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元年五月,天子禦駕北巡。


    出發之前,朱棣連續兩日在華蓋殿宴請寧王朱權,穀王朱穗,周王朱橚和遼王朱植。


    繼周王和穀王之後,寧王和遼王的封地也終於有了著落。寧王改封江西南昌,遼王落戶荊州。從北到南,跨越數省,縱有不適應,朱權和朱植也不敢抱怨。


    萬一皇帝怒了,把封地再收回去怎麽辦?


    宴中,朱棣舉著酒杯,紅著眼眶,一邊和寧王等敘說兄弟情,一邊哭窮。


    不是做哥哥的不仗義,實在是國庫空虛,皇帝家也沒餘糧。


    自去年開始,河北山東就鬧饑荒,直隸淮安及安慶等地又是蝗蟲成災,鬻-兒-賣-女者眾。賑災糧不夠,還要從附近衛所調給。剛緩過一口氣,韃子又來找麻煩,軍-費是個大問題。


    事已至此,當真是沒有多餘的錢來為兄弟們興建王府。


    所以,各地的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或是按察使司,挑一處先住進去吧。當然,改建裝修的費用朝廷還是會出的。


    為了國家,為了社稷,兄弟們隻能暫時委屈一下,全當支持為兄的工作。這份情誼,為兄肯定記著。


    話落,舉起酒杯,仰脖,一飲而盡。


    寧王等人還能如何?話說到這個份上,反對-抗-議都不會有效果,隻能老老實實的點頭,端起酒杯,真誠表示,陛下有令,臣一定遵從。甭管是三司衙門還是前朝建築物,總之能遮風擋雨,不是高危建築就成。住哪不是住!


    一切隻為能早些離開京城,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生活實在太過壓抑。終日困在王府中,吃飯睡覺都不踏實。


    朱權等人很識相,朱棣很滿意,大方承諾,裝修費用絕對不會吝嗇,工部派去的官員和工匠,盡管差遣。還在宴後賞賜四人寶鈔萬貫不等。


    反正不需要準備金,鈔票可以隨便印。


    票麵價值和實際購買力不符,完全不在朱棣的考慮之中。


    人無完人。


    在打仗和處理國事上,除了作古的朱元璋,幾乎無人能出朱棣左右。遇到金融問題,朱棣卻和他老子一樣,隔行如隔山,容易犯-錯誤,在亂印--鈔票一事上最為明顯。


    孟曾想提醒一下朱棣,奏疏寫好,卻又被他自己壓下。


    他以什麽立場,什麽身份去提醒皇帝?


    對錯與否暫且不論,在一力恢複太--祖-成法的永樂初年,質疑朱元璋親自定下的寶鈔製度,想砍頭還是扒皮?沒有萬全的把握,會危及腦袋的事情堅決不能幹。


    孟之外,朝中並非無人注意到寶鈔存在的隱患。


    元朝也曾發行紙鈔,可元朝的紙鈔有發行準備金,有官府信用憑證,是可以兌換金銀的。


    寶鈔則不然。朱元璋立國之後,嚴格限製金銀在民間的流通,別說用寶鈔兌換金銀,連銅錢都兌不出來。


    這樣的紙鈔不貶值,那才奇怪。


    盡管寶鈔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有一點好處,隨用隨印,想印多少都成。當成給藩王和朝貢使臣的賞賜,成麻袋的發,皇帝一點不心疼。


    在受賞者看來,廢紙也是皇帝賞的,誰敢嫌棄?哪怕是做做樣子,也要感沐天恩,感激涕零,把這摞廢紙捧回去供起來。


    對於領薪水的政-府-官-員來說,領到寶鈔就不是那麽高興的事了。票麵金額定死了,用的時候卻要打折扣,相當於以光明正大的方式逐年減薪。


    有爵位的勳貴武官尚且罷了,沒有雙份祿米可領的官卻愁得直薅頭發,為了養家,絞盡腦汁-貪-汙-腐-敗,火耗、冰炭、踢斛紛紛出爐。


    不能怪其思想覺悟不高,實在是老朱家給的工資太少,想吃點肉都難。最顯著的例子,海瑞。查查這位仁兄的生活水準,就不得不為明朝的官員們掬一把同情的淚水。


    好在永樂帝比他老爹大方,對功臣的恩賞更是一茬接著一茬。


    孟不需要鋌而走險,不用下邊人孝敬,生活水平也是蹭蹭-拔-高。以明初的物價水平,前後幾次賞賜的金銀,足夠他躺在家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活到耄耋之年。


