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隻是劍州的空桑山脈暴露在烈陽之下,夏日毒辣的日頭同樣炙烤著金城關北麵的大片草原,讓這塊布滿了黒狄人屍體的原野散發出難聞的惡臭,也讓豺狼和禿鷲大飽了口福。
李承德的光頭上滿是油光,連那塊難看的黃癬也彷佛放著光一般顯得極為耀眼。
他抬腿邁過一具滿頭白發的垂暮老狄人的屍體,放眼粗粗一望,遍地的死人大多都是些老弱病殘。
一杆長矟被插在這個黒狄小部族的營地中心,因為沒有風,長矟頂端掛著的那麵白隼旗便有些有氣無力地垂落。
原本,金城驍騎衛的跋扈大爺們出門,曆來不愛帶這麵威名赫赫的旗幟,也太糟狄人恨了,犯不著給自己個兒找不自在不是?
然而在如今的這片草原上,壓根兒看不到原本那幾個大部族的影子,更別提黒狄大軍甚至是金狼軍那些不要命的狼崽子了,可自打當日一百兄弟拚著性命不要以一麵白隼旗引走了大部分追兵,不少白隼就多了一個隨身帶旗的習慣。
這其實有違軍法,但即便是以治軍嚴厲著稱的甘校尉,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全當沒看見。
還別說,附近草原上殘存的黒狄部族但凡見了這旗,哪怕旗幟底下白隼的人數再少,那真叫一個聞風喪膽。凶威之盛,僅次於誰都沒見過卻已經哄傳草原的黑鴉旗了,如果朔方黑鴉也有衛旗這種東西的話。
“奶奶的,那些黑皮子隻是來金城關逛了一圈兒,死了還不到二百人,就撈走了這場仗裏最大的軍功,接著立馬拍拍屁股到京師享福去了,咱們卻要累死累活地來追殺這些跑不動又沒啥油水兒的老弱病殘,想想就叫老子窩火!”
一名白隼正用死人衣裳抹去刀身上的血跡,聞言站起身嘿嘿笑道:“我瞧著百騎長剛才殺得最凶,還硬是不要身份地跟俺搶,活兒幹得比誰都歡,俺看您不是窩火,是眼紅吧?”
附近的白隼立刻哄笑起來,壓下了營地裏不是響起的痛苦呻~吟和臨死前的慘呼。
擱以前,這種髒活累活自然沒人肯幹,可大夥兒當日都立誓要在死前殺夠一百個黒狄人,自然沒二話,就是悶著頭沒日沒夜地趕路、殺人、滅族,然後再趕路、殺人、滅族,周而複始,直到殺無可殺。
殺了半月有餘,李承德最先殺夠,帶著一袋子人耳去上交,誰想白左尉眼皮都不抬,隻是輕飄飄地說了一句:“你帶一百人,再殺一遍,隻記青壯男子,餘者不作數。”
莫名其妙就升任了百騎長的李承德立在原地愣了半天,沒有絲毫喜悅,反而極少見地濕了眼眶。
他知道,若不是死了太多像張百騎、王瘸子那樣精銳的同袍,萬萬輪不到他李癩子這等出了名的滾刀肉來做百騎長。
身旁的白隼說的不差,李承德此時此刻還真是眼紅,不僅是眼紅,更是殺紅了眼,卻唯獨沒有半句怨言。
他回憶著白左尉當時的語氣神情,暗道自左尉大人成為靈感宗師,還改名為白函穀,非但坐實了先前出身世家的傳聞,更是隱隱與甘校尉分庭抗禮,連百騎長這等分量的官帽子竟都能一言而決。
想到這些日子衛裏的暗潮湧動,尤其是右營那些同袍投來的異樣視線,李承德心頭就有些沒法說出口的煩躁與憂慮。
他不露痕跡地笑罵了一句:“就你小子屁話多!我瞧著這片草原上能逃的都逃了,心存僥幸或是逃不了的差不多也殺光了,是時候回去歇歇讓弟兄們喘口氣了,左尉大人那裏自然有我頂著。”
這話一出,白隼們立刻收了哄笑,都變得有些沉默。
還是什長時就敢出言頂撞上官,如今又搖身一變成了左尉大人麵前的紅人,李承德自然能頂住白函穀的怒火,然而此時回去,誰也不傻,隻怕休整倒在其次,嘿嘿,該不是專程去給左尉大人壯聲勢的吧?
