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智吃飯的時候,李怡什麽話都沒有問,隻是陪著他聊一些平常之事,一頓飯倒也吃的輕鬆愉快,最近這段時間,朝廷中的事情很多很複雜,趙智煩心的很,今天到了李怡這裏,難得輕鬆了一陣子。
一頓飯吃罷,自有下人收拾殘局,李怡扶著趙智坐下,端來茶水。
李怡沒說什麽,趙智倒是先說話了。
趙智輕啄了一口茶水,瞥了李怡一眼,淡聲說道:“丫丫,狗兒找過你吧?”
<a id="wzsy" href="http://www.baimengshu.com">baimengshu.com</a>
李怡在一旁坐下,輕笑道:“什麽事都瞞不過你,狗兒上午進的宮,說了一些事情,便是離開,我留他吃飯,這臭小子說怕你對其責罵,不敢停留。”
趙智淡聲道:“既然怕我責罵,為何還要去見黃詬,做事之前也不動動腦子,若還這麽不懂三思行事,以後有他吃虧的時候。”
李怡看了趙智一眼,見他神色淡然,顯然並沒有因為此事,太過生李勳的氣,於是輕輕抓著趙智的手,小聲說道:“狗兒朋友不多,官場上的朋友更是寥寥無幾,黃詬與狗兒年紀差很多,朋友肯定是算不上的,在戰場上,黃詬對其多有幫助,李勳是個單純的孩子,想不到那麽多,那麽複雜,如今見黃詬有難,去看望一番,在他看來,覺得也沒什麽。”
兩人夫妻這麽多年,李怡豈會不了解趙智,所以並沒有多談李勳為什麽要去探望黃詬,跟他說了什麽,而是從側麵提醒趙智,李勳在官場上沒有什麽朋友,不歸屬任何勢力,這麽一來,他去探望黃詬,就顯得很單純了。
也不知看沒看穿李怡的那點小心思,趙智笑了笑,喝著茶,沒有說什麽。
與李怡閑聊了一會兒,趙智起身離去,明天是朝會日,還有許多事情需要準備。
李怡坐在那裏,眉頭微皺,雖然大概可以肯定,李勳不會有什麽事,但趙智沒有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複,這讓李怡的心情始終有些舒展不開。
小樂子這時走到李怡近前,低聲說道:“娘娘,牧公剛剛與我私下密語,說大理寺少卿劉聰元參劾李勳的奏折,皇上看都沒看,直接做出擱置不理的決定,牧公讓娘娘不必擔心,李勳去探望黃詬的動機與目地,皇上心裏很清楚,不會怪罪李勳。”
聽到這番話,李怡的眉頭這才鬆懈,微微點頭,看向小樂子,沉聲說道:“這個臭小子,官都沒有了,還天天到處惹禍,真是不成器,你出宮帶話給李滿倉,讓其對李勳嚴加看管,最近一段時間,不許出家門半步。”
“是,娘娘。”
小樂子躬身退出。
李怡雖然身居深宮,但朝堂之中的政局變化,還是有些了解的,消息來源,自然有著李怡自己的手段。
李怡平常做事做人都很低調,從不仗著趙智的寵愛,插手朝堂之事,但這並不代表李怡就不懂政治,恰恰相反,李怡本人有著很高的政治頭腦,半月前,那批聯名上奏的官員被趙智全部革職抓捕,李怡馬上就是嗅到了危險的氣息,立即讓趙詢閉門不出,謝絕任何來客,想要從黃詬的事件之中,抽出身來,但是如今看來,你不惹別人,別人偏偏要來惹你,想躲都是躲不開了。
李怡從袖子裏,拿出一張白紙,展開看去,竟是王啟禮的那份供詞,李怡隻是隨便看了幾眼,目光便是移開,顯然...這份供詞,她已經看過了。
這份供詞,正是李勳上午進宮的時候,給的李怡。
“趙賀,本宮不去惹你,你竟敢自己跳過來,真以為本宮不敢把你怎麽樣?”
李怡臉上有了很恨之色,抬頭喊道:“目魚。”
“奴才在。”
一名年近五十的太監小跑了進來,跪倒在地。
“本宮記得,楊道嗣的一位族侄,好像在東宮任職?”
目魚抬起頭,說道:“娘娘說的可是太子賓客楊潤?”
