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卷春草,馬蹄奔騰急。
春日溫煦明亮的陽光中,一支紮眼的黑披風騎兵在草原上馳騁。
這是一支百餘人的輕騎兵,大部分人沒有著甲,長兵器極少,幾乎人人都背了一柄弧線陰柔的狹長鋼刀,許多長刀還被色澤豔麗的綢緞包裹,給人一種肅殺而嫵媚之感。
這支騎兵明顯馬比人多,卻稱不上精銳騎兵才可駕馭自如的一人雙馬,大部分無主馬匹被十幾人驅趕,跟在大隊後頭。
楊雄戟望了望身後第四旗軍卒的軍容,扭回頭對著劉屠狗不滿地咕噥道:“俞小娘兒送刀就送刀吧,咋連裹刀的那些綢子也一並送了,華而不實的玩意兒,哪裏還有點兒強旅勁卒的彪悍勁兒?”
劉屠狗哈哈一笑:“本來就不是,這些日子有多少人從馬上栽下來摔得鼻青臉腫,我都懶得數了。”
董迪郎也湊上來,憊懶道:“都是些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主兒,大人上趕著給他們授記傳功,這是多大的福分,居然還有人怕死怕疼,出來這七八日也才一半人開始築基了吧?”
這家夥黑披風下是一身精致魚鱗甲,兜鍪掛在身前,除去背上一柄分量不輕的切玉大刀,鐵槍硬弓箭壺一應俱全,幸好胯下也是匹難得的良駒,不然還真馱不動校尉之子這身家當。
劉屠狗沒搭理他,而是自顧自回頭望了一眼,目光從每個人的臉上掃過。
半數人的額頭上都多了一道殷紅刀痕,這些人均如阿大曹春福一般,陸陸續續接受了二爺那神乎其神的拈花授記,次數與接受刀氣的多寡各不相同,限於資質,五十來人全都停留在築基境,沒有一個邁入煉氣境界。
隻是即便是有劉屠狗在旁護持,仍是陸續有十一人因體質不合,經脈碎裂而死。原本因為和老四等人加入而越發壯大的第四旗又恢複了百人規模。
這十一人死相淒慘,周身被刀氣開了無數血洞,個別幾個更是連頭顱都炸裂,全屍都沒留下。
自願授記的士卒立刻銳減,生怕步了那十一個倒黴蛋的後塵。
劉屠狗的目光停駐在徐東江的身上,這個江南破落士族出身的瘦弱少年在以春草心根築基後猶不知足,生怕被曹春福等領悟了更高等血海棠心根的人後來居上,自願修習屠滅鍛兵術,還咬牙請劉屠狗直接給自己灌頂屠滅心刀。
這可是連楊雄戟與董迪郎兩人都經受不住的刻骨疼痛,劉屠狗慎之又慎,將蘊含屠滅心刀神意的一縷精純刀氣按入少年額頭,隻此一縷,已堪比十朵血海棠刀花。
原本用不著挨刀受罪的少年當即七竅流血,額頭竟然自行開裂,鮮血流了滿臉滿胸。
緊要關頭,那株並不被旁人看好的春草心根突然浮現在少年頭頂,瑩瑩綠色微光垂落,纏繞住少年的心脈與識海,將周身皮膚已經呈現大片可怖血斑的徐東江護住片刻,給劉屠狗回收刀氣爭取了幾個呼吸的短暫瞬間。
經此重創,饒是徐東江築基後身軀日漸強健,仍是形容枯槁、氣血大虧。
麵色蒼白的少年注意到劉屠狗的目光,嘴角微翹,向旗總大人展現了一個發自肺腑的溫暖笑容。
劉屠狗也是愉悅地一笑,因為他已經感覺到,在這個少年頹敗的外表之下,正湧動著一股頑強蓬勃的生機。
這股生機之中,竟還有一絲若有若無寂滅肅殺的鋒銳刀氣存留其中,這種感覺,與屠滅刀上那些摻雜了紫雷神意的血色虎紋有些神似。
劉屠狗收回視線,朗聲道:“桑什長,還有多遠?”