說句實在話,曾經半步靈感的白左尉於驍騎衛而言那是錦上添花,更增威勢,如今成了宗師,看著是把其他不服氣的營頭徹底比了下去,卻是烈火烹油,既熱烈,且危險,畢竟這一山難容二虎不是?
看來,這趕路、殺人、滅族的安生日子怕是要到頭嘍。
幾乎與此同時,在白隼們看來就要展開一場明爭暗鬥好戲的兩位角兒,甘酒泉與白函穀正並肩站在金城關城頭,一同望著城下。
一支有些特殊的隊伍正從北門緩緩入城,近千騎,不是大周邊軍,更加不是黑狄人,而是北四州極為少見的戎人,起碼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因為戎人尚白,大多穿著白麻袍子,發式裝扮均與周人不同,引得城頭不少士卒爭相觀望。
領頭之人並未急著入城,而是勒馬立於城門前方遠處。
此人是一個白白淨淨的青年,額頭很寬,眉毛很淡,身軀修長,在大都五大三粗的戎人簇擁之下顯得極為高挑。
尤其他竟是周人士子打扮,身上穿了一件周人樣式的白色麻布長衫,頭上戴著士子慣用的束發木冠。
甘酒泉與白函穀的視線沒有在這青年身上過多停留,似乎竟是對青年所騎戰馬的脖頸更感興趣。那裏一左一右各掛了一個兵器囊,內裏如何看不出來,隻露出一對墨綠色的器柄。
“斧?而且是並不適合馬戰的短柄手斧?”
白函穀抿了抿稍顯涼薄之相的薄唇,兩道柳葉細眉下那對深邃森寒眸子裏透露出些許疑惑:“此人既然自稱是昔日敦煌神將哥舒麟台的後裔,為何用的不是北鬥七星刀?”
“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橫行青海頭,抬手取紫袍。哥舒麟台當年為了封侯,屠戮太重,仇家無數,他的後人不用北鬥七星刀自然是為了避禍。你出身以《刀耕譜》聞名於世的函穀白氏,不也一樣改用了槍?”
甘酒泉瞧上去肩窄臂長、精瘦幹練,說起話來也是絲毫不留情麵,可謂直指白函穀的痛處,但偏偏語氣平淡,聽不出有丁點兒嘲諷的意思。
他話鋒一轉,又有些讚歎道:“?周身紫紅,偏偏黑鬃黑尾,又如此神駿,是傳說中的異種神駒紫燕騮?還有這支精銳的千人隊,敗落了幾百年,哥舒氏還能有這等底蘊?”
白函穀聽得一愣,又朝下看了一眼,才確定甘酒泉是在說城下那名青年胯下的戰馬。
他方才隻顧感應對方那兩柄隱隱散發煞氣的手斧,沒想到甘酒泉真的是在看馬,不禁苦笑道:“昔日戎人畏之如虎的哥舒一族如今竟想靠著戎騎博取富貴,世事如此,我函穀白氏又如何能夠免俗?”
甘酒泉聞言似是想到什麽,搖頭道:“那個黑鴉校尉可不是凡俗之輩,如今再加上這個自稱姓哥舒的被招安的馬匪頭子,趁著草原上一團亂,竟連賀蘭王帳都敢搶,詔獄侯爺找了這麽一幫牛鬼蛇神去京師,當真有些驚世駭俗了,你即便去了,有這兩人壓著,未必能出頭。”
白函穀轉身向城下走去,語氣堅定道:“我有不得不去的理由,當初追隨我血戰的那二十七騎我要帶走。”
甘酒泉笑道:“左營後來收攏和救回的那些人也帶走吧,滿打滿算不過兩百騎,這點兒血我還出得起,我的脾氣你是知道的,最看不起貪生怕死之徒與無能之輩,他們若是留下,可活不了太久。”
白函穀身形一頓:“是誰要結此善緣?申屠,曹公,還是你背後的慕容?”
他心中轉過念頭無數,突地想起了當日黑鴉校尉身側的那名負劍青衣少女。沒有人知道,幾乎與詔獄調令一前一後而來的,還有那位少女的書信,末尾竟還蓋著天子欽差的印信!
