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上無憂崖的人很多,雖然崖上什麽也沒有,不過卻有一種說法,那便是能登頂之人,就是心誠之人,而心誠之人求什麽有什麽。所以基本上每個來靈隱寺上香的人都會去崖頂去一遭。
段千仇也隨著虔誠的香客往崖頂走去,走至一半,離蔡月如的禪修精舍尚有很遠的一段距離,卻聽得前麵的人聲鼎沸,有三四個從前麵退下來的香客用惶急的聲音喊道:“起火了,起火了……”
放眼望去,隻見在前麵階梯側邊一箭之處的一處精舍,升起了衝天大火,在山風助威下,火勢蔓延極快,一下子把精舍四周的鬆樹竹木都燒了起來。
段千仇看著起火方向,心裏一咯噔,“看樣子正象是蔡月如的禪修精舍,難不成那名黑衣人已經察覺……”他腳下正準備發力朝那精舍飛掠而起,忽地身體內的先天真氣起了很奇怪的感應,那便是在附近有一股很強勁的真氣忽然憑空消失了,這種感覺,段千仇明白是有人刻意隱匿真氣所致。
而這種可以在瞬間隱匿真氣的本事,隻有象他這種級別的高手才有能力做到,就象段玉皇,司馬蒼龍等人。之前與他交手的血雨飛霜也勉強可以辦到。
段千仇心中立即起了警惕,他停下腳步,鷹眼一般的眼睛開始審視身側經過的每一個人,因為山上大火,往山下走的人流一下子就暴增了幾倍,有些走得心急的,甚至奮不顧身地從人群中擠過去,慌不擇路地“滾”下山。
這些下山的人裏,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驚慌與恐懼,就象他們上山時,寫著虔誠與恭敬一樣,他們對於無法預知的未來都抱持著順從的態度,趨福避禍,隨風而動。
段千仇站在這山道階梯中間。象一個遺世而獨立的人,冷靜地看著每個過往之人的表情。可惜的是,來往的人太多,在山道上並沒有出現令段千仇再度生疑之人。
他身形一動。人已經從山道階梯上眾人的頭頂上掠過,直往起火的精舍而去。
起火的果然是蔡月如的禪修之地,現場已經有十數名聞訊趕來的沙彌在用水桶汲水救火了,隻可惜火勢太大,再加上山上取水不易。所以精舍不一會便被燒成了一堆廢墟。
段千仇看著眼前煙火繚繞的火場發了一會愣,他失望地順著山道往下走,到了靈隱寺的大雄寶殿,卻見那個小沙彌還站在殿前,手裏捧著一個包袱,一見段千仇,便迎了上去,用略帶些木訥的語氣說道:“段施主,方才我差點忘了,這是蔡施主此前來禪修之時。囑托我保管的東西。隻是這幾日小僧就要轉到別家寺廟去了,不方便再為她保管,施主您方便幫我轉交給她嗎?”
“當然可以的,小師父。”段千仇聞言,不禁心中暗喜:“這隻怕是這幾天來聽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小沙彌把手中的包袱遞給段千仇,念了聲佛號,便返身回寺去了。
從靈隱寺回燁煌城要坐渡船渡過運河,段千仇此次是一個人過來的,搭乘的是普通的渡船,因而回去的時候也是自己租了條小船。在船上他打開了那個包袱。隻見裏麵有三本經書,一本畫冊。
經書裏麵批了許多注解,就象人生的感悟似的,段千仇仔細翻看了一下。並無特別之處。而那本畫冊除了花鳥魚蟲,竹樹山水之外,竟還有一名男子的畫像!
畫中的男子眉目俊秀,氣質儒雅,有一種飄逸出塵之感,對於這名男子。段千仇並無映象,不過蔡月如可以將他的單獨畫像鄭重其事的保管起來,看得出來,還是對這名男子情有獨鍾的。
“莫非這個人就是蔡月如口中所說的那名黑衣人?”段千仇將畫像看了又看,依然沒有一絲頭緒。
畫像與經書的紙張邊角都略略起皺了,可見是被翻看過許多次的,可以想象在許多孤寂的夜晚,蔡玉如除了青燈古佛,常縈繞在她心間的還有對於這名畫中男子的情愫。
搖櫓的小船在水波之上蕩漾著,段千仇的心緒也隨之起伏不定,他很快就陷入了沉思:“這名陌生的男子究竟會是誰呢?”
