。”


    一陣腳步聲之後,室內隻剩孟同趙大夫兩人。


    孟總算鬆了口氣,不容易啊。


    趙大夫突然拱手,“孟僉事,老夫代同僚向你賠罪了。”


    “使不得!”孟嚇了一跳,直接從**蹦了起來,“趙大夫,千萬使不得!”


    趙大夫執意要賠禮,孟死活不讓,片刻功-夫,兩人都出了一頭的汗。


    “咦?”


    孟發現,出汗之後,身上輕鬆了許多。雖然一樣沒多少力氣,胸口卻不再堵得難受。


    “趙大夫,您是故意的?”


    見孟明白過來,趙大夫直起身,說道:“僉事的病並非全因勞累,心中鬱結也是其因。”


    心中鬱結?


    “僉事擔憂為何,老夫不便過問,但長此以往,怕會引發僉事的舊疾。”趙大夫打開藥箱,取出一瓶丸藥,“世間事沒有十全十美。僉事不若暫時放下,先把病體養好。”


    “趙大夫所言甚是,受教了。”


    鄭重謝過趙大夫,孟接過丸藥。


    “每日兩丸,溫水送服。”趙大夫合上藥箱,“老夫明天再來,僉事早些休息吧。”


    送走趙大夫,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王府宦官送來熱水,孟簡單洗漱之後服了藥,躺在-床-上,拉起被子,舒了口氣。


    德州一行,隻要不出意外,孟氏一族的性命應是保住了。不過,燕王不因泄露北平城防一事追究孟氏族人,孟重九等族老卻不會輕易放過孟清海。四堂兄留在德州,不隻為了功勞,也是為了能在族老麵前為家人說幾句話吧?


    前往德州之前,孟又回了一次孟家屯,從孟重九口中得知了族老們的想法。


    事情有一就有二,這次放過孟清海,難保下次再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未必能讓孟廣孝和孟清海感激,恐怕還會招來他們更大的怨恨,生出報複之心。如果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孟廣孝一支注定與族人離心,又讓孟清江如何自處?


    孟不是聖人,對他來說,家人的安全比什麽都重要。但在邊塞時,多虧兩位堂兄的照顧,他才能熬過最難的日子。


    險些將一族帶進死路,孟清海死不足惜,可他到底是孟清江的兄弟。


    孟清海要罰,卻不能讓孟清江徹底寒心。如何處置這件事,孟心中有幾種想法,具體采取哪一種,必須等孟清江從德州平安歸來再與族老商量。


    揉了揉額角,頭有些疼。想太多果然不好,卻沒法不去想。


    從隻想保證家人的生活到開始為整個宗族考慮,一點一點,孟清海的思想和行為逐漸融入了這個時代。


    一家一戶,一姓一族。


    生活在這裏,注定脫離不開。


    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


    注定是個奢望。


    閉上雙眼,孟很累,累得不想動。


    敲門聲打斷了他的思緒,不想起身,直接道:“請進。”


    房門推開又合上,門軸發出吱嘎的聲響。


    腳步聲很輕,從屏風後繞過,停住了。


    睜開雙眼,緋紅的衣袍映入眼底,“指揮?”


    孟想要坐起身,卻被按住肩頭,不見用多少力氣,又把他按了回去。


    “躺著別動。”沈瑄坐到床邊,掌心覆上孟的額頭,熟悉的冷香湧入鼻端,“可好些了?”


    “卑職……”


    話到一半,沈瑄收回手,黑色的雙眸驟然逼近,額頭相觸,餘下的話頓時被咽回了喉嚨裏。


    “不發熱了。”沈瑄退後了些,手指擦過孟的下巴,“服過藥了?”


    “是。”孟的喉嚨有些發幹,“指揮……”


    “私下裏,十二郎可叫我的字,子玉。”


    笑容,語氣溫和。


    沈指揮氣勢全開,孟表示有點撐不住。


    美人當前,果真是要命。


    黑眸又近了些,手抵在孟頭側,身體沒有接觸分毫,卻似將他整個人困住。


    孟十二郎艱難的咽了一口口水。


    怎麽辦,他有點興-奮了……好吧,不是一點,是非常。


    如果現在對這個人做點什麽,會不會被一刀砍死?


