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此一事,陸府終於安靜下來。林謹容自然不會放過這種加強自家根基的機會,她穩當謹慎地往前走著,不驕不躁,打理家事越來越得心應手,雖偶爾會與塗氏、林玉珍爆發點小衝突,但大體事情都按部就班地照著她計劃…的走,沒有半點差錯,她的生活忙碌而充實,心情平靜無波。
茶肆順利開張,成了平洲城小有名氣的風雅之地,以吳襄等人為首的一群書生專愛到此吟詩作對,有江南來此間做生意的豪客,也愛往此間消遣:鹽堿地裏種下的高粱喜獲豐收,佃戶很是滿意:林世全越練越老辣,和林謹容商量著,隻等吳襄幫忙弄的戶籍一下來,就在那邊開個香藥分店。
陶鳳棠在江南置了一所非常漂亮的宅子,林謹容與林謹音通信時,嚐試著攛掇她勸陶鳳棠再多置些產業,又表示江南實在是個值得去的地方,就算是舍不得把家搬過去,去住幾年也是極不錯的嚐試雲雲。林謹音有些動心,卻還拿不定主意,林謹容也不急,隻在給寂寞的陶舜欽每月一封的例行請安信中不經意地透一點江南風情而已。
忙碌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轉眼夏去冬來,又是大半年時光。
將近冬至,陰霾了好幾日的天空終於放晴,林謹容與林世全對完賬,回到家中又和管事們打了一回交道,已是疲累不堪,便把餘下諸事交與荔枝和芳竹二人去辦,正待要在榻上曬著太陽歪一會兒,桂圓進來道:“奶奶,大太太請您過去。”
林謹容少不得掙著起身:“可知是什麽事?”
“不知。
”桂圓小心翼翼地道:“但剛才聽說大奶奶有身孕了。”一邊說,一邊悄悄瞅了瞅林謹容,暗想道,這奶奶進門都大半年了,也不見有任何動靜雖然表麵上半點不顯,但想來也是急的吧?肯定更不喜歡聽到這種消息的。桂圓如此一想,麵上就帶了幾分自以為是的小心謹慎。
林謹容知她甚深,一看她鼻神情就知道她在想什麽也不說什麽,隻神色淡淡的吩咐道:“今日二爺要歸家,記得讓廚房晚點送飯上來,盹鍋羊肉,再備一壺酒溫著。”
桂圓應了,自去安排不提。
林謹容整飾完畢,立在門首打量著在廊下吩咐小丫頭們做事的桂圓。桂圓已經長成烏鴉鴉的頭發上簪了一枝豔麗的琉璃梅huā簪子,越發襯得頸項雪白,個頭不高不矮,天生的溜肩水蛇腰,即便是冬日裏穿得厚衣裳樸素,卻也掩不住身段風流,正是女子最美好的年紀。
林謹容很快收回目光,叫了櫻桃,穩步下了台階,朝著院外走去。此時已是仲冬,天空雖然晴朗太陽照不到的地方仍然陰寒得緊,林謹容不拍曬,專撿著陽光燦爛的地方走,日光暖暖地照在身上,讓人骨頭都是酥的,隻想躺平了好好睡上一覺才好。
櫻桃歡快地跟在她身後嘰嘰喳喳說個不休:“奶奶,好喜歡曬這太陽呢,要是天天都這樣晴不下雪那該多好?家裏的炭都要少耗些。”
林謹容笑道:“傻丫頭,要是天天這樣晴,不下雪明年你就該喝西北風了。”
櫻桃吐了吐舌頭,照舊無憂無慮的歡快。主仆二人故意在外頭多繞了一圈,曬得身上暖洋洋的了方才進了林玉珍的門。
陸雲正倚在熏籠邊發呆,見林謹容進來便匆匆起身與她打了個招呼自行辭去。林謹容眼尖,見陸雲的眼睛有些婁紅,林玉珍的臉色也不好看,便不多話,安安靜靜地行了禮,就坐在一旁靜等林玉珍發話。
林玉珍錄了一把橘子皮拿在手裏,示意林謹容幫忙把熏籠揭起,將橘子皮扔進炭盆中,漫不經心地道:“後日便是你七妹妹的婚宴。”
橘子皮被炭火燒得冒起一陣青煙,漸漸發幹發皺變黑發紅,散發出一陣淡淡的清香味兒,林謹容深深吸了一口,道:“賀儀都安排好了的,姑母可是還有什麽吩咐?”
