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第一次遣使,協商聯盟,攻打安北,在場的大臣,除了蒙圖沒有表態之外,其餘的絕大多數人都是極力讚成與吐蕃形成聯盟,打下安北這個阻攔胡族數十年無法存進的最大障礙。
王善也是極力讚成者之一。
但是呼和巴日沒有出兵的意思,態度很堅決。
如今,遼朝皇帝呼和巴日宣召天下,並遣使晉朝,此次隴右之戰絕不會幹預。
吐蕃打下涼州之後,再次派遣使者前來,商議兩國聯盟之事。
讚成聯盟的大臣,依舊是大多數,但是這個時候,先前極力主張出兵的王善,卻是成了最大的主和派,不是說他對晉朝的感情有多麽深,隻因王善是一個極為有原則的人,道德底線也很高,在他看來,呼和巴日既然已經表態,不會出兵幹預吐蕃與晉朝的戰爭,並且又是派了使者前往豐京,以皇帝詔書正式傳達遼朝國書。
天子一言九鼎,豈能言而無信?
王善本來就不喜歡王懷禮,覺得這個人學問雖高,但功利心太重,道德低下,沒有個人原則,先前呼和巴日態度明確,不想出兵參合吐蕃與晉朝的戰爭,如今,涼州被攻下,呼和巴日的態度有了改變,王懷禮總是順著呼和巴日的心意,皇帝說不出兵,他就堅決反對,現在皇帝有意出兵,他又極力進言出兵,與吐蕃聯盟攻打安北,完全是牆頭草風吹兩邊倒的小人奸臣,王善更加厭惡王懷禮了。
果然,話題一開,王懷禮第一個出來發言,慷慨激揚,極力進言,與吐蕃形成聯盟,前後夾擊,打下安北。
燕王赫德穆圖、右丞相豐王乃馬真、許王工部尚書查幹等主要大臣,都是讚同王懷禮的意見,紛紛進言勸諫,主張出兵。
“陛下萬萬不可出兵。”
王善大聲出言。
“王大人,這個...諸位大臣的意見近乎一致,您老還是不要多說了吧?”
王懷禮好言相勸。
“閉嘴。”
王善指著王懷禮破口大罵道:“你這個奸臣,皇上若是聽信你之讒言,定要落下千古罵名,悔之晚矣。”
王懷禮被罵的滿臉通紅,心中大恨,卻不敢還口。
王善是呼和巴日的老師,是帝師。
阿日斯蘭早年讓其教授自己六個兒子儒學,呼和巴日興趣濃厚,始終如一,蒙圖次之,三年,其他的四人,時間則是很短,但不管怎麽說,終歸是有一場師生之情在那裏,就連對漢人態度最為惡劣的恩赫巴拉,見了王善,也要客客氣氣的叫聲王先生,不敢造次,如今被王善大罵,王懷禮心中恨的滴血,也隻能幹忍著。
隆王葛根皺眉道:“王先生,陛下麵前口出汙言,不是很好吧?”
王善冷冷說道:“我若有罪,皇上自然懲罰,不勞王爺提醒。”
葛根苦笑兩聲,不再多說,王善曾經教過他儒學,雖然自己不甚喜歡,沒學多久,但終歸師徒一場,而且王善此人,性格剛正不阿,不管對誰,不逢迎,並不偏袒,不爭不貪,為官非常清廉,讓很多人心生尊敬。
呼和巴日擺了擺手,笑道:“師傅方才之言,想來不是故意為之,朕豈會怪罪。”
<a id="wzsy" href="http://m.ahzww.org">愛好中文網</a>
“謝陛下。”
王善躬身拜謝,然後正言道:“陛下,國家自有法度,自有信義,出兵征伐他國,在於有禮有節,師出有名,如今陛下已經下詔,宣告四方,並與晉朝互通使節,言明不會出兵,天子一言九鼎,覆水難收,豈能背信而損天子威嚴?若是無辜出兵,不講理節,遼國必會被他國看輕,國中大臣百姓恐怕多有非議,與國,與陛下都是無任何好處可言,出兵之事,望陛下三思而行。”
聽了王善的話語,呼和巴日沉吟不語。
遼國建立之前,胡族諸可汗,都是以受到晉朝的封爵而感到自豪,也算是名正言順,遼國建立之後,晉朝當即反對,並不承認遼國的合法性,為此,兩國多有駁斥與爭論。
