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胤禩明確說出不忘盟誓,貞武心裏微微一鬆,老八重情重義,以兄弟之情和當年的兄弟盟誓束縛他,是最好的辦法,他忙伸手虛扶了一把,道:“八哥請起,無須拘禮。”
俟胤禩落座,他才誠懇的說道:“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一眾兄弟或文或武,皆是才智超群,驚羨之才,若能齊心協力,必能開創大清百年盛世。
大清這數十年天下太平,日趨穩定富庶,已有盛世之象,不過,卻遠未到高枕無憂的地步,西北之地,一直未能有效管理,乃是一大亂源,北方近鄰俄羅斯野心勃勃,對大清虎視耽耽,海上也不容樂觀,歐洲各國海上力量遠強於我大清。
國內瞧著是海清河晏,卻因承平日久,武備鬆弛,八旗綠營軍紀散漫,懈於訓練,旦有戰事,根本指靠不上。吏治,這些年皇阿瑪以寬為政,吏治亦是日趨敗壞,玩忽職守,敷衍懈怠,已習為故常,大小官員競相奢靡,貪汙腐化,賄賂成風,盤剝壓榨地方亦是花樣百出,變本加利,都察院左都禦史趙申喬每到一地,皆是彈劾不斷,由廣東到江南,一路彈劾的大小官員已足有四十餘人。”
說到這裏,他輕歎了一聲,道:“這半年來,朕沒有一天感到輕鬆過。”
貞武要整頓吏治?這可是傷筋動骨之舉,胤禩不由微微一怔,眼下是否早了點?他不敢多想,忙躬身道:“主憂臣辱,皆是臣子們無能,不過,眼下事務繁多,臣鬥膽懇請皇上,將整頓吏治略放一放。”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道:“八哥慮的是,吏治確實要先放一放。皇阿瑪常告戒朕,治大國如烹小鮮,凡事不能操之過急。”說著,他話頭一轉,道:“皇阿瑪二次中風前,曾與朕談及過大清的宗藩關係,大清如今有強大的海軍,對一眾藩屬國的政策亦該隨之調整,必須實質性的掌控各藩國,而南洋諸藩國,乃是天賜我大清之糧倉,必須得納入大清版圖。
朕之前曾提出著各藩屬國押質、和親,納歲幣,便是有意逼迫各藩國,八哥如今管著理藩院,以前也曾管理過禮部,這兩部院,你都總管起來,盡快擬定出新的宗藩政策,另外,還要注意培養翻譯人才,包括各藩國和俄羅斯、英國、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的語言翻譯。”
一聽讓他總管理藩院和禮部,胤禩不由頗為興奮,老十三掌了兵部,他掌禮部,張鵬翮兼著吏部尚書,工部和戶部原本就是貞武的地盤,看來,刑部也是逃不掉,他忙躬身道:“微臣尊旨。”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才道:“跪安吧,叫三哥他們幾個進來。”
雖然已是正月底,京城卻仍是寒意十足,胤祉、胤祺、胤佑、胤祹四人站在室外等候貞武召見,不多時便冷的手足發麻,卻又不敢走動,一個個都在原地輕輕的搓手跺腳,待見到胤禩出來,四人都是精神一振。
胤禩上前含笑與四人見禮,見胤禩一臉微笑,胤佑不由問道:“八弟滿臉喜色,可是得了彩頭?”
胤禩微笑著道:“皇上叫進呢,八弟可不敢耽擱四位兄長的時間。”
一聽貞武叫進,四人也不敢多寒暄,忙匆匆進了東暖閣,進門之後,四人便恭敬的跪下,胤祉總頭道:“臣胤祉等躬請聖安。”
貞武瞥了四人一眼,老五、老七、老十二是一直未參與爭儲的,平日裏也是謹慎小心,安份守己,少與一眾兄弟和朝中大臣往來,倒是老三,有心無膽,幾次出手,卻又及時退縮,加上康熙對他的寵愛,得以保全。
見貞武未做聲,胤祉、胤祺、胤佑、胤祹四人起身後,便走到尋常跪奏的白氈毯邊,正欲下跪,貞武卻是開口道:“免了,賜座、賞茶。”
待四人謝恩落座,貞武一一望了四人一眼,才緩緩說道:“朕登基禦極已有半載,一眾兄弟皆有差事,獨你們四人,朕未安排,實不知你們心中是何想法。五哥、七哥皆曾追隨皇阿瑪西征,掌過鑲黃、正黃兩旗,又正值壯年,是願出來為朝廷效力,還是願窩在府中終老一生?”
