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六年三月
繼羽林衛之後,府軍衛,金吾衛,虎賁衛等接連進行了大比武,表現優異者均得擢升任用。喜歡就上.lwxs。
各衛中,錦衣衛的比武次序排在最後,也最引人關注。
楊鐸身為錦衣衛指揮使,引來的目光更多。曾被借調五軍都督府的紀綱等人,一樣沒能“低調“。
按照孟的話來說,金子到哪裏都能發光。何況錦衣衛中能人輩出,堪比兩百瓦日光燈,想不引人注目都難。
“莫要讓朕失望。”
朱棣的話當頭壓下,楊鐸表情不變,行禮道:“臣遵旨!”
列在校場中的錦衣衛,自同知,僉事,千戶,百戶,校尉,力士,均以刀鞘擊打盾牌,長槍鈍地,鏗鏘聲響,震耳欲聾。
回到場中,楊鐸仍是一身大紅錦衣,未著甲,隻在手腕處有一圈黑色的皮子,拇指上扳指,專為拉弓射箭之用。
鼓聲驟起,令旗揮舞,楊鐸取下背上長弓,左手持弓,如托泰山,右手搭箭,如攬圓月。
眉峰輕揚,唇角緊抿。英俊的麵容,雙眼中染上了濃烈的戰意。
破空聲響起,三支包了尖頭的木箭瞬間飛出,咄咄咄三聲,深深---紮-入-旗杆之上。
箭尾-震-顫,發出嗡嗡的聲響。
這是戰鬥開始的訊號。
列成兩陣的錦衣衛發出了震天的吼聲,盾牌手在前,長槍手在後,同一時間邁動腳步,如驚石拍案,猛然間碰撞到了一起。
沒有鮮血飛濺,隻有盾牌-撞--擊,金戈碰撞,聲聲震耳。
在場邊觀戰的武將,均是雙目微凝,議論和驚歎聲四起。
“連珠箭!”
“這樣的身手,燕山衛也是少有。”
比起吃驚不小的朱能等人,永樂帝則是心情大好,之前一度失掉的麵子重新撿了起來。
看到沒有,天子親軍,就該有這樣的氣勢!
朱高煦和朱高燧互相看看,一同咋舌。都曉得錦衣衛指揮使楊鐸是個狠人,在靖難中立有不小的功勞。待他執掌南北鎮撫司,專司錦衣衛,許多人漸漸忘記了楊鐸在戰場上的表現。
如今再看,果然驗證了那句話,盛名之下無虛士。有楊鐸這樣的指揮使,錦衣衛的武力值,直甩其他各衛一大截。不提虎賁衛金吾衛羽林衛,真刀真槍的對打,怕是燕山衛都要掂量一下。
錦衣衛執天子儀仗,掌緝捕,刑獄,專查百官。
本職工作所需,有好的身手並不奇怪。但是,這種好身手偏指個人能力。如當下一般,組成戰陣,對陣拚殺,仍給人以猛虎下山之感,惡狼撲兔之勢,未免有些太過分了!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在戰場上,片警出身的把特種兵幾招掀翻了,還不是偶然,而是次次對砍,次次掀翻,連“手誤”的機會都不給對方。
這叫什麽?
明顯畫風不對!
眼前的現實卻是,這群搞情報和刑偵工作,順便管理城市排水係統的錦衣衛,武力值驚人,著實震撼了眾人一把。
結陣,迎敵,拚殺。
即使整體比不上久同韃子對砍的邊軍,也超過其他天子親衛一大截。尤其是分批被發去看守皇陵的旗手衛,更是雲泥之別,完全不能比。
朱棣笑著點頭,楊鐸果然沒有讓他失望。
將錦衣衛的比武次序拍在最後,也是相當明智。
朱高煦和朱高燧不由得將場中的楊鐸同沈瑄比較,如果兩人單打獨鬥,不知誰勝誰負?
