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西南遠郊,姆特森斯克。


    一架教練機劃破白靄的天空,出現在無際雪原的上空。


    超過零下四十度的高寒,令飛機的機罩蒙了一層凍霜,機艙內,維克托摘下厚厚的皮手套,用溫熱的手掌在機罩上抹了抹,蹭掉上麵的一層冰霜,使他可以透過機罩向下方俯瞰。


    看著無邊無際的雪原上,大量蘇軍的坦克、車輛以及踩著滑雪板的士兵,正在快速向西移動,這是蘇軍的第10集團軍,他們的任務是向布良斯克方向迅速推進,以保障向維亞濟馬地域德軍後方包抄的第50集團軍的左翼。


    經過數月的艱苦作戰,莫斯科方向的蘇軍,終於對德軍展開了反擊,貌似強大的德軍防線,在蘇軍的全麵反擊下顯得有些脆弱不堪,從加裏寧格勒到圖拉,德軍綿延的防線將占據著優勢的兵力完全分攤開了,從11月29號到今天,德軍的整道防線完全崩潰,戰線在短短幾天內,便被蘇軍重新推回到了莫紮伊斯克防線附近。


    教練機在空中盤旋了將近一個小時,最後又返回了姆特森斯克的蘇軍前進機場。維克托從機艙內鑽出來的時候,早已等候在不遠處的瓦連卡急忙衝過來,將他從飛機上攙扶下來。


    瓦連卡是在一周前才被送到莫斯科的,當內務人民委員部的人找到他時,他已經成為了第16集團軍的一名基層指揮官,正在莫斯科的後方休整,隨時準備投入戰鬥。


    也是在最近的這段時間裏,維克托也得到了薩芬娜的消息,她竟然去了第43集團軍,成為該集團軍直屬通訊營的一名醫護兵。維克托動用了一些關係,將她調到了內務人民委員部,做了一名後勤人員。


    還有奧莉卡,她被調到了科洛姆納,擔任科洛姆納工農民警總局的副局長,算是脫離了一線的戰鬥。


    而且,由於開始全麵負責內務人民委員部的國內情報工作,維克托也得到了季阿娜和妮諾的消息,季阿娜所領導的特工培訓學校已經徹底轉移到了後方,她現在很安全。而妮諾原本就在莫斯科,且如今就在圖拉,這次前來姆特森斯克視察,維克托就想著假公濟私的與她見一麵。


    天氣冷的厲害,盡管身上穿了厚重的大衣,但似乎也難以阻止寒氣的入侵,從飛機上下來,維克托第一時間便鑽進了車裏,盡管吉普車裏沒有暖氣設施,但總要比被風吹著好多了。


    “上校同誌,咱們現在就去圖拉嗎?”瓦連卡跟在後麵上了車,一邊將車子發動起來,一邊問道。


    “嗯,現在就去,”維克托點點頭,隨手拿過身邊的一份文件,攤開在膝蓋上,說道。


    <a href="http://m.fantuankanshu.com" id="wzsy">fantuankanshu.com</a>


    “好的,”瓦連卡打著方向盤,將吉普車在跑道邊上轉了個向,直接向北駛去。而在他們這輛吉普車的後麵,還有一輛吉普車以及一輛搭載了十幾名士兵的卡車跟著,那是維克托的警衛隊,這種高規格的警衛隊配備,並不符合他的級別,但因為他負責的工作比較特殊,所以,警衛力量也得到了加強。


    姆特森斯克距離圖拉不過三十公裏,隻不過因為大雪的關係,道路難行,所以,趕過去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不過這樣也好,維克托正好可以借助這段時間來消化一下手中的文件。


    自從接手了內務人民委員部的對內情報工作之後,維克托就下達了新的命令,他要求各個方向上的情報部門,必須要按照他所指定的規則來安排各自的情報網絡。而這些規則,就是從他在西方向上從事情報工作時總結出來的,即:不論是在敵後還是在蘇占區,都必須設置以配了電台的情報小組為核心,以兩人甚至是一人為潛伏人員的一線小組為輔助的,分布廣泛的情報網絡。


    自從十月份第一批來自英美的援助抵達摩爾曼斯克之後,兩個多月以來,蘇軍在電台方麵的需求,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上滿足,尤其是電子管的短缺問題解決之後,蘇聯自產的電台也迅速補充到一線部隊。


    現在,作為掌控著情報工作的部門,內務人民委員部對電台的需求是能夠得到優先補充的,而這也為維克托組建情報通訊網的構想,奠定了硬件上的基礎。


    眼下維克托所看的這份報告,就是各方向提交上來的情報通訊網絡組建工作進度,是的,維克托下達了很嚴格的命令,要求各方向方的負責人每隔一周,便提交一次進度報告,對於那些進度不達標的,他會加強督促。


