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與除夕、上元、花朝、清明、端午、觀蓮、中元、七夕、中秋、祭祖、下元、臘八,同為三界共通的十三個重大節日之一。(.好看的小說)人們相信這一日天地通靈,祈福也最為靈驗。自古以來,每逢此節,各地百族均會登高踏秋,祈福天地。
太華神洲節風最濃,重陽佳節自然也不例外。每年臨近此節,鄉人多舉家外出,不遠千裏,前往太華山,謂之登嶽。而楊門,也會提前半月開放東、西、南、北四峰,邀請來者祈天同樂。
不過今年,成為了太華四峰新主的八大世家,卻早早便頒下了重陽禁登令,使得洲中一度節氣全無。正當人們為此事而遺憾不已時,南明世家突然宣布將本轉的神巢盛會移於太華舉行。接著,獨孤世家也同樣宣布了獨孤劍會喬遷此處。這使得古老的太嶽,再次成為萬眾矚目之處。
太華薈萃、瑤池盛會、幽冥勝會、道果盛會、神跡盛會、風雲盛會並稱三界六大峰事,均是每轉一屆。這其中,又太華薈萃為六會之首,定在壬戌年六月六日。而道果盛會、神跡盛會、風雲盛會、瑤池盛會、幽蘭盛會,則緊隨其後,定在次年的九月九日。六大盛會一過,也意味著這一轉光陰的圓滿結束。
六大盛會之二,同時花落太華,使得整個中洲一時間熱鬧起來,再無半點重陽禁令帶來的清冷。
來自四麵八方的赴會者絡繹不絕,水流一般漫過了群山遍野。這其中,還有很多罕見於世的潛隱百族。當然,裏麵的修真之士,也是不在少數。但基於對此三界文明源地的尊敬,並沒有人禦空飛行。
太華神洲素以好客而聞名於外,很多鄉人早已敞開籬落,拿出酒水果品虛席以待。對於來訪者無論族別,他們皆是一般盛情禮遇。
太華神洲五嶽獨尊,傲視天下,乃是人間地理祖脈所在,龍氣匯聚之處。四方群山,皆為其枝。故而,洲境中多起伏山水,原野裏丘陵叢生。雖然光陰如矢,滄海桑田。但太華山水甲天下,這一點卻是亙古未變。
南嶽腳下,山嶺尤為錯落參差。鄉人世代開拓於此,留下了萬畝神奇的梯雲水田。比之別處的村落群居不同,這裏的人們更喜愛一家一戶的隱逸生活。眼前的一處坡嶺之上,便坐落著一個青籬小院。
小院約莫數丈大小,三間紅磚綠瓦的簡約居室倚山向陽。遠遠望去,牆壁上爬滿了七色的夜來香,而脊頂則長滿了金色的野菊花。朝陽之下,雲霞掩映,旭光空蒙,更顯得這一切異常溫馨靜美。
小院外是成片的花畦,一梯梯,一叢叢,五顏六色,開的熱烈而濃鬱。蜜蜂翩翩,穿行於花壟與青籬之間。目光追隨它們的舞步,從一朵紫色的蕊,跳躍到一朵青色的蕊,最後總會落在小院中幾株高大的菠蘿蜜上。
巨大的菠蘿蜜果之畔,赫然懸掛著一個個蜂巢,大小顏色竟與菠蘿蜜果一般無二。菠蘿蜜的濃濃水香,間雜著蜂房的淡淡水甜,沿著羊腸小徑一直飄蕩到半裏之外。來往的路人,總在不經意間便站在了小院的門扉。而楊風,便是其中的一個。當然,他身邊跟隨的還有孤清秋、段逸飛、蒼天笑三人。
對於四人的到來,小院的主人沒有絲毫意外。這是一對年輕夫婦,身邊還有一個可愛的小男孩,約莫兩三歲大小。小男孩正煞有摸樣地握著一把紅色的桃木小劍,劍穗上還結著一對翠綠的玉鈴鐺。