甘酒泉擺擺手:“日後自然便知。”
白函穀望向南方,笑了笑,抬腿邁步而去。
**********
(竟然被打賞了,一看,果然是又有不明真相的新朋友入坑了,好生慚愧,但還是感謝橫斷江川道友!)
李承德的光頭上滿是油光,連那塊難看的黃癬也彷佛放著光一般顯得極為耀眼。
他抬腿邁過一具滿頭白發的垂暮老狄人的屍體,放眼粗粗一望,遍地的死人大多都是些老弱病殘。
一杆長矟被插在這個黒狄小部族的營地中心,因為沒有風,長矟頂端掛著的那麵白隼旗便有些有氣無力地垂落。
原本,金城驍騎衛的跋扈大爺們出門,曆來不愛帶這麵威名赫赫的旗幟,也太糟狄人恨了,犯不著給自己個兒找不自在不是?
然而在如今的這片草原上,壓根兒看不到原本那幾個大部族的影子,更別提黒狄大軍甚至是金狼軍那些不要命的狼崽子了,可自打當日一百兄弟拚著性命不要以一麵白隼旗引走了大部分追兵,不少白隼就多了一個隨身帶旗的習慣。
這其實有違軍法,但即便是以治軍嚴厲著稱的甘校尉,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全當沒看見。
還別說,附近草原上殘存的黒狄部族但凡見了這旗,哪怕旗幟底下白隼的人數再少,那真叫一個聞風喪膽。凶威之盛,僅次於誰都沒見過卻已經哄傳草原的黑鴉旗了,如果朔方黑鴉也有衛旗這種東西的話。
“奶奶的,那些黑皮子隻是來金城關逛了一圈兒,死了還不到二百人,就撈走了這場仗裏最大的軍功,接著立馬拍拍屁股到京師享福去了,咱們卻要累死累活地來追殺這些跑不動又沒啥油水兒的老弱病殘,想想就叫老子窩火!”
一名白隼正用死人衣裳抹去刀身上的血跡,聞言站起身嘿嘿笑道:“我瞧著百騎長剛才殺得最凶,還硬是不要身份地跟俺搶,活兒幹得比誰都歡,俺看您不是窩火,是眼紅吧?”
附近的白隼立刻哄笑起來,壓下了營地裏不是響起的痛苦呻~吟和臨死前的慘呼。
擱以前,這種髒活累活自然沒人肯幹,可大夥兒當日都立誓要在死前殺夠一百個黒狄人,自然沒二話,就是悶著頭沒日沒夜地趕路、殺人、滅族,然後再趕路、殺人、滅族,周而複始,直到殺無可殺。
殺了半月有餘,李承德最先殺夠,帶著一袋子人耳去上交,誰想白左尉眼皮都不抬,隻是輕飄飄地說了一句:“你帶一百人,再殺一遍,隻記青壯男子,餘者不作數。”
莫名其妙就升任了百騎長的李承德立在原地愣了半天,沒有絲毫喜悅,反而極少見地濕了眼眶。
他知道,若不是死了太多像張百騎、王瘸子那樣精銳的同袍,萬萬輪不到他李癩子這等出了名的滾刀肉來做百騎長。
身旁的白隼說的不差,李承德此時此刻還真是眼紅,不僅是眼紅,更是殺紅了眼,卻唯獨沒有半句怨言。
他回憶著白左尉當時的語氣神情,暗道自左尉大人成為靈感宗師,還改名為白函穀,非但坐實了先前出身世家的傳聞,更是隱隱與甘校尉分庭抗禮,連百騎長這等分量的官帽子竟都能一言而決。
想到這些日子衛裏的暗潮湧動,尤其是右營那些同袍投來的異樣視線,李承德心頭就有些沒法說出口的煩躁與憂慮。
他不露痕跡地笑罵了一句:“就你小子屁話多!我瞧著這片草原上能逃的都逃了,心存僥幸或是逃不了的差不多也殺光了,是時候回去歇歇讓弟兄們喘口氣了,左尉大人那裏自然有我頂著。”
這話一出,白隼們立刻收了哄笑,都變得有些沉默。
還是什長時就敢出言頂撞上官,如今又搖身一變成了左尉大人麵前的紅人,李承德自然能頂住白函穀的怒火,然而此時回去,誰也不傻,隻怕休整倒在其次,嘿嘿,該不是專程去給左尉大人壯聲勢的吧?
