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的軍製,顯著的一點是在重要地點設置都督府。
和宗時設節度大使,但隻是臨時職務,與行軍大總管、大都督這樣的職位一樣,有事領兵外出作戰,回歸之後立即交付兵權,並不是常設之職,宣宗之後,開始擴大節度大使職權,並在邊境設置好幾個節度使,一任數年乃至十數年之久,統稱藩鎮,其藩鎮雛形由此開始。
藩鎮往往掌管一個或是幾個州的軍事大權,後來權力逐漸擴大,兼管民政、財政,掌握全部軍政大權,形成地方割據,常與朝廷對抗。
藩鎮從開始到現在,已經快三百年的曆史,在這麽漫長的歲月之中,也有過晉朝國勢衰敗,而地方某一個藩鎮極為強大,乃至可以做到力壓中央朝廷的地步,但有些東西,並不能僅僅隻是算軍事賬,就政治層麵而言,一個藩鎮,他在怎麽強大,也隻是地方,是臣子,朝廷在怎麽虛弱,他也是正統,是中央。
所以自武宗之後,晉朝的國勢越來越弱,地方藩鎮的數量越來越多,但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裏,絕大部分藩鎮並不割據,隻有河北五大藩鎮自立割據,但即使割據藩鎮也是很大程度上施行晉朝的政策法令,“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而且割據藩鎮也會隨著時局的變化,而見機解除割據,比如第一次隴右戰爭結束之後,朝廷取得大勝,河北五大藩鎮便是立即遣使到朝表示祝賀,並且並主動要求朝廷派遣官員到河北任職,把河北地方部分人事權利交還給了朝廷,雖然幅度不是很大,但也表明了河北五大藩鎮的態度,對朝廷開始由強轉弱,自動解除了割據自立之勢。
以至於第二次隴右戰爭勝利之後,晉朝的軍事威名到達頂點,天下各大藩鎮群起震動,許多藩鎮紛紛上表祝賀,並表示希望回京述職,有些與朝廷關係不是太好的藩鎮節度使,更是請求解除兵權,回京養老,以表忠心。
一切的一切,都是隨著時局的變化而改變,你強我就弱,你弱我自然也就強,道理一直都是這個道理。
就經濟層麵而言,藩鎮節度使是以封疆大吏的資格自擅一方,其財政基礎依賴於國家的賦稅收入,其武力憑借的是法律上屬於國家軍隊,即所謂的官健。
所以藩鎮裏的那些割據藩鎮既企圖遊離於中央朝廷之外,又不能徹底否定中央統治。
在土地所有者看來,賦稅是上供朝廷,還是截留藩鎮,並沒有經濟上的實際區別。同樣是以交納一定賦稅的形式與政府共同瓜分百姓創造的剩餘價值,在驕藩控製下,並不比在中央朝廷統治下能得到更多的經濟好處。
因此,大土地所有者對藩鎮節度使始終抱著不支持不合作的消極態度,乃是他們本身的客觀經濟利益所決定的。
承平五年,江南之戰時,楊烈成叛亂,黃詬奉命平叛,地方大豪俊傑,爭來效節,其原因即在於此。
說到底,如今的天下,其土地兼並已經到了極限,大量的百姓無田可種,為了生計,隻能是另謀他路,出身於底層的他們,其選擇層麵顯然是少的可憐,當兵無疑是一個最好的出路,這也就是為什麽許多藩鎮節度使,兵源不竭的原因所在。
早在廣元十四年的時候,隨著禁軍體係的重建逐漸完整,中央財政充盈,楊道嗣與劉桀等人,就土地兼並的問題,已經有了進行改革的念頭與打算,在做了詳細的計劃之後,楊道嗣等幾位相國相繼上書趙智,得到趙智的支持與肯定。
<a id="wzsy" href="http://m.yawenku.com">雅文庫</a>
可惜啊,就在改革計劃即將實施之際,一場規模浩大的暴亂,打斷了一切。
到了趙智的晚年,雖然軍事上取得了一係列的輝煌勝利,但是中央財政問題,已經越來越困難與嚴重,這個時期,一些有遠見的大臣,曾經多次上書,希望可以展開土地、經濟等方麵的改革,可惜啊,趙智已然是有心無力了。
李勳曾經感歎過,若是趙智、楊道嗣這代人,能夠多活十年,以他們的能力與威望,國家一定會得到一定的改善,天下的藩鎮數量,至少可以減少一半以上,可惜啊,這一切都隻能是假設了。
“知文,我們這次可謂是傾巢而出,用盡全力,積攢了這麽多年的人力和物力,全部都是拿出來了,剿滅了成希嗣之後,皇上會答應我們的請求?”