成國公等將領有些可惜,錦衣衛單是做情報刑偵工作有些可惜,是不是該兼職戍邊?
孟一邊解答朱瞻壑的十萬個為什麽,一邊在心中疑惑。
看到場中的楊鐸,為何會想起靖難之戰中,險險被救下的那一次?他本以為是敵人倒黴,中了流矢。回頭再看,想中流矢,還中得如此之準,也不是那麽容易。
捏捏手指,奇怪了,都過去那麽多年,怎麽會突然想起這件事?
難不成,是他最近總在想沈瑄,時不時的感歎歲月匆匆,腦子裏才會經常閃過舊事?
朱瞻壑仰頭,小臉上滿是疑問,“少保?”
孟晃晃腦袋,不敢再隨意走神,“世子有何事?”
“少保可是身體不適?”
孟有些奇怪,“世子何有此問?”
“我觀少保臉色不好。”朱瞻壑眉頭擰緊,遲疑的看了一眼場中,似十分不舍,卻還是堅定轉頭,對孟道,“若少保身體不適,我同皇祖父說,讓少保回府休息。”
“世子……”
孟被感動了,好孩子啊!
“趙院判醫術最好,皇祖母的病就是趙院判治好的。請趙院判為少保紮幾針,少保就好了。”
孟:“……”
“少保可先回府,我去太醫院請趙院判出診。”
“世子,其實,臣沒病……”
“少保,諱疾忌醫不好。
”朱瞻壑一臉認真,“我就去和皇祖父說!”
話落,轉身就朝永樂帝奔去。
孟一把沒拉住,眾目睽睽之下,也不敢拉第二下,隻能眼睜睜看著三頭身出現在永樂帝身邊,請來旨意,然後乖乖回家,等著趙院判上門給他紮針。
自從徐皇後被趙院判治愈,太醫們的針灸之術被傳得神乎其神。不隻宮內,在宮外也是發光發熱,多少人排隊等著施針。
隻有曾被當做練手對象的軍漢們避之唯恐不及,每次聽到,都忍不住要打個哆嗦。
那種滋味,比上陣和韃子互砍都難受。著實想不明白,為何會有人排隊等著挨紮。
“卿身體不適?”
朱棣開口,孟不能不出聲。他最近的確有些睡不好,臉色比尋常要憔悴些,更坐實了身體不適的猜測。
“回陛下,臣微有不適,並無大礙。”
“朕觀卿麵色不佳,可回府歇息。稍後,朕令太醫過府為卿診治。”
“謝陛下!”
孟滿臉感動,眼角餘光瞄向又被朱棣抱起來的朱瞻壑。
朱瞻壑誤會了,立刻道:“少保不必擔心,趙院判醫術極佳!”
翻譯過來,針灸的技術也是最好!
孟頓時迎風淚流,“……謝世子。”
感動?有。
手癢?更加有。
可惜,手再癢,朱棣懷裏的三頭身也不是他能下爪子的。
離開演武場,孟伯爺擦幹眼淚,抬頭望天,不得不再次感歎,在老朱家人手底下幹活,當真是不易。
孟離開不久,錦衣衛的比武也分出了勝負。
不出意外,楊鐸率領的一隊以壓倒性優勢獲勝。
至此,天子親衛大比武宣告結束。在比武中嶄露頭角的年輕將領和勇猛士卒不下三百餘人。其中有五十八人被擢升,以陳紀為代表,三-級-跳的也不在少數。除被擢升調任,依個人表現,另有布帛寶鈔賜下。
錢多錢少在其次,關鍵是臉麵!