    隻是親一下,安全過關的可能性有多大?


    廂房裏很安靜,漸漸的,兩人似乎都忘記了之前在說些什麽。


    修長的手指掠過孟的頸側,輕輕的撥開領口,一塊白玉從領口滑落。


    沈瑄眼中帶上了笑意,“貼身帶著?”


    孟沒出聲。他知道這種戴法不對,可讓他光明正大的掛在身上,的確做不到。


    “這樣也好。”沈瑄的聲音變得愈發低沉,兩人的距離又近了些,“十二郎。”


    溫熱的呼吸拂過鼻尖,隱沒在唇角。


    有些癢。


    孟閉上雙眼,環上沈瑄的肩膀,指尖觸及發尾,絲滑,冰涼,像最上等的絲綢。


    早想摸摸看了。


    唇上的觸感很輕,如蜻蜓點水。


    微涼的指尖在眼角滑過,牽起一縷散落的發,“趙大夫的藥。”


    孟十二郎睜眼,不解。


    沈瑄抬起頭,指腹擦過唇角,“一樣的苦。”


    孟:“……”


    他該怎麽做?去漱漱口,然後再繼續?


    明顯不可能。


    難得的機會就這麽放過了?實在不甘心。


    再不甘心,之前的氣氛也沒了。


    “我已向王爺稟明,這次出征你不需隨行。世子留在王府,郡王和公子從軍。”


    “指揮……”


    “忘了?叫我子玉。”


    一隻大手突然覆上孟的雙眼,黑暗中,鼻尖似被啄了一下。


    “玉隨身帶著,若世子有令,拿不準的暫時推了,一切等我回來。”


    眼前的手移開,孟卻沒動,直到腳步聲消失在屏風後,才緩緩睜開雙眼。


    舉起掛在頸項上的白玉,他是不是也該送沈瑄點什麽?這塊玉明顯是沈瑄隨身多年的,該送些什麽才能襯得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得起對方的心意?


    深吸一口氣,再緩緩吐出。


    拉緊被子包住自己,先睡覺,身體養好再說。


    接下來的幾天,孟一直以養病的名義宅在房間裏。世子和高陽郡王分別派人前來探望,送了不少東西,孟十二郎算是發了一筆小財。


    養病期間,孟聽到了不少新鮮事,有一個名字出現頻率極高。


    奉建帝之命使燕的高巍。


    “南京來的那個老匹夫當真是氣人。”


    北平保衛戰之後,朱高熾的世子之位愈發穩固,跟著他的王安也揚眉吐氣一回,腰杆都比以往挺直了不少,用鼻孔看人的時候不在少數。對待孟卻愈發的親切,奉世子之令來探病,臉上的笑容就沒停過。


    “高巍?近日總聽人提起,可是南京來的?”


    “就是他!”王安用力一拍大腿,咬牙道,“那老匹夫是先帝時的太學生,來了北平就沒幹好事……”


    從王安口中,孟清楚了解到了高巍的生平,雖然隻有寥寥幾語,卻對高巍此人有了大致的印象。


    侍母至孝被授官,因工作勤勉又屢次提出好的建議被洪武帝誇獎。可惜好景不長,很快因“決事不稱旨”獲罪,罷官去職,發配貴州關索嶺充軍。


    “說是孝順耿直,浩然正氣,我呸!”王安顯然對高巍有相當大的怨氣,“咱家就不明白了,既然耿直,怎麽許他以弟侄代役卻不推辭?自己躲回老家讓別人替他去戍邊,還君子,還正義?”


    “以人代役?”


    “孟僉事不知?”王安見孟不解,忙解釋道,“高老匹夫曾被旌為孝友,才由死罪改為戍邊,結果戍邊都是由家人替代。新帝登基之後還赦免了他的罪名,辟入吏部,參讚軍務。”


    “他來北平是奉命朝廷的命令?”


