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的船隊浩浩蕩蕩開往日本,航行期間,遇有形跡可疑的尖頭快船,立刻舉起喇叭,發出警告清和。


    中心內容一句話,停船,檢查!


    船隊中備有多名翻譯人員,官話,方言講不通,日本語,安南語,暹羅語等輪番上陣。總有一種語言可以溝通。


    不停船,直接跑,後果很嚴重。


    喇叭一收,直接開炮轟。


    所謂先禮後兵,不聽勸,怪不得別人。


    自洪武帝頒布禁海令,沿海各省,除軍衛舟師,民間片板不許下海。


    從建朝至永樂朝,朝廷再發嚴令,民間所用尖頭船俱改為平頭。


    到永樂初年,在大明海域出沒的尖頭船隻,除了明軍舟師和各國朝貢的船隊,就隻剩下倭寇海賊。


    鄭和船隊遇上的,正是四月間寇襲穿山的的倭賊。


    自從洪武末年,這夥倭寇便多次襲擊福建,浙江等地,燒-殺-擄-掠,無惡不作。


    明軍多次圍剿,始終無法全殲,隔些時日仍會卷土重來,且多趁衛軍不備,尋機上岸劫掠,十分的狡猾難纏。


    財物,糧食,牲畜,乃至於人口,都是搶劫的目標。得手之後,立刻潛逃入海,衛所舟師得到消息,倭寇早已逃入茫茫大海,不見蹤跡。


    幾次三番偷襲得手,全身而退,很容易得出結論,岸上有這貨倭寇的內應。


    錢倉所指揮上疏,請朝廷準許衛軍搜捕倭寇內應。


    經過一番廷議,此議未能通過。


    反對的人理由很充分,未得實據,大肆搜捕,實為擾民。


    上疏的指揮氣得咬牙,卻毫無辦法。因為這封奏疏,他又被巡按禦史盯上了,輕易動彈不得。可以相見,明察沒通過,暗訪也注定行不通。一旦下令,彈劾他的奏疏馬上會送往南京。


    一定違令調兵的大帽子扣下來,官也就當到頭了。


    此消彼長,沿海衛所官軍被捆住了手腳,隻能被動的等倭寇上岸,倭寇卻是借助內應,屢次得手,氣焰愈發囂張。幾股倭賊同海寇進行了聯合,勢力不斷膨脹,對福建沿海和浙江寧波等地造成了不小的威脅。


    鄭和船隊下東洋,首站選在日本,一個重要原因,就為解決倭寇的的問題。


    永樂帝的字典裏,壓根沒有吃虧這兩個字。


    誰敢讓他一時不自在,他就要誰一輩子不自在。


    誰敢到他地盤上挑釁,他就要誰好看!


    敢到老子的地盤上搶劫?直接抄你老窩,燒你房子!


    北元他都收拾了,還收拾不了一下小小的-島-國?


    朱棣下定決心要收拾誰,注定不會雷聲大雨點小,高舉輕放。拳頭砸下來,絕對一下見血。況且,對於在他登基之後,始終沒來朝賀的日本,朱棣很是看不順眼。


    看不順眼怎麽做?


    兩個字,收拾。


    四個字,狠狠收拾。


    倭寇侵擾,膽敢無視新皇,不來朝貢,兩者加在一起,給了朱棣足夠理由收拾這群矮子。


    船隊出發之前,永樂帝特意召見了鄭和王景弘,令兩人抵達日本之後,明確傳達他的意思。


    倭寇的問題很鬧心,明朝天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鑒於以往種種不愉快,日本必須給明朝一個滿意的答複。


    識相的,道歉,賠款,交人,一個也不能少!


    這些話,一字不漏的寫進了詔書裏。


    道理是對本國人講的,蔖爾小國,諸多蠻夷,不識教化,該收拾就不能手軟。


    鄭和王景弘齊聲應諾,表示定會遵照天子之意,一字不漏的向日本宣示天子詔令。


    永樂帝很滿意,放下筆,蓋上印璽,隨後又多加了一句,“若其不能自行剿寇,治以本國之法,明言告知,朕將派兵,治以上國之令!”