晉朝曾經強盛一時,雄霸四方,受到諸國的敬仰,被很多國家敬為宗主國,這樣的情況,自前朝到現在,已經一千多年,在很多人的觀念裏,根深蒂固,受不到中原王朝的承認,你這個國家就是不合法。
呼和巴日建國之後,宣告四方,但是前來祝賀的國家,卻是寥寥無幾,諸國對胡族建國之事,表現的非常冷淡,這跟晉朝的態度有很大關係。
如此局麵,讓呼和巴日陷入很尷尬的處境。
吐蕃發動隴右戰爭,遣使而來,希望聯盟,共同對付晉朝,當時的局麵,絕大多數人,恐怕都是想不到局麵會發展到今天這個模樣,或許還是會像以前那樣,你攻我守,形成僵持,然後就是談判,妥協,重歸於好,這種模式,已經幾百年了。
呼和巴日基於這種想法,又有心腹謀士的勸說,自是拒絕了吐蕃,並且以此事為突破口,一半威脅,一半商量,最終讓晉朝妥協,下詔宣告四方,遼朝與晉朝的同等地位,雙方互為友國。
但是,呼和巴日萬萬沒有想到,局勢的發展,竟是如此迅速與神奇,安北救援大軍慘敗撤退,涼州淪陷,蘭州丟失,晉軍主力被殲,整個隴右北道已然是吐蕃的囊中之物。
如此形勢,若是吐蕃從涼州發動進攻,遼朝大軍南下,前後夾擊,安北這個阻礙了胡族多年道路的最大堡壘,將會被徹底拔除。
呼和巴日動心了,這對於遼朝來說,確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
但是王善說的也不無道理,隨著遼國的建立,已經不能像以前那般肆意行事,不講規矩,一個國家,該有他的威嚴、信義,遼朝剛剛與晉朝建立盟約,天下人皆知,若是無辜撕毀盟約,出兵安北,恐怕會被天下人所唾罵,被其他國家所看輕與疏遠、防範,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王善在那裏滔滔不絕的說了半天的大道理,呼和巴日一句沒聽進去,在絕對利益麵前,什麽道德,什麽廉恥,那都是狗屁。
王善說完,呼和巴日點了點頭,看向蒙圖,說道:“左丞相,你有什麽想法?”
蒙圖淡聲道:“或許我們需要一個借口。”
呼和巴日眼睛一亮,沉思片刻,最終抬手製止了王善的說話,笑道:“今日就說到這裏,讓朕在想想。”
說罷,呼和巴日起身離開。(未完待續)
王善也是極力讚成者之一。
但是呼和巴日沒有出兵的意思,態度很堅決。
如今,遼朝皇帝呼和巴日宣召天下,並遣使晉朝,此次隴右之戰絕不會幹預。
吐蕃打下涼州之後,再次派遣使者前來,商議兩國聯盟之事。
讚成聯盟的大臣,依舊是大多數,但是這個時候,先前極力主張出兵的王善,卻是成了最大的主和派,不是說他對晉朝的感情有多麽深,隻因王善是一個極為有原則的人,道德底線也很高,在他看來,呼和巴日既然已經表態,不會出兵幹預吐蕃與晉朝的戰爭,並且又是派了使者前往豐京,以皇帝詔書正式傳達遼朝國書。
天子一言九鼎,豈能言而無信?
王善本來就不喜歡王懷禮,覺得這個人學問雖高,但功利心太重,道德低下,沒有個人原則,先前呼和巴日態度明確,不想出兵參合吐蕃與晉朝的戰爭,如今,涼州被攻下,呼和巴日的態度有了改變,王懷禮總是順著呼和巴日的心意,皇帝說不出兵,他就堅決反對,現在皇帝有意出兵,他又極力進言出兵,與吐蕃聯盟攻打安北,完全是牆頭草風吹兩邊倒的小人奸臣,王善更加厭惡王懷禮了。
果然,話題一開,王懷禮第一個出來發言,慷慨激揚,極力進言,與吐蕃形成聯盟,前後夾擊,打下安北。
燕王赫德穆圖、右丞相豐王乃馬真、許王工部尚書查幹等主要大臣,都是讚同王懷禮的意見,紛紛進言勸諫,主張出兵。
“陛下萬萬不可出兵。”
王善大聲出言。
“王大人,這個...諸位大臣的意見近乎一致,您老還是不要多說了吧?”
