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勳皺眉說道:“李叔,您的意思是說,石虎會搶在朝廷之前動手?”
李忠歎聲說道:“當初我進諫皇上,讓其允許趙柏安在江南地區聚集兵馬,自治糧草物資,以趙柏安在江南地區的威望與人脈,短時間之內就可以迅速聚集起來數萬士兵,有了這股軍事力量作為震懾,石虎絕不敢亂來,成希嗣的這場叛亂或許就不會發生了,因為他不敢,可惜啊,皇上就是不聽,我真不知道皇上到底在猶豫什麽?”
李勳看了李忠一眼,有些事情,想明白了就很簡單,若是想不明白,就會覺得非常不可理解,在李忠看來,他的那些建議,非常有效,可是皇上就是不同意,以至於局麵到了最後,不可收拾,圖對此他非常不理解,甚至是疑惑。
李忠不解和疑惑,那是因為在這件事情,他沒有想明白,也沒有看明白。
李勳猜到了一些,也明白了一些。
當初趙智把李忠與趙柏安兩個人,從地方調回豐京,就是因為他們兩人在地方時間太長,以他們為核心,形成的軍事力量集團,已經非常強大,趙智活著的時候,還可以控製,在他之後,新皇帝可以控製的了?恐怕是不能的,真要到了那個時候,隻會有一個結果,尾大不掉,對中央朝廷有著巨大威脅。
正是出於這個目的,趙智相繼把李忠與趙柏安兩人召回豐京,一一接觸兵權,並把他們手中的許多大將,調往其他地方,徹底打散這兩股軍事力量集團,趙智這麽做,並不是對李忠與趙柏安兩人不相信與有了猜忌之心,而是出於帝王心術,防範於未然。
<a id="wzsy" href="http://www.lingdiankanshu.com">lingdiankanshu.com</a>
趙智對李忠與趙柏安兩人,都有過非常真誠的交談,把話說的很透徹很明白,並沒有太多的拐彎抹角,倒也是打消了他們兩人心中的疑慮。
隻不過相比較李忠的低調與主動配合,趙柏安就顯得太過高調了。
李忠離開安北之後,自發的與曾經許多舊將劃清界限,拉開距離,少有往來,並主動配合趙智對安北的人事調動與重組,正因為如此,李忠回返豐京之後,在趙智的大力推動之下,李忠很快便是出任兵部尚書,政事堂左相,真正做到了出將入相,作位極人臣。
至於趙柏安,趙智原本是打算讓其執掌禁軍左右兩軍兵權,和李忠內外配合,進一步加強自己對朝堂政局的控製。
但是趙柏安太高調了,他回返豐京的時候,竟是把他家中的數千門客全部都是一起帶了回來,這在當時,可是引起了一陣轟動。
門客作為權貴地位和財富的象征最早出現於楚朝初期,因為那時候還沒有科舉製度,選拔人才大多還是出自互相舉薦,所以楚朝初中期,養客之風盛行,門客的多少,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政治地位與權利大小,但是這樣的行為,往往又會讓許多人結黨自私,以至於黨派之風大盛,政治混亂,大臣之間互相攻殲。
這樣的行為,皇帝自然不會喜歡,甚至是大力打擊,所以到了楚朝中後期,收養門客的風氣,已經大衰,晉朝建國之後,收養門客的風氣,基本上已經杜絕,不過另外一個風氣又是盛行,那就是幕僚製度,一般權貴大臣的身邊,少則一二個,多則十餘個,總會有那麽一兩個很有智慧才幹的智囊,為其出謀劃策。
趙柏安收養那麽多門客,固然是他好麵子,他覺得無所謂,反正花的是自己的錢,別人管不著,但是以趙智作為帝王的心態去考慮,所思所想恐怕就不是那麽簡單了。
所以,趙柏安回返豐京之後,趙智並沒有給他實權,隻是給了一個地位看似很高的虛職,實際上是徹底的把趙柏安排除在政治核心之外。
趙柏安與李忠兩人,是一個時代的人物,他們所取得的成就,對於國家,對於朝廷來說,都是非常巨大,不能說誰高誰低,這麽多年來,兩人的地位也是同等存在,但是到了最後,李忠一步登天,晉職政事堂為相,位極人臣,而自己則是被迫交出了兵權,並且被任以閑職,趙柏安的心裏能平衡?那肯定是不能的。