    這話說得是相當不客氣。


    翻譯過來就是,讓日本人眼睛擦亮點,掂量一下自己的斤兩,最好識相點,自動自覺把倭寇的問題解決了,再道歉賠款,自然萬事太平。


    不識相的話,朕就要動手了。


    槍炮無眼,不慎打到了人,砸塌了房子,誤傷些花花草草,在所難免。介於日本-政-府-種種不合作的態度,因此造成的一切嚴重後果,都要由日本負責!


    鄭和王景弘再次應諾。


    負責記錄天子起居的史官很是苦惱,經過了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才鄭重下筆,將此事記錄下來。


    職業道德要求他實事求是,但考慮到國際影響,下筆還是經過了潤色。


    畢竟,上-國-天子-威-脅-恐-嚇,口口聲聲要用拳頭講道理,委實不利於大明的對外形象。


    華夏是禮儀之邦,講究的是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若要以力服人,必須要春秋一下。


    在史官陛下,朱棣的一番-霸--權-之語,被春秋成了“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國之法”十二個字,留存後世。


    對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對此,日本掌權的源氏會如何想,會不會抗-議明朝實行-霸-權-主-義,欺壓友善鄰邦,還大-肆-篡--改-曆史,就不是史官考慮的問題了。


    甭管經過了幾百年,有一個道理始終通行。


    國力強盛,才有說話的底氣。國家強大了,民族強盛了,說天陽是方的都有人相信。


    永樂時期的大明,概括總結起來,完全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膽敢犯大明疆土者,殺!


    沒實際行動,隻是想想?那也不行!滅了敢實際行動的,回頭就到你地盤上去宣--誓--主--權。


    敢不服?那就打到你服為止!


    永樂帝不是個好人,和老爹一樣,在曆史上留下了好殺之名。但他卻是個稱職的皇帝。正是他手中的長刀,殺出了一個四夷臣服,萬邦來朝的華夏盛世!


    身負皇命,有天子作為後盾,鄭和相當有底氣,自然不會對日本客氣。加上暈船造成的不-良-反應,鄭公公更加沒心思和這些倭寇玩以德服人的把戲。


    趙院判的藥雖好,終究是治標不治本。即使不會吐得昏天黑地,頭疼暈眩,走路發飄,看人重影的問題依舊不少。


    身體不舒服,心情自然不會好。


    暴--躁之時,急需一個出氣筒。


    不開眼的倭寇撞了上來,自然要倒黴。


    誰讓他們異想天開,狂妄到以為自己刀槍不入,憑借幾搜小舢板就敢跟蹤明朝的超級艦隊?


    一艘木板小船,跑到無敵戰列艦前嘚瑟,不亞於一隻兔子蹦躂到老虎跟前,挑釁的比著爪子,撇著三瓣嘴,小樣,有能耐拍死我!


    自我感覺過於良好,下場往往會相當淒慘。


    暴--躁的鄭和,加上一個更加暴-躁的王景弘,兩相疊加,-暴--力-值頓時飆升。


    船上的人瞅見頭頂黑氣的鄭公公和王公公都要加倍小心,生怕這兩位氣不順踹人下海。


    敢出現在明朝船隊附近的倭船,純屬於老壽星上吊,嫌命太長,上杆子找死。


    倭寇的打探行為被視作挑釁,暴--躁--的鄭公公當即下令,收拾了這群不開眼的。


    “開炮!”


    兩個字,決定了一船倭寇的命運。


    死就死了,想抓倭寇總能抓到,不差這一船。


    鄭和船隊中,有專門搭載火炮的戰船,船上的官軍均由舟師調撥,大部分都同倭寇打過交道,對倭寇恨之入骨,很不能啖起肉喝其血。


    平日裏不能輕易下海,逮不住這幫孫子,今天遇上了,絕對是一個也別想跑!


