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州被狄人偏師攻破,宛如捅了一個巨大的馬蜂窩,雖然朝廷的態度尚不明朗,卻不妨礙薊州境內喧沸如水、亂成一團。
州城連接各郡縣的官道上,往來奔馳的驛馬驟然多了十倍,其中有不少是手持令旗、大群剽悍侍衛隨行的總兵特使。
在幾名逡巡觀望的校尉被以違抗軍令、坐觀成敗此類近乎謀反的罪名斬殺,甚至一名位高權重的郡軍都統都被奪職下獄之後,原本分散各地、磨磨蹭蹭的龐大郡軍開始飛速奔赴薊州北部,匯聚到孫字大旗之下。
原本就駐紮薊州城以北的各部郡軍尤為賣力,這些人都已經紅了眼睛,一心想著將功贖罪,若是不能擊破狄人偏師救回被擄百姓,隻怕事後都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因為帶著擄掠來的數萬薊州百姓,賀蘭長春的一萬精騎慢如龜爬,在薊州與金城關之間的代郡境內緩緩向西北行進,很快就被八千薊州郡軍銜尾趕上。
孫字大旗與黒底金邊飛鳳旗下,薊州總兵孫道林勒馬而立,麵無表情地看向遠方的狄人大隊。
他的馬前跪了一員被捆成粽子的將領,一臉頹唐慘然。
孫道林與亦敵亦友的州牧陶鄴中同歲,年輕時就都是名傳一州的俊傑,兩人一文一武,時人呼為“雙璧”。
薊州人都知道因為自小習武練氣的緣故,幾十年過去,陶州牧已經雞皮鶴發,孫總兵卻仍是一頭烏發、猶如中年,然而此刻的孫道林看上去與陶鄴中差相仿佛,盔下雙鬢已在一夜之間染上了一抹飛霜。
兵家將門的修行於壽數並無太大裨益,隻重血氣旺盛、殺伐淩厲,一旦氣敗血虧,壓抑不住曆年壓榨身體受下的暗傷,也就一隻腳邁進棺材了。
這種境況,成就靈感才能漸漸彌補,真要除根,隻能寄希望於那放眼周天都屬鳳毛麟角的神通境界。
孫道林不過是靈感,驟聞噩耗,靈感動搖、神意渙散,已經遮掩不住垂垂老態,正應了那句相由心生。
他看也不看馬前跪著的將領,輕描淡寫道:“王輊、王都統,捅了這麽大的簍子,連老夫都是朝不保夕,你負荊請罪給誰看?”
孫道林原本帶著三千嫡係騎軍巡視各地防務,得到薊州焚毀大半、數萬百姓被擄的消息後星夜北上,同時令旗四出召集大軍。
眼前這位亦是薊州豪門出身的代郡都統自知罪重,得到軍令後除去少數必要守城人馬,幾乎盡起本部能戰之軍,隨後咬牙自縛,至孫道林軍前請罪。
一聽孫道林的口氣,王輊就知道要糟,連忙掙紮著磕了一個頭,叫屈道:“世伯容稟!就因為申屠淵那道堅壁清野的折子,好端端一個富庶的薊州竟變成地廣人稀的鬼蜮!代郡不過萬餘兵馬,守城都嫌不夠,哪裏防得住狄人的精銳萬人隊,據說統兵攻破薊州城門的還是位姓賀蘭的金刀領主!”
孫道林冷哼一聲:“貪生怕死的東西,既然守土一方,此時徒弄口舌又有何益?曹軍機的禁軍大隊不日即到,縱然我饒得過你,國法能饒得過你嗎?家破人亡的薊州百姓饒得過你嗎?”
王輊慘然一笑:“代郡的幾個烽燧一夜之間就給盡數拔除,烽火根本傳不到州府。小侄平日裏撒在城外的數百哨騎都是最忠勇的精銳,也早早就發現了狄人偏師。可這又能如何?第一時間往南報信的死得一幹二淨,往北的倒是無人理會,千辛萬苦見到申屠淵,人家隻說了句‘知道了’,至今按兵不動。小侄倉促間能召到多少人馬?自保尚且力有不逮,還談什麽救援州府?”
