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勝神洲雖為聖國,但真境以上的弟子多居天外天,較少臨凡。即使臨凡,也是足踏彩霞,若白駒過隙,凡人稀有一見。為了不引人注目,玉簟秋已早早將那綠酒花隱去,選了一處偏僻所在落腳。
眾人沿著一條亂石小徑,向那小小的村落走去。當下秋高氣爽,人心自怡,一路上重陽生、綠拂二人,又順手播下了不少花籽。相信明年開春冰破雪消之時,這荒蕪小徑必是左右蔥蘢。
約莫三五裏,便到了那綠籬小扉之前,迎來的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翁。
四人禮罷,便有重陽生道:“老丈,我們一行四人遠道而來,欲借貴處投宿一晚,不知是否方便?”
老翁聞罷,親切答道:“寒舍無它,空廬倒是恰有兩間,四位貴人若不嫌棄,便隨老朽進來吧。”
四人方入院中,便見那蓮水之旁,立著一位老婦,與老翁年紀相仿,隻是麵色稍差,身體有些虛弱。老婦身邊,一男一女左右相攙。男孩一身藍衣,正值舞象之年,眉目清朗;女孩一襲暗花紗綃,已是花信年華,容貌娟秀。看來兩人,應是老人家膝下的一雙兒女無疑。
重陽生等人,無一不是暗中打量,此時不禁略有失望。當下又與老婦一一禮過,便隨老翁進了中堂。
令人奇怪的是,那中堂供案之上,並未有聖道諸子,唯有一盆文竹、一盆球蘭而已。要知道,東勝神洲即為聖國,鄉裏之間,極少有不供奉諸子的。
眾人分賓主落座,便攀談起來。
“老丈,還未請教貴姓?”玉簟秋恭敬問道。
老者答道:“老夫免一貴字,複姓木易。”
“木易?”重陽生微微一驚。要知道百家譜中,似乎並無此姓。不過他旋即眉尖一挑,似乎想起了什麽?“老人家莫非與太華楊門頗有淵源?”
“嗬嗬,山野之民,豈敢攀緣太嶽天人!”老人搖了搖笑道。
聽聞老者如此之言,重陽生自然不便再行多問,當下靈機一動,轉移了話題:“方才路過村口,見大石之上,有一馬踏飛燕之像,不知有何來曆?”
老者聞罷,嗬嗬一笑,道:“我們凡世之人不比修道之人,能輕身飛舉,旦夕之間遨遊天地。所以,欲行千裏之路,還要以馬為騎。此地古來多愛養馬,還曾出過一匹名馬。傳說它身高九尺,旋毛卷若日月之狀,如月者夜光,若日者晝光,毛色隨四時而變,曰步景。公子所見那馬踏飛燕之像,便是為它而立,連我們這小村的名字馬樓也是由此而來。”
“步景!”眾人聞罷,倒是頗為驚歎。
這匹馬雖然出身俗世,但卻是在修真界有名的馬中神駒。而它的主人,就是木神青帝。傳說青帝初得此馬,引為摯友,曾為之親赴太華楊門,求取那通靈閱心術。後來,更是乘此步景功德飛升。在天界的名馬圖鑒中,步景位列第七,猶在玉帝的絕地、翻羽、奔宵、越影、逾輝、超光、騰霧、挾翼八駿之上。
“這是很久遠的事了!”老者歎道:“莫說是諸位未曾聞及,便是老夫也是自祖上流傳所知。”
眾人相視一笑,卻有玉簟秋道:“名馬步景隨青帝功德飛升的故事已是家喻戶曉,我等也是從小耳濡目染。隻是陡然之間,身處名馬故裏,一時驚詫失態,讓老丈見笑了。”
“幾位看上去神清氣爽,應該來自東勝之外吧!”老者苦笑一聲,接著竟勸誡起來:“明日一早,我與你們備些馬匹,趕快離開這是非之地吧!”