小院正中是一泊數尺見方的水池,池水中一枝紅蓮婷婷玉立,優雅至極。[]池畔則是一圈白色石欄,欄下長滿了濃鬱的蘭草。雖然早已過了花期,卻依舊楚楚動人。
小池左右兩側的空地上,各擺有一張青石圓桌,均已坐滿了訪客。而且,其中一桌上的訪客,看上去應為異族。除了頗為奇特的衣飾之外,他們還有著尖尖的耳朵和幽綠的雙瞳。
小池水陽,又有一眼軲轆老井,伴著一處對弈方台、一架寫生畫板。弈台上還遺留著一盤殘局,而畫板上則是一枝蓮花的模糊輪廓。
男主人非常熱情地將楊風四人,直接迎到了正房的廳堂。廳堂不大,正中朝陽壁上敬著一幅蓮荷的寫意圖案。而下麵的供案上,則是一尊精美的紫玉香爐。香爐中,一柱青線寶篆嫋嫋。世言:“太華之人,多奉蓮圖騰。”如今看來,果然不虛。
在男主人的招呼下,四人在廳中的方桌旁一一坐了下來。
不多時,女主人便端來了各色水果,其中便有紅心藤梨、赤晶蓮霧、金焰佛手等太華神洲的特色珍品。而這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卻是一盞琉璃。
琉璃盞中,盛著一汪三色的液體,自上而下,透射出玫紅、蔚藍、澄碧的輝光。不過最為奇妙的還在下麵,當女主人用一枝長柄小勺,舀出一勺液體分在四隻月影樽之時,明明看到那勺鬥,隻是沉浸在最上麵的玫紅層中,但是倒在月影樽裏,仍然為清晰的三重色。
“雞尾,而且是上品,姐姐真是好手藝!”楊風由衷讚道。
“聽公子口音,應該是咱們中洲人吧!怪不得對這雞尾酒如此熟悉。”女主人笑道。
“姐姐所言不差,在下正是太華之人。”楊風一聲歎息。的確,這種背井離鄉的感覺,真的讓人心碎。
“不知公子此番前來,可是去那太華赴會?”女主人隨意問道。
“也算是吧!不過在下幾人並未接到邀請,隻是前去碰碰運氣,看下能否一開眼界,長個見識。”楊風微微一笑。
“嗬嗬,年輕人就該如此,到了我們這般年紀,身邊有了孩子,再想出去委實難了!”女主人自嘲道。
自古以來,成家立業,還是立業成家,一直是困擾人生的幾大抉擇之一。不過,在楊風看來,後者應該是更為明智的選擇。
“諸位貴客慢用,若還有所需,隨時招呼我們!”女主人言罷,便轉身出了廳堂,又到院中忙活去了。
楊風四人當下謝過夫妻二人,便取了些瓜果服食,又品鑒了一下那三色雞尾。
“好酒,不愧為人間五大果醇之首!想當年太華薈萃之時,沒能品嚐此醇,兄弟我一直頗為遺憾,沒想到今天竟在此地得償所願!”蒼天朗聲笑道。不過,對於喜歡豪飲的他,眼前的小小月影樽略顯美中不足。
“嗬嗬,蒼天兄,你這倒怨不得別人。太華薈萃之上,曾配有果醇十二品,為首便是七色雞尾。隻是你當時心神完全沉醉在劍意之中,絲毫沒有注意到美酒當前!”孤清秋笑道。
“不可能,我這鼻子對酒最為靈敏,怎麽可能錯過如此佳釀!”對於孤清秋所言,蒼天笑似乎完全無法接受。
“蒼天大哥,清秋兄長所言不差,那次你還真的是錯過了。說起來,這雞尾與我太華淵源極深,薈萃盛會又怎會沒有此醇!”楊風笑道。
蒼天笑摸了摸頭,露出了一副萬分遺憾的表情。楊風的話,讓他不得不相信自己錯失了佳釀。
“淵源極深?”一邊的段逸飛似乎對這四個字來了興趣:“嗬嗬,風兄弟此言怎講?”