林玉珍微蹙著眉頭道:“你二舅母家一個遠房親戚要來恭賀,不知道你還記得不,是姓金的,叫趁於,算起來是你二伯母的表侄,當年來過平洲,在府裏住過小半個月。”
林謹容本以為她會說呂氏懷孕之事,見是說這個,立時來了幾分精神。雖然林玉珍語焉不詳的,但這說的不就是陸雲未來的夫家麽,隻不過那時候林玉珍不耐煩與她講這事兒罷了,是事情已經定下之後,她才又知曉的。其中的具體經過她並不知,隻記得這樁親事反反複複好幾次才算是成了。但此刻她自然不能說她知道,隻作了恍惚的樣子道:“那時我還小呢,記不得了。”
林玉珍並不在意林謹容記不記得,她本來也隻是想找個相對可以信任的人商量一下而已。”我倒是恍惚記得一點,但年歲太久,已經記不得他的長相了,況且那時節他還小,長大了也會變。聽你二伯母說起如今倒是一表人才,也不知真假。”
林謹容慎重地道:“二伯母多年不曾歸寧,平日又與金家少有來往,想來也是從旁人那裏知曉的,倒是當不得真。此人怎麽了?”林玉珍很不想多說的樣子,猶豫好一歇方道:“此人如今已做了益州那邊慶縣的知縣。”林謹容佯作歡喜:“那真是不錯,年紀輕輕的可真不容易。隻是他如今不是做了官的麽?益州離我們這裏將近幾千裏,又怎能來此恭賀?”林玉珍有些尷尬地小聲道:“來的不是他,是他的母親和大嫂。
年紀,也不算輕了,二十七八了吧。他,早年一直都在讀書,不曾娶親,故而耽擱了。家裏就隻有一個寡母和兄嫂,家境也還不錯,生計絕不成問題。”
此時有許多人家的子弟,為了前程而耽擱了親事的也不少,這位雖然年紀大了點,好歹是熬出頭授官了,也算不錯。林謹容就順著林玉、
珍的意思道:“如果人勤奮,人品好,那也不錯。隻是年齡稍大了些,離得也遠了點。”“也不算太大,大點懂得疼人遠是遠了,可難保嫁個離家近的,將來出仕也不見得就近了,興許去得還更遠呢”林玉珍不停地找著借口,她一想到陸建新的來信,陸老太爺的警示就煩躁不堪,苦惱地把手裏的橘子瓣扔進水晶盤裏:“我覺著還不錯,畢竟阿雲的年紀真是不小了,可她不願意,聽都不願意聽我細說,隻說此人年紀這麽大,身邊必有侍妾。我說侍妾算個什麽東西?不過雞狗一樣的存在,不喜歡就打賣了,偏她聽不進去。她也沒個姐妹,你去替我勸勸她。”勸不願意出嫁,且眼高於頂的人出嫁,再沒有比這個更難的差事了,林謹容暗暗叫苦,卻推脫不得,隻好道:“我之前和阿雲從來沒有提過這方麵的事,也不知她願不願意聽我的呢。”此人比之陸雲大了近十歲,又不是什麽有名的才子,這把年紀也不過是個中下縣的知縣,且不知長相品性如何,比之吳襄,實在是差得遠了點。林玉珍是接受現實了,陸雲卻還沒有,也可以說是陸雲明白現實,卻還不願意承認,更不肯服這口氣。能叫林謹容怎麽辦?