“老丈所言,可是指那噩、癌二患?”玉簟秋急忙問道。
“是不是公子所言噩、癌二患,老朽不知。老朽隻知道自太華變故之後,整個東勝都為莫名的怪夢、怪病所籠罩!”老者一聲歎息,說不盡的悲涼絕望:“實不相瞞,方才諸位院中所見老朽荊人,正是身染那種怪疾,已然藥石無力。老夫雖未染病,但也是怪夢纏身,幾近油盡燈枯。”
眾人聞罷,心中越發怪異,一株七相八蘊俱現的蓮荷足以庇護千裏之野。究竟那層神秘的氣息是何來源,竟能將此完全掩蓋,以至眼前之人也無法置身劫外。
“可以看出,老丈一對子女皆是純孝之人。相信一定會感動天地,化解此次劫難!”看到老人傷心欲絕的樣子,重陽生上前寬慰道。
“但願上蒼有眼,保佑我們一家平平安安!”老者仰天長歎。
“不知老丈膝下,是否還有子女在外?”重陽生借機問道。
“老朽還有一長子,數月前往太華神洲,至今還未曾歸來!”提及此人,老者渾濁的雙目,竟然流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亮光。可以看出,他對這個長子希冀頗大。
“去太華神洲?不知貴公子去太華神洲所謂何事?”重陽生不解問道。
“諸位想必是太華神洲之人吧!”看到重陽生如此反應,老人家自問已大致推斷出了他們的來曆。
“額,老人所言不差,我等正是從太華神洲而來!”重陽生點了點頭道。
“數月之前,老朽長子有幸求得醫聖張仲景一副藥方,雖不能根治荊人之疾,但也可緩解病情。可是此藥服用之前,需以紅心藤梨為引。那孩子便驅馬前往太華,如今世道破亂,真是讓我們一家十分擔憂!”說到這裏,老者滿麵焦慮,似乎轉眼間,又蒼老了幾分。
“醫聖張仲景名揚天下,有妙手回春之能,與那醫仙孫思邈、醫俠華佗、醫佛李時珍、醫神扁鵲並稱五洲名醫。相信他老人家藥方一出,定有神奇莫測之效。至於那太華藤梨,又名獼猴桃,普通者均是素心碧液。老丈所言紅心藤梨,乃是藤梨之中的稀品,其果外環青碧如翠、內含丹紅似翡,有‘碧血丹心’之稱,便是在太華也頗為難尋。想必貴公子一定是尋果時費了些時日,現在已在返途之中,老人家勿需擔心!”見老者如此憂心忡忡,玉簟秋連忙解釋起來。
“但願如此吧!”老者一聲苦笑。
“對了,老人家,方才我們進院之時,見池中兩株蓮花清新雅卓,可是這位兄長所種?”見老翁心情稍稍平複,紫菱小心翼翼地提出了此問。
“姑娘所言不差,我這長子極為愛蓮。少小之時,便遠赴秋水山莊,求得一粒蓮子,種在此處。花發數載,一枝獨秀。不想去年七八月份,池中又生一小株,曆經一載,長成此狀。”望著那院中的蓮荷,老者仿佛看到了自己孩子的身影,言語之間,滿是憐愛。
眾人沿著一條亂石小徑,向那小小的村落走去。當下秋高氣爽,人心自怡,一路上重陽生、綠拂二人,又順手播下了不少花籽。相信明年開春冰破雪消之時,這荒蕪小徑必是左右蔥蘢。
約莫三五裏,便到了那綠籬小扉之前,迎來的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翁。
四人禮罷,便有重陽生道:“老丈,我們一行四人遠道而來,欲借貴處投宿一晚,不知是否方便?”
老翁聞罷,親切答道:“寒舍無它,空廬倒是恰有兩間,四位貴人若不嫌棄,便隨老朽進來吧。”
四人方入院中,便見那蓮水之旁,立著一位老婦,與老翁年紀相仿,隻是麵色稍差,身體有些虛弱。老婦身邊,一男一女左右相攙。男孩一身藍衣,正值舞象之年,眉目清朗;女孩一襲暗花紗綃,已是花信年華,容貌娟秀。看來兩人,應是老人家膝下的一雙兒女無疑。
重陽生等人,無一不是暗中打量,此時不禁略有失望。當下又與老婦一一禮過,便隨老翁進了中堂。
令人奇怪的是,那中堂供案之上,並未有聖道諸子,唯有一盆文竹、一盆球蘭而已。要知道,東勝神洲即為聖國,鄉裏之間,極少有不供奉諸子的。
眾人分賓主落座,便攀談起來。
“老丈,還未請教貴姓?”玉簟秋恭敬問道。
老者答道:“老夫免一貴字,複姓木易。”
“木易?”重陽生微微一驚。要知道百家譜中,似乎並無此姓。不過他旋即眉尖一挑,似乎想起了什麽?“老人家莫非與太華楊門頗有淵源?”
“嗬嗬,山野之民,豈敢攀緣太嶽天人!”老人搖了搖笑道。
聽聞老者如此之言,重陽生自然不便再行多問,當下靈機一動,轉移了話題:“方才路過村口,見大石之上,有一馬踏飛燕之像,不知有何來曆?”