有人收獲,自然也會有人失落。
因表現不佳被降職貶謫的官軍,數量一樣不少。發往廣西雲南和交趾三地的不下百餘人。
永樂帝明言:“再有此類官軍,均謫交趾。”
事後,這道口諭以中旨發下。
明朝的內閣製度尚未完全確立,淵閣七人隻相當於天子的機要秘書。天子的中旨發下,沒人敢不當一回事,有不開竅想以身試法的,十有八--九會先一步前往西南邊陲體驗生活。
宮中比武結束,朱棣帶著朱瞻壑去了坤寧宮。
朱高煦和朱高燧商量一下,請示過老爹,跟著趙院判一同前往興寧伯府探病。
“父王,我也想去看少保。”
相處時間不長,朱瞻壑對孟的好感卻是蹭蹭飆升,連孟本人也感到意外。他到底是怎麽得了漢王世子的眼緣,難道是在課堂上講故事的緣故?
孟十二郎委實不解。
雖然朱瞻壑是皇孫,漢王世子,每次見到孟,仍堅持行弟子禮。
起初,孟很不適應,最後是永樂帝發話,言朱瞻壑的禮,他受得,孟才漸漸開始習慣。
天地君親師,尊師重道一直是國人的傳統。能讓師傅跪著講學的,也隻有辮子朝幹得出來。
師長跪在學生麵前,還談什麽尊師,什麽重道?
畫虎不成反類犬,披上明的皮,骨子裏依舊是“主子”“奴才”那一套,著實是可歎,可笑、
可惜,朱瞻壑出宮探病的請求沒有獲得許可,隻能眼巴巴的瞅著父王和王叔離開,淚珠在眼眶裏滾啊滾,生生看疼了徐皇後的心。
“瞻壑,到皇祖母身邊來。”
“皇祖母……”
年畫娃娃撲到徐皇後懷中,到底是哭了。
朱棣皺眉,剛想說身為朱家子孫,怎麽能說哭就哭。馬上被徐皇後瞪了一眼,豆丁大點的孩子,還不許哭?這叫什麽道理!
太座威壓之下,永樂帝敗退。
惹不起,隻能躲了。
“朕還有政務未處理完,晚膳時再來。”
猛人朱棣,很不猛人的遁了。
徐皇後起身送駕,朱瞻壑一邊揉眼睛,一邊行禮,“送皇祖父。”
奶聲奶氣,帶著苦音,禮儀卻一絲不苟。
朱棣到底心軟了,摸著朱瞻壑的發頂,“明日,讓你父王帶你去伯府。”
水洗過的大眼睛瞬間亮了。
朱棣咳嗽一聲,“朕走了。”
徐皇後拉著朱瞻壑的小手,笑靨如花,“恭送陛下。”
朱棣又咳嗽一聲,這次是真走了。
從背後看去,腰杆挺直,耳朵卻有些泛紅。
永樂帝走後,徐皇後彎腰,用絲帕擦過朱瞻壑的還沾著淚水的臉,柔聲道:“你皇
祖父說的對,身為朱家子孫,不能動不動就流眼淚,你父王小時候就沒這樣。”
朱瞻壑臉紅了,愈發討人喜歡。
“謝皇祖母教誨,孫兒一定改。”
徐皇後的心都快化了。
“這就好了,晚膳想用些什麽?皇祖母讓人吩咐膳房……”
從坤寧宮出來,朱棣一路回到奉天殿西暖閣。
通政使司封存送上的奏疏已擺在禦案之上。
侯顯奉命隨船隊二度下西洋,近段時間,一直工部和宮內兩頭奔忙,在朱棣身邊伺候的時間少了。鄭和王景弘開始輪班,爭取二下西洋之前,猛刷天子麵前的存在感。
將身邊最得用的三人都派遣出去,朱棣也是不得已。
海外大陸的讓他神往,各種高產的農作物更是讓他念念不忘。
為了早一日尋找到通往這片陌生土地的航路,大明需要一支經驗豐富的航海船隊,更需要能擔當起重任的大使和領隊。
鄭和是最佳的人選。
王景弘和侯顯作為替補,也需要多次出航,方能累計經驗。一旦鄭和不能繼續擔當重任,有這兩人在,航海自不會突然中斷。
心中一直惦念著派遣船隊出航和北疆諸事,翻開奏疏,朱棣竟一個字也看不下去。幹脆將奏疏扔到一旁,開口道:“鄭和。”
“奴婢在。”
“兩月後出航,送各番邦使臣歸國之事,交給侯顯即可。你可領船隊東行,遇有番夷船隻,當多方探查海外之事。”
“奴婢遵命。”
“船隊帶回的海圖朕看過了。”朱棣道,“日前,興寧伯獻上海外輿圖,朕已令人臨摹,你可隨船攜帶。”
“是。”鄭和道,“奴婢定然竭盡所能,不負陛下所托。”
“恩。”
孟繪出的輿圖已交由兵部重繪,並參照宋元時期留下的海圖進行完善。孟刻意忽略的非洲也被增添上去。雖然大陸的形狀不對,位置卻不差多少。
有了鄭和帶回的航海圖,南洋的島嶼也陸續增添上去,成圖的效果相當驚人。
隨著船隊一次又一次出航,這幅輿圖將更加完善,先歐洲人尋找到新航路的機會也會大大增加。
“奴婢還有一事稟報陛下。”
“何事?”
