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束了柏林戰役之後,反法西斯同盟國一方就已經商議妥當了有關對戰犯進行審判的問題,相應的國際審判機構,也在緊鑼密鼓的組建當中,與此同時,對一些潛逃的德國戰犯,同盟國一方也有追捕的行動安排,隻不過類似那樣的戰犯,一般而言都是職位比較高,名聲比較大的,還有一些在聯盟亦或是在英國、法國等地犯下戰爭罪行的基層軍官,則需要相關的受害國去追責了。</p>


    此次基輔方麵判處絞刑的一係列黨衛軍成員,基本上都是校級軍官,連一個將軍都沒有,對於這樣的基層軍官,國際層麵上當然不會給與多大的關注了,他們的罪行也不夠資格上國際性的法庭。但是話說回來,烏克蘭人可不會將這些家夥們忘記的,尤其是此次被處決的這幾十名黨衛軍軍官。</p>


    按照此前赫魯曉夫同誌提交給莫斯科的報告所描述,此次被處決的四十四名德國黨衛軍軍官,有一部分參加了一九四一年基輔巴比穀的大規模屠殺行動,並親自參與了行刑,他們的罪行已經被當初的幸存者揭發,可謂是證據確鑿。還有一部分,則參與了德軍撤退時的“堅壁清野”行動,正是在他們的直接指揮下,烏克蘭大量的農田、工廠以及水壩被焚燒、摧毀,他們的惡行為聯盟,為烏克蘭造成了難以挽回的巨大損失。</p>


    所以,赫魯曉夫同誌認為,對這些罪大惡極的戰爭罪犯,聯盟必須給與他們公開的審判和公開的處決,否則的話,難以平息烏克蘭人中的憤怒。</p>


    與後世的宣傳有些出入,如今的聯盟在處決戰俘的問題上還是很謹慎的,盡管聯盟沒有簽署保護戰俘權益的日內瓦公約,但作為同盟國的一員,最近幾年,聯盟對國際輿論的關注度還是比較高的,所以,莫斯科做出的一係列決策,都會考慮國際影響的問題。</p>


    不過,在有關此次的處決問題上,莫斯科各方的態度保持了高度一致,最重要的是,斯大林同誌的意見也是非常明確地,那就是此次的處決不僅僅應該是公開的,而且必須高調,與過去幾年對待德國戰俘的態度一致,那就是聯盟承認德國國防軍應該享受戰俘待遇,但不承認黨衛軍成員的戰俘身份,因此,黨衛軍成員不能享受戰俘的待遇,他們都是罪犯,是惡魔,處死他們是聯盟應盡的義務。</p>


    就這樣,基輔執行了此次的共開處決,將黨衛軍成員的屍體,掛滿了整個基輔中心廣場。</p>


    中央國際部的工作人員認為這份《泰晤士報》的報道很重要,所以第一時間給維克托送了過來,但是在維克托看來,《泰晤士報》要想通過這個問題朝莫斯科潑髒水的話,他們的算盤恐怕是打錯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篇報道根本就不用聯盟出麵去駁斥,稍後有的是人會站到聯盟一邊,對《泰晤士報》的立場展開抨擊,而最先跳出來的,鐵定是那些猶太人集團控製的媒體。</p>


    現如今,聯盟與英國的確是處在競爭的對立麵上,雙方的鬥爭正逐漸趨向明顯化,尤其是在丘吉爾發表了所謂的“鐵幕演說”之後,相信之後兩國之間的鬥爭將會更加的白熱化。</p>


    與此同時,英國人的對手可不僅僅是一個聯盟,他們在中東的問題上,與美國人也站到了對立麵上,而那些籌劃著在巴勒斯坦建國的猶太人,更是將英國人看作是他們建國道路上最大的一道障礙。</p>


    如此一來,《泰晤士報》的這篇報道就出現問題了,它竟然反對蘇聯處決那些血腥屠殺猶太人的黨衛軍魔鬼,它還秉持著反對猶太人建國的立場,兩者結合起來,似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作為一家報紙,《泰晤士報》當初支持納粹德國的立場顯然始終沒有變化,他們依舊是法西斯的擁躉,至少在反猶太的立場上是這樣的。</p>


    </p>


    那麽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不用問,本·古裏安以及他的追隨者們必然會抓住這個機會,將《泰晤士報》的立場,攀扯到唐寧街十號的頭上去,從而給英國政府製造更大的壓力。</p>


    從這一點上說,《泰晤士報》的這篇文章,不會給聯盟帶來多大的麻煩,反倒是會給英國政府惹上一身的騷,隻是不知道艾德禮先生會不會為此而肝火大盛。</p>


    隻是粗略的將影印版報紙看了一遍,維克托便將它折起來,重新塞回到文件袋裏,隨即,他側過身,看了一眼弗拉希克將軍,笑道:“好啦,尼古拉,我要回辦公室去了,有時間的話,可以去我那裏喝兩杯。”</p>