楊道嗣與劉桀兩人都是一代名臣,但可惜的是,兩個人的兒子輩卻是沒有什麽出眾之人,不過劉氏與楊氏,都是天下有名的大族,族人數以百計,自然不可能全部都是酒囊飯袋,這個叫做楊潤的,便是楊氏一族之中,非常有能力的一個人,今年四十有六,在地方為官多年,官聲名聲與政績都是極好,李怡都是幾次聽到趙智出言讚賞此人,東宮現在沒有太子,楊潤的這個太子賓客隻是一個虛職,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這個官職隻是一個過度,一旦朝中有重要官職落空,趙智定然會馬上重用此人。
“你過來,本宮有話對你說。”
目魚起身走到李怡近前。
李怡湊上去,在其耳邊細語良久,隨後把供詞給了他。
“奴才馬上就去辦。”
目魚把供詞塞進懷中,躬身一禮,隨即轉身離去。
目魚跟隨李怡多年,是其身邊資格最老的一名太監,隻是為人比較笨呐,少言少語,早年得罪過趙智,不被其所喜,故李怡沒有重用他,但整個長樂宮的數百宮女太監,心裏都明白,要說誰最得李怡信任,那無疑就是目魚,就算是小樂子,貴為長樂宮主管太監,但每次見了目魚,都是極為客氣尊敬,常常行後輩下官之禮,不敢有任何馬虎。
“既然你們想鬥一鬥,本宮奉陪就是。”
看著目魚離去的背影,李怡冷冷一笑,起身袖子一甩,轉身去了內室。
....................
黑夜,楊府。
書房內,楊道嗣正在注目手中的一張白紙,楊潤低垂著腦袋,站在一旁。
這份供詞,楊道嗣看了整整三遍,這才收起來,眯著眼沉吟良久,這才低聲說道:“至北,那名內宦還說了什麽?”
楊潤躬了躬身子,輕聲說道:“那名內宦隻是說了三個字,三個和尚。”
三個和尚?
楊道嗣身子微微一震,點了點頭,身子靠到椅背上,輕笑自語道:“好你個李怡,從前倒是小看你了,沒想到竟是有著這般見識與決斷。”
一個和尚有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李怡此刻不就是把翼王、齊王與楚王比作這三個和尚?
楊潤看了楊道嗣一眼,忍不住低聲詢問道:“大伯,你準備作何打算?”
楊道嗣搖了搖頭,默默說道:“我沒有什麽打算,我隻想過一個平靜的新年。”(未完待續)
一頓飯吃罷,自有下人收拾殘局,李怡扶著趙智坐下,端來茶水。
李怡沒說什麽,趙智倒是先說話了。
趙智輕啄了一口茶水,瞥了李怡一眼,淡聲說道:“丫丫,狗兒找過你吧?”
<a id="wzsy" href="http://www.baimengshu.com">baimengshu.com</a>
李怡在一旁坐下,輕笑道:“什麽事都瞞不過你,狗兒上午進的宮,說了一些事情,便是離開,我留他吃飯,這臭小子說怕你對其責罵,不敢停留。”
趙智淡聲道:“既然怕我責罵,為何還要去見黃詬,做事之前也不動動腦子,若還這麽不懂三思行事,以後有他吃虧的時候。”
李怡看了趙智一眼,見他神色淡然,顯然並沒有因為此事,太過生李勳的氣,於是輕輕抓著趙智的手,小聲說道:“狗兒朋友不多,官場上的朋友更是寥寥無幾,黃詬與狗兒年紀差很多,朋友肯定是算不上的,在戰場上,黃詬對其多有幫助,李勳是個單純的孩子,想不到那麽多,那麽複雜,如今見黃詬有難,去看望一番,在他看來,覺得也沒什麽。”
兩人夫妻這麽多年,李怡豈會不了解趙智,所以並沒有多談李勳為什麽要去探望黃詬,跟他說了什麽,而是從側麵提醒趙智,李勳在官場上沒有什麽朋友,不歸屬任何勢力,這麽一來,他去探望黃詬,就顯得很單純了。
也不知看沒看穿李怡的那點小心思,趙智笑了笑,喝著茶,沒有說什麽。
與李怡閑聊了一會兒,趙智起身離去,明天是朝會日,還有許多事情需要準備。
李怡坐在那裏,眉頭微皺,雖然大概可以肯定,李勳不會有什麽事,但趙智沒有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複,這讓李怡的心情始終有些舒展不開。