    文件的內容並不多,而且各方向上的進度,基本能夠令維克托感覺滿意,因此,當他看完文件並做好批示的時候,圖拉還沒有到,但車窗外卻又一次飄起了雪花。


    維克托將文件放到一邊,掏出一支香煙,點燃了,深吸一口氣,臉上露出享受的表情。


    香煙是來自美國的“駱駝”,相比起嗆人的馬合煙,這種煙顯然更符合維克托的口味——自從得到了英美的援助之後,蘇軍的後勤供應壓力驟降,類似維克托這樣的內務人民委員部高級官員,又恢複了過去的特殊供應。


    作為一名重生者,維克托回想起前世的一些所謂“曆史資料”,就會感覺有些好笑。


    在前世的時候,他看到過一些評論,說是二戰中美英對蘇聯的援助無關緊要,對戰事的進展毫無作用,但現實是,英美的援助的確很重要,盡管他是站在聯盟一方的,可事實就是事實,容不得否認。


    不過話說回來,英美的援助也不是白給的,他們是以給蘇聯貸款的形式來推動的,換句話說,這是蘇聯買來的,隻不過後付款罷了。而且,英美之所以願意給予蘇聯援助,本身也不是為了聯盟,而是為了他們自己,設想一下,如果蘇聯單方麵投降了,緩過手來的德國人,還能讓英國人安然在那個小島上待著嗎?


    另外一個可笑的地方,就是關於德軍的戰敗問題。前世維克托可是聽到過不止一次,說什麽德國人在莫斯科城下戰敗,是因為1941年這一場嚴寒的緣故,這是莫斯科140年來最寒冷的一個冬天,它幫了蘇聯人的忙。


    但現實是,這場嚴寒是在12月5號,也就是蘇軍對圍困莫斯科的德軍展開反擊的同一天到來的,它隨著一場北極圈內席卷而來的寒流悄然而至,為德軍的潰退以及蘇軍的追擊同時造成了麻煩。


    德軍真正崩潰的原因,是他們推進的速度太快,戰線拉得太長,以至於後勤補給跟不上了,而蘇軍則占據著地利的優勢,他們能夠快速的從後方獲得急需的補給。而造成這一戰局的根本原因,大概可以總結為一點,那就是:大縱深戰略本身就是閃電戰的克星,蘇軍利用國土以及兵力的損失,終於將德國人拖進了持久戰的泥淖,並且泥足深陷,無法自拔。


    車窗外的雪有越下越大的趨勢,當車隊進入圖拉城的時候,簌簌而落的雪花已經如同柳絮一般了,密密匝匝的隨風而舞。


    圖拉城在之前的戰事中基本被全部損毀,整個城市內都看不到幾棟完整的建築,盡管此前撤離的市委已經重新回到了這座城市,但因為不知道戰事會如何發展,城市的重建工作還沒有開始。


    維克托在市青少年宮找到了內務人民委員部的圖拉情報站,工程人員正在冒著大雪建設一個建議的雷達站,以監控隨時可能對莫斯科展開襲擊的德軍飛機。


    在簡單的視察了一番雷達站的建設情況之後,維克托又去了內務人民委員部設立在圖拉的總局,是的,那裏才是他真正想去的地方,因為如今內務人民委員部的圖拉負責人便是妮諾。


    內務人民委員部圖拉局暫時設立在原圖拉毛紡廠的一棟宿舍樓內,盡管這棟宿舍樓也在戰爭中遭受了轟炸,但主體建築保存還算完好,不僅僅圖拉局設在這裏,圖拉市委的主要部門也被安置在了這裏。


    宿舍樓有些殘破的三樓,走廊最東側一扇汙跡斑斑的鬆木房門外,維克托看著門上斑駁的漆跡,先是整了整自己身上的大衣,這才扭頭看了一眼滿臉好奇表情的瓦連卡。


    瓦連卡秒懂了他的意思,第一時間轉過身,朝遠處走了幾步,這才背靠著走廊牆壁站好。


    維克托伸手在門上敲了敲,房門發出嘟嘟的悶響,隨後,門內有一個冷冰冰的聲音傳出來:“進來!”正是妮諾的聲音。


    伸手旋動房門上的把手,維克托推門走進房間,第一眼便看到了坐在一張簡陋辦公桌後麵的妮諾,她穿著一身半新不舊的內務人民委員部製服,正在那裏低頭看著一份文件,頭上的寬簷帽遮住了她的眼睛。


    “什麽事?”聽到門響的聲音,妮諾依舊沒有抬頭,她仍舊看著麵前的文件,隨口問道。


    維克托沒有說話,他輕手輕腳的走到辦公桌邊上,伸手摘掉了妮諾頭上的帽子。


    直到這時,妮諾才霍然抬頭,一張臉上寫滿了憤怒,但是,很快這份憤怒就變成了迷惑,隨後又是狂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蘇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懵懂的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懵懂的豬並收藏奮鬥在蘇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