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複合體這個詞,並不是維克托發明的,它應該是杜魯門的繼任者,艾森豪威爾總統在他的離任演說中第一次提出來的。
作為現在的美國駐蘇聯大使,同時,也是美國“扼製蘇聯”政策的始作俑者,喬治·凱南在其晚年的時候就曾經坦言:“假如沒有俄國人作為我們黷武有理的根據,我們還會想出另一些敵手來代替他們。”換句話說,美國人在戰後與蘇聯爭霸的根本原因,並不是蘇聯咄咄逼人的對外政策,而是美國自身的一係列原因。
從這一點上說,維克托的說法也不是危言聳聽,他隻是將幾年後才會逐漸顯現出來的問題,提前用自己的理由闡述了出來。而他所試圖表述的一個觀點,就是:莫斯科不應該再對蘇美友好抱有幻想,白宮與克裏姆林宮,莫斯科與華盛頓,天生就是一對對手,它們彼此間到了任何時候都不可能和平共處。甚至可以說,雙方的敵對現實,從東西羅馬分治的那一天開始,就已經注定了,它們之間不僅僅存在著東斯拉夫人與盎格魯撒克遜人之間的敵對,還有宗教分歧所帶來的敵對。
...............................
蘇美雙方在朝鮮半島金川地區所發生的相互炮擊事件,雖然並沒有給彼此造成多麽重大的傷亡,但作為一場軍事衝突,其所帶來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在炮擊事件發生十二個小時之後,蘇聯駐美國大使葛羅米柯,率先向美國總統杜魯門遞交了抗議照會,認為美軍對金川地區蘇軍整訓營地的炮擊,是一種赤裸裸的挑釁行徑,存在著激化矛盾,挑起戰爭的風險,是一種極不成熟,極不負責任的行為。
但華盛頓方麵隨後便對蘇聯方麵的指責展開駁斥,美國駐蘇聯大使在拜會聯盟外交人民委員會主席莫洛托夫同誌的時候提出,金川炮戰是由蘇軍方麵率先挑起的衝突,按照第十集團軍憲兵機構提交的報告顯示,在炮擊發動之前,美軍在漢城北部地區的一支巡邏隊,遭到了疑似蘇軍小分隊的槍擊,換句話說,美軍隨後發起的炮擊,隻是對這一起槍擊事件的報複。
這種你來我往的相互指責,持續了兩天,而在這兩天裏,朝鮮半島蘇美兩軍的對峙一直都在持續,而且雙方的對陣氣氛非常緊張,一個擦槍走火說不定就會引爆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衝突。
同樣也是在這兩天的時間裏,全世界的目光幾乎都聚焦在了朝鮮半島,整個歐洲都戰戰兢兢的,唯恐美蘇之間真的爆發戰爭,哪怕是有世界攪屎棍之稱的英國佬,也在這個時候屏住了呼吸,英國戰後的第一任首相艾德禮,在炮戰發生的第三天,不遠萬裏的飛到莫斯科,與斯大林同誌展開會談,試圖調解蘇美之間此次爆發的衝突——英國人非常清楚,隻有蘇美之間處於對立的時候,它才有機會從中漁利,可一旦對立變成了戰爭,那麽作為歐洲國家之一,他們也是要承受巨大損失的。
說實話,維克托對於此次蘇美之間的炮戰,其實並不是多麽的關注,他非常清楚,這次的相互炮擊,隻能算是一場軍事摩擦,還夠不成蘇美之間的直接軍事衝突,因為莫斯科此刻並沒有與美國人爆發衝突的想法,而華盛頓同樣也是如此,金川的炮擊,隻是雙方一線指揮人員的冒失決策,與兩國的大政方針毫無關聯。
在經過了兩天的相互指責之後,炮擊發生後的第三天,蘇美雙方終於達成了統一意見,兩國將派出代表,組成一個聯合調查團,前往金川地區調查此次炮擊事件的真相,然後再針對調查結果給出彼此的處理意見。
當雙方的這個協議達成之後,這件事其實就算是過去了,誰都知道,這次的調查不會拿出一個有什麽實際意義的結果的,而且,不算是華盛頓還是莫斯科,也都不希望得到一個有什麽實際意義的結果。
不過話說回來,這次的金川炮擊事件,本身還是具備很重要的意義的,其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了美蘇之間基於二戰所形成的同盟關係的終結,雙方最終開始由戰爭時期的合作,走向了戰爭結束之後的對抗——盡管人人都知道這一天早晚會到來,但誰都沒想到會來的這麽快。
作為重生者,維克托也不知道今後的世界局勢將會朝哪個方向發展,更不知道“丘胖子”那篇有關鐵幕降下的演說,是不是還會繼續發表,不過,他知道的一點是,隨著金川炮戰的出現,斯大林同誌顯然是重新調整了他對美蘇友好的期待值,因為他在中國問題上的態度,發生了非常鮮明的變化,其對中國左翼力量的支持,在炮擊事件之後,明顯是提高了很多。
還是因為金川炮戰事件的發生,維克托返回彼得羅紮沃茨克的時間,不得不繼續往後推,他發現,斯大林同誌似乎並沒有將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共和國的事情放在心上,或者說,領袖同誌似乎認為他這個第一書記即便不返回他的工作崗位,卡累利阿那邊的工作也能順利運轉......好吧,盡管維克托不願意承認,但後麵這一點似乎還真是事實。