“其實,這雞尾酒,本為我們太華楊門的一個先人所創。傳說他極愛果醇,一旦碰上喜歡的果醇,便會開懷痛飲,常常因此數月不醒,故有一生半醉之稱。一次偶然之間,他突發奇想,將數十種果醇調在一起,不料大獲成功。據說酒成之後若七色竹節,味道也極為曲美,有七十二變之妙。至此以後,他更將畢生精力,都用於這調酒秘方的完善之上,並在化逝之前,親手將它寫在了太華山腳的一處雞尾岩上。後經愛酒者不斷傳揚,很快便走進了太華人家,又因雞尾岩之故,而博得雞尾酒之名。當然,這也是調酒之道的真正由來!”楊風解釋道。
“執著於酒而又豁達於酒,這位前輩真乃酒中大師。若在下所猜不錯,他應該就是千年前那屆太華薈萃的酒魁楊瀟湘!”段逸飛感慨道。
“不錯,正是他老人家!”楊風頷首笑道。
正此時,一陣清風襲來,穿過廳堂,吹在了兩間側室的珠簾之上,刹那間叮鈴一片。倘若我們仔細看去,就會發現,那珠簾之上並無珍珠,而是由一塊塊拇指大小的彩色卵石、貝殼串成,端的精致好看。
左側的珠簾是半卷的,可以看到裏麵靠窗的木塌之上,擺著一把瑤琴,另外一側的牆壁邊,則是放置了一個九重的櫃裏麵放滿了古冊,其中赫然可見《詩詞曲賦》、《文心雕龍》等等美學經典。
與太華山水相比,太華才情毫不遜色。或許正是那種對蓮的由衷崇拜,使得他們對雲陽八藝極為熱愛。尤其是這一屆太華薈萃之後,這種貫徹古今的愛戀,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出現了“琴在榻、弈在台、劍在壁、玉在懷、詩在囊、畫在筒、醇在壺、花在瓶”的盛世奇觀。亦或許正是這種盛世奇觀的出現,才使得天降八惡於四方,卻獨獨不見於太華!
太華神洲節風最濃,重陽佳節自然也不例外。每年臨近此節,鄉人多舉家外出,不遠千裏,前往太華山,謂之登嶽。而楊門,也會提前半月開放東、西、南、北四峰,邀請來者祈天同樂。
不過今年,成為了太華四峰新主的八大世家,卻早早便頒下了重陽禁登令,使得洲中一度節氣全無。正當人們為此事而遺憾不已時,南明世家突然宣布將本轉的神巢盛會移於太華舉行。接著,獨孤世家也同樣宣布了獨孤劍會喬遷此處。這使得古老的太嶽,再次成為萬眾矚目之處。
太華薈萃、瑤池盛會、幽冥勝會、道果盛會、神跡盛會、風雲盛會並稱三界六大峰事,均是每轉一屆。這其中,又太華薈萃為六會之首,定在壬戌年六月六日。而道果盛會、神跡盛會、風雲盛會、瑤池盛會、幽蘭盛會,則緊隨其後,定在次年的九月九日。六大盛會一過,也意味著這一轉光陰的圓滿結束。
六大盛會之二,同時花落太華,使得整個中洲一時間熱鬧起來,再無半點重陽禁令帶來的清冷。
來自四麵八方的赴會者絡繹不絕,水流一般漫過了群山遍野。這其中,還有很多罕見於世的潛隱百族。當然,裏麵的修真之士,也是不在少數。但基於對此三界文明源地的尊敬,並沒有人禦空飛行。
太華神洲素以好客而聞名於外,很多鄉人早已敞開籬落,拿出酒水果品虛席以待。對於來訪者無論族別,他們皆是一般盛情禮遇。
太華神洲五嶽獨尊,傲視天下,乃是人間地理祖脈所在,龍氣匯聚之處。四方群山,皆為其枝。故而,洲境中多起伏山水,原野裏丘陵叢生。雖然光陰如矢,滄海桑田。但太華山水甲天下,這一點卻是亙古未變。
