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轉告美國人的特使,明確我們的態度,”斯大林同誌顯然沒有第一時間看到維克托,他一邊不緊不慢的往上走,一邊對陪在他身邊的人說道,“我們解決反對土耳其加入聯合國的建議,在這一點上,莫斯科不會做出任何讓步,這個立場必須表達出來,而且是堅定地表達出來。”


    維克托站在階梯的頂端,很快便看清了跟在斯大林同誌身邊的兩個人,左邊的是莫洛托夫同誌,而右邊那個年輕了許多的,則是駐美國大使葛羅米柯。


    <a href="http://m.fantuantanshu.com" id="wzsy">fantuantanshu.com</a>


    “在這次返回莫斯科之前,杜魯門總統與我談過這個問題,”說話的人是葛羅米柯,很顯然,剛才斯大林同誌那番話也是對他說的,“華盛頓的態度是,他們在土耳其的問題上可以做出讓步,但我們也必須在巴西和委內瑞拉的問題上做出有利於美國的調整,否則的話,他們更願意讚同英國人的立場。”


    “我們已經在菲律賓的問題上做出了讓步,”斯大林同誌語氣不滿的說道。


    “但華盛頓的態度是,我們不僅在菲律賓的問題上做出了讓步,同時,也在印度的問題上做出了讓步,”葛羅米柯攤開手,說道,“同時,他們也在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問題上做出了更大的讓步。”


    聽著他們說到這兒,維克托就明白了這是在談論的什麽問題了。


    很明顯,此刻斯大林同誌與葛羅米柯正在談論的,應該是關於聯合國組建的問題,因為就在兩個月前召開的聯合國製憲會議上,才剛剛明確了將印度和菲律賓納入聯合國組織成員的決定。


    其實,關於聯合國成員的問題,蘇美英三國一直都在爭吵不休,期間甚至還鬧出了一係列的笑話。


    就在雅爾塔會議期間,羅斯福突然提出來了一個要求,那就是他他認為拉美的一係列國家,也都參與了二戰,並且都對德意日法西斯軸心國聯盟宣戰了,因此,他們都應該獲得聯合國發起成員國的資格,換句話說,在聯合國中,拉美的國家也應該獲得一定的投票權。


    在當時,羅斯福列出的國家中,就包括了巴西、委內瑞拉等六個國家,換句話說,當時才隻有二十多國家的聯合國中,美國人要多獲得六票。


    當然,如果美國隻提出一個巴西,那麽斯大林同誌和丘吉爾或許還不會提出異議,畢竟在這場戰爭中,巴西人的確是參戰了,而且它也是拉美唯一一個參戰的國家。


    而除了巴西之外,剩餘的所有拉美國家中,雖然對德意日宣戰的國家不少,但真正參與進來的,卻是一個都沒有了,對於絕大多數拉美國家來說,這場戰爭應該由“金黃頭發的人和黃種人自己解決”,與拉美國家毫不相幹。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還想一下子給自己增加六票,顯然超過了英美可以接收的限度,因此,美國人的這項提議遭到了斯大林與丘吉爾的聯合反對。


    有意思的是,這兩位國家元首都沒有直接提出反對意見,相反,他們一起對羅斯福的提議表示了讚成,認為拉美既然在戰爭期間支援了美國,那麽他們就應該獲得一張票。隨後,斯大林同誌就順勢提出:蘇聯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國家聯盟,因此,聯盟的每個加盟共和國都有權對外發展外交關係,所以,考慮到蘇聯有十五個加盟共和國,那麽,聯盟在聯合國中應該擁有十五票。


    這個要求當時就把羅斯福總統震住了,而更加令他感覺不可思議的是,隨後丘吉爾提出的要求更加過分。這位英國的首相提出,英國作為日不落帝國,有著眾多的海外殖民地,而這些海外殖民地同樣也為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貢獻,同時,它們同樣也有一定的自決權力,因此,這些海外殖民地也應該在聯合國中占有一票。考慮到大英帝國有五十多個殖民地,因此,在聯合國的票選席位上,英國應該享有五十多票。


    就這樣,在經過了一番討價還價之後,蘇聯獲得了三票,這三票分別屬於俄羅斯、白俄羅斯以及烏克蘭,而英國人將印度送進了聯合國,美國人則將菲律賓送進了聯合國。至於現實的情況,就是當時印度和菲律賓都還沒有獨立呢。


    有趣的一點是,在維克托重生之前的那個時候,印度人竟然認為他們有資格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還自嗨的宣稱,中國在聯合國五大中的席位,是由他們贈送的。但可悲的現實是,印度就連一個聯合國的席位,都是在各方討價還價的過程中乞討到的,其對二戰勝利的貢獻微不足道。