    但人生不能如此頹廢,總要有些追求。


    勤奮工作,順便坑人才能體現人生價值。況且,皇帝賞賜總歸有限,等到鄭和下西洋時搭個順風船,銀子絕對是長著翅膀往家裏飛。


    賠本買賣堅決不能做,鄭和腦袋不轉彎,孟也發誓給他扳過來。


    為了這個目的,拉上沈瑄猛刷永樂帝的好感度絕對沒錯。


    皇帝北巡,送到跟前給他刷,不努力都對不起永樂帝的良苦用心。


    接到皇帝北巡將駐蹕大寧的旨意,孟立刻召集都指揮使司上下,共同商議皇帝駐蹕期間的各項安排。


    安保工作,接待工作都需要專人負責。


    有朱高燧在,皇帝又習慣了軍伍,基本不會出太大的狀況。但事情不怕一萬隻怕萬一,要是真出了問題,誰也跑不了。


    孟的話如當頭棒喝,讓眾人從麵聖的激動中清醒過來。


    以大寧都指揮使朱旺為首,眾人皆表示,以興寧伯馬首是瞻。興寧伯說怎麽辦,大家就怎麽辦,絕對沒有二話。


    張貴的口號喊得尤其響亮。他在大寧城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外怠慢孟,本就不占理。即使挨了朱高燧一頓鞭子,被人-捅—到皇帝麵前,也是吃不了兜著走。


    孟計劃刷朱棣的好感度,張貴則拚命在刷孟同朱高燧的好感度。


    立場?麵子?


    事到如今,想這些全都沒用。


    世子妃如何?世子又如何?在天子麵前照樣什麽都不是。


    經過許成的提醒,張貴想明白,也想透了。不能繼續給人當槍使,否則死了都沒人給收屍。


    隨著皇帝北巡的日期漸近,北平,大寧,開平,全寧等地接連進入一級戒備。


    境內清查,同時嚴防北邊的韃靼找茬。


    皇帝的使者尚未從韃靼返回,如果不是中途出了意外,有極大可能被鬼力赤扣住了。


    消息還沒確實,天子隱有震怒,朵顏三衛卻笑咧了嘴,磨刀磨得更加起勁。


    天子到北邊來了,開戰的號角聲還會遠嗎?


    戰鬥打響,搶牛搶羊各種搶的美好日子近在眼前啊!


    不想,沒等天子出發,京城卻接連出世。


    安頓好了在京的藩王,遷都之事被韃靼和兀良哈的事情蓋過,朝臣的反對之聲漸小。


    皇後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好,朱高熾漸漸安分。寧王世子小動作頻頻,派人盯著應無礙大局。算不上事事順心,但比起剛坐上龍椅的時候,卻著實好上許多。


    朱棣本來挺開心,哼著小曲準備北上,結果欽天監突然來報,有月食,就在近日!


    月食剛過,江都郡主又薨了。


    江都郡主是懿太子朱標的長女,朱棣的親侄女。雖然對朱允炆的兄弟很不客氣,尋到機會全部貶為庶人,送到中都看管起來,對自己這個侄女,朱棣還是相當不錯的。


    封號未除,俸祿又加三百石,皇後在坤寧宮設宴,還特地撫慰過。


    原本好好的一個人,沒病沒災,怎麽突然間就薨了?


    閉門稱病的儀賓耿璿收到錦衣衛架貼,當日被請到錦衣衛北鎮撫司喝茶聊天。


    得知兒子被錦衣衛帶走,耿炳再也坐不住了。叩請覲見天子,不期望能保全長子官位,隻望能把耿璿從詔獄裏囫圇個的撈出來。哪怕再被關到刑部大理寺,都比落在錦衣衛手裏強。


    曆經三朝的耿炳不缺乏政治智慧,求見天子時,絕口不提朱元璋賜的鐵券。他清楚,如果皇帝真要殺一個人,鐵券頂腦門上也沒用。


    這一點,凡是經曆過洪武朝的人都一清二楚。


    在朱棣麵前舉著朱元璋發的鐵券,無疑是用老子壓兒子,很容易讓他聯想起發生在靖難期間,尤其是濟南城外種種不愉快的經曆,事情恐會更糟。


    耿炳想得很明白,與其冒著一家被拉上法場的風險,不如拚著老臣的臉麵不要,到朱棣麵前痛哭一場。


    如果是他自己,死就死了,說不得還能換得全家平安。


    換成耿璿,老將軍卻忍不下心。舐犢之情,至親不舍。


    服一等侯朝冠,耿炳在奉天殿中長拜不起。


    朱棣看著耿炳,看著老將軍花白的頭發,終究歎息一聲,“長興侯請起。”