“航行途中,船隊曾遇到大食商船,還有少數紅發夷人。其中有與海賊陳祖義同流合汙者,被擒獲之後,繳獲少量火銃火炮,還有船帆的製造技術,依奴婢之見,均有可借鑒之處。”
“哦?”
提起火器和造船,朱棣來了興致,剛要再問,殿外有宦官稟報,錦衣衛指揮使楊鐸求見。
“叫他進來。”
此時求見,定然不是尋常事。
楊鐸進殿行禮,沒有多言,直接呈上貴州送來的急報。
看過條子上所寫,朱棣表情瞬進一變,虎目泛出冷光,“確實查證過了?沒有出入?”
“回陛下,兩撥人都查過,確定了。”
“好,當真是好!”
朱棣猛的一拍桌案,將案上的奏疏全部掃落在地。
解縉調任貴州布政使司右參議,未見貴州鎮守鎮遠侯顧城,卻喬裝改扮,轉道普安州去見了平王!他想做什麽?平王又想做什麽?他們眼裏可還有他這個天子?!
“鎮遠侯可知此事?”
“尚無確切消息。”
“恩?”
“據下邊回報,鎮遠侯病了。而且……”
“說!”
“自平王就藩普安州,似對佛法產生了興趣,時常會請高僧入王府一敘。”
話音剛落,一聲鈍響,禦案險些被朱棣踹翻。
“混賬!”
他在京城下詔嚴查寺廟,他的兒子卻跳出來扇他巴掌?!
好,當真是很好!
朱棣猛的抽—出寶劍,用力砍在桌案之上。
興寧伯府
孟以為自己隻是睡眠不足,趙院判診脈之後,卻給了他開了方子,叮囑他一定要每日服用。
“少保舊疾難愈,需要調養。”
孟皺眉。
又是舊疾。
聽得多了,他都有些無奈了。
身體是他的,他也想好好調養,可情況不允許,又有什麽辦法?總不能辭職回家,萬事不管了吧?
“院判所言,我一定照做。”
趙院判點頭,除了湯藥,又給孟留下了兩瓶丸藥。
該說的他都說了,怎麽做,隻能看興寧伯自己,旁人是使不上多少力氣的。
如果定國公在,或許會好點。
算算日子,定國公該班師回朝了吧?
送走趙院判和探
病的朱高煦朱高燧,孟動筆寫了條子,讓親衛送去五軍都督府,告假兩日。
正打算休息,有家人來報,“伯爺,伯太夫人的家書送到。”
家書?