所以從承平七年之後,趙柏安幾乎不在過問政事,沒事到處走走,遊玩一番,逍遙快活,表麵上看去,他與趙智之間的關係,依舊親密無間,但是深層次的去想,兩個人的內心深處,恐怕已經開始慢慢疏遠了。
趙詢繼位之後,並沒有起用趙柏安,這已經可以看的出來,他對趙柏安並不信任,而且作為新皇帝,也不喜歡用那些威望與資曆太高的老臣,因為這樣的人,並不好掌控。
李忠建議起用趙柏安,讓他重新執掌江南地方軍政大權,從一開始,趙詢內心就是抗拒與不願意的,所以建議再好,也很難得到趙詢的共鳴,根本得不到實施,這不是李忠的錯,但也不是趙詢的錯,錯的是政治環境的變化,有些人已經很難再融入進來了。
李勳望著李忠離開的背影,搖了搖頭,政治這個東西,確實複雜,人與人之間,事與事之間,要想徹底的理清楚,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成希嗣與陸豐兩人,帶著數千殘軍,一路南逃,最後進入河北,投奔了趙州節度使張景暉,希望得到他的庇護與照顧,張景暉假裝同意,設宴招待,在宴席上,將成希嗣與陸豐兩人活抓,然後命人押解豐京,送交朝廷處置。
李忠建議起用趙柏安,讓他重新執掌江南地方軍政大權,從一開始,趙詢內心就是抗拒與不願意的,所以建議再好,也很難得到趙詢的共鳴,根本得不到實施,這不是李忠的錯,但也不是趙詢的錯,錯的是政治環境的變化,有些人已經很難再融入進來了。李勳望著李忠離開的背影,搖了搖頭,政治這個東西,確實複雜,人與人之間,事與事之間,要想徹底的理清楚,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成希嗣與陸豐兩人,帶著數千殘軍,一路南逃,最後進入河北,投奔了趙州節度使張景暉,希望得到他的庇護與照顧,張景暉假裝同意,設宴招待,在宴席上,將成希嗣與陸豐兩人活抓,然後命人押解豐京,送交朝廷處置。
李忠歎聲說道:“當初我進諫皇上,讓其允許趙柏安在江南地區聚集兵馬,自治糧草物資,以趙柏安在江南地區的威望與人脈,短時間之內就可以迅速聚集起來數萬士兵,有了這股軍事力量作為震懾,石虎絕不敢亂來,成希嗣的這場叛亂或許就不會發生了,因為他不敢,可惜啊,皇上就是不聽,我真不知道皇上到底在猶豫什麽?”
李勳看了李忠一眼,有些事情,想明白了就很簡單,若是想不明白,就會覺得非常不可理解,在李忠看來,他的那些建議,非常有效,可是皇上就是不同意,以至於局麵到了最後,不可收拾,圖對此他非常不理解,甚至是疑惑。
李忠不解和疑惑,那是因為在這件事情,他沒有想明白,也沒有看明白。
李勳猜到了一些,也明白了一些。
當初趙智把李忠與趙柏安兩個人,從地方調回豐京,就是因為他們兩人在地方時間太長,以他們為核心,形成的軍事力量集團,已經非常強大,趙智活著的時候,還可以控製,在他之後,新皇帝可以控製的了?恐怕是不能的,真要到了那個時候,隻會有一個結果,尾大不掉,對中央朝廷有著巨大威脅。
正是出於這個目的,趙智相繼把李忠與趙柏安兩人召回豐京,一一接觸兵權,並把他們手中的許多大將,調往其他地方,徹底打散這兩股軍事力量集團,趙智這麽做,並不是對李忠與趙柏安兩人不相信與有了猜忌之心,而是出於帝王心術,防範於未然。
<a id="wzsy" href="http://www.lingdiankanshu.com">lingdiankanshu.com</a>
趙智對李忠與趙柏安兩人,都有過非常真誠的交談,把話說的很透徹很明白,並沒有太多的拐彎抹角,倒也是打消了他們兩人心中的疑慮。
隻不過相比較李忠的低調與主動配合,趙柏安就顯得太過高調了。
李忠離開安北之後,自發的與曾經許多舊將劃清界限,拉開距離,少有往來,並主動配合趙智對安北的人事調動與重組,正因為如此,李忠回返豐京之後,在趙智的大力推動之下,李忠很快便是出任兵部尚書,政事堂左相,真正做到了出將入相,作位極人臣。