    戎馬一生,登上九五。


    朱棣難得心軟一次。


    耿炳是洪武老臣,開國功臣,建時站錯了隊,資曆仍擺在那裏。


    借著江都郡主的死,錦衣衛有相當大的運作空間。隻要朱棣點頭,一場清-洗在所難免。凡是皇帝看不順眼的,鐵定都難逃一死。


    錦衣衛隻忠誠於天子,朝臣可以不遵守皇帝下達的中旨,錦衣衛卻能不經刑部和大理寺直接拿人。


    洪武朝的腥風血雨是否將在永樂朝重演,隻在朱棣一念之間。


    江都郡主,耿璿,耿炳,不過是暴風雨來臨前的預演。


    但在這一刻,朱棣突然心軟了。這樣的事發生在朱棣身上,幾乎可以用奇跡來形容。凡是同朱棣接觸過的人,都會感到不可思議。


    錦衣衛指揮使楊鐸接到放人的旨意,沉思半晌,沒有向宮中再遞條子,親自帶人將耿璿送出了詔獄。


    詔獄之外,耿炳正焦急的等著。


    侯爵的冠服都已除下,略有些傴僂。


    短短兩天,人似蒼老了十歲。


    “父親!”


    耿璿跪地叩首,長淚不起。


    耿炳向楊鐸抱拳,楊鐸忙讓開,“長興侯不必如此,本官是奉旨行事。”


    話中不帶一點煙火氣,一身大紅色的錦衣,晚霞映照下,竟似染上了血色。


    麵容俊美,唇邊帶笑,仍讓人覺得冷。


    這種冷,同沈瑄不同,不是被殺氣震懾,而是像被毒蛇盯上,讓人冷到骨子裏。


    見到現在的楊鐸,孟定會驚詫。除了長相,他幾乎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或許該說,這才是真正的楊鐸,永樂帝親封的錦衣衛指揮使。


    看著耿炳攜耿璿離開,錦衣衛千戶紀綱眼中閃過不甘。


    是他拿著架貼,親自帶人抓了耿璿。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人逮到詔獄,正要用刑,卻被楊鐸下令攔住。


    若不是楊鐸橫加阻攔,定能從耿璿嘴裏問出不少“有用”的東西。


    據聞,江都郡主薨前,曾有形跡可疑的人出現在郡主府附近,但在郡主薨後,這個神秘人又消失了。紀綱抓耿璿,就是為問出此人身份和下落。說不定還能查到建餘黨的蛛絲馬跡,隻要證實,絕對是潑天大功。


    建帝死還是沒死,葬進皇陵的究竟是誰,皇帝關押為建帝講經的和尚是為了什麽,種種疊加,環環相扣,知情人口中不言,心中卻已經明了。


    抓人之前,紀綱已報知楊鐸,但楊鐸仍不許他用刑,實在令人不忿。


    “紀千戶為何做出這副樣子?是對楊指揮使不滿?”


    錦衣衛指揮何聚在靖難中立有大功,看紀綱很不順眼。這樣的奸邪小人,無賴之徒,怎配錦衣衛千戶一職!


    “卑職萬萬不敢!”


    紀綱連忙低頭。


    何聚冷哼一聲,到底顧忌場合,不再多言,轉身離開。


    身後,紀綱抬起頭,看著何聚離開的方向,麵色陰沉。


    耿璿被抓一事,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朝臣紛紛上疏,言錦衣衛之弊,請天子納諫,裁撤錦衣衛。部分朝臣給長興侯府遞了帖子,希望耿炳能夠出麵,以苦主的身份力諫天子,請天子撤錦衣衛,還政治清明。


    長興侯府將遞來的帖子全都送了回去。


    耿炳的態度很明確,哪怕得罪滿朝,也絕對不出這個頭。


    魏國公府也接到了同樣的帖子,不用徐輝祖出麵,徐增壽直接把人堵了回去。為防徐輝祖抹不開麵子,幹脆借口侯府修繕,搬進魏國公府借住。有這位在,沒人敢繼續給徐輝祖遞帖子。