就在維克托滯留莫斯科的這段時間,卡累利阿地區的各項事務依舊在正常運轉,就在金川炮戰發生的第二天,一個受芬蘭政府委派,由芬蘭農業、工業部門的代表所組成的代表團,對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共和國展開了為期四天的訪問,在征得了維克托的同意之後,共和國人民委員部與該代表團簽訂了五大項共二十七款貿易協定。
這些貿易協定,涉及到了芬蘭與卡累利阿雙方在工業、農業等領域內的諸多合作項目,比如說在農業方麵,按照貿易協定的規定,芬蘭方麵將為卡累利阿地區的六十七個集體農莊提供各種農業機械設備,而作為合作的條款,這些集體農莊所生產的經濟作物,將由芬蘭方麵優先采購,而采購的方式,主要采取物物貿易的手段。
從某種形式上而言,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共和國,其實可以看作是聯盟的一個經濟特區,它主要麵向北歐三國,一方麵,它是麵對北歐三國的展示型窗口,另一方麵,也是為了繞過西方經濟封鎖而設定的特殊貿易區,它一頭連著整個聯盟,另一頭則連著聯盟與西方之間的橋梁——芬蘭。
入秋後,莫斯科的氣溫下降的很快,尤其是一場帶雪的寒流過後,盡管雪後還有一個升溫的過程,但總歸是有了入冬的跡象,天氣已經開始一天冷似一天。
麻雀山......也就是莫斯科大學主樓所在的列寧山,維克托所乘坐的伏爾加轎車緩緩繞過坡崗下一片枝葉枯黃的林地,在即將駛上大陸的時候,車輪碾過一個道路上的凹坑,導致車身劇烈的顛簸了一下。
坐在後座上閉目養神的維克托,被劇烈的顛簸驚醒,他睜開眼睛,看了一眼前方的公路,這才打了個哈欠,無意識的抬起手......此時,他的手上還拿著一個鼓囊囊的信封,信封上有蘇聯科學院醫學研究會的印章。
這個信封裏裝的是錢,整整一千零七九盧布,半個小時前,醫學研究會將這筆將近發給了維克托,獎勵他在聯盟研發盤尼西林過程中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其實對於維克托來說,金錢這種東西在他的生活中委實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實話實說,在為官上,他應該算是非常清廉的了,但即便如此,他一個月裏也不一定用得上一次現金,他的衣食住行可以說都是免費的。當然,這也與他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不算很高有關,畢竟國家不可能為他提供定製的西裝、意大利的手工皮鞋。
受益於維克托當時在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所做的努力,蘇聯科學院的各個部門,都從情報部門的工作中有所收獲,就拿醫學研究會來說,除了此前獲得了盤尼西林的製取方法之外,最近一段時間,據說他們又得到了一項有關藥理學方麵的情報信息,根據這項情報,醫學研究會從羅芙木的根裏,提取出了一種物質,可以有效的抑製高血壓症。
維克托知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種物質應該就是前世所知的“利舍平”,目前,美國人也隻是提取了這種物質,還沒有正式展開臨床試驗。
除了利舍平之外,對外情報局還從美國的羅氏公司拿到了“地西泮”的化學分子式,隻是其效用還沒有得到證實,醫學研究會正在處理相關方麵的工作。
<a href="http://m.ahzww.org" id="wzsy">ahzww.org</a>
實話實說,醫學研究會的這些收獲,都來自於維克托當初所做的工作,因此,這一千零七九盧布的獎金,維克托真是拿的一點都不虧心,相反,這個數顯然是少了點。
作為現在的美國駐蘇聯大使,同時,也是美國“扼製蘇聯”政策的始作俑者,喬治·凱南在其晚年的時候就曾經坦言:“假如沒有俄國人作為我們黷武有理的根據,我們還會想出另一些敵手來代替他們。”換句話說,美國人在戰後與蘇聯爭霸的根本原因,並不是蘇聯咄咄逼人的對外政策,而是美國自身的一係列原因。
從這一點上說,維克托的說法也不是危言聳聽,他隻是將幾年後才會逐漸顯現出來的問題,提前用自己的理由闡述了出來。而他所試圖表述的一個觀點,就是:莫斯科不應該再對蘇美友好抱有幻想,白宮與克裏姆林宮,莫斯科與華盛頓,天生就是一對對手,它們彼此間到了任何時候都不可能和平共處。甚至可以說,雙方的敵對現實,從東西羅馬分治的那一天開始,就已經注定了,它們之間不僅僅存在著東斯拉夫人與盎格魯撒克遜人之間的敵對,還有宗教分歧所帶來的敵對。
...............................