    黑色的實心鐵球不斷砸進海水裏,砸起衝天的-浪--花。


    被水柱包圍的倭船在--浪--花--中-顛-簸-搖-擺,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偶爾還要來個平位移動,簡直像在做-極-限-運動。


    海水不斷灌入船艙,桅杆折斷,船上的倭寇完全被嚇傻了。


    不停的在船上翻滾,甚至被卷進--海--浪,頃刻不見了蹤影。


    是人就會恐懼。


    往日裏燒殺劫掠,無惡不作的倭寇,麵對隨時可能喪命的險境,也被嚇破了膽子。


    許多人表情扭曲,嘶聲大喊“妖怪”。


    不能怪他們沒見識,換到後世,有哪個地球人見到了高尖端的外星明,宇宙戰艦,估計也是同樣的反應。


    炮-轟-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一船的倭寇卻像是在地獄裏苦熬了一個世紀。


    有人眼淚鼻涕橫流,拚命叫嚷著投降。無奈沒有高音喇叭,又有炮轟和水聲遮掩,明軍壓根聽不到。


    有人承受不住壓力,徹底崩潰,不願再受折磨,直接跳海了事。


    戰船上的明軍也覺得火炮準頭太差,不願再浪費炮彈,幹脆停止了炮擊,加快速度,直接朝著倭船撞了過去。


    哢嚓一聲,兩船相撞,小船斷為兩截,整船的倭寇全部葬身大海,無一幸存。


    看著沉船時的漩渦,船上的官軍表示,加固在船頭的一層鐵皮,果真很好用。出了這個主意的興寧伯,果真是智謀之士。


    解決了一船找死的倭寇,鄭和的船隊沒有停留,繼續朝日本前進。


    大海恢複了平靜,除了幾塊漂浮在海上的木板,炮聲和沉船,好似從未存在過一般。


    遠處,一艘三桅的大食商船目睹了剛剛在海上發生的一切。


    船上的成員都被明朝戰船的威力震懾,見多識廣的船長也沒了聲音。


    一名做阿拉伯打扮,卻是滿頭紅發的男人站在船舷處,眺望鄭和船隊離開的方向,眼中是控製不住的興奮。


    陌生的旗幟,陌生的船隊,這股可怕的海上力量,就來自於傳說中的黃金國度?


    良久的沉默之後,大食商船轉動風帆,向南駛去。


    商船的目的地是安南,紅發的男人向船長提出,希望能在明朝登陸。


    “你確定?”


    “是的。”


    “好把。但我承諾的是帶你到東方來,一旦到了陸地,你付的價錢,不足以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讓我派船員保護你的安全。”


    “我明白。”


    紅發男人感謝了船長,堅持要在提前下船。


    船長盡到了提醒的義務,這人是生是死,就和他無關了。


    鄭和的船隊沒有發現這艘商船,在開往日本的途中,又遇到了幾艘倭船,能抓就抓,抓不住就送進海裏喂魚。


    隨著距離日本越來越近,這支龐大船隊的消息,終於傳到了源氏耳中。


    此時,日本剛結束南北朝,實現統一不久,掌握政權的是室町幕府,統治者是足以義滿,即史書上記載的征夷大將軍源道義。


    建年間,源道義曾下令嚴禁邊民寇掠明朝,雖說效果不大,卻得建帝派遣使臣宣諭招撫,獲賞金印。


    建帝下台之後,永樂帝登位,倭寇依舊屢有擾邊,有愈演愈烈之勢。


    朱棣是誰?


    想要皇位直接搶,把北元打得滿大漠跑的猛人。


    惹到了他,甭管是誰,都必須付出代價。


    於是,鄭和和王景弘帶著威脅意味十足的詔書出發,一路殺到了日本。


    源道義有些慌神,據得到的可靠情報,明朝船隊近兩百之數,有巨艦,船身之巨,仿佛山嶽,發炮之聲,似海嘯地動,威勢非尋常戰船可敵。


    船上成員,多為著袢襖皮甲的軍士,動輒以“神-器”揚聲海上,赫赫然,有萬軍不擋之勢。


    明朝的使者,源道義見過,明朝的戰船也曾停靠日本。


    但是,那都是懷帶著“友好”的目的前來訪問。而鄭和帶領的這支船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和友好不沾邊。


    說他們是來攻打日本,發動戰爭,還更可信些。


    萬分心焦也想不出辦法,源道義幹脆召集手下,共商對策。


    人來了,卻各個愁眉苦臉,門一關,集體沉默。


    很顯然,對於明朝船隊的來意,大家都不看好。


    萬一真要打起來,該如何應對?或者說,該往哪個方向跑?