老者聞罷,嗬嗬一笑,道:“我們凡世之人不比修道之人,能輕身飛舉,旦夕之間遨遊天地。所以,欲行千裏之路,還要以馬為騎。此地古來多愛養馬,還曾出過一匹名馬。傳說它身高九尺,旋毛卷若日月之狀,如月者夜光,若日者晝光,毛色隨四時而變,曰步景。公子所見那馬踏飛燕之像,便是為它而立,連我們這小村的名字馬樓也是由此而來。”
“步景!”眾人聞罷,倒是頗為驚歎。
這匹馬雖然出身俗世,但卻是在修真界有名的馬中神駒。而它的主人,就是木神青帝。傳說青帝初得此馬,引為摯友,曾為之親赴太華楊門,求取那通靈閱心術。後來,更是乘此步景功德飛升。在天界的名馬圖鑒中,步景位列第七,猶在玉帝的絕地、翻羽、奔宵、越影、逾輝、超光、騰霧、挾翼八駿之上。
“這是很久遠的事了!”老者歎道:“莫說是諸位未曾聞及,便是老夫也是自祖上流傳所知。”
眾人相視一笑,卻有玉簟秋道:“名馬步景隨青帝功德飛升的故事已是家喻戶曉,我等也是從小耳濡目染。隻是陡然之間,身處名馬故裏,一時驚詫失態,讓老丈見笑了。”
“幾位看上去神清氣爽,應該來自東勝之外吧!”老者苦笑一聲,接著竟勸誡起來:“明日一早,我與你們備些馬匹,趕快離開這是非之地吧!”
“老丈所言,可是指那噩、癌二患?”玉簟秋急忙問道。
“是不是公子所言噩、癌二患,老朽不知。老朽隻知道自太華變故之後,整個東勝都為莫名的怪夢、怪病所籠罩!”老者一聲歎息,說不盡的悲涼絕望:“實不相瞞,方才諸位院中所見老朽荊人,正是身染那種怪疾,已然藥石無力。老夫雖未染病,但也是怪夢纏身,幾近油盡燈枯。”
眾人聞罷,心中越發怪異,一株七相八蘊俱現的蓮荷足以庇護千裏之野。究竟那層神秘的氣息是何來源,竟能將此完全掩蓋,以至眼前之人也無法置身劫外。
“可以看出,老丈一對子女皆是純孝之人。相信一定會感動天地,化解此次劫難!”看到老人傷心欲絕的樣子,重陽生上前寬慰道。
“但願上蒼有眼,保佑我們一家平平安安!”老者仰天長歎。
“不知老丈膝下,是否還有子女在外?”重陽生借機問道。
“老朽還有一長子,數月前往太華神洲,至今還未曾歸來!”提及此人,老者渾濁的雙目,竟然流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亮光。可以看出,他對這個長子希冀頗大。
“去太華神洲?不知貴公子去太華神洲所謂何事?”重陽生不解問道。
“諸位想必是太華神洲之人吧!”看到重陽生如此反應,老人家自問已大致推斷出了他們的來曆。
“額,老人所言不差,我等正是從太華神洲而來!”重陽生點了點頭道。
“數月之前,老朽長子有幸求得醫聖張仲景一副藥方,雖不能根治荊人之疾,但也可緩解病情。可是此藥服用之前,需以紅心藤梨為引。那孩子便驅馬前往太華,如今世道破亂,真是讓我們一家十分擔憂!”說到這裏,老者滿麵焦慮,似乎轉眼間,又蒼老了幾分。
“醫聖張仲景名揚天下,有妙手回春之能,與那醫仙孫思邈、醫俠華佗、醫佛李時珍、醫神扁鵲並稱五洲名醫。相信他老人家藥方一出,定有神奇莫測之效。至於那太華藤梨,又名獼猴桃,普通者均是素心碧液。老丈所言紅心藤梨,乃是藤梨之中的稀品,其果外環青碧如翠、內含丹紅似翡,有‘碧血丹心’之稱,便是在太華也頗為難尋。想必貴公子一定是尋果時費了些時日,現在已在返途之中,老人家勿需擔心!”見老者如此憂心忡忡,玉簟秋連忙解釋起來。
“但願如此吧!”老者一聲苦笑。
“對了,老人家,方才我們進院之時,見池中兩株蓮花清新雅卓,可是這位兄長所種?”見老翁心情稍稍平複,紫菱小心翼翼地提出了此問。
“姑娘所言不差,我這長子極為愛蓮。少小之時,便遠赴秋水山莊,求得一粒蓮子,種在此處。花發數載,一枝獨秀。不想去年七八月份,池中又生一小株,曆經一載,長成此狀。”望著那院中的蓮荷,老者仿佛看到了自己孩子的身影,言語之間,滿是憐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