南嶽腳下,山嶺尤為錯落參差。鄉人世代開拓於此,留下了萬畝神奇的梯雲水田。比之別處的村落群居不同,這裏的人們更喜愛一家一戶的隱逸生活。眼前的一處坡嶺之上,便坐落著一個青籬小院。
小院約莫數丈大小,三間紅磚綠瓦的簡約居室倚山向陽。遠遠望去,牆壁上爬滿了七色的夜來香,而脊頂則長滿了金色的野菊花。朝陽之下,雲霞掩映,旭光空蒙,更顯得這一切異常溫馨靜美。
小院外是成片的花畦,一梯梯,一叢叢,五顏六色,開的熱烈而濃鬱。蜜蜂翩翩,穿行於花壟與青籬之間。目光追隨它們的舞步,從一朵紫色的蕊,跳躍到一朵青色的蕊,最後總會落在小院中幾株高大的菠蘿蜜上。
巨大的菠蘿蜜果之畔,赫然懸掛著一個個蜂巢,大小顏色竟與菠蘿蜜果一般無二。菠蘿蜜的濃濃水香,間雜著蜂房的淡淡水甜,沿著羊腸小徑一直飄蕩到半裏之外。來往的路人,總在不經意間便站在了小院的門扉。而楊風,便是其中的一個。當然,他身邊跟隨的還有孤清秋、段逸飛、蒼天笑三人。
對於四人的到來,小院的主人沒有絲毫意外。這是一對年輕夫婦,身邊還有一個可愛的小男孩,約莫兩三歲大小。小男孩正煞有摸樣地握著一把紅色的桃木小劍,劍穗上還結著一對翠綠的玉鈴鐺。
小院正中是一泊數尺見方的水池,池水中一枝紅蓮婷婷玉立,優雅至極。[]池畔則是一圈白色石欄,欄下長滿了濃鬱的蘭草。雖然早已過了花期,卻依舊楚楚動人。
小池左右兩側的空地上,各擺有一張青石圓桌,均已坐滿了訪客。而且,其中一桌上的訪客,看上去應為異族。除了頗為奇特的衣飾之外,他們還有著尖尖的耳朵和幽綠的雙瞳。
小池水陽,又有一眼軲轆老井,伴著一處對弈方台、一架寫生畫板。弈台上還遺留著一盤殘局,而畫板上則是一枝蓮花的模糊輪廓。
男主人非常熱情地將楊風四人,直接迎到了正房的廳堂。廳堂不大,正中朝陽壁上敬著一幅蓮荷的寫意圖案。而下麵的供案上,則是一尊精美的紫玉香爐。香爐中,一柱青線寶篆嫋嫋。世言:“太華之人,多奉蓮圖騰。”如今看來,果然不虛。
在男主人的招呼下,四人在廳中的方桌旁一一坐了下來。
不多時,女主人便端來了各色水果,其中便有紅心藤梨、赤晶蓮霧、金焰佛手等太華神洲的特色珍品。而這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卻是一盞琉璃。
琉璃盞中,盛著一汪三色的液體,自上而下,透射出玫紅、蔚藍、澄碧的輝光。不過最為奇妙的還在下麵,當女主人用一枝長柄小勺,舀出一勺液體分在四隻月影樽之時,明明看到那勺鬥,隻是沉浸在最上麵的玫紅層中,但是倒在月影樽裏,仍然為清晰的三重色。
“雞尾,而且是上品,姐姐真是好手藝!”楊風由衷讚道。
“聽公子口音,應該是咱們中洲人吧!怪不得對這雞尾酒如此熟悉。”女主人笑道。
“姐姐所言不差,在下正是太華之人。”楊風一聲歎息。的確,這種背井離鄉的感覺,真的讓人心碎。
“不知公子此番前來,可是去那太華赴會?”女主人隨意問道。
“也算是吧!不過在下幾人並未接到邀請,隻是前去碰碰運氣,看下能否一開眼界,長個見識。”楊風微微一笑。