王懷禮好言相勸。
“閉嘴。”
王善指著王懷禮破口大罵道:“你這個奸臣,皇上若是聽信你之讒言,定要落下千古罵名,悔之晚矣。”
王懷禮被罵的滿臉通紅,心中大恨,卻不敢還口。
王善是呼和巴日的老師,是帝師。
阿日斯蘭早年讓其教授自己六個兒子儒學,呼和巴日興趣濃厚,始終如一,蒙圖次之,三年,其他的四人,時間則是很短,但不管怎麽說,終歸是有一場師生之情在那裏,就連對漢人態度最為惡劣的恩赫巴拉,見了王善,也要客客氣氣的叫聲王先生,不敢造次,如今被王善大罵,王懷禮心中恨的滴血,也隻能幹忍著。
隆王葛根皺眉道:“王先生,陛下麵前口出汙言,不是很好吧?”
王善冷冷說道:“我若有罪,皇上自然懲罰,不勞王爺提醒。”
葛根苦笑兩聲,不再多說,王善曾經教過他儒學,雖然自己不甚喜歡,沒學多久,但終歸師徒一場,而且王善此人,性格剛正不阿,不管對誰,不逢迎,並不偏袒,不爭不貪,為官非常清廉,讓很多人心生尊敬。
呼和巴日擺了擺手,笑道:“師傅方才之言,想來不是故意為之,朕豈會怪罪。”
<a id="wzsy" href="http://m.ahzww.org">愛好中文網</a>
“謝陛下。”
王善躬身拜謝,然後正言道:“陛下,國家自有法度,自有信義,出兵征伐他國,在於有禮有節,師出有名,如今陛下已經下詔,宣告四方,並與晉朝互通使節,言明不會出兵,天子一言九鼎,覆水難收,豈能背信而損天子威嚴?若是無辜出兵,不講理節,遼國必會被他國看輕,國中大臣百姓恐怕多有非議,與國,與陛下都是無任何好處可言,出兵之事,望陛下三思而行。”
聽了王善的話語,呼和巴日沉吟不語。
遼國建立之前,胡族諸可汗,都是以受到晉朝的封爵而感到自豪,也算是名正言順,遼國建立之後,晉朝當即反對,並不承認遼國的合法性,為此,兩國多有駁斥與爭論。
晉朝曾經強盛一時,雄霸四方,受到諸國的敬仰,被很多國家敬為宗主國,這樣的情況,自前朝到現在,已經一千多年,在很多人的觀念裏,根深蒂固,受不到中原王朝的承認,你這個國家就是不合法。
呼和巴日建國之後,宣告四方,但是前來祝賀的國家,卻是寥寥無幾,諸國對胡族建國之事,表現的非常冷淡,這跟晉朝的態度有很大關係。
如此局麵,讓呼和巴日陷入很尷尬的處境。
吐蕃發動隴右戰爭,遣使而來,希望聯盟,共同對付晉朝,當時的局麵,絕大多數人,恐怕都是想不到局麵會發展到今天這個模樣,或許還是會像以前那樣,你攻我守,形成僵持,然後就是談判,妥協,重歸於好,這種模式,已經幾百年了。
呼和巴日基於這種想法,又有心腹謀士的勸說,自是拒絕了吐蕃,並且以此事為突破口,一半威脅,一半商量,最終讓晉朝妥協,下詔宣告四方,遼朝與晉朝的同等地位,雙方互為友國。
但是,呼和巴日萬萬沒有想到,局勢的發展,竟是如此迅速與神奇,安北救援大軍慘敗撤退,涼州淪陷,蘭州丟失,晉軍主力被殲,整個隴右北道已然是吐蕃的囊中之物。
如此形勢,若是吐蕃從涼州發動進攻,遼朝大軍南下,前後夾擊,安北這個阻礙了胡族多年道路的最大堡壘,將會被徹底拔除。
呼和巴日動心了,這對於遼朝來說,確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
但是王善說的也不無道理,隨著遼國的建立,已經不能像以前那般肆意行事,不講規矩,一個國家,該有他的威嚴、信義,遼朝剛剛與晉朝建立盟約,天下人皆知,若是無辜撕毀盟約,出兵安北,恐怕會被天下人所唾罵,被其他國家所看輕與疏遠、防範,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王善在那裏滔滔不絕的說了半天的大道理,呼和巴日一句沒聽進去,在絕對利益麵前,什麽道德,什麽廉恥,那都是狗屁。
王善說完,呼和巴日點了點頭,看向蒙圖,說道:“左丞相,你有什麽想法?”
蒙圖淡聲道:“或許我們需要一個借口。”
呼和巴日眼睛一亮,沉思片刻,最終抬手製止了王善的說話,笑道:“今日就說到這裏,讓朕在想想。”
說罷,呼和巴日起身離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