    有人提出,先派使者前去試探。


    立刻被反駁,試探不出,更加惹惱對方該怎麽辦?萬一被當賊寇解決掉,還能以正義的名義報仇嗎?!


    源道義頭疼,手下也是一樣。


    想不出好的解決辦法,隻能先派人到港口等著,萬一明朝真是派軍前來攻打,也好提前有個準備。


    打不打得贏?


    總之,先看情況再說。


    日本人惶惶不能安,正為打仗和跑路做兩手準備。


    鄭和的船隊已漸漸靠近下關,巨大的黑影出現在海麵上,像是一頭頭巨獸,張開了大口。


    這次下東洋之行,終於抵達第一站,飽受暈船折磨的鄭和同王景弘,終於能緩口氣了。


    於此同時,孟在大寧的辦學計劃,終於初見成效。


    大寧城西,新建的儒學正式開始授課。


    兩層的建築,門前立著興寧伯親定,經天子審批的學規。


    最先一條,入學的學子,不分貧富,民族,無論邊民還是歸附部族,全部一視同仁。


    入學之後,統一發藍色布衫,帶四方平定巾。入冬發棉襖,棉帽。


    韃靼女真入學者,先隨訓導容易學漢,評定通過之後,再進行下一步學習。


    儒學中設有武訓,不說全都習成武全才,卻不能是手無縛雞之力。


    學中每月兩次考核,武皆優者,獎寶鈔兩錠,單項優異者,獎寶鈔一錠。這一點,倒和了韃靼和女真學子的胃口。比之乎者也,基本都要倒數,論拳腳功夫,馬上作戰,十次裏,有五六次能拔--出得頭籌。


    曾有禦史彈劾大寧儒學違聖人之道。


    永樂帝下旨詢問,孟立刻送上早已寫好的奏疏。內中所奏,再次瘙到了朱棣的癢處,再有禦史上言,一律駁回。


    理由很簡單,聖人言,有教無類,循循善誘。君子六藝,古已有之。大寧儒學所為,不過因材施教,何為有違聖人之道路?且邊塞苦寒,時有寇邊之禍,學中世子習武,臨到危急時,亦能保家衛國。


    “興寧伯即是以士從軍,靖難立有大功!眾卿不必多言,且觀今後便是。”


    天子金口玉言,一錘定音。


    即使仍有禦史給事中上言,也影響不到孟分毫。


    群臣隻看到了大寧儒學武兼修,卻完全忽視了儒學中開辦的“漢學習班”,以及各項學規。


    起初,朱棣也沒將此事放在眼裏,但在孟上疏之後,永樂帝頓悟了。


    負手在殿中踱步,立定,重又拿起孟額奏疏,幾乎要將每個字掰開了看,深深引入腦子裏。


    “白彥回。”


    “奴婢在!”


    “傳朕旨意,賞大寧儒學,令邊衛效仿行之。”


    “是。”


    白彥回領命退下,到內閣去傳話,今日入值的楊士奇和楊榮,聽完天子口諭,心中各自起了思量。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


    翌日,賞賜大寧儒學的旨意送出京城。


    隔日,永樂帝再下令,賜大寧鎮守,北京留守行後軍都督府同知,興寧伯麒麟服,賜鈔五百錠。


    原本,皇帝給錢是好事,就算是寶鈔,五百錠也能買不少糧食。


    可問題在於,發錢的時機不對。


    正趕上宮中賞賜奉天靖難功臣家眷,國公,侯爵,伯爵,都督,指揮,千戶,百戶,衛所鎮撫,典仗命婦皆有賞賜,其中國公夫人即獲賜冠服,賜鈔五百錠。


    接到封賞的旨意,孟沉默了,不曉得該做出何種表情。


    故意的還是湊巧?還是永樂帝大帝在玩冷幽默?


    舉頭望天,仍是無解。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自遠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自遠方並收藏清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