    如今,蘇聯在土耳其的問題上依舊沒有做出讓步,但英國人的態度也非常堅決,他們就是鐵了心要將土耳其納入反法西斯陣營,並給它安上一個戰爭國的身份。


    在英蘇爭執不下的情況下,華盛頓的態度自然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其實一直以來也都是這樣的,要嘛是英美聯合起來壓製蘇聯,要嘛就是英蘇聯合起來抗衡美國,亦或是蘇美聯合起來壓製英國,三大國在分分合合的競爭與合作中,完美的演繹了什麽叫大國爭霸的局麵。


    對於土耳其的問題,美國實際上並沒有一個穩固的立場,畢竟華盛頓在土耳其並不享有任何權益,因此,在這個時候,杜魯門更願意用白宮的態度來做一筆交易,迫使英國亦或是蘇聯,對其作出讓步。


    盡管不是做外交工作的,維克托還是能夠在這個問題上推導出一些美國人的真實意圖。


    考慮到英國人在中東地區一家獨大的局麵,或許在土耳其的問題上,美國人更願意站在莫斯科這一邊,正所謂“渾水摸魚”,隻要將中東的局勢攪渾了,華盛頓才有機會朝那邊伸手,所以,他們現在的策略,應該是首先打破英國人在中東隻手遮天的局勢,而土耳其現在所麵臨的麻煩,顯然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如果這種事情是由維克托做決定的,那麽他會毫不猶豫的接受華盛頓的要求,支持巴西和委內瑞拉加入聯合國,給他們一個創始國的身份,讓美國人多得兩票。


    之所以這麽決定,是因為巴西畢竟真正參加了二戰,將其擋在聯合國之外,並不符合道義。至於委內瑞拉,維克托覺得要是自己沒記錯的話,現在那個立場親美的梅迪納·安加裏塔,應該在台上待不了太久了,他的政權很快就會被民主行動黨人發起的政變推翻,而在隨後的幾年裏,委內瑞拉將被各種各樣的政變所糾纏,根本沒機會在聯合國支持美國人了。


    此時,斯大林同誌也走到了最後一階台階處,他看到了維克托,不過並沒有說話,隻是朝他點了點頭,而後便繼續對葛羅米柯說道:“杜魯門很狡猾。”


    給出這麽一句評語之後,他又說道:“總之,我的態度是明確的,不能接受土耳其成為戰勝國這一點,而除此之外,在委內瑞拉的問題以及巴西的問題上,我們都能適當的做出一些讓步。”


    在這裏,斯大林同誌沒有說“巴西和委內瑞拉的問題”,是說的“委內瑞拉的問題和巴西的問題”,如此,他的態度其實已經表示的很明確了,那就是依舊要和美國人討價還價,不能直接接受他們提出來的條件,如果可行的話,可以將巴西或是委內瑞拉中的一個國家放進來,讓美國人多拿上一票。


    而且,兩個國家的先後順序也很重要,委內瑞拉放在前麵,說明斯大林同誌希望美國人可以接收委內瑞拉這個選項,而放棄巴西,這樣一來,真正在戰爭中付出代價的巴西,肯定會對此感到失望。或許,這種失望的情緒短期內不會造成什麽影響,畢竟在過去幾年裏,巴西人從美國人的身上沾了不少便宜。但放在長遠的角度考慮,這個決定必然會在將來的某一天,引發巴西的不滿,而這也等於是在美巴關係的問題上,埋了一個定時炸彈。


    在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問題上,尤其是在牽涉到了地緣政治利益的交往問題上,從來就不存在什麽道德、良善這一說,在政治家們的眼裏,對別的國家講究良善、道德,就是對自己的人民失信。


    “好的,我知道該怎麽做了,”以葛羅米柯的身份地位,現在還排不到靠前的位置,他這個駐美大使的職務,實際上是斯大林同誌與羅斯福總統置氣才得到手的,因此,他在斯大林同誌的麵前,也不是那麽的自信。


    “談談中國人的問題吧,”此時,斯大林同誌正好從維克托的身邊經過,他放慢腳步,朝維克托比劃了一個跟上的手勢,隨後便扭頭對莫洛托夫同誌說道。


    最近兩天,中國政府的代表團已經抵達了莫斯科,正準備與聯盟展開一場談判,斯大林同誌應該是再詢問這方麵的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蘇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懵懂的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懵懂的豬並收藏奮鬥在蘇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