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王運已經祭出法劍,揮霍之間在法術的催動下也是快要將那宋匯斬首。但誰料半路飛出一串佛珠,不僅擊飛了王運的法劍,並且還將那宋匯洞穿了頭顱,卷走了金硫魂丹珠和枯木萬金飛光劍。
並非說王運看重那兩宗法器,對於修道者而言,法器雖好,但終究是外物,假借外物過多那麽就會產生依賴,到時候心中會不知不覺種下心魔,待到發現之時,早就是為時已晚。屆時早就不是修士去駕馭法器,而是被法器給主導。
王運不悅是因為眼前這小和尚半道出手,又不打招呼就卷走了法寶。若是自個對付不了那宋匯,處於下風一切好說,但眼前這宋匯就要被自己給斬殺,卻被這小和尚給強了去。這正道之人講究禮儀尊卑,前輩後輩相當講究。
這小和尚眉清目秀,靈氣逼人,月白小僧衣襯托著這小和尚有些出塵,越發不像是個和尚,反倒是個仙風道骨的小仙童。
看到此人,唐羽心中就有一二分的了解,恐怕這約莫看著十一二歲大小的小和尚就是逼得宋匯等人一直從江浙一帶逃到巴蜀的那個靈隱寺和尚。
但是對於此人,唐羽還是不了解,但是看著這出塵俊逸的樣子,唐羽就知曉這和尚是天縱之才。既然能夠從杭州一路追殺宋匯七人到此,那麽也是說明了這小和尚的厲害。此時這小和尚已經收了兩宗法寶,抬眼看向王運道長和唐羽。
隨即佛珠掛在手上,合手施了佛禮,言道;“貧僧靈秀,乃杭州靈隱寺弟子,今日能夠降服這宋匯,多謝施主相助。”
聽這話,王運搖搖頭,知曉這這小和尚是聰明伶俐,但也過分的驕傲,滋生了些許的目中無人。恐怕在靈隱寺之中也是地位不低,或者是哪位高僧的弟子。不然的話也不會有優曇婆羅花作為法寶。
唐羽看向這靈秀,眉頭有些微蹙,王運道長怎說也是長輩,被靈秀這埋汰,定然心中不悅。但若是王運道長與其理論,就會落下個以大欺小的名頭,到時候會淪為話柄。反倒是靈秀,就算是日後提起,也是年少不懂事,笑笑也就了之。
想到此處,唐羽就為王運道長鳴不平,王運道長有授業之恩,王運道長不好發言,但唐羽不一樣,雖說唐羽境界不高,但是昔日讀過的佛經道藏不少,看到靈秀這般,臉色一轉,做出一副尖銳刻薄模樣說道;“都說佛門之法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莫非那靈隱寺之中的大師都是如靈秀小師傅這般不尊人,不尊禮,驕傲縱橫?”
王運道長和靈秀皆是微微一愣,靈秀麵色有些潮紅,眼中閃過幾分怒意,他是靈隱寺年輕一輩資格和修為不錯的幾人之人。而今日卻被人訓斥為不尊人,不尊禮,驕傲縱橫。這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靈秀接受。
不過隨即嘴角發出一聲輕嗤,唐羽能夠聽出靈秀是對自己不屑,但也不怒,而後聽著靈秀說道;“修佛法,便是直觀自心、自性,無需分析思慮,透徹覺知自身具有佛性。佛說,隻需要觀摩世間疾苦,普度諸人,就能夠達佛,貧僧何來不尊人,不尊禮?”
唐羽見靈秀答話,心中一下子跳了跳,他的目的達到了,而後又是說道;“靈秀小師傅所答是你師父尋日教你的解說?而在下所言是靈秀小師傅不尊禮,不尊人,作為一個佛門弟子有失禮儀,那是大不同,你連自己都未曾恪守,何來普度之說?”