黃百川手中有兩萬兵馬,幾乎全部都是帶來了,這場戰爭,不管勝敗如何,他都要對手下的將士們進行封賞,蔡州這個地方很貧窮,黃百川積累了十多年的財富,也就隻夠這些了。
黃知文沉默片刻,然後說道:“如今的朝堂,局麵複雜,會發生什麽,誰都無法提前預料,所以你這麽問我,我也無法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但是有一點....”
說到這裏,黃知文抬頭看向黃百川:“我們要是連賭的膽量都沒有,那就趁早投降王懷烈,做他的一條狗,至少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聽到這句話,黃百川的臉上反而有了一絲笑容,若是隻求富貴與穩定,他已經擁有了,如今領兵而出,黃百川想要的東西,自然不是這些。
“你勸我晚出兵兩個時辰,可是準備讓成希嗣與朝廷的軍隊先打上一場?”
成希嗣的情況,黃百川已經弄清楚了,成希嗣手中有五萬大軍,但是隻有兩萬到了晉陽,剩餘的三萬軍隊去了哪裏?這很好猜測,肯定是朝著朝廷派來的後續兩萬禁軍去了。
黃知文淡聲說道:“錦上添花的事情,誰都可以做,雪中送炭才能讓別人更加感激我們,朝廷派來的兩萬禁軍,不明情況,這般急匆匆的趕往晉陽,恐怕是要吃敗仗了。”
黃百川說道:“朝廷先期派來的一萬軍隊,如今還在達州,這倒是有意思。”
黃知文搖了搖頭,說道:“嚴毅還是太年輕了,輕信陸豐謊言,竟然跑到達州、成州去召集軍隊。”
嚴毅作為征東將軍,原本率領一萬禁軍即可趕往晉陽,但是走到途中,接到陸豐來信,說是晉陽城中糧草充足,隻是缺少士兵,趁著成希嗣還未動手之際,達州、成州等地還有一萬多地方軍隊,可以全部召集起來,一同帶往晉陽,嚴毅不知其中有詐,覺得陸豐說的有些道理,竟是帶著軍隊去了達州與成州等地,收集地方軍隊。
嚴毅哪裏想得到,陸豐早已經與成希嗣暗謀,成希嗣隻用了兩天的時間,便是一路北上,勢如破竹,進兵神速,直接到了晉陽城城下,而此時的嚴毅,才剛剛收集好軍隊,正準備趕往晉陽城。
和宗時設節度大使,但隻是臨時職務,與行軍大總管、大都督這樣的職位一樣,有事領兵外出作戰,回歸之後立即交付兵權,並不是常設之職,宣宗之後,開始擴大節度大使職權,並在邊境設置好幾個節度使,一任數年乃至十數年之久,統稱藩鎮,其藩鎮雛形由此開始。
藩鎮往往掌管一個或是幾個州的軍事大權,後來權力逐漸擴大,兼管民政、財政,掌握全部軍政大權,形成地方割據,常與朝廷對抗。
藩鎮從開始到現在,已經快三百年的曆史,在這麽漫長的歲月之中,也有過晉朝國勢衰敗,而地方某一個藩鎮極為強大,乃至可以做到力壓中央朝廷的地步,但有些東西,並不能僅僅隻是算軍事賬,就政治層麵而言,一個藩鎮,他在怎麽強大,也隻是地方,是臣子,朝廷在怎麽虛弱,他也是正統,是中央。
所以自武宗之後,晉朝的國勢越來越弱,地方藩鎮的數量越來越多,但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裏,絕大部分藩鎮並不割據,隻有河北五大藩鎮自立割據,但即使割據藩鎮也是很大程度上施行晉朝的政策法令,“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而且割據藩鎮也會隨著時局的變化,而見機解除割據,比如第一次隴右戰爭結束之後,朝廷取得大勝,河北五大藩鎮便是立即遣使到朝表示祝賀,並且並主動要求朝廷派遣官員到河北任職,把河北地方部分人事權利交還給了朝廷,雖然幅度不是很大,但也表明了河北五大藩鎮的態度,對朝廷開始由強轉弱,自動解除了割據自立之勢。
以至於第二次隴右戰爭勝利之後,晉朝的軍事威名到達頂點,天下各大藩鎮群起震動,許多藩鎮紛紛上表祝賀,並表示希望回京述職,有些與朝廷關係不是太好的藩鎮節度使,更是請求解除兵權,回京養老,以表忠心。
一切的一切,都是隨著時局的變化而改變,你強我就弱,你弱我自然也就強,道理一直都是這個道理。
就經濟層麵而言,藩鎮節度使是以封疆大吏的資格自擅一方,其財政基礎依賴於國家的賦稅收入,其武力憑借的是法律上屬於國家軍隊,即所謂的官健。
