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的報告做完之後,才正式進入聽證環節,這個環節上,聽證席上的諸位領導,將會針對報告中他們所重視的部分內容,提出一係列的問題,而維克托需要現場給予回答。


    維克托的這分報告涉獵到的方麵非常多,且主要是有關各個科學領域內的東西,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在得到報告之後,聽證席上的諸位領導同誌,肯定向相關領域內的專家做了了解。


    比如說斯大林同誌,他比較關心的是帕尼西林的藥用量產技術,以及冷泉港實驗室在醫學相關方麵的研究,畢竟他的年紀大了,最近兩年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


    而卡岡諾維奇與赫魯曉夫,則比較關心農業科研領域的問題,這兩位同誌都是對農業生產比較關心的,也都做過農村工作,關心這些也是正常的。


    而諸如米高揚和馬林科夫,則是比較關心工業技術方麵的新東西,他們兩個提的問題也最多、最深入,由此可見,他們對各自的工作還是非常用心的。


    至於莫洛托夫和加裏寧兩位同誌,可以看作是過來打醬油的,他們甚至不如日丹諾夫和安德烈耶夫,至少人家還多少提了兩個技術上的問題,而他們兩個則是自始至終保持了沉默。


    直到聽證進入組織構建的環節,日丹諾夫與莫洛托夫兩位同誌才變的主動起來,很顯然,他們對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今後的組織構建、權限以及內部權力分配問題更加的關注。


    在這個過程中,維克托主要負責解答技術方麵的問題,至於組織構建、權限以及內部權力分配、經費調整之類的問題,則是由菲京與艾廷戈負責回答的。


    聽證會的聽證部分持續了將近兩個小時,而最後的一個環節,則是由謝羅夫同誌做總結性的陳述,其大概的意思,就是總結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自獨立以來取得的工作成績,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以及這次組織結構調整的必要性等等。


    當然,聽證會的結果並不會當場作出表決,領導們還要開個小會商討一下,隨後才會有結果出來,而這個結果,多半將是以蘇共中央和人民委員會的名義,下發一份文件,以此來確定表決結果。


    從大克裏姆林宮的會場裏出來,維克托真是有點身心俱疲的感覺,參加這麽一場聽證會,做了那麽一份報告,竟然感覺比搬一車磚都要累,嗯,主要還是心累。


    因為散會的時候已經是入夜七點鍾了,斯大林同誌體貼自己的幹部,讓克裏姆林宮的廚師準備了簡餐,不過,委員們沒有參加,而是與斯大林同誌一塊去了郊區別墅。估計領導們晚上要好好喝兩杯,順便將聽證會的結果搞出來。


    因為隻有四個人,維克托他們也沒有選擇在克裏姆林宮用餐,而是各自散場,各回各家。


    一夜無語,第二天一大早,還不到八點鍾,維克托便在家裏接到了菲京同誌的電話,昨晚是菲京在單位值班,他也是帶班的領導。


    在電話裏,菲京同誌興奮的告訴維克托,讓他立刻到單位去開會,中央與人民委員會聯合下發的文件已經到了。


    <a id="wzsy" href="https://www.tsxsw.la">tsxsw.la</a>


    隻是一晚上的時間,斯大林同誌與他的幕僚們不僅做出了決定,而且把下發的文件都弄出來了,這份效率真是令人難以置信,不過,這也是目前蘇聯中央層麵的工作常態,什麽事都是往前趕,很少有拖遝的。


    維克托連洗漱都沒顧得上,穿好衣服便直奔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的總部。


    等趕到謝羅夫同誌的辦公室時,菲京同誌與謝羅夫同誌已經在辦公室等著了,隻有艾廷戈同誌還沒有到,主要是他的住所離著單位有點遠。


    在等著艾廷戈同誌趕來的時間裏,維克托看到了中央書記處下發的文件——關於《進一步加強和積極開展蘇聯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的科技情報工作》的特別決定。


    文件的起草人是馬林科夫同誌,而昨天參加聽證會的全體領導同誌,包括貝利亞、沃茲涅先斯基、布爾加寧等幾位組織局委員,都在文件上簽了字。


    在正式的文件前麵,是一份附加的任免決定。在這份文件中,先是列舉了謝羅夫同誌在過去幾年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績,隨後宣布晉升其為“一級國家安全委員”(等同大將);又列舉了維克托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裏,在國家情報站線上所作出的傑出貢獻,隨後宣布晉升其為“二級國家安全委員”(等同上將);而菲京同誌與艾廷戈也是類似,兩人都被晉升為“二級國家安全委員”。