靈秀小和尚眼中微露不悅,對於他來說隻有師尊前輩才可教育他,其他人未曾有這個資格,隨後答道;“貧僧從杭州到這巴蜀惡水,本就是為了降服這七個惡寇,今日預見宋匯,貧僧出手將其降服有什麽不對?再者,這七人本就是師尊為了磨練貧僧選的惡人,貧僧豈能讓他人將其降服?”
“哈哈,小師傅此言說的妙,那此地靈氣是在下修煉之用,師尊命我在此修煉以求突破。小師傅在此施了法門,破了靈氣,那麽在下是否需要向小師傅討要一二?再者此地是在下修煉之地,那宋匯進入在下修煉之地便是在下之物,小師傅搶奪他人之物,是佛門之人所為嗎?靈隱寺的清規戒律也不過如此。”唐羽說道。
“你這是強詞奪理。”靈秀哪有唐羽這般伶牙俐齒?
唐羽可是從小書香門第,閱讀群書,加上後麵家道中落,淪落為乞丐,八年行乞生活讓他知曉了不少的東西,若是說起潑皮耍賴,滾刀肉一般的功夫,這靈秀還真比不上唐羽,唐羽嗬嗬一笑說道;“那靈秀小師傅說這宋匯是你的,那也不是強詞奪理嗎?”
王運道長在一旁看著唐羽和靈秀你來我往,眼中露出幾分欣慰,唐羽這般做無法就是為了幫自己。先前王運道長不太喜歡唐羽,因為他看見他眼睛裏藏有太多的東西,蒙上了俗世的諸多雜物。
修煉一道講究心純道精,心中斑駁過多,那會導致日後修煉不足,這天地下天才雖說不多,但也不少。世界之大,奇能異士,天賦異稟之輩頗多。但是真正能夠成就大威大能,飛升渡劫之輩卻是少之又少。
為何?
就是因為心中之意不純,問道之心不堅,天道蒼茫,天地無窮,心若懷有太多的雜物,那如何納下天地大道?就算是魔門之輩,也是狠毒陰辣,殺孽在身,他們沒有過多的雜念,念頭通達,那就是為了自己而活,殺掉阻撓的一切人。
心有百種,道有千般,如何步步直上,隻求心中一點福靈。
靈秀被唐羽說的一愣一愣,麵色微紅,不知心中所想何事,但是眉宇間那點驕傲卻是褪去,閃爍著思量的光彩。唐羽看此,在靈秀還未曾反應過來,又是言道;“佛門有雲,終日隻求福田,不求出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不知小師傅知曉此話之意?”
被唐羽一問,靈秀算是徹底想通,隨後搖搖頭,說道;“偈語,身是菩提書,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個施主若言小僧明白了,這兩宗法器本不是小僧之物,如今便是還與道長,先前小僧狂妄了,還望道長寬恕。”
靈秀將金硫魂丹珠和枯木萬金飛光劍遞給王運道長,王運道長點了點頭,而後言道;“年少氣盛在所難免。佛經有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輩修的是道心,佛門同仁修的是佛法,無論佛經還是道藏,皆是問心錘煉之法,隻有心如菩提,才能悟的無上之法。”
靈秀點了點頭,虛心接受,而後頓時身後無量佛光綻放無窮,如同大日輪回,浩蕩惶惶,堂堂正正,隨即隻看這靈秀耳中放出金光,修為頓時從煉氣步入入竅境界。
唐羽看的目瞪口呆,這靈秀聽這一席話就頓悟?而如今比自己小的年紀,卻是到了入竅境界。王運道長也是搖了搖頭,這天才畢竟是天才,一點就通,若是自己沒有猜錯,那麽靈秀此時開啟了佛門耳識。
佛門一共九識,如今那靈秀的耳識,開啟耳識,聽到眾生心底的根本意願之音,汩汩而入,聽聞這大千世界,震撼心靈之音。內心空明,遍聽時間一切細微生靈之聲音,身體發膚,血液流動,五髒鼓動皆能聽聞,不偏聽偏信。