    “可是,還是主動請纓。”


    小宦官來請人時,王安差不多把高巍的事情都說清楚了,孟不得不為他探聽消息的能力咂舌。


    身為世子身邊得用的聽事,得意是得意,做起事來一點也不含糊。


    骨頭輕了幾兩不要緊,隻要能辦事就行。


    在這一點行,朱高熾和朱棣一樣,都是務實派。


    王安離開不久,王全又帶著東西上門了。


    孟隻得規規矩矩的謝過高陽郡王好意,同王全再侃上幾句。讓他驚訝的是,王全同樣是三句話不離高巍,話裏話外暗示高陽郡王正琢磨著該怎麽收拾他。


    “這個高老匹夫當真不是東西!”


    等到王全罵夠,起身告辭離開,孟的腦子開始飛速轉動。


    王安和王全的言行,肯定也代表了世子和高陽郡王的態度。


    這位高老先生到底是有多招人恨,讓燕王父子都這麽不待見,隨時隨地都想砍了他?


    故意在他跟前提這個人,應該不隻是為了過一過嘴癮。自己是不是應該做點什麽,主動點省得上級下命令?


    可為什麽是他?有道衍和尚在還用得著別人?


    孟不相信,能用十年時間成功-鼓-動燕王造反的和尚,會拿一根筋的高巍沒辦法。


    比口才,比見識,比膽量,哪樣不是和尚遙遙領先?


    論起大明王王朝的奇人,除了被洪武帝宰了的劉成等人,道衍和尚絕對是一騎絕塵。


    是旁人沒想到,還是和尚主動躲開了?


    那他該不該出這個頭?孟想不明白。


    正猶豫不定,鄭和代表王爺前來慰問了。話說了不到三句,高巍的大名再次出現。孟十二郎抬頭望天,好吧,看來這事,他不想出頭也不成了。


    承運殿暖閣內,燕王與道衍和尚正在對弈。


    棋盤上,黑子與白子廝殺得難分難解,幾步之後,白子漸漸開始占據優勢。


    “和尚這步走得精妙。”


    “阿彌陀佛,貧僧隻是取巧罷了。”道衍和尚宣了一聲佛號,撚動著佛珠,“王爺同晉王殿下可已商定何日出發?”


    “兩日後。”論及軍事,燕王神情變得嚴肅,“孤派人在大同附近演一場好戲,李九江得到消息必定按捺不住,派兵起來,到時候……”


    有力的手指撚起一粒黑子,啪的一聲落在棋盤之上,“任他試探也好,怎樣也罷,孤必令其有來無回!”


    “王爺英明。”


    燕王擺擺手,對戰事顯然很有信心。比起打仗,他還沒怕過誰。


    好心情沒有維持多久,想起王府中的高巍,朱棣又是一擰眉。他打著老爹的旗號靖難,這老小子卻專門給他挑刺。把人關起來終非長久之計,朝廷必定會想方設法利用此事大做章。


    與其被他整日氣得冒火,不如一刀殺了!


    同樣都是惹麻煩,至少自己還能痛快痛快。


    “王爺不必擔心。”道衍和尚說道,“不出三日,此事必能解決。”


    “大和尚這麽有信心?”


    “自然。”道衍和尚笑得很是高深,“貧僧徒兒的手段,王爺不也是讚賞有加?”


    “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徒兒?”燕王睨著道衍,哼笑了一聲,“答應拜師了嗎?”


    道衍被噎了一下,艱難的保持住了高人姿態,“阿彌陀佛,貧僧相信,總是會有那麽一天的。”


    燕王:“……”


    他突然有點同情孟。被這個和尚纏住,自求多福吧。


    高巍不知自己即將麵對一個多麽“可怕”的對手,仍在抓緊時間奮筆疾書。他堅信,燕王再頑固不化也會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自己的忠義之舉必將名留青史!


    想到這裏,高老先生再一次靈感迸發,思如泉湧,下筆如有神助。


    一片衣擺寫完,再撕。


    手指的血跡淡了,再咬!