    弗拉希克將軍在這棟辦公樓內也有自己的辦公室,就在二樓正對著樓梯的那個房間裏,隻是他很少去自己的辦公室裏待著,大部分時間反倒是在軍械庫的警備室值班,畢竟那裏是克裏姆林宮警衛部隊的指揮中樞。</p>


    “一定,”朝著維克托打了個手勢,弗拉希克將軍微笑著說了一句。</p>


    辭別了弗拉希克,維克托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出去轉了一小圈,他的精神頭倒是稍微足了一些,隻是睡眠不足的狀況卻是不可能得到改善的,整個人依舊覺得腦子發木,眼睛看什麽東西都感覺特別亮,亮的刺眼。</p>


    又給自己沏了一杯咖啡,捧在手裏,回到自己的辦公桌後,維克托打了個哈欠,正打算彎腰坐到椅子上去,就聽到桌上的電話響了起來。</p>


    這一次他判斷的非常快,響起來的是那部紅色的電話,是從斯大林同誌的辦公室打過來的。</p>


    飛快的將電話聽筒拿過來,放到耳邊,維克托說道:“斯大林同誌,我是維克托。”</p>


    “到我的辦公室來,維克托,”斯大林同誌明顯帶著疲憊的聲音從聽筒內傳出來,他簡單的說道,“記得帶上你的記錄簿,或許有些東西需要你做記錄。”</p>


    “好的,斯大林同誌,我這就上去。”維克托應了一聲。</p>


    掛斷電話,維克托簡單的收拾了一下,按照斯大林同誌的命令,他帶上了一個記錄本。</p>


    斯大林同誌的辦公室裏彌漫著濃濃的煙霧,那淡青色的煙霧繚繞在屋頂上方,就像是房間裏有什麽東西著了火一般。</p>


    除了身邊特殊的幾個人之外,斯大林同誌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別人在他的辦公室裏抽煙的,不過,今天的情況特殊了點,因為不僅政治局的幾位委員同誌到場了,軍方的一幹大佬也都到了,除此之外,還有外交人民委員會的幾位外交人民委員同誌,二十多號人擠在辦公室裏,其中大部分都是煙鬼,斯大林同誌總不能允許其中一部分人抽煙,卻不允許另外一部分人抽的。</p>


    二十多號人,隻需要一人抽上一支煙,這屋裏就別想呆住人了。</p>


    維克托走進辦公室的時候,房間裏的一眾人或站或坐,都在看著掛了地圖的展示台方向,在那裏,華西列夫斯基同誌正手持一支教鞭,一邊指著地圖上的某個位置,一邊向眾人做著解說。</p>


    維克托躡手躡腳的走過去,先朝看過來的眾人微微點頭,算是打了招呼,隨後便徑直走到窗戶邊上,將原本緊閉的幾扇窗戶都逐一打開,往外放放煙。</p>


    等到這一些都做完了,他才轉過身,找了一個比較好的位置,聽華西列夫斯基同誌的解說。</p>


    地圖站台上懸掛的,是一麵朝鮮半島的軍事地圖,上麵標注了蘇軍、美軍在半島幾個主要地點的駐軍情況,以及機場和港口設置情況。而華西列夫斯基同誌用教鞭指著的地方,則是北朝鮮江原道的史倉裏一帶。</p>


    史倉裏是個地名,它處在三十八度分界線附近,地處廣州山脈的南麓,距離南北朝鮮雙方的分界線,總計也不過十幾公裏的距離。</p>


    在史倉裏,蘇軍駐紮著一個團的兵力,而在其右翼將近二十公裏處的雲川裏,還有一個重炮營的配屬部隊,另外,還有一支組建不久,缺乏武器裝備的朝鮮警備部隊,其規模在三千人左右。</p>


    在此之前,準確點說,是在第二十五集團軍挺進到平壤,並放棄了繼續南下的打算之後,遠東第一方麵軍司令部,便給朝鮮方麵下達了命令,要求朝鮮北部地區的所有武裝部隊自行解散,由此,曾經一直在中國東北活動的朝鮮義勇軍,便被直接取締了。直到去年十月份的時候,經過莫斯科的批準,一部分曾經的朝鮮義勇軍幹部,才開始分散到朝鮮各地,開始招募兵員,組建朝鮮警備部隊。不過,目前真正組建起來並具備一定戰鬥力的,隻有一支鐵路護路部隊,專門負責守衛從平壤到中朝邊境的鐵路線。</p>


    根據華西列夫斯基同誌的介紹,駐紮在雲川裏一線的這支朝鮮警備部隊,原本也是準備用來護路的,隻是現在總參謀部有了新的計劃,希望能夠借助這支部隊,從史倉裏一線,向朝鮮南部發起一場試探性的進攻。</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蘇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懵懂的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懵懂的豬並收藏奮鬥在蘇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