這時,船外的梢公可能在水上遇到了相識的船家,便扯開了嗓門吆喝道:“葛老三,今天的飯食吃啥呢?”
另外一條船上的船老大拉長聲音應道:“豆鼓蒸鯪魚,還有黴豆幹,聞到香了吧,饞不?哈哈哈!”
梢公笑罵道:“饞個屁,你那黴豆幹比屎還臭,弄得你的船都跟個糞坑似的……”
兩人隔著船,又胡扯了幾句,便各奔東西了。
段千仇在船中聽著兩個船家的閑話,心中卻是一個激靈,觸動了他的思緒,於是他對梢公說道:“這是到哪了?船家!”
“快了,客官,繞過前頭那個蘆花蕩,就到燁煌城碼頭了。”梢公豪邁地笑道。
“哦,那掉頭吧,我們回靈隱寺的碼頭。”
“啊……”梢公不解地問道:“客官,這就快到了……”
段千仇笑道:“快些劃!我有急事,來回的船錢我都給雙倍的。”
梢公聽了,眉開眼笑地道:“好嘞,好嘞!”
回到靈隱寺碼頭,下了船後,段千仇也顧不上驚世駭俗了,催動真氣,身形如閃電般直入寺廟,問過寺中和尚,徑直來到寺院後麵眾和尚住的禪房。
段千仇心中在打鼓:“這個小和尚可千萬不要也被害了啊!”
他找到寺僧口中所說的沙彌們所住的禪房,感覺到裏麵有四個人的氣息。
不等敲門,他霍地推開了禪門——
三個和尚正在灑掃,而那個給他包袱的小沙彌正在收拾行裝。
小沙彌見了去而複返,行色匆匆的段千仇,麵現迷茫的神色道:“施主,您還有何事?”
段千仇見小沙彌安好無損,心裏淡定了一些。他站在禪房之中,整理了一下思緒,才問道:“小師父,你這是要去哪呢?”
小沙彌道:“小僧要去豫州府的靈隱寺分寺院了,還在收拾行裝呢!”
段千仇笑道:“我此番前來,是想問一下小師父,之前你是把蔡施主的這個包袱存放在何處的?也是這禪房之中嗎?”(未完待續。)
段千仇也隨著虔誠的香客往崖頂走去,走至一半,離蔡月如的禪修精舍尚有很遠的一段距離,卻聽得前麵的人聲鼎沸,有三四個從前麵退下來的香客用惶急的聲音喊道:“起火了,起火了……”
放眼望去,隻見在前麵階梯側邊一箭之處的一處精舍,升起了衝天大火,在山風助威下,火勢蔓延極快,一下子把精舍四周的鬆樹竹木都燒了起來。
段千仇看著起火方向,心裏一咯噔,“看樣子正象是蔡月如的禪修精舍,難不成那名黑衣人已經察覺……”他腳下正準備發力朝那精舍飛掠而起,忽地身體內的先天真氣起了很奇怪的感應,那便是在附近有一股很強勁的真氣忽然憑空消失了,這種感覺,段千仇明白是有人刻意隱匿真氣所致。
而這種可以在瞬間隱匿真氣的本事,隻有象他這種級別的高手才有能力做到,就象段玉皇,司馬蒼龍等人。之前與他交手的血雨飛霜也勉強可以辦到。
段千仇心中立即起了警惕,他停下腳步,鷹眼一般的眼睛開始審視身側經過的每一個人,因為山上大火,往山下走的人流一下子就暴增了幾倍,有些走得心急的,甚至奮不顧身地從人群中擠過去,慌不擇路地“滾”下山。
這些下山的人裏,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驚慌與恐懼,就象他們上山時,寫著虔誠與恭敬一樣,他們對於無法預知的未來都抱持著順從的態度,趨福避禍,隨風而動。
段千仇站在這山道階梯中間。象一個遺世而獨立的人,冷靜地看著每個過往之人的表情。可惜的是,來往的人太多,在山道上並沒有出現令段千仇再度生疑之人。
他身形一動。人已經從山道階梯上眾人的頭頂上掠過,直往起火的精舍而去。
起火的果然是蔡月如的禪修之地,現場已經有十數名聞訊趕來的沙彌在用水桶汲水救火了,隻可惜火勢太大,再加上山上取水不易。所以精舍不一會便被燒成了一堆廢墟。
段千仇看著眼前煙火繚繞的火場發了一會愣,他失望地順著山道往下走,到了靈隱寺的大雄寶殿,卻見那個小沙彌還站在殿前,手裏捧著一個包袱,一見段千仇,便迎了上去,用略帶些木訥的語氣說道:“段施主,方才我差點忘了,這是蔡施主此前來禪修之時。囑托我保管的東西。隻是這幾日小僧就要轉到別家寺廟去了,不方便再為她保管,施主您方便幫我轉交給她嗎?”