    站在窗外觀察對手的孟目瞪口呆。


    這位果真不是一般人,佩服!


    見孟呲牙,帶他來見高巍的鄭和問了一句,“孟僉事可是想到了什麽?”


    孟轉過頭,十分認真的說道:“難度太大,不然還是讓王爺把他砍了吧,說不定善後還容易些。”


    鄭和:“……”


    大同城外,馬蹄陣陣,喊殺聲震天。


    李景隆派出的探子隻敢從遠處張望,硬是不敢靠近,讓尾隨他的燕軍斥候都開始著急。


    這個距離能看清楚個x,膽子小成這樣,還敢做探子?


    幾個燕軍互相使了個眼色,沒辦法,山不來就我,隻能我去就山。


    南軍的探子不動,殺得難解難分的兩支邊軍開始向他們移動。好歹讓他們看清楚兩支隊伍的衣著,聽清楚口音,也好回去報告。


    可讓燕軍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移動,南軍的探子竟然也在移動。


    打死不靠近一射的距離之內。


    這怎麽辦?


    交戰雙方的主將隻能下令,扯開嗓子喊吧。絕對不能因為對方的不配合壞了王爺的大事!


    於是,沈瑄帶領的燕山後衛同楊鐸假扮的晉軍一邊吆喝著打仗,還要一邊比嗓門。


    南軍探子擦了把汗,“看情形,是燕王和晉王起了內訌?”


    跟他們身後的燕軍也擦了把汗,總算是看明白了,當真是不容易啊!


    南軍的探子自認得到了重要情報,必須盡快返回德州報告。


    一小隊燕軍緊隨其後,一路護送,確保他們不會迷路,也不會被在雪原中溜達的狼群叼走。


    直到這幾名探子安全進入山東,尾隨護送的燕軍隊才鬆了口氣,若非上官有令,打死他們也不做這麽麻煩的事!簡直比和韃子互砍還要命。


    德州的李景隆得到情報,果然坐不住了。


    “上天助我!”


    燕王和晉王起了齟齬,簡直不能剛好!


    出兵,必須出兵!打不過燕軍也沒關係,隻要到大同附近走一趟,他再給朝廷上一封奏疏,表明心跡,皇帝必定還會重用於他!


    李景隆很是激動,當即升帳,召來軍隊將領商議出兵一事。


    眾將議論紛紛,都督瞿能最先對此事表示懷疑,燕王和晉王不是一直在眉來眼去,晉王明擺著支持燕王造反,怎麽會突然翻臉?


    “此事必有蹊蹺,還請主帥三思!”


    李景隆根本聽不進去,就算事有蹊蹺又如何?他派兵的意圖又不是真刀真槍的打仗,不過是給朝廷擺個樣子,保住他的帥印和官位。


    但這話不能當麵說,連心腹都不能透露。


    “瞿都督不必多言,我意已決!”李景隆大義凜然,“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等效命朝廷,討逆以來未盡寸功,得此良機,怎可放過!豈可怯戰!”


    瞿能被氣得直瞪眼。


    未盡寸功?這都是因為誰?


    如果不是李九江貪功,他早就攻破了北平城!


    瞿能還想出言,卻被站在一旁的盛庸拉了一下。盛庸搖搖頭,主帥主意已定,再爭執也沒用。


    李景隆下令指揮滕聚領兵一萬向大同進攻。


    領命之後,滕聚嘴裏發苦,他多少能猜到李景隆的打算。


    不論燕王和晉王翻臉的消息是真是假,這一萬人都是實打實的炮灰。回來可以,不回來也罷,在李景隆呈送朝廷的奏疏上,不過是“破陳衝出”和“為國盡忠”的區別。


    要是李景隆再無恥一點,把作戰不利的罪名扣在他的頭上,用他的腦袋說不定還能換到朝廷的嘉獎。


    離開大帳,滕聚沒同任何人說話,呼嘯的北風之中,背影都透著一股悲涼。


    自己怕是要成為另一個陳暉。


    陳都督還能活著投奔燕王,自己的前路又在哪裏?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自遠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自遠方並收藏清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