聽的這話,胤祺、胤佑不由暗自腹誹,這話讓我們有選擇的餘地嗎?胤祺忙躬身道:“回皇上,食君之祿,分君之憂,臣等豈敢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皇上有何差譴,臣等萬死不辭。”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道:“五哥、七哥奉差勤謹,恪守本分,皇阿瑪曾多次讚揚,既願為朕分憂,為國效力,朕心甚喜,至於差事,有適合的,朕再指給你們。”
沒有具體差事?胤祉心裏不由一驚,老十四這是試探他們?他不由加了幾分小心,貞武卻沒注意他,而是看向了十二阿哥胤祹。
胤祹今年不過二十八歲,康熙四十八年與胤禎、胤禟一道晉封為貝子,胤禎是三年三晉爵,由貝子晉到親王,現在更是九五之尊,老九胤禟也晉至貝勒,就連當初未被晉封的老十三胤祥,如今也晉為貝勒,他卻仍是原地踏步,在一眾受封的成年皇子中,他的爵位是最低的,這已然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與他一樣不參與爭儲的老五、老七,一個親王一個是郡王,兩人即便是窩在王府,也足以舒舒服服過完這輩子,對兒孫也算是有個交代,可他不行,貝子一年才多少俸銀,一大家子人吃馬嚼的,根本就是入不敷出,再說,也愧對兒孫,大清的爵位,除了鐵帽子王,都是逐代降爵承襲,貝子能福蔭子孫幾代?
因此,他不能跟老五、老七兩人比,必須得奮鬥,為自己,也為兒孫後代,不說親王,晉個郡王,也能對自己對子孫有個交代,大清的爵位不是那麽容易晉封的,沒有戰功,就隻能是討皇上的歡心了,而眼下,無疑是最好的機會。
一見貞武望過來,胤祹忙主動說道:“微臣身為皇族宗親,忠君愛國,乃是大義所在,為皇上分憂,為朝廷效力,乃是臣子本分,微臣年少,精力充沛,亦能吃苦耐勞,懇請皇上指派差事。”
見胤祹如此乖巧,貞武不由微微點了點頭,老十二雖然不結黨,不爭儲,但其才幹卻不輸於一眾爭儲的兄弟,微微沉吟,他才道:“十二哥自幼為蘇麻喇姑教導,學識過人,才幹出眾,深受皇阿瑪喜愛,卻是缺少曆練。”
微微一頓,他才緩緩道:“刑部滿尚書哈山,糊塗不更事,著革職。調鑲藍旗滿州都統賴都為刑部滿尚書。調鑲黃旗滿州都統善丹接替鑲藍旗滿州都統,著貝子胤祹接替鑲黃旗滿州都統。”
一聽接替鑲黃旗滿州都統,胤祹不由大喜,鑲黃旗乃是皇帝親領,不是親信,根本不可能出任上三旗的都統,貞武此舉,是明確的將他當做了親信,他連忙起身,跪下道:“臣胤祹尊旨,謝皇上隆恩。”
三阿哥胤祉卻是暗暗驚詫於貞武的手段,貞武本身出自鑲藍旗,與旗主簡親王雅爾江阿關係密切,都統賴都定然是他心腹,出任刑部尚書,這無疑是對六部開始清洗了,但看起來,卻是絲毫不著痕跡。
胤祺、胤佑兩人卻是沒想到,居然是老十二先得了彩頭,不由頗為不解,他兩人都有管理旗務的經驗,何以貞武不用他二人,卻用了沒有經驗的老十二?是對他二人不放心?這似乎沒有理由。
貞武哪裏知道他二人心裏的疑惑,看了他三人一眼,含笑道:“五哥、七哥、十二哥先跪安吧,須得日日參加早朝,不得懈怠。”
三人忙身跪下道:“臣等尊旨,臣等告退。”
見他三人退了出去,三阿哥胤祉心裏不覺有些忐忑,參與爭儲的一眾兄弟,老大、老二仍在圈禁之中,老四去了歐洲,老八已是死心踏地的支持老十四,如今就他一個浮萍般飄著,老十四不會是要對他下手吧?康熙還在,想來老十四不會如此迫不及待。
正在心上心下之時,貞武已是開口說道:“三哥乃文人本色。”
什麽意思?胤祉不由微微怔了下,卻是不敢接口,滿臉狐疑的瞥了貞武一眼,又低下頭來,貞武卻是語氣一變,沉聲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這句話三哥聽聞過沒有?”
果然是算舊帳來了,胤祉心裏一驚,不敢再坐,忙一提袍角跪了下來,磕了個頭,悶聲道:“微臣不敢。”
“三哥無須驚慌,起來坐下回話。”貞武瞥了他一眼,淡淡的道:“大哥、二哥圈禁,三哥既是長子,又素為皇阿瑪寵愛,論才學,三哥精於律算,擅於西學,文學造詣,一眾兄弟也無人能與三哥比肩,立嫡立長立賢立愛,三哥可謂占全了,三哥知道為什麽皇阿瑪不立你為儲嗎?”