林玉珍真是一個頭兩個大,也是病急亂投醫:“你去試試就是了。
我早知道就不該和她說。這下可好,她連你七妹的婚宴都不肯去了。”人不去,還怎麽相看?再不去,以後這種相對不錯的親事又到哪裏去找?年複一年的拖下去,難不成還要真的留在家裏養一輩子,給人笑話一輩子不成?又或者,聽陸建新或陸老太爺的安排?那時候可就根本由不得她們母女了,男人看問題和女人總是不一樣,誰知道又會配個什麽人?指不定還不如這個。
林謹容隻好站起身來:“那我先去試試。
“不急,她剛和我大發了一回脾氣,你這會兒去她必不肯見你,見了你也聽不進去,你等晚上她心情好些了再去勸她。”林玉珍輕輕啜了一口茶,示意林謹容坐下:“聽說了吧,你大嫂又有身孕了。老太爺打算明年秋天給陸經娶親。”
林謹容就垂了頭,把玩著腰間的緋色玉環帶一言不發。
林玉珍皺著眉頭道:“你到底是怎麽回事?他也不是不肯經常回家,我看他待你也不錯,你們年輕夫妻……”說到這裏,她也說不下去了,耬而道:“原來給你母親看病的那個水老先生不是挺不錯的麽?我看你此番回去,還是和你母親說說,請他來給你看看的好!不然再拖上些日子,等到陸經媳婦進門也有了,我看你怎麽辦!”
林謹容低聲道:“是。”林玉珍見她低眉垂眼的,心想真是難得有她這樣乖順的時候,便又道:“我看老大夫妻倆就是故意挑著這兩日說的!我聽說你二嬸娘在鄉下住著,日日吃齋念佛,廣結善緣,博了個好名聲呢。這下子,有人要在你祖母麵前念叨她了。”臨近冬至,要祭祖,要互送節物,賀冬,守冬,家裏正是最忙的時候,偏巧呂氏這個時候爆出有孕要養胎來,那不正是給宋氏回來製造機會麽?
茶肆順利開張,成了平洲城小有名氣的風雅之地,以吳襄等人為首的一群書生專愛到此吟詩作對,有江南來此間做生意的豪客,也愛往此間消遣:鹽堿地裏種下的高粱喜獲豐收,佃戶很是滿意:林世全越練越老辣,和林謹容商量著,隻等吳襄幫忙弄的戶籍一下來,就在那邊開個香藥分店。
陶鳳棠在江南置了一所非常漂亮的宅子,林謹容與林謹音通信時,嚐試著攛掇她勸陶鳳棠再多置些產業,又表示江南實在是個值得去的地方,就算是舍不得把家搬過去,去住幾年也是極不錯的嚐試雲雲。林謹音有些動心,卻還拿不定主意,林謹容也不急,隻在給寂寞的陶舜欽每月一封的例行請安信中不經意地透一點江南風情而已。
忙碌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轉眼夏去冬來,又是大半年時光。
將近冬至,陰霾了好幾日的天空終於放晴,林謹容與林世全對完賬,回到家中又和管事們打了一回交道,已是疲累不堪,便把餘下諸事交與荔枝和芳竹二人去辦,正待要在榻上曬著太陽歪一會兒,桂圓進來道:“奶奶,大太太請您過去。”
林謹容少不得掙著起身:“可知是什麽事?”