唐羽羨慕之極,王運道長也是微笑,而後恭喜道;“恭喜小師傅開啟耳識,現如今小師傅可以去處和打算?若是沒有不如到我那暫時落腳之處討論一番,你我皆是入竅境界,我修道法,你修佛法,相互印證,便是更能通徹。”
並非說王運看重那兩宗法器,對於修道者而言,法器雖好,但終究是外物,假借外物過多那麽就會產生依賴,到時候心中會不知不覺種下心魔,待到發現之時,早就是為時已晚。屆時早就不是修士去駕馭法器,而是被法器給主導。
王運不悅是因為眼前這小和尚半道出手,又不打招呼就卷走了法寶。若是自個對付不了那宋匯,處於下風一切好說,但眼前這宋匯就要被自己給斬殺,卻被這小和尚給強了去。這正道之人講究禮儀尊卑,前輩後輩相當講究。
這小和尚眉清目秀,靈氣逼人,月白小僧衣襯托著這小和尚有些出塵,越發不像是個和尚,反倒是個仙風道骨的小仙童。
看到此人,唐羽心中就有一二分的了解,恐怕這約莫看著十一二歲大小的小和尚就是逼得宋匯等人一直從江浙一帶逃到巴蜀的那個靈隱寺和尚。
但是對於此人,唐羽還是不了解,但是看著這出塵俊逸的樣子,唐羽就知曉這和尚是天縱之才。既然能夠從杭州一路追殺宋匯七人到此,那麽也是說明了這小和尚的厲害。此時這小和尚已經收了兩宗法寶,抬眼看向王運道長和唐羽。
隨即佛珠掛在手上,合手施了佛禮,言道;“貧僧靈秀,乃杭州靈隱寺弟子,今日能夠降服這宋匯,多謝施主相助。”
聽這話,王運搖搖頭,知曉這這小和尚是聰明伶俐,但也過分的驕傲,滋生了些許的目中無人。恐怕在靈隱寺之中也是地位不低,或者是哪位高僧的弟子。不然的話也不會有優曇婆羅花作為法寶。
唐羽看向這靈秀,眉頭有些微蹙,王運道長怎說也是長輩,被靈秀這埋汰,定然心中不悅。但若是王運道長與其理論,就會落下個以大欺小的名頭,到時候會淪為話柄。反倒是靈秀,就算是日後提起,也是年少不懂事,笑笑也就了之。
想到此處,唐羽就為王運道長鳴不平,王運道長有授業之恩,王運道長不好發言,但唐羽不一樣,雖說唐羽境界不高,但是昔日讀過的佛經道藏不少,看到靈秀這般,臉色一轉,做出一副尖銳刻薄模樣說道;“都說佛門之法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莫非那靈隱寺之中的大師都是如靈秀小師傅這般不尊人,不尊禮,驕傲縱橫?”
王運道長和靈秀皆是微微一愣,靈秀麵色有些潮紅,眼中閃過幾分怒意,他是靈隱寺年輕一輩資格和修為不錯的幾人之人。而今日卻被人訓斥為不尊人,不尊禮,驕傲縱橫。這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靈秀接受。
不過隨即嘴角發出一聲輕嗤,唐羽能夠聽出靈秀是對自己不屑,但也不怒,而後聽著靈秀說道;“修佛法,便是直觀自心、自性,無需分析思慮,透徹覺知自身具有佛性。佛說,隻需要觀摩世間疾苦,普度諸人,就能夠達佛,貧僧何來不尊人,不尊禮?”
唐羽見靈秀答話,心中一下子跳了跳,他的目的達到了,而後又是說道;“靈秀小師傅所答是你師父尋日教你的解說?而在下所言是靈秀小師傅不尊禮,不尊人,作為一個佛門弟子有失禮儀,那是大不同,你連自己都未曾恪守,何來普度之說?”
靈秀小和尚眼中微露不悅,對於他來說隻有師尊前輩才可教育他,其他人未曾有這個資格,隨後答道;“貧僧從杭州到這巴蜀惡水,本就是為了降服這七個惡寇,今日預見宋匯,貧僧出手將其降服有什麽不對?再者,這七人本就是師尊為了磨練貧僧選的惡人,貧僧豈能讓他人將其降服?”