蘇美雙方在朝鮮半島金川地區所發生的相互炮擊事件,雖然並沒有給彼此造成多麽重大的傷亡,但作為一場軍事衝突,其所帶來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在炮擊事件發生十二個小時之後,蘇聯駐美國大使葛羅米柯,率先向美國總統杜魯門遞交了抗議照會,認為美軍對金川地區蘇軍整訓營地的炮擊,是一種赤裸裸的挑釁行徑,存在著激化矛盾,挑起戰爭的風險,是一種極不成熟,極不負責任的行為。
但華盛頓方麵隨後便對蘇聯方麵的指責展開駁斥,美國駐蘇聯大使在拜會聯盟外交人民委員會主席莫洛托夫同誌的時候提出,金川炮戰是由蘇軍方麵率先挑起的衝突,按照第十集團軍憲兵機構提交的報告顯示,在炮擊發動之前,美軍在漢城北部地區的一支巡邏隊,遭到了疑似蘇軍小分隊的槍擊,換句話說,美軍隨後發起的炮擊,隻是對這一起槍擊事件的報複。
這種你來我往的相互指責,持續了兩天,而在這兩天裏,朝鮮半島蘇美兩軍的對峙一直都在持續,而且雙方的對陣氣氛非常緊張,一個擦槍走火說不定就會引爆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衝突。
同樣也是在這兩天的時間裏,全世界的目光幾乎都聚焦在了朝鮮半島,整個歐洲都戰戰兢兢的,唯恐美蘇之間真的爆發戰爭,哪怕是有世界攪屎棍之稱的英國佬,也在這個時候屏住了呼吸,英國戰後的第一任首相艾德禮,在炮戰發生的第三天,不遠萬裏的飛到莫斯科,與斯大林同誌展開會談,試圖調解蘇美之間此次爆發的衝突——英國人非常清楚,隻有蘇美之間處於對立的時候,它才有機會從中漁利,可一旦對立變成了戰爭,那麽作為歐洲國家之一,他們也是要承受巨大損失的。
說實話,維克托對於此次蘇美之間的炮戰,其實並不是多麽的關注,他非常清楚,這次的相互炮擊,隻能算是一場軍事摩擦,還夠不成蘇美之間的直接軍事衝突,因為莫斯科此刻並沒有與美國人爆發衝突的想法,而華盛頓同樣也是如此,金川的炮擊,隻是雙方一線指揮人員的冒失決策,與兩國的大政方針毫無關聯。
在經過了兩天的相互指責之後,炮擊發生後的第三天,蘇美雙方終於達成了統一意見,兩國將派出代表,組成一個聯合調查團,前往金川地區調查此次炮擊事件的真相,然後再針對調查結果給出彼此的處理意見。
當雙方的這個協議達成之後,這件事其實就算是過去了,誰都知道,這次的調查不會拿出一個有什麽實際意義的結果的,而且,不算是華盛頓還是莫斯科,也都不希望得到一個有什麽實際意義的結果。
不過話說回來,這次的金川炮擊事件,本身還是具備很重要的意義的,其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了美蘇之間基於二戰所形成的同盟關係的終結,雙方最終開始由戰爭時期的合作,走向了戰爭結束之後的對抗——盡管人人都知道這一天早晚會到來,但誰都沒想到會來的這麽快。
作為重生者,維克托也不知道今後的世界局勢將會朝哪個方向發展,更不知道“丘胖子”那篇有關鐵幕降下的演說,是不是還會繼續發表,不過,他知道的一點是,隨著金川炮戰的出現,斯大林同誌顯然是重新調整了他對美蘇友好的期待值,因為他在中國問題上的態度,發生了非常鮮明的變化,其對中國左翼力量的支持,在炮擊事件之後,明顯是提高了很多。
還是因為金川炮戰事件的發生,維克托返回彼得羅紮沃茨克的時間,不得不繼續往後推,他發現,斯大林同誌似乎並沒有將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共和國的事情放在心上,或者說,領袖同誌似乎認為他這個第一書記即便不返回他的工作崗位,卡累利阿那邊的工作也能順利運轉......好吧,盡管維克托不願意承認,但後麵這一點似乎還真是事實。
