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少校懷中的那條狗,維克托的腦子裏瞬間便明白了斯大林同誌所說的那個“英雄”是怎麽回事了,沒錯,英雄就是這條狗,這條東歐牧羊犬。
這條牧羊犬有一個名字,叫“朱祖巴斯”,是一條經過專業訓練的嗅探犬,專門用來排雷和掃除未引爆的炸彈的,在過去幾年的戰爭期間,這支牧羊犬和它的主人亞曆山大·馬佐維拉,一共排除了7468枚地雷以及150多枚未引爆的炸彈,創造了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
“朱祖巴斯”的功績,被斯大林同誌聽說了,於是就在一個多月前,由斯大林同誌親自提出,並經由最高統帥部討論許可,這條嗅探犬獲得了一枚勳章:“英勇戰鬥獎章”。同時,斯大林同誌還提出要給予這條牧羊犬更多的榮譽。
維克托考慮著,斯大林同誌之所以關心這麽一條牧羊犬,而且還要給它諸多的榮譽,很可能就是對過去幾年戰爭中,投靠了德國人,背叛了聯盟的叛徒們的嘲諷——看看啊,一條狗都知道終於聯盟,終於自己的祖國,可有些人卻選擇了背叛,背叛他們的祖國母親,這種行為難道不是可恥的嗎?
維克托的猜測顯然沒出錯,這條受傷的牧羊犬被少校抱著送到斯大林同誌麵前,斯大林同誌一邊伸手在牧羊犬的頭上撫摸著,一邊與少校親切交談了些什麽,隨後,他又將波斯克列貝舍夫同誌叫過去,從大秘的手中接過一件早就準備好的軍大衣,親手披在了牧羊犬的身上。
維克托仔細看了那件沒有佩戴肩章、領花,且看上去皺巴巴的軍大衣,很確定那是斯大林同誌平時總是穿的一件軍大衣,因為那件大衣的袖子上,還繡著斯大林同誌曾經用過的名字“科巴”。
“這是‘朱祖巴斯’,英雄的嗅探犬,”看到維克托目不轉睛的看著那頭牧羊犬,羅科索夫斯基以為他不知道這條狗的來曆,便小聲對他解釋道,“之前斯大林同誌專門提到過,在紀念日閱兵典禮上,必須為它在觀禮台上準備一個位置。”
維克托愣了一下,隨即扭頭看了看羅科索夫斯基,臉上顯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給一條狗在觀禮台上準備一個位置?真是天殺的,維克托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資格在觀禮台上獲得一個座位呢。
在眾人麵前露了個臉,“朱祖巴斯”和它的主人很快便退場了,隨後,一眾人在攝影師的指揮下,就在台階上站了個隊,將斯大林同誌簇擁在前排最正中,照了一張合影。
有趣的是,在照這張合影的時候,維克托的位置比較特殊,他沒有被安排在第一排,而是站在第二排正中央的位置,他的前麵便是斯大林同誌和朱可夫。因為他的製服與蘇軍的製服不同,因此,在隊列中顯得異常顯眼。
.....................
“一萬六千套軍裝,我的意思是說,禮服,”辦公室裏,斯大林同誌麵色不快的看著對麵那個中年人,語氣堅決的說道,“你隻有四天時間,四天後,所有的禮服都必須準備好,並分發到每個人的手裏。”
雙手虛擺在胸前,做了個類似係繩子般的動作,雙手朝兩側一分,他再次強調道:“是的,你隻有四天時間,盡管我也知道在這麽短時間裏,籌集將近兩萬套禮服非常困難,但我們能怎麽辦呢?是德國人投降的太快了。”
這番話說完,他臉上嚴肅的表情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卻是掩飾不住的笑意,是啊,德國人投降了,為此,斯大林同誌的心情估計能愉快好幾天。
在中年人的旁邊,維克托表情輕鬆的坐在沙發上,聽著斯大林同誌與中年人對話。
中年人就是米高揚,阿納斯塔斯·伊凡諾維奇·米高揚,他不僅僅是斯大林同誌的密友,同時,也是莫斯科權力核心中排在前位的少數幾人之一。
此時,斯大林同誌與他談論的,是關於勝利紀念日閱兵的問題,主要是專門負責軍事物資供應的米高揚,需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裏,為參加此次閱兵的戰士們,準備好閱兵禮服,整整的一萬六千套。