“不知。
”桂圓小心翼翼地道:“但剛才聽說大奶奶有身孕了。”一邊說,一邊悄悄瞅了瞅林謹容,暗想道,這奶奶進門都大半年了,也不見有任何動靜雖然表麵上半點不顯,但想來也是急的吧?肯定更不喜歡聽到這種消息的。桂圓如此一想,麵上就帶了幾分自以為是的小心謹慎。
林謹容知她甚深,一看她鼻神情就知道她在想什麽也不說什麽,隻神色淡淡的吩咐道:“今日二爺要歸家,記得讓廚房晚點送飯上來,盹鍋羊肉,再備一壺酒溫著。”
桂圓應了,自去安排不提。
林謹容整飾完畢,立在門首打量著在廊下吩咐小丫頭們做事的桂圓。桂圓已經長成烏鴉鴉的頭發上簪了一枝豔麗的琉璃梅huā簪子,越發襯得頸項雪白,個頭不高不矮,天生的溜肩水蛇腰,即便是冬日裏穿得厚衣裳樸素,卻也掩不住身段風流,正是女子最美好的年紀。
林謹容很快收回目光,叫了櫻桃,穩步下了台階,朝著院外走去。此時已是仲冬,天空雖然晴朗太陽照不到的地方仍然陰寒得緊,林謹容不拍曬,專撿著陽光燦爛的地方走,日光暖暖地照在身上,讓人骨頭都是酥的,隻想躺平了好好睡上一覺才好。
櫻桃歡快地跟在她身後嘰嘰喳喳說個不休:“奶奶,好喜歡曬這太陽呢,要是天天都這樣晴不下雪那該多好?家裏的炭都要少耗些。”
林謹容笑道:“傻丫頭,要是天天這樣晴,不下雪明年你就該喝西北風了。”
櫻桃吐了吐舌頭,照舊無憂無慮的歡快。主仆二人故意在外頭多繞了一圈,曬得身上暖洋洋的了方才進了林玉珍的門。
陸雲正倚在熏籠邊發呆,見林謹容進來便匆匆起身與她打了個招呼自行辭去。林謹容眼尖,見陸雲的眼睛有些婁紅,林玉珍的臉色也不好看,便不多話,安安靜靜地行了禮,就坐在一旁靜等林玉珍發話。
林玉珍錄了一把橘子皮拿在手裏,示意林謹容幫忙把熏籠揭起,將橘子皮扔進炭盆中,漫不經心地道:“後日便是你七妹妹的婚宴。”
橘子皮被炭火燒得冒起一陣青煙,漸漸發幹發皺變黑發紅,散發出一陣淡淡的清香味兒,林謹容深深吸了一口,道:“賀儀都安排好了的,姑母可是還有什麽吩咐?”
林玉珍微蹙著眉頭道:“你二舅母家一個遠房親戚要來恭賀,不知道你還記得不,是姓金的,叫趁於,算起來是你二伯母的表侄,當年來過平洲,在府裏住過小半個月。”
林謹容本以為她會說呂氏懷孕之事,見是說這個,立時來了幾分精神。雖然林玉珍語焉不詳的,但這說的不就是陸雲未來的夫家麽,隻不過那時候林玉珍不耐煩與她講這事兒罷了,是事情已經定下之後,她才又知曉的。其中的具體經過她並不知,隻記得這樁親事反反複複好幾次才算是成了。但此刻她自然不能說她知道,隻作了恍惚的樣子道:“那時我還小呢,記不得了。”
林玉珍並不在意林謹容記不記得,她本來也隻是想找個相對可以信任的人商量一下而已。”我倒是恍惚記得一點,但年歲太久,已經記不得他的長相了,況且那時節他還小,長大了也會變。聽你二伯母說起如今倒是一表人才,也不知真假。”
林謹容慎重地道:“二伯母多年不曾歸寧,平日又與金家少有來往,想來也是從旁人那裏知曉的,倒是當不得真。此人怎麽了?”林玉珍很不想多說的樣子,猶豫好一歇方道:“此人如今已做了益州那邊慶縣的知縣。”林謹容佯作歡喜:“那真是不錯,年紀輕輕的可真不容易。隻是他如今不是做了官的麽?益州離我們這裏將近幾千裏,又怎能來此恭賀?”林玉珍有些尷尬地小聲道:“來的不是他,是他的母親和大嫂。