“哈哈,小師傅此言說的妙,那此地靈氣是在下修煉之用,師尊命我在此修煉以求突破。小師傅在此施了法門,破了靈氣,那麽在下是否需要向小師傅討要一二?再者此地是在下修煉之地,那宋匯進入在下修煉之地便是在下之物,小師傅搶奪他人之物,是佛門之人所為嗎?靈隱寺的清規戒律也不過如此。”唐羽說道。
“你這是強詞奪理。”靈秀哪有唐羽這般伶牙俐齒?
唐羽可是從小書香門第,閱讀群書,加上後麵家道中落,淪落為乞丐,八年行乞生活讓他知曉了不少的東西,若是說起潑皮耍賴,滾刀肉一般的功夫,這靈秀還真比不上唐羽,唐羽嗬嗬一笑說道;“那靈秀小師傅說這宋匯是你的,那也不是強詞奪理嗎?”
王運道長在一旁看著唐羽和靈秀你來我往,眼中露出幾分欣慰,唐羽這般做無法就是為了幫自己。先前王運道長不太喜歡唐羽,因為他看見他眼睛裏藏有太多的東西,蒙上了俗世的諸多雜物。
修煉一道講究心純道精,心中斑駁過多,那會導致日後修煉不足,這天地下天才雖說不多,但也不少。世界之大,奇能異士,天賦異稟之輩頗多。但是真正能夠成就大威大能,飛升渡劫之輩卻是少之又少。
為何?
就是因為心中之意不純,問道之心不堅,天道蒼茫,天地無窮,心若懷有太多的雜物,那如何納下天地大道?就算是魔門之輩,也是狠毒陰辣,殺孽在身,他們沒有過多的雜念,念頭通達,那就是為了自己而活,殺掉阻撓的一切人。
心有百種,道有千般,如何步步直上,隻求心中一點福靈。
靈秀被唐羽說的一愣一愣,麵色微紅,不知心中所想何事,但是眉宇間那點驕傲卻是褪去,閃爍著思量的光彩。唐羽看此,在靈秀還未曾反應過來,又是言道;“佛門有雲,終日隻求福田,不求出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不知小師傅知曉此話之意?”
被唐羽一問,靈秀算是徹底想通,隨後搖搖頭,說道;“偈語,身是菩提書,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個施主若言小僧明白了,這兩宗法器本不是小僧之物,如今便是還與道長,先前小僧狂妄了,還望道長寬恕。”
靈秀將金硫魂丹珠和枯木萬金飛光劍遞給王運道長,王運道長點了點頭,而後言道;“年少氣盛在所難免。佛經有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輩修的是道心,佛門同仁修的是佛法,無論佛經還是道藏,皆是問心錘煉之法,隻有心如菩提,才能悟的無上之法。”
靈秀點了點頭,虛心接受,而後頓時身後無量佛光綻放無窮,如同大日輪回,浩蕩惶惶,堂堂正正,隨即隻看這靈秀耳中放出金光,修為頓時從煉氣步入入竅境界。
唐羽看的目瞪口呆,這靈秀聽這一席話就頓悟?而如今比自己小的年紀,卻是到了入竅境界。王運道長也是搖了搖頭,這天才畢竟是天才,一點就通,若是自己沒有猜錯,那麽靈秀此時開啟了佛門耳識。
佛門一共九識,如今那靈秀的耳識,開啟耳識,聽到眾生心底的根本意願之音,汩汩而入,聽聞這大千世界,震撼心靈之音。內心空明,遍聽時間一切細微生靈之聲音,身體發膚,血液流動,五髒鼓動皆能聽聞,不偏聽偏信。
唐羽羨慕之極,王運道長也是微笑,而後恭喜道;“恭喜小師傅開啟耳識,現如今小師傅可以去處和打算?若是沒有不如到我那暫時落腳之處討論一番,你我皆是入竅境界,我修道法,你修佛法,相互印證,便是更能通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