孟坐起身,“進來。”
家人推開門,走進內室,將剛到的書信送到孟手中。
“下去吧。”
“是。
房門關上,信封上的確是孟王氏的筆跡。
撕開信封,展開信紙,看清上麵的內容,孟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
繼羽林衛之後,府軍衛,金吾衛,虎賁衛等接連進行了大比武,表現優異者均得擢升任用。喜歡就上.lwxs。
各衛中,錦衣衛的比武次序排在最後,也最引人關注。
楊鐸身為錦衣衛指揮使,引來的目光更多。曾被借調五軍都督府的紀綱等人,一樣沒能“低調“。
按照孟的話來說,金子到哪裏都能發光。何況錦衣衛中能人輩出,堪比兩百瓦日光燈,想不引人注目都難。
“莫要讓朕失望。”
朱棣的話當頭壓下,楊鐸表情不變,行禮道:“臣遵旨!”
列在校場中的錦衣衛,自同知,僉事,千戶,百戶,校尉,力士,均以刀鞘擊打盾牌,長槍鈍地,鏗鏘聲響,震耳欲聾。
回到場中,楊鐸仍是一身大紅錦衣,未著甲,隻在手腕處有一圈黑色的皮子,拇指上扳指,專為拉弓射箭之用。
鼓聲驟起,令旗揮舞,楊鐸取下背上長弓,左手持弓,如托泰山,右手搭箭,如攬圓月。
眉峰輕揚,唇角緊抿。英俊的麵容,雙眼中染上了濃烈的戰意。
破空聲響起,三支包了尖頭的木箭瞬間飛出,咄咄咄三聲,深深---紮-入-旗杆之上。
箭尾-震-顫,發出嗡嗡的聲響。
這是戰鬥開始的訊號。
列成兩陣的錦衣衛發出了震天的吼聲,盾牌手在前,長槍手在後,同一時間邁動腳步,如驚石拍案,猛然間碰撞到了一起。
沒有鮮血飛濺,隻有盾牌-撞--擊,金戈碰撞,聲聲震耳。
在場邊觀戰的武將,均是雙目微凝,議論和驚歎聲四起。
“連珠箭!”
“這樣的身手,燕山衛也是少有。”
比起吃驚不小的朱能等人,永樂帝則是心情大好,之前一度失掉的麵子重新撿了起來。
看到沒有,天子親軍,就該有這樣的氣勢!
朱高煦和朱高燧互相看看,一同咋舌。都曉得錦衣衛指揮使楊鐸是個狠人,在靖難中立有不小的功勞。待他執掌南北鎮撫司,專司錦衣衛,許多人漸漸忘記了楊鐸在戰場上的表現。
如今再看,果然驗證了那句話,盛名之下無虛士。有楊鐸這樣的指揮使,錦衣衛的武力值,直甩其他各衛一大截。不提虎賁衛金吾衛羽林衛,真刀真槍的對打,怕是燕山衛都要掂量一下。
錦衣衛執天子儀仗,掌緝捕,刑獄,專查百官。
本職工作所需,有好的身手並不奇怪。但是,這種好身手偏指個人能力。如當下一般,組成戰陣,對陣拚殺,仍給人以猛虎下山之感,惡狼撲兔之勢,未免有些太過分了!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在戰場上,片警出身的把特種兵幾招掀翻了,還不是偶然,而是次次對砍,次次掀翻,連“手誤”的機會都不給對方。
這叫什麽?
明顯畫風不對!
眼前的現實卻是,這群搞情報和刑偵工作,順便管理城市排水係統的錦衣衛,武力值驚人,著實震撼了眾人一把。
結陣,迎敵,拚殺。
即使整體比不上久同韃子對砍的邊軍,也超過其他天子親衛一大截。尤其是分批被發去看守皇陵的旗手衛,更是雲泥之別,完全不能比。
朱棣笑著點頭,楊鐸果然沒有讓他失望。
將錦衣衛的比武次序拍在最後,也是相當明智。
朱高煦和朱高燧不由得將場中的楊鐸同沈瑄比較,如果兩人單打獨鬥,不知誰勝誰負?