年紀,也不算輕了,二十七八了吧。他,早年一直都在讀書,不曾娶親,故而耽擱了。家裏就隻有一個寡母和兄嫂,家境也還不錯,生計絕不成問題。”
此時有許多人家的子弟,為了前程而耽擱了親事的也不少,這位雖然年紀大了點,好歹是熬出頭授官了,也算不錯。林謹容就順著林玉、
珍的意思道:“如果人勤奮,人品好,那也不錯。隻是年齡稍大了些,離得也遠了點。”“也不算太大,大點懂得疼人遠是遠了,可難保嫁個離家近的,將來出仕也不見得就近了,興許去得還更遠呢”林玉珍不停地找著借口,她一想到陸建新的來信,陸老太爺的警示就煩躁不堪,苦惱地把手裏的橘子瓣扔進水晶盤裏:“我覺著還不錯,畢竟阿雲的年紀真是不小了,可她不願意,聽都不願意聽我細說,隻說此人年紀這麽大,身邊必有侍妾。我說侍妾算個什麽東西?不過雞狗一樣的存在,不喜歡就打賣了,偏她聽不進去。她也沒個姐妹,你去替我勸勸她。”勸不願意出嫁,且眼高於頂的人出嫁,再沒有比這個更難的差事了,林謹容暗暗叫苦,卻推脫不得,隻好道:“我之前和阿雲從來沒有提過這方麵的事,也不知她願不願意聽我的呢。”此人比之陸雲大了近十歲,又不是什麽有名的才子,這把年紀也不過是個中下縣的知縣,且不知長相品性如何,比之吳襄,實在是差得遠了點。林玉珍是接受現實了,陸雲卻還沒有,也可以說是陸雲明白現實,卻還不願意承認,更不肯服這口氣。能叫林謹容怎麽辦?
林玉珍真是一個頭兩個大,也是病急亂投醫:“你去試試就是了。
我早知道就不該和她說。這下可好,她連你七妹的婚宴都不肯去了。”人不去,還怎麽相看?再不去,以後這種相對不錯的親事又到哪裏去找?年複一年的拖下去,難不成還要真的留在家裏養一輩子,給人笑話一輩子不成?又或者,聽陸建新或陸老太爺的安排?那時候可就根本由不得她們母女了,男人看問題和女人總是不一樣,誰知道又會配個什麽人?指不定還不如這個。
林謹容隻好站起身來:“那我先去試試。
“不急,她剛和我大發了一回脾氣,你這會兒去她必不肯見你,見了你也聽不進去,你等晚上她心情好些了再去勸她。”林玉珍輕輕啜了一口茶,示意林謹容坐下:“聽說了吧,你大嫂又有身孕了。老太爺打算明年秋天給陸經娶親。”
林謹容就垂了頭,把玩著腰間的緋色玉環帶一言不發。
林玉珍皺著眉頭道:“你到底是怎麽回事?他也不是不肯經常回家,我看他待你也不錯,你們年輕夫妻……”說到這裏,她也說不下去了,耬而道:“原來給你母親看病的那個水老先生不是挺不錯的麽?我看你此番回去,還是和你母親說說,請他來給你看看的好!不然再拖上些日子,等到陸經媳婦進門也有了,我看你怎麽辦!”
林謹容低聲道:“是。”林玉珍見她低眉垂眼的,心想真是難得有她這樣乖順的時候,便又道:“我看老大夫妻倆就是故意挑著這兩日說的!我聽說你二嬸娘在鄉下住著,日日吃齋念佛,廣結善緣,博了個好名聲呢。這下子,有人要在你祖母麵前念叨她了。”臨近冬至,要祭祖,要互送節物,賀冬,守冬,家裏正是最忙的時候,偏巧呂氏這個時候爆出有孕要養胎來,那不正是給宋氏回來製造機會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