坐在沙發上,維克托用眼角的餘光觀察著米高揚同誌。在過去的幾年間,他與米高揚同誌打過幾次交道,雖然不算多麽熟悉,但卻也絕對稱不上陌生了。在他看來,過去幾年的戰爭,的確將這位老同誌這麽的不輕,至少,他的發際線是越來越高了。
就個人來說,維克托其實挺欽佩這位老布爾什維克的,人家是真正的布爾什維克黨員。
在過去四年的戰爭中,米高揚同誌幾乎將他的一切都奉獻出去了。他有三個兒子,老三弗拉基米爾1942年9月份犧牲了,他是個飛行員,犧牲的時候是第一次參加空戰,結果落了個屍骨無存的下場;老二斯傑潘也是飛行員,比弟弟要幸運一些,不過他在弟弟犧牲的那年一月份,被己方的一架飛機誤傷,斷了一條腿,落下了終身殘疾;老大阿列克謝同樣也是飛行員,去年的時候,其所駕駛的戰機被擊傷,落地的時候飛機撞毀了,他不僅被毀了容,還傷到了脊椎骨,現在整個人站不直,身子佝僂的像是一隻大蝦。
當然,在蘇聯的高級領導人中,兒子為國捐軀的不在少數,比如說斯大林同誌,再比如說赫魯曉夫同誌。
尤其離譜的是對於赫魯曉夫同誌的構陷,在維克托的前世,很多所謂的“史實”,都宣稱他的兒子列昂尼德·赫魯曉夫被俘後投降了德軍,戰後又被蘇軍處決,為此,赫魯曉夫還去跪求了斯大林同誌,結果被斯大林同誌拒絕,這也成了後來赫魯曉夫批判斯大林同誌的最直接原因。
好吧,這樣的“史實”從何而來,維克托並不知道,他隻知道,作為聯盟的情報部門負責人,到目前為止,他都不知道列昂尼德·赫魯曉夫去了什麽地方,他在兩年前的空戰中,飛機被德軍機會,最終墜毀在了日茲德拉鎮附近,從那以後,就再沒有有關他的消息傳回來了。
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裏,情報部門也多方查證,試圖在德軍所控製的俘虜中,找到有關他的消息,但最終都失敗了,由此,情報部門的傾向性是,他已經犧牲了,隻是屍骸還沒有被發現。
情報部門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為如果列昂尼德還活著的話,且被德軍俘虜了,那麽,德國人不可能不在他的身份上做文章,要知道,當年他們也曾試圖在斯大林同誌的兒子,雅科夫的身上做文章的,結果,是雅科夫撲到電網上自殺了。
情報人員拍回來的那張雅科夫死在電網上的照片,斯大林同誌現在還留著呢,就在他辦公桌中間的抽屜裏。
米高揚顯然不知道維克托的腦子裏在想些什麽,他得了斯大林同誌的指示,隻是點頭笑道:“就像你說的,科巴,四天時間的確有些緊,不過,我們也有信心可以完成任務。”
米高揚與斯大林同誌可是老友了,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不比斯大林同誌與莫洛托夫的關係疏遠,就維克托所知,早在十月革命之前,他們就已經共事過了。
“非常好,”斯大林同誌點點頭,笑著說道,“我相信你的能力。”
坐回到沙發上,他端起麵前的酒杯,輕輕抿了一口,這才將注意力轉到維克托的身上,說道:“之前,維亞切斯拉夫通報了美國人的意見,德國人投降的簽字儀式,準備定在柏林,定在......”
他顯然是記不住那個地名了,因此,說到這兒停了下來,回頭看看自己的辦公桌,說道:“那份信函就在我的辦公桌上。”
維克托急忙站起身,快步走過去,從辦公桌上拿了那份信函過來,遞到他的手裏。
“定在卡爾斯......霍爾特,卡爾斯霍爾特,”將這個地名念叨了兩邊,斯大林同誌將信函放在麵前的茶幾上,說道,“我準備讓你參加這個簽字儀式。”
<a id="wzsy" href="http://m.fantuankanshu.com">飯團看書</a>
維克托眼前一亮,正想開口說話,就聽斯大林同誌接著說道:“當然,除了簽字儀式之外,你還需要負責一項安全保衛工作。”
他這麽說著,將那份信函朝維克托這邊推過來,同時說道:“是有關我們與英美新任領導人的會晤......”