孫道林麵無表情地耐心聽完,翻身下馬後親手把王輊扶起,邊為他解開身上繩索邊道:“天子對薊州豪強是個什麽心思,不隻你我,朝野上下都心知肚明。守不住薊州隻怨咱們自個兒無能,金城關北麵就是賀蘭王帳的大軍,申屠淵不發兵救援,任誰也說不出什麽。倒是你……”
他抬手理了理王輊鬢邊的亂發,撿起地上的鐵盔給這個親眼看著長大的後輩子侄戴上,眼神中終於流露出一抹痛惜。
薊州邊荒之地,大戰頻仍、文教不興,培養一個能繼承家業的出色子弟著實不易。他和陶鄴中明爭暗鬥了這麽多年,兩個老子英雄一世,生下的兒子卻都不爭氣,想想就覺淒涼。
也難怪陶老鬼會把希望寄托在兩個聰明靈秀的孫兒身上,平日私下裏,孫道林每每想到數十年後孫家要被陶家後來居上,總不免痛心疾首。
念及於此,孫道林輕聲道:“王輊,若還想給王家爭那一線生機,今天……就死在這裏吧。”
***********
野雲低垂,天光暗淡。
近些日子,薊州始終籠罩在連綿陰雨之下,給人的心底都布上厚厚的陰霾。
東去薊州城的官道上,向西趕路的人流車馬依然不絕於途,向東的卻極少。
自西向東趕路的血棠營一路劈波斬浪,頗有逆水行舟之感。
一襲襲大黑披風似乎裹挾著冬日粗糲的西北風而來,連同迥異於大周軍隊的黑色軍袍和盔纓,仿佛讓這陰鬱的夏日都多了幾分冷意。
尤其許多士卒額頭眉心處都有詭異顯眼的血痕,肅殺、邪異,極不討喜。
更別提為首的幾名軍官,有披頭散發的、有帶麵具的、有扛戟騎牛的,當真奇形怪狀、不類良人。
五百黑鴉途經之處,車馬避道、人人側目,連大多數往來傳信的驛馬都會自覺繞著走。
膀大腰圓的楊雄戟騎在雪蹄綠螭獸背上,罵罵咧咧、旁若無人。
“還真是冤家路窄,二哥在萬人窟壞了那位賀蘭王爺的好事,這麽快就又在薊州碰上了,他就不怕南原老巢被朔方一鍋端了?”
日益臨近薊州城,又沒少幹攔截驛馬的勾當,血棠營得到的消息十分詳細。自從得知薊州城破後的慘狀,楊雄戟這廝就一臉的苦大仇深,恨不得立刻趕到薊州大砍大殺。
“那個孫道林就是個廢物,事前沒有一點兒察覺,城破時不在城中也就罷了,事後追擊又給人家殺了個丟盔棄甲,還戰死了一個都統,什麽北地使馬矟的第一人,真真讓人笑掉大牙!”
劉屠狗懶得理會怨氣衝天的楊雄戟,而是看向任西疇道:“幽州郡軍我沒見過,但也聽聞幽州總兵霍師度是曹軍機的得意門生,這些年跟常兆清幾次明爭暗鬥都不落下風,幽州城也給經營得固若金湯。怎麽同為北四州總兵的孫道林連同薊州郡軍就如此稀鬆?”