說句實在話,曾經半步靈感的白左尉於驍騎衛而言那是錦上添花,更增威勢,如今成了宗師,看著是把其他不服氣的營頭徹底比了下去,卻是烈火烹油,既熱烈,且危險,畢竟這一山難容二虎不是?
看來,這趕路、殺人、滅族的安生日子怕是要到頭嘍。
幾乎與此同時,在白隼們看來就要展開一場明爭暗鬥好戲的兩位角兒,甘酒泉與白函穀正並肩站在金城關城頭,一同望著城下。
一支有些特殊的隊伍正從北門緩緩入城,近千騎,不是大周邊軍,更加不是黑狄人,而是北四州極為少見的戎人,起碼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因為戎人尚白,大多穿著白麻袍子,發式裝扮均與周人不同,引得城頭不少士卒爭相觀望。
領頭之人並未急著入城,而是勒馬立於城門前方遠處。
此人是一個白白淨淨的青年,額頭很寬,眉毛很淡,身軀修長,在大都五大三粗的戎人簇擁之下顯得極為高挑。
尤其他竟是周人士子打扮,身上穿了一件周人樣式的白色麻布長衫,頭上戴著士子慣用的束發木冠。
甘酒泉與白函穀的視線沒有在這青年身上過多停留,似乎竟是對青年所騎戰馬的脖頸更感興趣。那裏一左一右各掛了一個兵器囊,內裏如何看不出來,隻露出一對墨綠色的器柄。
“斧?而且是並不適合馬戰的短柄手斧?”
白函穀抿了抿稍顯涼薄之相的薄唇,兩道柳葉細眉下那對深邃森寒眸子裏透露出些許疑惑:“此人既然自稱是昔日敦煌神將哥舒麟台的後裔,為何用的不是北鬥七星刀?”
“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橫行青海頭,抬手取紫袍。哥舒麟台當年為了封侯,屠戮太重,仇家無數,他的後人不用北鬥七星刀自然是為了避禍。你出身以《刀耕譜》聞名於世的函穀白氏,不也一樣改用了槍?”
甘酒泉瞧上去肩窄臂長、精瘦幹練,說起話來也是絲毫不留情麵,可謂直指白函穀的痛處,但偏偏語氣平淡,聽不出有丁點兒嘲諷的意思。
他話鋒一轉,又有些讚歎道:“?周身紫紅,偏偏黑鬃黑尾,又如此神駿,是傳說中的異種神駒紫燕騮?還有這支精銳的千人隊,敗落了幾百年,哥舒氏還能有這等底蘊?”
白函穀聽得一愣,又朝下看了一眼,才確定甘酒泉是在說城下那名青年胯下的戰馬。
他方才隻顧感應對方那兩柄隱隱散發煞氣的手斧,沒想到甘酒泉真的是在看馬,不禁苦笑道:“昔日戎人畏之如虎的哥舒一族如今竟想靠著戎騎博取富貴,世事如此,我函穀白氏又如何能夠免俗?”
甘酒泉聞言似是想到什麽,搖頭道:“那個黑鴉校尉可不是凡俗之輩,如今再加上這個自稱姓哥舒的被招安的馬匪頭子,趁著草原上一團亂,竟連賀蘭王帳都敢搶,詔獄侯爺找了這麽一幫牛鬼蛇神去京師,當真有些驚世駭俗了,你即便去了,有這兩人壓著,未必能出頭。”
白函穀轉身向城下走去,語氣堅定道:“我有不得不去的理由,當初追隨我血戰的那二十七騎我要帶走。”
甘酒泉笑道:“左營後來收攏和救回的那些人也帶走吧,滿打滿算不過兩百騎,這點兒血我還出得起,我的脾氣你是知道的,最看不起貪生怕死之徒與無能之輩,他們若是留下,可活不了太久。”
白函穀身形一頓:“是誰要結此善緣?申屠,曹公,還是你背後的慕容?”
他心中轉過念頭無數,突地想起了當日黑鴉校尉身側的那名負劍青衣少女。沒有人知道,幾乎與詔獄調令一前一後而來的,還有那位少女的書信,末尾竟還蓋著天子欽差的印信!
甘酒泉擺擺手:“日後自然便知。”
白函穀望向南方,笑了笑,抬腿邁步而去。
**********
(竟然被打賞了,一看,果然是又有不明真相的新朋友入坑了,好生慚愧,但還是感謝橫斷江川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