維克托還以為他要接著說下去呢,可斯大林同誌已經拿起了他的煙鬥,開始朝著煙鬥裏裝填煙絲,這番話即像是說完了,又像是隻說了半截。
就像斯大林同誌所說的,美國人已經換了總統,畢竟羅斯福都死了。至於英國人,考慮到身為戰時首相的丘吉爾,也將會立刻麵對新一輪選舉的挑戰,他能不能有機會參加這次會議,還真是不太好說。
維克托看了看信函,上麵的確有關於新一輪會晤的內容,但卻沒有談到會晤的具體地點,不過,有著前世記憶的維克托,卻很清楚這次的會晤將會定在什麽地方。
這條牧羊犬有一個名字,叫“朱祖巴斯”,是一條經過專業訓練的嗅探犬,專門用來排雷和掃除未引爆的炸彈的,在過去幾年的戰爭期間,這支牧羊犬和它的主人亞曆山大·馬佐維拉,一共排除了7468枚地雷以及150多枚未引爆的炸彈,創造了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
“朱祖巴斯”的功績,被斯大林同誌聽說了,於是就在一個多月前,由斯大林同誌親自提出,並經由最高統帥部討論許可,這條嗅探犬獲得了一枚勳章:“英勇戰鬥獎章”。同時,斯大林同誌還提出要給予這條牧羊犬更多的榮譽。
維克托考慮著,斯大林同誌之所以關心這麽一條牧羊犬,而且還要給它諸多的榮譽,很可能就是對過去幾年戰爭中,投靠了德國人,背叛了聯盟的叛徒們的嘲諷——看看啊,一條狗都知道終於聯盟,終於自己的祖國,可有些人卻選擇了背叛,背叛他們的祖國母親,這種行為難道不是可恥的嗎?
維克托的猜測顯然沒出錯,這條受傷的牧羊犬被少校抱著送到斯大林同誌麵前,斯大林同誌一邊伸手在牧羊犬的頭上撫摸著,一邊與少校親切交談了些什麽,隨後,他又將波斯克列貝舍夫同誌叫過去,從大秘的手中接過一件早就準備好的軍大衣,親手披在了牧羊犬的身上。
維克托仔細看了那件沒有佩戴肩章、領花,且看上去皺巴巴的軍大衣,很確定那是斯大林同誌平時總是穿的一件軍大衣,因為那件大衣的袖子上,還繡著斯大林同誌曾經用過的名字“科巴”。
“這是‘朱祖巴斯’,英雄的嗅探犬,”看到維克托目不轉睛的看著那頭牧羊犬,羅科索夫斯基以為他不知道這條狗的來曆,便小聲對他解釋道,“之前斯大林同誌專門提到過,在紀念日閱兵典禮上,必須為它在觀禮台上準備一個位置。”
維克托愣了一下,隨即扭頭看了看羅科索夫斯基,臉上顯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給一條狗在觀禮台上準備一個位置?真是天殺的,維克托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資格在觀禮台上獲得一個座位呢。
在眾人麵前露了個臉,“朱祖巴斯”和它的主人很快便退場了,隨後,一眾人在攝影師的指揮下,就在台階上站了個隊,將斯大林同誌簇擁在前排最正中,照了一張合影。
有趣的是,在照這張合影的時候,維克托的位置比較特殊,他沒有被安排在第一排,而是站在第二排正中央的位置,他的前麵便是斯大林同誌和朱可夫。因為他的製服與蘇軍的製服不同,因此,在隊列中顯得異常顯眼。
.....................
“一萬六千套軍裝,我的意思是說,禮服,”辦公室裏,斯大林同誌麵色不快的看著對麵那個中年人,語氣堅決的說道,“你隻有四天時間,四天後,所有的禮服都必須準備好,並分發到每個人的手裏。”
雙手虛擺在胸前,做了個類似係繩子般的動作,雙手朝兩側一分,他再次強調道:“是的,你隻有四天時間,盡管我也知道在這麽短時間裏,籌集將近兩萬套禮服非常困難,但我們能怎麽辦呢?是德國人投降的太快了。”
這番話說完,他臉上嚴肅的表情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卻是掩飾不住的笑意,是啊,德國人投降了,為此,斯大林同誌的心情估計能愉快好幾天。
在中年人的旁邊,維克托表情輕鬆的坐在沙發上,聽著斯大林同誌與中年人對話。
中年人就是米高揚,阿納斯塔斯·伊凡諾維奇·米高揚,他不僅僅是斯大林同誌的密友,同時,也是莫斯科權力核心中排在前位的少數幾人之一。
此時,斯大林同誌與他談論的,是關於勝利紀念日閱兵的問題,主要是專門負責軍事物資供應的米高揚,需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裏,為參加此次閱兵的戰士們,準備好閱兵禮服,整整的一萬六千套。