任西疇是血棠營中少數幾個沒有修習屠滅鍛兵術的人之一,頂多是在二爺授記和演法時在旁觀摩,到了他這個地步,功法還在其次,關鍵是要領悟到冥冥中那一點天地靈機。
他聞言搖頭道:“卑職跟陸厄往來不多,但他有幾句話卑職始終記得,據說是一位先聖所留。他說這世上有兩種癡愚,一是當局者迷、有苦說不出,二是隔岸觀火、站著說話不腰疼。薊州情形如何,卑職不清楚,實在無法揣測。”
劉屠狗哈哈一笑,抬手攔住已經橫眉立目的楊雄戟,不讓這個被說成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夯貨發作。
任西疇一看就是出身魔門,跟陸厄不可能沒有往來,如今故意說出來,也有取信於二爺的意思。這點心思,劉屠狗自然心領神會。
常兆清把血棠營打發來薊州,所用的理由冠冕堂皇,口口聲聲希望二爺為天子將邊軍的勢力滲透入薊州,這話恐怕朔方將軍自己都不相信。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眼下薊州已然殘破,可以騰挪的空間大為增加,血棠營未必沒有用武之地。
劉屠狗看向東方,輕笑道:“既然如此,咱們就親自去瞧上一瞧。”
州城連接各郡縣的官道上,往來奔馳的驛馬驟然多了十倍,其中有不少是手持令旗、大群剽悍侍衛隨行的總兵特使。
在幾名逡巡觀望的校尉被以違抗軍令、坐觀成敗此類近乎謀反的罪名斬殺,甚至一名位高權重的郡軍都統都被奪職下獄之後,原本分散各地、磨磨蹭蹭的龐大郡軍開始飛速奔赴薊州北部,匯聚到孫字大旗之下。
原本就駐紮薊州城以北的各部郡軍尤為賣力,這些人都已經紅了眼睛,一心想著將功贖罪,若是不能擊破狄人偏師救回被擄百姓,隻怕事後都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因為帶著擄掠來的數萬薊州百姓,賀蘭長春的一萬精騎慢如龜爬,在薊州與金城關之間的代郡境內緩緩向西北行進,很快就被八千薊州郡軍銜尾趕上。
孫字大旗與黒底金邊飛鳳旗下,薊州總兵孫道林勒馬而立,麵無表情地看向遠方的狄人大隊。
他的馬前跪了一員被捆成粽子的將領,一臉頹唐慘然。
孫道林與亦敵亦友的州牧陶鄴中同歲,年輕時就都是名傳一州的俊傑,兩人一文一武,時人呼為“雙璧”。
薊州人都知道因為自小習武練氣的緣故,幾十年過去,陶州牧已經雞皮鶴發,孫總兵卻仍是一頭烏發、猶如中年,然而此刻的孫道林看上去與陶鄴中差相仿佛,盔下雙鬢已在一夜之間染上了一抹飛霜。
兵家將門的修行於壽數並無太大裨益,隻重血氣旺盛、殺伐淩厲,一旦氣敗血虧,壓抑不住曆年壓榨身體受下的暗傷,也就一隻腳邁進棺材了。
這種境況,成就靈感才能漸漸彌補,真要除根,隻能寄希望於那放眼周天都屬鳳毛麟角的神通境界。
孫道林不過是靈感,驟聞噩耗,靈感動搖、神意渙散,已經遮掩不住垂垂老態,正應了那句相由心生。
他看也不看馬前跪著的將領,輕描淡寫道:“王輊、王都統,捅了這麽大的簍子,連老夫都是朝不保夕,你負荊請罪給誰看?”
孫道林原本帶著三千嫡係騎軍巡視各地防務,得到薊州焚毀大半、數萬百姓被擄的消息後星夜北上,同時令旗四出召集大軍。
眼前這位亦是薊州豪門出身的代郡都統自知罪重,得到軍令後除去少數必要守城人馬,幾乎盡起本部能戰之軍,隨後咬牙自縛,至孫道林軍前請罪。
一聽孫道林的口氣,王輊就知道要糟,連忙掙紮著磕了一個頭,叫屈道:“世伯容稟!就因為申屠淵那道堅壁清野的折子,好端端一個富庶的薊州竟變成地廣人稀的鬼蜮!代郡不過萬餘兵馬,守城都嫌不夠,哪裏防得住狄人的精銳萬人隊,據說統兵攻破薊州城門的還是位姓賀蘭的金刀領主!”
孫道林冷哼一聲:“貪生怕死的東西,既然守土一方,此時徒弄口舌又有何益?曹軍機的禁軍大隊不日即到,縱然我饒得過你,國法能饒得過你嗎?家破人亡的薊州百姓饒得過你嗎?”
王輊慘然一笑:“代郡的幾個烽燧一夜之間就給盡數拔除,烽火根本傳不到州府。小侄平日裏撒在城外的數百哨騎都是最忠勇的精銳,也早早就發現了狄人偏師。可這又能如何?第一時間往南報信的死得一幹二淨,往北的倒是無人理會,千辛萬苦見到申屠淵,人家隻說了句‘知道了’,至今按兵不動。小侄倉促間能召到多少人馬?自保尚且力有不逮,還談什麽救援州府?”