在最前方充當向導的桑源急忙減速,待劉屠狗趕上,恭敬答道:“回大人,咱們距離赫倫部的皮市大概還有十幾裏。”
陰山南麓棲居有熟狄十萬,大小部族一十九個,半農耕半遊牧,與陰山北麓的南原狄人聲息相同,常有聯合或者爭鬥。
老四旗北巡陰山,勢必要將十九部都過一遍,為了照顧成軍時日尚短的第四旗,劉屠狗分到了一條最為輕省的路線。
雖然這條路線距離陰山不是最近,要兜出一個明顯的弧線,但沿途隻有四個較為恭順的小部族,既沒有太大危險,又能讓第四旗的蹩腳新兵練練馬術。
一路磨磨蹭蹭且走且停了七八天,在攜帶的幹糧告罄之前,總算能保證所有人都能順利跟隨大隊行動而不至於落馬掉隊,第四旗終於開始正正經經履行起巡邊的職責。
赫倫部是第一站,這個小部族大概五六千人口,戰力馬馬虎虎,在十九部中不上不下,除去放牧種地,以製作售賣精美皮具而聞名,營地三裏外設立的皮市吸引了許多熟狄牧民和北地客商往來,算是受周人影響較深的熟狄部族。
漸漸靠近目的地,路上已經可以零零散散看到一些氈帳和牧人。
這些身穿獸袍,頭發被梳成無數細小發辮,脖頸上佩戴著白色獸骨項鏈的狄人見到隨風飛揚的黑色大披風,無一例外跪伏在地表示恭順。
劉屠狗向著不遠處一個身材高大的熟狄揮了揮手,那名過路的漢子愣了一愣,有些不情願地爬起身,牽了馬走了過來。
二爺衝他笑了笑,又回頭向徐東江招了招手:“下馬過來。”
等這個同樣不明所以的少年下馬走到近前,劉屠狗突然開口道:“徐東江,殺了他!”
少年一怔,那名牽馬的熟狄漢子卻臉色大變,猛地探手自皮袍裏掏出一柄雪亮彎刀,向著徐東江劈頭蓋臉砍下。
徐東江終於反應過來,可惜已經太遲無法反擊,連忙下意識向後退去,結果忙中出錯左腳絆右腳,身體扭曲著摔倒在地。
少年耳中聽到一聲無奈的歎息,接著就見到一道炫目的刀光亮起,旗總大人那柄華麗至極的長刀掠過他頭頂的天空,將那柄凶狠的雪亮彎刀連同持刀人的手掌、臂膀乃至脖頸一揮而斷。
鮮血噴濺到徐東江的臉上,這讓他的臉有些灼熱,仿佛在發燒。
少年顧不上擦拭血跡,一骨碌爬起身,就聽旗總大人道:“隔著幾裏遠就能聞見血腥氣,赫倫部怕是出事兒了。等會兒都拿出點兒狠勁兒來,誰敢怯戰,本百騎長先料理了他!”
董迪郎手中弓弦響動,一支迅捷羽箭將百步外一名突然上馬逃竄的狄人射落。
徐東江感到一股熱血驀然間湧上心頭,忙跑了兩步,手忙腳亂跨上馬背。
他發覺自己的呼吸比往常粗重了許多,然後,他看到那位如鬼神一般的大人一揮手,斬釘截鐵道:“出發!”
春日溫煦明亮的陽光中,一支紮眼的黑披風騎兵在草原上馳騁。
這是一支百餘人的輕騎兵,大部分人沒有著甲,長兵器極少,幾乎人人都背了一柄弧線陰柔的狹長鋼刀,許多長刀還被色澤豔麗的綢緞包裹,給人一種肅殺而嫵媚之感。
這支騎兵明顯馬比人多,卻稱不上精銳騎兵才可駕馭自如的一人雙馬,大部分無主馬匹被十幾人驅趕,跟在大隊後頭。
楊雄戟望了望身後第四旗軍卒的軍容,扭回頭對著劉屠狗不滿地咕噥道:“俞小娘兒送刀就送刀吧,咋連裹刀的那些綢子也一並送了,華而不實的玩意兒,哪裏還有點兒強旅勁卒的彪悍勁兒?”
劉屠狗哈哈一笑:“本來就不是,這些日子有多少人從馬上栽下來摔得鼻青臉腫,我都懶得數了。”
董迪郎也湊上來,憊懶道:“都是些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主兒,大人上趕著給他們授記傳功,這是多大的福分,居然還有人怕死怕疼,出來這七八日也才一半人開始築基了吧?”