    毫無疑問,這項晉升命令是與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的升格相配套的,到目前為止,蘇聯在國家安全領域內,最高的軍銜就是“國家安全總委員”,等同於軍方的元帥軍銜,即便是貝利亞同誌也還沒有拿到這個銜級。


    換句話說,如今的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至少在負責人的級別上,與內務人民委員部是同等級別的了。


    剛剛看完了附加的文件,維克托還沒有來得及將正式的文件翻開,艾廷戈便趕到了。


    “怎麽樣,正式的文件真的下發了?”剛剛進門,這位反間諜的頭子便一臉興奮,迫不及待的問道。


    謝羅夫同誌坐在辦公桌後吸著煙,聽了這問題,他也不說話,隻是麵帶微笑的朝維克托揚了揚下巴。


    艾廷戈也不客氣,直接湊到維克托的身邊,與他一同去看文件上的內容。


    文件的正文內容其實並不多,隻有短短的一頁紙。


    正文開頭先強調了對外情報工作在支持科學技術工作方麵的重要性,隨後,又列舉了目前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情報部門所存在的缺陷,最後,才是這一次部門改組的內容。


    文件認為,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的工作,應該涉及到攸關國家安全的各個領域,因此,在對內、對外、反諜等原有工作的基礎上,還應該增加意識形態監督、在蘇外國人監控以及特別行動領域的內容。


    為了加強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在情報工作領域的嚴密性,中央決定設立科技情報委員會,該委員會隸屬於中央書記處,由書記處副書記馬林科夫同誌負責領導,其主要職能,是對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的對外情報工作實施總覽,並協調對外情報部門與各個科研院所、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


    按照文件的要求,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務必在隨後的三個月內,進行更加詳細的職能劃分,以完善整個機構的職權架構。


    按照文件的建議,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應該設立一個國家安全委員會全體會議,該會議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全體會議下設主席團,主席團成員包括一名主席,兩名第一副主席,以及不少於六人的副主席。在國家安全委員會全體會議閉幕期間,主席團將繼續發揮集體領導製原則,統籌安排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的各項工作計劃。


    文件的最後,還對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的主要領導,尤其是負責對外情報工作的領導,做出了保密性的要求。


    這些要求總體來說,就是今後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的所有領導人員,必須保持一定的低調,按照文件的要求,最後在涉及到對外工作的時候,所有的簽發文件、個人事務上,隻要有需要簽名的地方,一律要采用化名。


    這項要求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的工作非常特殊,它跟宣傳部門不一樣,注意一定的保密性,不僅有利於工作的開展,也能夠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


    將整份文件看完,維克托長出一口氣,直接將文件塞到艾廷戈的手裏,這才抬頭對謝羅夫同誌說道:“領導同誌們隻給我們三個月的時間,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要想將相關工作處理完,任務還是比較重的。”


    菲京同誌點點頭,說道:“我的意見是,將現有的各個職能部門進行更加細致的劃分。”


    語氣頓了頓,他又說道:“我認為,整個委員部可以劃分為十八個總局。”


    嘴裏這麽說著,他走到謝羅夫同誌的辦公桌旁邊,拿過一遝信箋,用一支鋼筆寫著,說道:“這十七個總局分別是:對外情報總局、國內情報總局、反間諜偵察總局、軍隊保衛總局、意識形態保衛總局、工業保衛總局、特別行動總局、通信機要總局、警衛局、檔案局、外國人監視局、科學技術局、偵查技術局、工程建設局、總務局以及組織局和相關的培訓院校。”


    等到將這些總局的名單都寫下來,菲京才站起身,先將名單交給謝羅夫,這才最後說道:“至於說對內監督部門的設立,可以等到兩位相關負責的委員到任之後,再另行決定。”


    謝羅夫同誌看了看名單,點頭說道:“我沒有意見。”


    “我也沒有意見,”維克托接著說道,反正他注定了會去主管對外情報總局,別的事情自然就不用想太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蘇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懵懂的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懵懂的豬並收藏奮鬥在蘇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