    成國公淇國公等武將不能指望,六部堂官和禦史言官隻能孤軍奮戰。


    遇到皇帝心情不好,拖下去打幾棍子不是稀奇事。擱在仁宗以後,受廷杖是光榮,在永樂朝,被敲棍子絕對是要命。


    幾次下來,京城裏鬧得沸沸揚揚,連邊塞都聽到了風聲。


    孟一邊忙著統籌大寧城的各項工作,一邊關注朝中動向。正想著事情鬧大了,皇帝北巡的計劃怕會夭折,畢竟朝中不安定,出來也不會安心。


    可事實證明,猛人到底是猛人,任憑六部天官輪番上疏,言官們抱頭撞柱子,低頭砸石磚,幾乎把奉天殿砸出幾個坑來,永樂帝照樣集結隊伍,擺出儀仗,按期北上。


    天子離京,朝中定然要有部分官員跟隨。


    勳貴踴躍報名,官則是被等著點名。


    在天子北巡期間,一應政務全部遞送至天子駕前。


    傳送有困難?想辦法解決。


    沿途耽擱時間?哪個部門耽擱,就問罪掌印。掌印不想丟官,就要督促下邊的人拚盡全力辦事。


    解縉等人本欲諫言天子,可以世子代理朝政。奏疏未上,就被世子派人攔住了。


    朱高熾不是傻子,被老爹日漸冷淡,采用冷-暴-力,足夠他受的。若是解縉等人的奏疏送上,可以想見,老爹對他的態度會變得如何。


    聽說還有人走周王的門路,意圖促使周王上表請立皇太子。


    不管消息真假,朱高熾都冒了滿身冷汗。這不是在幫他,壓根實在害他!派王安去查這背後到底是怎麽回事。三查兩查,最終查到了寧王世子朱盤烒頭上。讓朱高熾更加怒不可遏的是,其中竟然還有世子妃的影子。


    就算沒有直接證據,但同周王聯絡的人,卻與世子妃的父親有舊。


    查到這裏,朱高熾再也坐不住了。


    他能查到的東西,父皇豈會不知道?


    想想父皇對他的態度,母後近日來的提點,頭上的汗越冒越急,猛的一拍桌子,站起身,臉色卻驟然間變白,視線模糊,向前栽倒,不省人事。


    世子昏倒的消息驚動了永樂帝和徐皇後。無論朱高熾讓他們多失望,到底都是他們的嫡長子。


    太醫院的院判和當值的幾位禦醫都被請到了華殿,世子妃守在朱高熾身邊,臉色發白,卻沒有哭哭啼啼,與一旁的側妃形成了鮮明對比。


    即便如此,徐皇後對她也不見多少親近。


    “世子如何?”


    “回陛下,世子一時急怒攻心,痰迷心竅,醒來即無大礙。”


    急怒攻心?


    院判實話實說,朱棣的臉色卻未見任何好轉,顯然誤會了世子急怒的原因。不等朱高熾醒來,袍袖一揮,大步離開了華殿。


    徐皇後的表情也未見多好,在朱高熾醒來之後,叮囑世子妃好生照顧世子,也很快離開了。


    皇帝皇後同時駕臨卻先後離去,皇帝更是沒等到世子醒來,宮中傳言世子不得寵,可見確有其事。


    華殿中一片可怕的寂靜。


    朱高熾躺在**,青白著臉。


    世子妃想為他擦汗,卻被躲了過去。


    禦醫親自熬好湯藥,奉上,待世子用藥之後,告辭離開。


    &nbs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p;殿中的宦官宮人放輕了腳步,呼吸幾不可聞。


    “張氏。”


    “妾在。”


    結縭多年,又生育了朱高熾的長子,世子妃一直被世子看重,如此冰冷的口吻,從未出現過。


    “自今日起,除向母後問安,不得踏出殿中一步。另外,管好身邊的人。”


    “妾……”


    “恩?”


    “是,妾聽命。”


    世子妃咬著嘴唇,潸然欲泣。朱高熾卻不在多看一眼,他尚且自身難保,何能憐惜世子妃?何況,斷了世子妃同宮外的聯係,也是變相保住了她。自己動手,總比父皇和母後追究要好上許多。


    “你下去吧。瞻基問起,隻說孤偶然風寒,身體不適。讓他好好讀書,孝敬皇祖父。”


    “世子……”


    “孤累了。”


    朱高熾閉上眼,世子妃不敢多言,帶側妃一起從側門退了出去。


    世子病了,天子卻沒延後出發日期。


    父子之情已淡薄至此,饒是徐皇後也沒好的辦法。


    除了唏噓,部分朝臣對立儲有了新的想法,遠在開平衛的高陽郡王獲悉消息,冷笑一聲,將送到麵前的書信撕得粉碎。


    “王全。”


    “奴婢在。”


    “點個火盆,全都燒了。”


    “是。”


    王全躬身退出去,朱高煦仍在冷笑。


    先是世子,現在輪到他了?


    算盤倒是打得不錯,可也要看看自己會不會上套!


    “來人,那個怯烈帖木兒不是說有要事稟報?帶他來見孤。”


    “遵令。”


    朱高煦緊了緊常服的衣袖,氣勢沉穩,愈發肖似朱棣。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自遠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自遠方並收藏清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