成國公等將領有些可惜,錦衣衛單是做情報刑偵工作有些可惜,是不是該兼職戍邊?
孟一邊解答朱瞻壑的十萬個為什麽,一邊在心中疑惑。
看到場中的楊鐸,為何會想起靖難之戰中,險險被救下的那一次?他本以為是敵人倒黴,中了流矢。回頭再看,想中流矢,還中得如此之準,也不是那麽容易。
捏捏手指,奇怪了,都過去那麽多年,怎麽會突然想起這件事?
難不成,是他最近總在想沈瑄,時不時的感歎歲月匆匆,腦子裏才會經常閃過舊事?
朱瞻壑仰頭,小臉上滿是疑問,“少保?”
孟晃晃腦袋,不敢再隨意走神,“世子有何事?”
“少保可是身體不適?”
孟有些奇怪,“世子何有此問?”
“我觀少保臉色不好。”朱瞻壑眉頭擰緊,遲疑的看了一眼場中,似十分不舍,卻還是堅定轉頭,對孟道,“若少保身體不適,我同皇祖父說,讓少保回府休息。”
“世子……”
孟被感動了,好孩子啊!
“趙院判醫術最好,皇祖母的病就是趙院判治好的。請趙院判為少保紮幾針,少保就好了。”
孟:“……”
“少保可先回府,我去太醫院請趙院判出診。”
“世子,其實,臣沒病……”
“少保,諱疾忌醫不好。
”朱瞻壑一臉認真,“我就去和皇祖父說!”
話落,轉身就朝永樂帝奔去。
孟一把沒拉住,眾目睽睽之下,也不敢拉第二下,隻能眼睜睜看著三頭身出現在永樂帝身邊,請來旨意,然後乖乖回家,等著趙院判上門給他紮針。
自從徐皇後被趙院判治愈,太醫們的針灸之術被傳得神乎其神。不隻宮內,在宮外也是發光發熱,多少人排隊等著施針。
隻有曾被當做練手對象的軍漢們避之唯恐不及,每次聽到,都忍不住要打個哆嗦。
那種滋味,比上陣和韃子互砍都難受。著實想不明白,為何會有人排隊等著挨紮。
“卿身體不適?”
朱棣開口,孟不能不出聲。他最近的確有些睡不好,臉色比尋常要憔悴些,更坐實了身體不適的猜測。
“回陛下,臣微有不適,並無大礙。”
“朕觀卿麵色不佳,可回府歇息。稍後,朕令太醫過府為卿診治。”
“謝陛下!”
孟滿臉感動,眼角餘光瞄向又被朱棣抱起來的朱瞻壑。
朱瞻壑誤會了,立刻道:“少保不必擔心,趙院判醫術極佳!”
翻譯過來,針灸的技術也是最好!
孟頓時迎風淚流,“……謝世子。”
感動?有。
手癢?更加有。
可惜,手再癢,朱棣懷裏的三頭身也不是他能下爪子的。
離開演武場,孟伯爺擦幹眼淚,抬頭望天,不得不再次感歎,在老朱家人手底下幹活,當真是不易。
孟離開不久,錦衣衛的比武也分出了勝負。
不出意外,楊鐸率領的一隊以壓倒性優勢獲勝。
至此,天子親衛大比武宣告結束。在比武中嶄露頭角的年輕將領和勇猛士卒不下三百餘人。其中有五十八人被擢升,以陳紀為代表,三-級-跳的也不在少數。除被擢升調任,依個人表現,另有布帛寶鈔賜下。
錢多錢少在其次,關鍵是臉麵!