所以藩鎮裏的那些割據藩鎮既企圖遊離於中央朝廷之外,又不能徹底否定中央統治。
在土地所有者看來,賦稅是上供朝廷,還是截留藩鎮,並沒有經濟上的實際區別。同樣是以交納一定賦稅的形式與政府共同瓜分百姓創造的剩餘價值,在驕藩控製下,並不比在中央朝廷統治下能得到更多的經濟好處。
因此,大土地所有者對藩鎮節度使始終抱著不支持不合作的消極態度,乃是他們本身的客觀經濟利益所決定的。
承平五年,江南之戰時,楊烈成叛亂,黃詬奉命平叛,地方大豪俊傑,爭來效節,其原因即在於此。
說到底,如今的天下,其土地兼並已經到了極限,大量的百姓無田可種,為了生計,隻能是另謀他路,出身於底層的他們,其選擇層麵顯然是少的可憐,當兵無疑是一個最好的出路,這也就是為什麽許多藩鎮節度使,兵源不竭的原因所在。
早在廣元十四年的時候,隨著禁軍體係的重建逐漸完整,中央財政充盈,楊道嗣與劉桀等人,就土地兼並的問題,已經有了進行改革的念頭與打算,在做了詳細的計劃之後,楊道嗣等幾位相國相繼上書趙智,得到趙智的支持與肯定。
<a id="wzsy" href="http://m.yawenku.com">雅文庫</a>
可惜啊,就在改革計劃即將實施之際,一場規模浩大的暴亂,打斷了一切。
到了趙智的晚年,雖然軍事上取得了一係列的輝煌勝利,但是中央財政問題,已經越來越困難與嚴重,這個時期,一些有遠見的大臣,曾經多次上書,希望可以展開土地、經濟等方麵的改革,可惜啊,趙智已然是有心無力了。
李勳曾經感歎過,若是趙智、楊道嗣這代人,能夠多活十年,以他們的能力與威望,國家一定會得到一定的改善,天下的藩鎮數量,至少可以減少一半以上,可惜啊,這一切都隻能是假設了。
“知文,我們這次可謂是傾巢而出,用盡全力,積攢了這麽多年的人力和物力,全部都是拿出來了,剿滅了成希嗣之後,皇上會答應我們的請求?”
黃百川手中有兩萬兵馬,幾乎全部都是帶來了,這場戰爭,不管勝敗如何,他都要對手下的將士們進行封賞,蔡州這個地方很貧窮,黃百川積累了十多年的財富,也就隻夠這些了。
黃知文沉默片刻,然後說道:“如今的朝堂,局麵複雜,會發生什麽,誰都無法提前預料,所以你這麽問我,我也無法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但是有一點....”
說到這裏,黃知文抬頭看向黃百川:“我們要是連賭的膽量都沒有,那就趁早投降王懷烈,做他的一條狗,至少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聽到這句話,黃百川的臉上反而有了一絲笑容,若是隻求富貴與穩定,他已經擁有了,如今領兵而出,黃百川想要的東西,自然不是這些。
“你勸我晚出兵兩個時辰,可是準備讓成希嗣與朝廷的軍隊先打上一場?”
成希嗣的情況,黃百川已經弄清楚了,成希嗣手中有五萬大軍,但是隻有兩萬到了晉陽,剩餘的三萬軍隊去了哪裏?這很好猜測,肯定是朝著朝廷派來的後續兩萬禁軍去了。
黃知文淡聲說道:“錦上添花的事情,誰都可以做,雪中送炭才能讓別人更加感激我們,朝廷派來的兩萬禁軍,不明情況,這般急匆匆的趕往晉陽,恐怕是要吃敗仗了。”
黃百川說道:“朝廷先期派來的一萬軍隊,如今還在達州,這倒是有意思。”
黃知文搖了搖頭,說道:“嚴毅還是太年輕了,輕信陸豐謊言,竟然跑到達州、成州去召集軍隊。”
嚴毅作為征東將軍,原本率領一萬禁軍即可趕往晉陽,但是走到途中,接到陸豐來信,說是晉陽城中糧草充足,隻是缺少士兵,趁著成希嗣還未動手之際,達州、成州等地還有一萬多地方軍隊,可以全部召集起來,一同帶往晉陽,嚴毅不知其中有詐,覺得陸豐說的有些道理,竟是帶著軍隊去了達州與成州等地,收集地方軍隊。
嚴毅哪裏想得到,陸豐早已經與成希嗣暗謀,成希嗣隻用了兩天的時間,便是一路北上,勢如破竹,進兵神速,直接到了晉陽城城下,而此時的嚴毅,才剛剛收集好軍隊,正準備趕往晉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