“嗬嗬,年輕人就該如此,到了我們這般年紀,身邊有了孩子,再想出去委實難了!”女主人自嘲道。
自古以來,成家立業,還是立業成家,一直是困擾人生的幾大抉擇之一。不過,在楊風看來,後者應該是更為明智的選擇。
“諸位貴客慢用,若還有所需,隨時招呼我們!”女主人言罷,便轉身出了廳堂,又到院中忙活去了。
楊風四人當下謝過夫妻二人,便取了些瓜果服食,又品鑒了一下那三色雞尾。
“好酒,不愧為人間五大果醇之首!想當年太華薈萃之時,沒能品嚐此醇,兄弟我一直頗為遺憾,沒想到今天竟在此地得償所願!”蒼天朗聲笑道。不過,對於喜歡豪飲的他,眼前的小小月影樽略顯美中不足。
“嗬嗬,蒼天兄,你這倒怨不得別人。太華薈萃之上,曾配有果醇十二品,為首便是七色雞尾。隻是你當時心神完全沉醉在劍意之中,絲毫沒有注意到美酒當前!”孤清秋笑道。
“不可能,我這鼻子對酒最為靈敏,怎麽可能錯過如此佳釀!”對於孤清秋所言,蒼天笑似乎完全無法接受。
“蒼天大哥,清秋兄長所言不差,那次你還真的是錯過了。說起來,這雞尾與我太華淵源極深,薈萃盛會又怎會沒有此醇!”楊風笑道。
蒼天笑摸了摸頭,露出了一副萬分遺憾的表情。楊風的話,讓他不得不相信自己錯失了佳釀。
“淵源極深?”一邊的段逸飛似乎對這四個字來了興趣:“嗬嗬,風兄弟此言怎講?”
“其實,這雞尾酒,本為我們太華楊門的一個先人所創。傳說他極愛果醇,一旦碰上喜歡的果醇,便會開懷痛飲,常常因此數月不醒,故有一生半醉之稱。一次偶然之間,他突發奇想,將數十種果醇調在一起,不料大獲成功。據說酒成之後若七色竹節,味道也極為曲美,有七十二變之妙。至此以後,他更將畢生精力,都用於這調酒秘方的完善之上,並在化逝之前,親手將它寫在了太華山腳的一處雞尾岩上。後經愛酒者不斷傳揚,很快便走進了太華人家,又因雞尾岩之故,而博得雞尾酒之名。當然,這也是調酒之道的真正由來!”楊風解釋道。
“執著於酒而又豁達於酒,這位前輩真乃酒中大師。若在下所猜不錯,他應該就是千年前那屆太華薈萃的酒魁楊瀟湘!”段逸飛感慨道。
“不錯,正是他老人家!”楊風頷首笑道。
正此時,一陣清風襲來,穿過廳堂,吹在了兩間側室的珠簾之上,刹那間叮鈴一片。倘若我們仔細看去,就會發現,那珠簾之上並無珍珠,而是由一塊塊拇指大小的彩色卵石、貝殼串成,端的精致好看。
左側的珠簾是半卷的,可以看到裏麵靠窗的木塌之上,擺著一把瑤琴,另外一側的牆壁邊,則是放置了一個九重的櫃裏麵放滿了古冊,其中赫然可見《詩詞曲賦》、《文心雕龍》等等美學經典。
與太華山水相比,太華才情毫不遜色。或許正是那種對蓮的由衷崇拜,使得他們對雲陽八藝極為熱愛。尤其是這一屆太華薈萃之後,這種貫徹古今的愛戀,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出現了“琴在榻、弈在台、劍在壁、玉在懷、詩在囊、畫在筒、醇在壺、花在瓶”的盛世奇觀。亦或許正是這種盛世奇觀的出現,才使得天降八惡於四方,卻獨獨不見於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