胤祉不由抬起頭詫異的望了貞武一眼,老十四這是什麽意思?顯擺嗎?炫耀嗎?還是成心奚落他?
(未完待續)
俟胤禩落座,他才誠懇的說道:“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一眾兄弟或文或武,皆是才智超群,驚羨之才,若能齊心協力,必能開創大清百年盛世。
大清這數十年天下太平,日趨穩定富庶,已有盛世之象,不過,卻遠未到高枕無憂的地步,西北之地,一直未能有效管理,乃是一大亂源,北方近鄰俄羅斯野心勃勃,對大清虎視耽耽,海上也不容樂觀,歐洲各國海上力量遠強於我大清。
國內瞧著是海清河晏,卻因承平日久,武備鬆弛,八旗綠營軍紀散漫,懈於訓練,旦有戰事,根本指靠不上。吏治,這些年皇阿瑪以寬為政,吏治亦是日趨敗壞,玩忽職守,敷衍懈怠,已習為故常,大小官員競相奢靡,貪汙腐化,賄賂成風,盤剝壓榨地方亦是花樣百出,變本加利,都察院左都禦史趙申喬每到一地,皆是彈劾不斷,由廣東到江南,一路彈劾的大小官員已足有四十餘人。”
說到這裏,他輕歎了一聲,道:“這半年來,朕沒有一天感到輕鬆過。”
貞武要整頓吏治?這可是傷筋動骨之舉,胤禩不由微微一怔,眼下是否早了點?他不敢多想,忙躬身道:“主憂臣辱,皆是臣子們無能,不過,眼下事務繁多,臣鬥膽懇請皇上,將整頓吏治略放一放。”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道:“八哥慮的是,吏治確實要先放一放。皇阿瑪常告戒朕,治大國如烹小鮮,凡事不能操之過急。”說著,他話頭一轉,道:“皇阿瑪二次中風前,曾與朕談及過大清的宗藩關係,大清如今有強大的海軍,對一眾藩屬國的政策亦該隨之調整,必須實質性的掌控各藩國,而南洋諸藩國,乃是天賜我大清之糧倉,必須得納入大清版圖。
朕之前曾提出著各藩屬國押質、和親,納歲幣,便是有意逼迫各藩國,八哥如今管著理藩院,以前也曾管理過禮部,這兩部院,你都總管起來,盡快擬定出新的宗藩政策,另外,還要注意培養翻譯人才,包括各藩國和俄羅斯、英國、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的語言翻譯。”
一聽讓他總管理藩院和禮部,胤禩不由頗為興奮,老十三掌了兵部,他掌禮部,張鵬翮兼著吏部尚書,工部和戶部原本就是貞武的地盤,看來,刑部也是逃不掉,他忙躬身道:“微臣尊旨。”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才道:“跪安吧,叫三哥他們幾個進來。”
雖然已是正月底,京城卻仍是寒意十足,胤祉、胤祺、胤佑、胤祹四人站在室外等候貞武召見,不多時便冷的手足發麻,卻又不敢走動,一個個都在原地輕輕的搓手跺腳,待見到胤禩出來,四人都是精神一振。
胤禩上前含笑與四人見禮,見胤禩一臉微笑,胤佑不由問道:“八弟滿臉喜色,可是得了彩頭?”
胤禩微笑著道:“皇上叫進呢,八弟可不敢耽擱四位兄長的時間。”
一聽貞武叫進,四人也不敢多寒暄,忙匆匆進了東暖閣,進門之後,四人便恭敬的跪下,胤祉總頭道:“臣胤祉等躬請聖安。”
貞武瞥了四人一眼,老五、老七、老十二是一直未參與爭儲的,平日裏也是謹慎小心,安份守己,少與一眾兄弟和朝中大臣往來,倒是老三,有心無膽,幾次出手,卻又及時退縮,加上康熙對他的寵愛,得以保全。
見貞武未做聲,胤祉、胤祺、胤佑、胤祹四人起身後,便走到尋常跪奏的白氈毯邊,正欲下跪,貞武卻是開口道:“免了,賜座、賞茶。”
待四人謝恩落座,貞武一一望了四人一眼,才緩緩說道:“朕登基禦極已有半載,一眾兄弟皆有差事,獨你們四人,朕未安排,實不知你們心中是何想法。五哥、七哥皆曾追隨皇阿瑪西征,掌過鑲黃、正黃兩旗,又正值壯年,是願出來為朝廷效力,還是願窩在府中終老一生?”