有人收獲,自然也會有人失落。
因表現不佳被降職貶謫的官軍,數量一樣不少。發往廣西雲南和交趾三地的不下百餘人。
永樂帝明言:“再有此類官軍,均謫交趾。”
事後,這道口諭以中旨發下。
明朝的內閣製度尚未完全確立,淵閣七人隻相當於天子的機要秘書。天子的中旨發下,沒人敢不當一回事,有不開竅想以身試法的,十有八--九會先一步前往西南邊陲體驗生活。
宮中比武結束,朱棣帶著朱瞻壑去了坤寧宮。
朱高煦和朱高燧商量一下,請示過老爹,跟著趙院判一同前往興寧伯府探病。
“父王,我也想去看少保。”
相處時間不長,朱瞻壑對孟的好感卻是蹭蹭飆升,連孟本人也感到意外。他到底是怎麽得了漢王世子的眼緣,難道是在課堂上講故事的緣故?
孟十二郎委實不解。
雖然朱瞻壑是皇孫,漢王世子,每次見到孟,仍堅持行弟子禮。
起初,孟很不適應,最後是永樂帝發話,言朱瞻壑的禮,他受得,孟才漸漸開始習慣。
天地君親師,尊師重道一直是國人的傳統。能讓師傅跪著講學的,也隻有辮子朝幹得出來。
師長跪在學生麵前,還談什麽尊師,什麽重道?
畫虎不成反類犬,披上明的皮,骨子裏依舊是“主子”“奴才”那一套,著實是可歎,可笑、
可惜,朱瞻壑出宮探病的請求沒有獲得許可,隻能眼巴巴的瞅著父王和王叔離開,淚珠在眼眶裏滾啊滾,生生看疼了徐皇後的心。
“瞻壑,到皇祖母身邊來。”
“皇祖母……”
年畫娃娃撲到徐皇後懷中,到底是哭了。
朱棣皺眉,剛想說身為朱家子孫,怎麽能說哭就哭。馬上被徐皇後瞪了一眼,豆丁大點的孩子,還不許哭?這叫什麽道理!
太座威壓之下,永樂帝敗退。
惹不起,隻能躲了。
“朕還有政務未處理完,晚膳時再來。”
猛人朱棣,很不猛人的遁了。
徐皇後起身送駕,朱瞻壑一邊揉眼睛,一邊行禮,“送皇祖父。”
奶聲奶氣,帶著苦音,禮儀卻一絲不苟。
朱棣到底心軟了,摸著朱瞻壑的發頂,“明日,讓你父王帶你去伯府。”
水洗過的大眼睛瞬間亮了。
朱棣咳嗽一聲,“朕走了。”
徐皇後拉著朱瞻壑的小手,笑靨如花,“恭送陛下。”
朱棣又咳嗽一聲,這次是真走了。
從背後看去,腰杆挺直,耳朵卻有些泛紅。
永樂帝走後,徐皇後彎腰,用絲帕擦過朱瞻壑的還沾著淚水的臉,柔聲道:“你皇
祖父說的對,身為朱家子孫,不能動不動就流眼淚,你父王小時候就沒這樣。”
朱瞻壑臉紅了,愈發討人喜歡。
“謝皇祖母教誨,孫兒一定改。”
徐皇後的心都快化了。
“這就好了,晚膳想用些什麽?皇祖母讓人吩咐膳房……”
從坤寧宮出來,朱棣一路回到奉天殿西暖閣。
通政使司封存送上的奏疏已擺在禦案之上。
侯顯奉命隨船隊二度下西洋,近段時間,一直工部和宮內兩頭奔忙,在朱棣身邊伺候的時間少了。鄭和王景弘開始輪班,爭取二下西洋之前,猛刷天子麵前的存在感。
將身邊最得用的三人都派遣出去,朱棣也是不得已。
海外大陸的讓他神往,各種高產的農作物更是讓他念念不忘。
為了早一日尋找到通往這片陌生土地的航路,大明需要一支經驗豐富的航海船隊,更需要能擔當起重任的大使和領隊。
鄭和是最佳的人選。
王景弘和侯顯作為替補,也需要多次出航,方能累計經驗。一旦鄭和不能繼續擔當重任,有這兩人在,航海自不會突然中斷。
心中一直惦念著派遣船隊出航和北疆諸事,翻開奏疏,朱棣竟一個字也看不下去。幹脆將奏疏扔到一旁,開口道:“鄭和。”
“奴婢在。”
“兩月後出航,送各番邦使臣歸國之事,交給侯顯即可。你可領船隊東行,遇有番夷船隻,當多方探查海外之事。”
“奴婢遵命。”
“船隊帶回的海圖朕看過了。”朱棣道,“日前,興寧伯獻上海外輿圖,朕已令人臨摹,你可隨船攜帶。”
“是。”鄭和道,“奴婢定然竭盡所能,不負陛下所托。”
“恩。”
孟繪出的輿圖已交由兵部重繪,並參照宋元時期留下的海圖進行完善。孟刻意忽略的非洲也被增添上去。雖然大陸的形狀不對,位置卻不差多少。
有了鄭和帶回的航海圖,南洋的島嶼也陸續增添上去,成圖的效果相當驚人。
隨著船隊一次又一次出航,這幅輿圖將更加完善,先歐洲人尋找到新航路的機會也會大大增加。
“奴婢還有一事稟報陛下。”
“何事?”