這家夥黑披風下是一身精致魚鱗甲,兜鍪掛在身前,除去背上一柄分量不輕的切玉大刀,鐵槍硬弓箭壺一應俱全,幸好胯下也是匹難得的良駒,不然還真馱不動校尉之子這身家當。
劉屠狗沒搭理他,而是自顧自回頭望了一眼,目光從每個人的臉上掃過。
半數人的額頭上都多了一道殷紅刀痕,這些人均如阿大曹春福一般,陸陸續續接受了二爺那神乎其神的拈花授記,次數與接受刀氣的多寡各不相同,限於資質,五十來人全都停留在築基境,沒有一個邁入煉氣境界。
隻是即便是有劉屠狗在旁護持,仍是陸續有十一人因體質不合,經脈碎裂而死。原本因為和老四等人加入而越發壯大的第四旗又恢複了百人規模。
這十一人死相淒慘,周身被刀氣開了無數血洞,個別幾個更是連頭顱都炸裂,全屍都沒留下。
自願授記的士卒立刻銳減,生怕步了那十一個倒黴蛋的後塵。
劉屠狗的目光停駐在徐東江的身上,這個江南破落士族出身的瘦弱少年在以春草心根築基後猶不知足,生怕被曹春福等領悟了更高等血海棠心根的人後來居上,自願修習屠滅鍛兵術,還咬牙請劉屠狗直接給自己灌頂屠滅心刀。
這可是連楊雄戟與董迪郎兩人都經受不住的刻骨疼痛,劉屠狗慎之又慎,將蘊含屠滅心刀神意的一縷精純刀氣按入少年額頭,隻此一縷,已堪比十朵血海棠刀花。
原本用不著挨刀受罪的少年當即七竅流血,額頭竟然自行開裂,鮮血流了滿臉滿胸。
緊要關頭,那株並不被旁人看好的春草心根突然浮現在少年頭頂,瑩瑩綠色微光垂落,纏繞住少年的心脈與識海,將周身皮膚已經呈現大片可怖血斑的徐東江護住片刻,給劉屠狗回收刀氣爭取了幾個呼吸的短暫瞬間。
經此重創,饒是徐東江築基後身軀日漸強健,仍是形容枯槁、氣血大虧。
麵色蒼白的少年注意到劉屠狗的目光,嘴角微翹,向旗總大人展現了一個發自肺腑的溫暖笑容。
劉屠狗也是愉悅地一笑,因為他已經感覺到,在這個少年頹敗的外表之下,正湧動著一股頑強蓬勃的生機。
這股生機之中,竟還有一絲若有若無寂滅肅殺的鋒銳刀氣存留其中,這種感覺,與屠滅刀上那些摻雜了紫雷神意的血色虎紋有些神似。
劉屠狗收回視線,朗聲道:“桑什長,還有多遠?”
在最前方充當向導的桑源急忙減速,待劉屠狗趕上,恭敬答道:“回大人,咱們距離赫倫部的皮市大概還有十幾裏。”
陰山南麓棲居有熟狄十萬,大小部族一十九個,半農耕半遊牧,與陰山北麓的南原狄人聲息相同,常有聯合或者爭鬥。
老四旗北巡陰山,勢必要將十九部都過一遍,為了照顧成軍時日尚短的第四旗,劉屠狗分到了一條最為輕省的路線。
雖然這條路線距離陰山不是最近,要兜出一個明顯的弧線,但沿途隻有四個較為恭順的小部族,既沒有太大危險,又能讓第四旗的蹩腳新兵練練馬術。
一路磨磨蹭蹭且走且停了七八天,在攜帶的幹糧告罄之前,總算能保證所有人都能順利跟隨大隊行動而不至於落馬掉隊,第四旗終於開始正正經經履行起巡邊的職責。
赫倫部是第一站,這個小部族大概五六千人口,戰力馬馬虎虎,在十九部中不上不下,除去放牧種地,以製作售賣精美皮具而聞名,營地三裏外設立的皮市吸引了許多熟狄牧民和北地客商往來,算是受周人影響較深的熟狄部族。
漸漸靠近目的地,路上已經可以零零散散看到一些氈帳和牧人。
這些身穿獸袍,頭發被梳成無數細小發辮,脖頸上佩戴著白色獸骨項鏈的狄人見到隨風飛揚的黑色大披風,無一例外跪伏在地表示恭順。
劉屠狗向著不遠處一個身材高大的熟狄揮了揮手,那名過路的漢子愣了一愣,有些不情願地爬起身,牽了馬走了過來。
二爺衝他笑了笑,又回頭向徐東江招了招手:“下馬過來。”
等這個同樣不明所以的少年下馬走到近前,劉屠狗突然開口道:“徐東江,殺了他!”
少年一怔,那名牽馬的熟狄漢子卻臉色大變,猛地探手自皮袍裏掏出一柄雪亮彎刀,向著徐東江劈頭蓋臉砍下。
徐東江終於反應過來,可惜已經太遲無法反擊,連忙下意識向後退去,結果忙中出錯左腳絆右腳,身體扭曲著摔倒在地。
少年耳中聽到一聲無奈的歎息,接著就見到一道炫目的刀光亮起,旗總大人那柄華麗至極的長刀掠過他頭頂的天空,將那柄凶狠的雪亮彎刀連同持刀人的手掌、臂膀乃至脖頸一揮而斷。
鮮血噴濺到徐東江的臉上,這讓他的臉有些灼熱,仿佛在發燒。
少年顧不上擦拭血跡,一骨碌爬起身,就聽旗總大人道:“隔著幾裏遠就能聞見血腥氣,赫倫部怕是出事兒了。等會兒都拿出點兒狠勁兒來,誰敢怯戰,本百騎長先料理了他!”
董迪郎手中弓弦響動,一支迅捷羽箭將百步外一名突然上馬逃竄的狄人射落。
徐東江感到一股熱血驀然間湧上心頭,忙跑了兩步,手忙腳亂跨上馬背。
他發覺自己的呼吸比往常粗重了許多,然後,他看到那位如鬼神一般的大人一揮手,斬釘截鐵道:“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