孫道林麵無表情地耐心聽完,翻身下馬後親手把王輊扶起,邊為他解開身上繩索邊道:“天子對薊州豪強是個什麽心思,不隻你我,朝野上下都心知肚明。守不住薊州隻怨咱們自個兒無能,金城關北麵就是賀蘭王帳的大軍,申屠淵不發兵救援,任誰也說不出什麽。倒是你……”
他抬手理了理王輊鬢邊的亂發,撿起地上的鐵盔給這個親眼看著長大的後輩子侄戴上,眼神中終於流露出一抹痛惜。
薊州邊荒之地,大戰頻仍、文教不興,培養一個能繼承家業的出色子弟著實不易。他和陶鄴中明爭暗鬥了這麽多年,兩個老子英雄一世,生下的兒子卻都不爭氣,想想就覺淒涼。
也難怪陶老鬼會把希望寄托在兩個聰明靈秀的孫兒身上,平日私下裏,孫道林每每想到數十年後孫家要被陶家後來居上,總不免痛心疾首。
念及於此,孫道林輕聲道:“王輊,若還想給王家爭那一線生機,今天……就死在這裏吧。”
***********
野雲低垂,天光暗淡。
近些日子,薊州始終籠罩在連綿陰雨之下,給人的心底都布上厚厚的陰霾。
東去薊州城的官道上,向西趕路的人流車馬依然不絕於途,向東的卻極少。
自西向東趕路的血棠營一路劈波斬浪,頗有逆水行舟之感。
一襲襲大黑披風似乎裹挾著冬日粗糲的西北風而來,連同迥異於大周軍隊的黑色軍袍和盔纓,仿佛讓這陰鬱的夏日都多了幾分冷意。
尤其許多士卒額頭眉心處都有詭異顯眼的血痕,肅殺、邪異,極不討喜。
更別提為首的幾名軍官,有披頭散發的、有帶麵具的、有扛戟騎牛的,當真奇形怪狀、不類良人。
五百黑鴉途經之處,車馬避道、人人側目,連大多數往來傳信的驛馬都會自覺繞著走。
膀大腰圓的楊雄戟騎在雪蹄綠螭獸背上,罵罵咧咧、旁若無人。
“還真是冤家路窄,二哥在萬人窟壞了那位賀蘭王爺的好事,這麽快就又在薊州碰上了,他就不怕南原老巢被朔方一鍋端了?”
日益臨近薊州城,又沒少幹攔截驛馬的勾當,血棠營得到的消息十分詳細。自從得知薊州城破後的慘狀,楊雄戟這廝就一臉的苦大仇深,恨不得立刻趕到薊州大砍大殺。
“那個孫道林就是個廢物,事前沒有一點兒察覺,城破時不在城中也就罷了,事後追擊又給人家殺了個丟盔棄甲,還戰死了一個都統,什麽北地使馬矟的第一人,真真讓人笑掉大牙!”
劉屠狗懶得理會怨氣衝天的楊雄戟,而是看向任西疇道:“幽州郡軍我沒見過,但也聽聞幽州總兵霍師度是曹軍機的得意門生,這些年跟常兆清幾次明爭暗鬥都不落下風,幽州城也給經營得固若金湯。怎麽同為北四州總兵的孫道林連同薊州郡軍就如此稀鬆?”
任西疇是血棠營中少數幾個沒有修習屠滅鍛兵術的人之一,頂多是在二爺授記和演法時在旁觀摩,到了他這個地步,功法還在其次,關鍵是要領悟到冥冥中那一點天地靈機。
他聞言搖頭道:“卑職跟陸厄往來不多,但他有幾句話卑職始終記得,據說是一位先聖所留。他說這世上有兩種癡愚,一是當局者迷、有苦說不出,二是隔岸觀火、站著說話不腰疼。薊州情形如何,卑職不清楚,實在無法揣測。”
劉屠狗哈哈一笑,抬手攔住已經橫眉立目的楊雄戟,不讓這個被說成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夯貨發作。
任西疇一看就是出身魔門,跟陸厄不可能沒有往來,如今故意說出來,也有取信於二爺的意思。這點心思,劉屠狗自然心領神會。
常兆清把血棠營打發來薊州,所用的理由冠冕堂皇,口口聲聲希望二爺為天子將邊軍的勢力滲透入薊州,這話恐怕朔方將軍自己都不相信。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眼下薊州已然殘破,可以騰挪的空間大為增加,血棠營未必沒有用武之地。
劉屠狗看向東方,輕笑道:“既然如此,咱們就親自去瞧上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