至於趙柏安,趙智原本是打算讓其執掌禁軍左右兩軍兵權,和李忠內外配合,進一步加強自己對朝堂政局的控製。
但是趙柏安太高調了,他回返豐京的時候,竟是把他家中的數千門客全部都是一起帶了回來,這在當時,可是引起了一陣轟動。
門客作為權貴地位和財富的象征最早出現於楚朝初期,因為那時候還沒有科舉製度,選拔人才大多還是出自互相舉薦,所以楚朝初中期,養客之風盛行,門客的多少,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政治地位與權利大小,但是這樣的行為,往往又會讓許多人結黨自私,以至於黨派之風大盛,政治混亂,大臣之間互相攻殲。
這樣的行為,皇帝自然不會喜歡,甚至是大力打擊,所以到了楚朝中後期,收養門客的風氣,已經大衰,晉朝建國之後,收養門客的風氣,基本上已經杜絕,不過另外一個風氣又是盛行,那就是幕僚製度,一般權貴大臣的身邊,少則一二個,多則十餘個,總會有那麽一兩個很有智慧才幹的智囊,為其出謀劃策。
趙柏安收養那麽多門客,固然是他好麵子,他覺得無所謂,反正花的是自己的錢,別人管不著,但是以趙智作為帝王的心態去考慮,所思所想恐怕就不是那麽簡單了。
所以,趙柏安回返豐京之後,趙智並沒有給他實權,隻是給了一個地位看似很高的虛職,實際上是徹底的把趙柏安排除在政治核心之外。
趙柏安與李忠兩人,是一個時代的人物,他們所取得的成就,對於國家,對於朝廷來說,都是非常巨大,不能說誰高誰低,這麽多年來,兩人的地位也是同等存在,但是到了最後,李忠一步登天,晉職政事堂為相,位極人臣,而自己則是被迫交出了兵權,並且被任以閑職,趙柏安的心裏能平衡?那肯定是不能的。
所以從承平七年之後,趙柏安幾乎不在過問政事,沒事到處走走,遊玩一番,逍遙快活,表麵上看去,他與趙智之間的關係,依舊親密無間,但是深層次的去想,兩個人的內心深處,恐怕已經開始慢慢疏遠了。
趙詢繼位之後,並沒有起用趙柏安,這已經可以看的出來,他對趙柏安並不信任,而且作為新皇帝,也不喜歡用那些威望與資曆太高的老臣,因為這樣的人,並不好掌控。
李忠建議起用趙柏安,讓他重新執掌江南地方軍政大權,從一開始,趙詢內心就是抗拒與不願意的,所以建議再好,也很難得到趙詢的共鳴,根本得不到實施,這不是李忠的錯,但也不是趙詢的錯,錯的是政治環境的變化,有些人已經很難再融入進來了。
李勳望著李忠離開的背影,搖了搖頭,政治這個東西,確實複雜,人與人之間,事與事之間,要想徹底的理清楚,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成希嗣與陸豐兩人,帶著數千殘軍,一路南逃,最後進入河北,投奔了趙州節度使張景暉,希望得到他的庇護與照顧,張景暉假裝同意,設宴招待,在宴席上,將成希嗣與陸豐兩人活抓,然後命人押解豐京,送交朝廷處置。
李忠建議起用趙柏安,讓他重新執掌江南地方軍政大權,從一開始,趙詢內心就是抗拒與不願意的,所以建議再好,也很難得到趙詢的共鳴,根本得不到實施,這不是李忠的錯,但也不是趙詢的錯,錯的是政治環境的變化,有些人已經很難再融入進來了。李勳望著李忠離開的背影,搖了搖頭,政治這個東西,確實複雜,人與人之間,事與事之間,要想徹底的理清楚,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成希嗣與陸豐兩人,帶著數千殘軍,一路南逃,最後進入河北,投奔了趙州節度使張景暉,希望得到他的庇護與照顧,張景暉假裝同意,設宴招待,在宴席上,將成希嗣與陸豐兩人活抓,然後命人押解豐京,送交朝廷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