聽的這話,胤祺、胤佑不由暗自腹誹,這話讓我們有選擇的餘地嗎?胤祺忙躬身道:“回皇上,食君之祿,分君之憂,臣等豈敢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皇上有何差譴,臣等萬死不辭。”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道:“五哥、七哥奉差勤謹,恪守本分,皇阿瑪曾多次讚揚,既願為朕分憂,為國效力,朕心甚喜,至於差事,有適合的,朕再指給你們。”
沒有具體差事?胤祉心裏不由一驚,老十四這是試探他們?他不由加了幾分小心,貞武卻沒注意他,而是看向了十二阿哥胤祹。
胤祹今年不過二十八歲,康熙四十八年與胤禎、胤禟一道晉封為貝子,胤禎是三年三晉爵,由貝子晉到親王,現在更是九五之尊,老九胤禟也晉至貝勒,就連當初未被晉封的老十三胤祥,如今也晉為貝勒,他卻仍是原地踏步,在一眾受封的成年皇子中,他的爵位是最低的,這已然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與他一樣不參與爭儲的老五、老七,一個親王一個是郡王,兩人即便是窩在王府,也足以舒舒服服過完這輩子,對兒孫也算是有個交代,可他不行,貝子一年才多少俸銀,一大家子人吃馬嚼的,根本就是入不敷出,再說,也愧對兒孫,大清的爵位,除了鐵帽子王,都是逐代降爵承襲,貝子能福蔭子孫幾代?
因此,他不能跟老五、老七兩人比,必須得奮鬥,為自己,也為兒孫後代,不說親王,晉個郡王,也能對自己對子孫有個交代,大清的爵位不是那麽容易晉封的,沒有戰功,就隻能是討皇上的歡心了,而眼下,無疑是最好的機會。
一見貞武望過來,胤祹忙主動說道:“微臣身為皇族宗親,忠君愛國,乃是大義所在,為皇上分憂,為朝廷效力,乃是臣子本分,微臣年少,精力充沛,亦能吃苦耐勞,懇請皇上指派差事。”
見胤祹如此乖巧,貞武不由微微點了點頭,老十二雖然不結黨,不爭儲,但其才幹卻不輸於一眾爭儲的兄弟,微微沉吟,他才道:“十二哥自幼為蘇麻喇姑教導,學識過人,才幹出眾,深受皇阿瑪喜愛,卻是缺少曆練。”
微微一頓,他才緩緩道:“刑部滿尚書哈山,糊塗不更事,著革職。調鑲藍旗滿州都統賴都為刑部滿尚書。調鑲黃旗滿州都統善丹接替鑲藍旗滿州都統,著貝子胤祹接替鑲黃旗滿州都統。”
一聽接替鑲黃旗滿州都統,胤祹不由大喜,鑲黃旗乃是皇帝親領,不是親信,根本不可能出任上三旗的都統,貞武此舉,是明確的將他當做了親信,他連忙起身,跪下道:“臣胤祹尊旨,謝皇上隆恩。”
三阿哥胤祉卻是暗暗驚詫於貞武的手段,貞武本身出自鑲藍旗,與旗主簡親王雅爾江阿關係密切,都統賴都定然是他心腹,出任刑部尚書,這無疑是對六部開始清洗了,但看起來,卻是絲毫不著痕跡。
胤祺、胤佑兩人卻是沒想到,居然是老十二先得了彩頭,不由頗為不解,他兩人都有管理旗務的經驗,何以貞武不用他二人,卻用了沒有經驗的老十二?是對他二人不放心?這似乎沒有理由。
貞武哪裏知道他二人心裏的疑惑,看了他三人一眼,含笑道:“五哥、七哥、十二哥先跪安吧,須得日日參加早朝,不得懈怠。”
三人忙身跪下道:“臣等尊旨,臣等告退。”
見他三人退了出去,三阿哥胤祉心裏不覺有些忐忑,參與爭儲的一眾兄弟,老大、老二仍在圈禁之中,老四去了歐洲,老八已是死心踏地的支持老十四,如今就他一個浮萍般飄著,老十四不會是要對他下手吧?康熙還在,想來老十四不會如此迫不及待。
正在心上心下之時,貞武已是開口說道:“三哥乃文人本色。”
什麽意思?胤祉不由微微怔了下,卻是不敢接口,滿臉狐疑的瞥了貞武一眼,又低下頭來,貞武卻是語氣一變,沉聲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這句話三哥聽聞過沒有?”
果然是算舊帳來了,胤祉心裏一驚,不敢再坐,忙一提袍角跪了下來,磕了個頭,悶聲道:“微臣不敢。”
“三哥無須驚慌,起來坐下回話。”貞武瞥了他一眼,淡淡的道:“大哥、二哥圈禁,三哥既是長子,又素為皇阿瑪寵愛,論才學,三哥精於律算,擅於西學,文學造詣,一眾兄弟也無人能與三哥比肩,立嫡立長立賢立愛,三哥可謂占全了,三哥知道為什麽皇阿瑪不立你為儲嗎?”
胤祉不由抬起頭詫異的望了貞武一眼,老十四這是什麽意思?顯擺嗎?炫耀嗎?還是成心奚落他?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