“航行途中,船隊曾遇到大食商船,還有少數紅發夷人。其中有與海賊陳祖義同流合汙者,被擒獲之後,繳獲少量火銃火炮,還有船帆的製造技術,依奴婢之見,均有可借鑒之處。”
“哦?”
提起火器和造船,朱棣來了興致,剛要再問,殿外有宦官稟報,錦衣衛指揮使楊鐸求見。
“叫他進來。”
此時求見,定然不是尋常事。
楊鐸進殿行禮,沒有多言,直接呈上貴州送來的急報。
看過條子上所寫,朱棣表情瞬進一變,虎目泛出冷光,“確實查證過了?沒有出入?”
“回陛下,兩撥人都查過,確定了。”
“好,當真是好!”
朱棣猛的一拍桌案,將案上的奏疏全部掃落在地。
解縉調任貴州布政使司右參議,未見貴州鎮守鎮遠侯顧城,卻喬裝改扮,轉道普安州去見了平王!他想做什麽?平王又想做什麽?他們眼裏可還有他這個天子?!
“鎮遠侯可知此事?”
“尚無確切消息。”
“恩?”
“據下邊回報,鎮遠侯病了。而且……”
“說!”
“自平王就藩普安州,似對佛法產生了興趣,時常會請高僧入王府一敘。”
話音剛落,一聲鈍響,禦案險些被朱棣踹翻。
“混賬!”
他在京城下詔嚴查寺廟,他的兒子卻跳出來扇他巴掌?!
好,當真是很好!
朱棣猛的抽—出寶劍,用力砍在桌案之上。
興寧伯府
孟以為自己隻是睡眠不足,趙院判診脈之後,卻給了他開了方子,叮囑他一定要每日服用。
“少保舊疾難愈,需要調養。”
孟皺眉。
又是舊疾。
聽得多了,他都有些無奈了。
身體是他的,他也想好好調養,可情況不允許,又有什麽辦法?總不能辭職回家,萬事不管了吧?
“院判所言,我一定照做。”
趙院判點頭,除了湯藥,又給孟留下了兩瓶丸藥。
該說的他都說了,怎麽做,隻能看興寧伯自己,旁人是使不上多少力氣的。
如果定國公在,或許會好點。
算算日子,定國公該班師回朝了吧?
送走趙院判和探
病的朱高煦朱高燧,孟動筆寫了條子,讓親衛送去五軍都督府,告假兩日。
正打算休息,有家人來報,“伯爺,伯太夫人的家書送到。”
家書?
孟坐起身,“進來。”
家人推開門,走進內室,將剛到的書信送到孟手中。
“下去吧。”
“是。
房門關上,信封上的確是孟王氏的筆跡。
撕開信封,展開信紙,看清上麵的內容,孟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