就在維克托滯留莫斯科的這段時間,卡累利阿地區的各項事務依舊在正常運轉,就在金川炮戰發生的第二天,一個受芬蘭政府委派,由芬蘭農業、工業部門的代表所組成的代表團,對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共和國展開了為期四天的訪問,在征得了維克托的同意之後,共和國人民委員部與該代表團簽訂了五大項共二十七款貿易協定。
這些貿易協定,涉及到了芬蘭與卡累利阿雙方在工業、農業等領域內的諸多合作項目,比如說在農業方麵,按照貿易協定的規定,芬蘭方麵將為卡累利阿地區的六十七個集體農莊提供各種農業機械設備,而作為合作的條款,這些集體農莊所生產的經濟作物,將由芬蘭方麵優先采購,而采購的方式,主要采取物物貿易的手段。
從某種形式上而言,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共和國,其實可以看作是聯盟的一個經濟特區,它主要麵向北歐三國,一方麵,它是麵對北歐三國的展示型窗口,另一方麵,也是為了繞過西方經濟封鎖而設定的特殊貿易區,它一頭連著整個聯盟,另一頭則連著聯盟與西方之間的橋梁——芬蘭。
入秋後,莫斯科的氣溫下降的很快,尤其是一場帶雪的寒流過後,盡管雪後還有一個升溫的過程,但總歸是有了入冬的跡象,天氣已經開始一天冷似一天。
麻雀山......也就是莫斯科大學主樓所在的列寧山,維克托所乘坐的伏爾加轎車緩緩繞過坡崗下一片枝葉枯黃的林地,在即將駛上大陸的時候,車輪碾過一個道路上的凹坑,導致車身劇烈的顛簸了一下。
坐在後座上閉目養神的維克托,被劇烈的顛簸驚醒,他睜開眼睛,看了一眼前方的公路,這才打了個哈欠,無意識的抬起手......此時,他的手上還拿著一個鼓囊囊的信封,信封上有蘇聯科學院醫學研究會的印章。
這個信封裏裝的是錢,整整一千零七九盧布,半個小時前,醫學研究會將這筆將近發給了維克托,獎勵他在聯盟研發盤尼西林過程中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其實對於維克托來說,金錢這種東西在他的生活中委實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實話實說,在為官上,他應該算是非常清廉的了,但即便如此,他一個月裏也不一定用得上一次現金,他的衣食住行可以說都是免費的。當然,這也與他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不算很高有關,畢竟國家不可能為他提供定製的西裝、意大利的手工皮鞋。
受益於維克托當時在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所做的努力,蘇聯科學院的各個部門,都從情報部門的工作中有所收獲,就拿醫學研究會來說,除了此前獲得了盤尼西林的製取方法之外,最近一段時間,據說他們又得到了一項有關藥理學方麵的情報信息,根據這項情報,醫學研究會從羅芙木的根裏,提取出了一種物質,可以有效的抑製高血壓症。
維克托知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種物質應該就是前世所知的“利舍平”,目前,美國人也隻是提取了這種物質,還沒有正式展開臨床試驗。
除了利舍平之外,對外情報局還從美國的羅氏公司拿到了“地西泮”的化學分子式,隻是其效用還沒有得到證實,醫學研究會正在處理相關方麵的工作。
<a href="http://m.ahzww.org" id="wzsy">ahzww.org</a>
實話實說,醫學研究會的這些收獲,都來自於維克托當初所做的工作,因此,這一千零七九盧布的獎金,維克托真是拿的一點都不虧心,相反,這個數顯然是少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