坐在沙發上,維克托用眼角的餘光觀察著米高揚同誌。在過去的幾年間,他與米高揚同誌打過幾次交道,雖然不算多麽熟悉,但卻也絕對稱不上陌生了。在他看來,過去幾年的戰爭,的確將這位老同誌這麽的不輕,至少,他的發際線是越來越高了。
就個人來說,維克托其實挺欽佩這位老布爾什維克的,人家是真正的布爾什維克黨員。
在過去四年的戰爭中,米高揚同誌幾乎將他的一切都奉獻出去了。他有三個兒子,老三弗拉基米爾1942年9月份犧牲了,他是個飛行員,犧牲的時候是第一次參加空戰,結果落了個屍骨無存的下場;老二斯傑潘也是飛行員,比弟弟要幸運一些,不過他在弟弟犧牲的那年一月份,被己方的一架飛機誤傷,斷了一條腿,落下了終身殘疾;老大阿列克謝同樣也是飛行員,去年的時候,其所駕駛的戰機被擊傷,落地的時候飛機撞毀了,他不僅被毀了容,還傷到了脊椎骨,現在整個人站不直,身子佝僂的像是一隻大蝦。
當然,在蘇聯的高級領導人中,兒子為國捐軀的不在少數,比如說斯大林同誌,再比如說赫魯曉夫同誌。
尤其離譜的是對於赫魯曉夫同誌的構陷,在維克托的前世,很多所謂的“史實”,都宣稱他的兒子列昂尼德·赫魯曉夫被俘後投降了德軍,戰後又被蘇軍處決,為此,赫魯曉夫還去跪求了斯大林同誌,結果被斯大林同誌拒絕,這也成了後來赫魯曉夫批判斯大林同誌的最直接原因。
好吧,這樣的“史實”從何而來,維克托並不知道,他隻知道,作為聯盟的情報部門負責人,到目前為止,他都不知道列昂尼德·赫魯曉夫去了什麽地方,他在兩年前的空戰中,飛機被德軍機會,最終墜毀在了日茲德拉鎮附近,從那以後,就再沒有有關他的消息傳回來了。
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裏,情報部門也多方查證,試圖在德軍所控製的俘虜中,找到有關他的消息,但最終都失敗了,由此,情報部門的傾向性是,他已經犧牲了,隻是屍骸還沒有被發現。
情報部門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為如果列昂尼德還活著的話,且被德軍俘虜了,那麽,德國人不可能不在他的身份上做文章,要知道,當年他們也曾試圖在斯大林同誌的兒子,雅科夫的身上做文章的,結果,是雅科夫撲到電網上自殺了。
情報人員拍回來的那張雅科夫死在電網上的照片,斯大林同誌現在還留著呢,就在他辦公桌中間的抽屜裏。
米高揚顯然不知道維克托的腦子裏在想些什麽,他得了斯大林同誌的指示,隻是點頭笑道:“就像你說的,科巴,四天時間的確有些緊,不過,我們也有信心可以完成任務。”
米高揚與斯大林同誌可是老友了,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不比斯大林同誌與莫洛托夫的關係疏遠,就維克托所知,早在十月革命之前,他們就已經共事過了。
“非常好,”斯大林同誌點點頭,笑著說道,“我相信你的能力。”
坐回到沙發上,他端起麵前的酒杯,輕輕抿了一口,這才將注意力轉到維克托的身上,說道:“之前,維亞切斯拉夫通報了美國人的意見,德國人投降的簽字儀式,準備定在柏林,定在......”
他顯然是記不住那個地名了,因此,說到這兒停了下來,回頭看看自己的辦公桌,說道:“那份信函就在我的辦公桌上。”
維克托急忙站起身,快步走過去,從辦公桌上拿了那份信函過來,遞到他的手裏。
“定在卡爾斯......霍爾特,卡爾斯霍爾特,”將這個地名念叨了兩邊,斯大林同誌將信函放在麵前的茶幾上,說道,“我準備讓你參加這個簽字儀式。”
<a id="wzsy" href="http://m.fantuankanshu.com">飯團看書</a>
維克托眼前一亮,正想開口說話,就聽斯大林同誌接著說道:“當然,除了簽字儀式之外,你還需要負責一項安全保衛工作。”
他這麽說著,將那份信函朝維克托這邊推過來,同時說道:“是有關我們與英美新任領導人的會晤......”
維克托還以為他要接著說下去呢,可斯大林同誌已經拿起了他的煙鬥,開始朝著煙鬥裏裝填煙絲,這番話即像是說完了,又像是隻說了半截。
就像斯大林同誌所說的,美國人已經換了總統,畢竟羅斯福都死了。至於英國人,考慮到身為戰時首相的丘吉爾,也將會立刻麵對新一輪選舉的挑戰,他能不能有機會參加這次會議,還真是不太好說。
維克托看了看信函,上麵的確有關於新一輪會晤的內容,但卻沒有談到會晤的具體地點,不過,有著前世記憶的維克托,卻很清楚這次的會晤將會定在什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