“當然可以的,小師父。”段千仇聞言,不禁心中暗喜:“這隻怕是這幾天來聽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小沙彌把手中的包袱遞給段千仇,念了聲佛號,便返身回寺去了。
從靈隱寺回燁煌城要坐渡船渡過運河,段千仇此次是一個人過來的,搭乘的是普通的渡船,因而回去的時候也是自己租了條小船。在船上他打開了那個包袱。隻見裏麵有三本經書,一本畫冊。
經書裏麵批了許多注解,就象人生的感悟似的,段千仇仔細翻看了一下。並無特別之處。而那本畫冊除了花鳥魚蟲,竹樹山水之外,竟還有一名男子的畫像!
畫中的男子眉目俊秀,氣質儒雅,有一種飄逸出塵之感,對於這名男子。段千仇並無映象,不過蔡月如可以將他的單獨畫像鄭重其事的保管起來,看得出來,還是對這名男子情有獨鍾的。
“莫非這個人就是蔡月如口中所說的那名黑衣人?”段千仇將畫像看了又看,依然沒有一絲頭緒。
畫像與經書的紙張邊角都略略起皺了,可見是被翻看過許多次的,可以想象在許多孤寂的夜晚,蔡玉如除了青燈古佛,常縈繞在她心間的還有對於這名畫中男子的情愫。
搖櫓的小船在水波之上蕩漾著,段千仇的心緒也隨之起伏不定,他很快就陷入了沉思:“這名陌生的男子究竟會是誰呢?”
這時,船外的梢公可能在水上遇到了相識的船家,便扯開了嗓門吆喝道:“葛老三,今天的飯食吃啥呢?”
另外一條船上的船老大拉長聲音應道:“豆鼓蒸鯪魚,還有黴豆幹,聞到香了吧,饞不?哈哈哈!”
梢公笑罵道:“饞個屁,你那黴豆幹比屎還臭,弄得你的船都跟個糞坑似的……”
兩人隔著船,又胡扯了幾句,便各奔東西了。
段千仇在船中聽著兩個船家的閑話,心中卻是一個激靈,觸動了他的思緒,於是他對梢公說道:“這是到哪了?船家!”
“快了,客官,繞過前頭那個蘆花蕩,就到燁煌城碼頭了。”梢公豪邁地笑道。
“哦,那掉頭吧,我們回靈隱寺的碼頭。”
“啊……”梢公不解地問道:“客官,這就快到了……”
段千仇笑道:“快些劃!我有急事,來回的船錢我都給雙倍的。”
梢公聽了,眉開眼笑地道:“好嘞,好嘞!”
回到靈隱寺碼頭,下了船後,段千仇也顧不上驚世駭俗了,催動真氣,身形如閃電般直入寺廟,問過寺中和尚,徑直來到寺院後麵眾和尚住的禪房。
段千仇心中在打鼓:“這個小和尚可千萬不要也被害了啊!”
他找到寺僧口中所說的沙彌們所住的禪房,感覺到裏麵有四個人的氣息。
不等敲門,他霍地推開了禪門——
三個和尚正在灑掃,而那個給他包袱的小沙彌正在收拾行裝。
小沙彌見了去而複返,行色匆匆的段千仇,麵現迷茫的神色道:“施主,您還有何事?”
段千仇見小沙彌安好無損,心裏淡定了一些。他站在禪房之中,整理了一下思緒,才問道:“小師父,你這是要去哪呢?”
小沙彌道:“小僧要去豫州府的靈隱寺分寺院了,還在收拾行裝呢!”
段千仇笑道:“我此番前來,是想問一下小師父,之前你是把蔡施主的這個包袱存放在何處的?也是這禪房之中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