小樂子這時走到李怡近前,低聲說道:“娘娘,牧公剛剛與我私下密語,說大理寺少卿劉聰元參劾李勳的奏折,皇上看都沒看,直接做出擱置不理的決定,牧公讓娘娘不必擔心,李勳去探望黃詬的動機與目地,皇上心裏很清楚,不會怪罪李勳。”
聽到這番話,李怡的眉頭這才鬆懈,微微點頭,看向小樂子,沉聲說道:“這個臭小子,官都沒有了,還天天到處惹禍,真是不成器,你出宮帶話給李滿倉,讓其對李勳嚴加看管,最近一段時間,不許出家門半步。”
“是,娘娘。”
小樂子躬身退出。
李怡雖然身居深宮,但朝堂之中的政局變化,還是有些了解的,消息來源,自然有著李怡自己的手段。
李怡平常做事做人都很低調,從不仗著趙智的寵愛,插手朝堂之事,但這並不代表李怡就不懂政治,恰恰相反,李怡本人有著很高的政治頭腦,半月前,那批聯名上奏的官員被趙智全部革職抓捕,李怡馬上就是嗅到了危險的氣息,立即讓趙詢閉門不出,謝絕任何來客,想要從黃詬的事件之中,抽出身來,但是如今看來,你不惹別人,別人偏偏要來惹你,想躲都是躲不開了。
李怡從袖子裏,拿出一張白紙,展開看去,竟是王啟禮的那份供詞,李怡隻是隨便看了幾眼,目光便是移開,顯然...這份供詞,她已經看過了。
這份供詞,正是李勳上午進宮的時候,給的李怡。
“趙賀,本宮不去惹你,你竟敢自己跳過來,真以為本宮不敢把你怎麽樣?”
李怡臉上有了很恨之色,抬頭喊道:“目魚。”
“奴才在。”
一名年近五十的太監小跑了進來,跪倒在地。
“本宮記得,楊道嗣的一位族侄,好像在東宮任職?”
目魚抬起頭,說道:“娘娘說的可是太子賓客楊潤?”
楊道嗣與劉桀兩人都是一代名臣,但可惜的是,兩個人的兒子輩卻是沒有什麽出眾之人,不過劉氏與楊氏,都是天下有名的大族,族人數以百計,自然不可能全部都是酒囊飯袋,這個叫做楊潤的,便是楊氏一族之中,非常有能力的一個人,今年四十有六,在地方為官多年,官聲名聲與政績都是極好,李怡都是幾次聽到趙智出言讚賞此人,東宮現在沒有太子,楊潤的這個太子賓客隻是一個虛職,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這個官職隻是一個過度,一旦朝中有重要官職落空,趙智定然會馬上重用此人。
“你過來,本宮有話對你說。”
目魚起身走到李怡近前。
李怡湊上去,在其耳邊細語良久,隨後把供詞給了他。
“奴才馬上就去辦。”
目魚把供詞塞進懷中,躬身一禮,隨即轉身離去。
目魚跟隨李怡多年,是其身邊資格最老的一名太監,隻是為人比較笨呐,少言少語,早年得罪過趙智,不被其所喜,故李怡沒有重用他,但整個長樂宮的數百宮女太監,心裏都明白,要說誰最得李怡信任,那無疑就是目魚,就算是小樂子,貴為長樂宮主管太監,但每次見了目魚,都是極為客氣尊敬,常常行後輩下官之禮,不敢有任何馬虎。
“既然你們想鬥一鬥,本宮奉陪就是。”
看著目魚離去的背影,李怡冷冷一笑,起身袖子一甩,轉身去了內室。
....................
黑夜,楊府。
書房內,楊道嗣正在注目手中的一張白紙,楊潤低垂著腦袋,站在一旁。
這份供詞,楊道嗣看了整整三遍,這才收起來,眯著眼沉吟良久,這才低聲說道:“至北,那名內宦還說了什麽?”
楊潤躬了躬身子,輕聲說道:“那名內宦隻是說了三個字,三個和尚。”
三個和尚?
楊道嗣身子微微一震,點了點頭,身子靠到椅背上,輕笑自語道:“好你個李怡,從前倒是小看你了,沒想到竟是有著這般見識與決斷。”
一個和尚有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李怡此刻不就是把翼王、齊王與楚王比作這三個和尚?
楊潤看了楊道嗣一眼,忍不住低聲詢問道:“大伯,你準備作何打算?”
楊道嗣搖了搖頭,默默說道:“我沒有什麽打算,我隻想過一個平靜的新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