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大同江畔,新倉裏蘇軍軍事管理委員會駐地。</p>


    小樓二層的臨時辦公室內,熟睡中的梅列茨科夫同誌,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他拉開床頭櫃上的台燈,看了一眼鬧鍾,才是淩晨不到兩點鍾。</p>


    “咚咚咚......”</p>


    敲門聲再次響起,這次聲音的節奏似乎比之前更加的急促了。</p>


    顧不上多想,梅列茨科夫急忙翻身坐起來,赤著雙腳下了地,一邊伸手拿過搭在衣架上的睡袍,一邊提高嗓門說道:“進來!”</p>


    最近一段時間,遠東的局勢非常緊張,盡管基層的士兵們體會不到這種緊張的氛圍,但作為蘇軍在遠東地區的最高指揮官,梅列茨科夫同誌卻是非常的清楚,聯盟與美國人之間的衝突,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盡管這種衝突不太可能發展為全麵性的戰爭,但局部的軍事對抗卻是可能性非常高的。</p>


    也正因為如此,他才將指揮部從聯盟境內遷到朝鮮半島,其目的就是為了就近掌控這裏的局勢。另外,為了不耽誤大事,他即便是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房門也不會上鎖,以方便手下的人隨時將他叫醒。</p>


    隨著梅列茨科夫同誌開口說話,辦公室的房門被人從外麵推開,一名少校邁著大步從外麵走進來。</p>


    看到梅列茨科夫同誌還在係著睡袍上的帶子,少校便徑直過來,他一邊將一份電文遞到梅列茨科夫同誌麵前,一邊說道:“元帥同誌,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發來的緊急電報。”</p>


    抬起頭,瞟了少校一眼,梅列茨科夫同誌這才將電報接過來,送到眼前看了看。</p>


    如今的梅列茨科夫同誌雖然還不到五十歲,但他的眼睛卻不太好,主要是花的比較厲害,在辦公室昏黃的燈光下,沒有戴著眼鏡的他,根本看不清電報上的內容。</p>


    皺了皺眉,他快步走到自己的辦公桌旁邊,找到那副老花鏡,戴到眼前,又再次去看電報上的內容。</p>


    正如少校所說的,這份電報確實是由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海軍基地發過來的,屬於緊急電報,報文的最下方還有海軍基地司令波諾馬廖夫上校簽署的名字。至於電報的內容,卻是令梅列茨科夫同誌大吃一驚。</p>


    按照電報上的說法,就在十分鍾前,海防大隊的一艘獵潛艇在加夫留什金島礁南部海域,遭到兩架美軍的B-25“米切爾”轟炸機的襲擊,該艘獵潛艇的左舷被炸傷,同時,艇上還有兩名蘇軍士兵陣亡。</p>


    隨同這份電報一塊發過來的,還有洛帕特卡角蘇軍防空陣地的雷達偵測數據,該數據表明,這兩架美軍的轟炸機,的確是進入了聯盟的領空,並且在接到了防空陣地的警示之後,其不僅沒有退出聯盟的領空,反倒以蠻橫的姿態繼續向聯盟領空內突進,最終在加夫留什金島礁南部海域擊傷了聯盟的一艘獵潛艇。</p>


    波諾馬廖夫上校向軍區司令部做出匯報,並要求軍區司令部給勘察加防區下達作戰命令,以便防區空軍可以升空作戰,擊退來犯的美軍戰機。</p>


    聯盟在勘察加島的兵力部署比較複雜,因為在去年八月的對日作戰之後,遠東的部隊就進行了一係列的整編,不過,這種整編主要還是集中在中國東北以及濱海邊疆區等地,勘察加島上的整編工作還沒有展開。就目前來說,勘察加島上的陸軍部隊,主要歸由勘察加防區負責指揮,而海軍則是由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海軍基地負責指揮。</p>


    因為編製比較混亂的緣故,作為海軍基地的司令,波諾馬廖夫上校的手底下並沒有空軍力量,要想調派飛機的話,還需要通過勘察加防區司令部下達命令,而勘察加防區司令部的司令員,則是格涅奇科上將。</p>


    將電報看了一遍,梅列茨科夫同誌的眉頭擰的更緊了。</p>


    很明顯,這一次蘇美之間的衝突,與之前朝鮮半島上所發生的一係列衝突都截然不同,因為朝鮮半島上的那些衝突,都發生在朝鮮人之間,說白了,那是蘇美雙方的“代理人戰爭”,兩邊打的再激烈,死亡的、受傷的也不是蘇聯人和美國人,雙方即便是有糾紛,也不會鬧得不可開交。</p>


    </p>


    但這次的情況就不同了,按照電報上的表述,這次的衝突,是美國人的飛機越境進入聯盟的領空,且在遭到警告之後,不僅沒有第一時間退出去,反倒繼續向聯盟領空深入,在這個過程中,還擊傷了聯盟的一艘艦艇。</p>


    這是什麽行為?</p>


    很明顯,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挑釁,赤裸裸的挑釁!</p>


    那麽,第二個問題又出現了,麵對這種程度的挑釁,聯盟一方,或者說是濱海軍區方麵,應該做出何種應對呢?</p>


    梅列茨科夫同誌沒有考慮太久,依照政治正確的原則,他迅速做出了決定。</p>


    什麽叫政治正確?站在梅列茨科夫同誌的角度,所謂的政治正確,就是他的立場與莫斯科的立場保持高度的一致,同時,他所做出的命令,既符合規章製度,又符合聯盟的立場,這就是政治正確。</p>


    在遠東與美國利益摩擦的問題上,莫斯科最近的立場非常明確,那就是與美方保持有限的摩擦,在給對方製造一定壓力的情況下,還要保證不將衝突擴大化,至於最終的目的,則是要迫使美國人在朝鮮半島亦或是北海道的問題上,對聯盟做出讓步。</p>


    現在,美國人的飛機在聯盟的領空範圍內挑釁,並且擊傷了聯盟的軍艦,對此,作為濱海軍區的司令員,梅列茨科夫同誌有權力在不經莫斯科許可的條件下,對這種侵略行徑做出反應,而且,這不僅僅是他的權力,更是他的義務。</p>


    短暫的思索之後,梅列茨科夫同誌放下手中的電報,直接抓過桌上的電話,搖動話柄,撥通了一個電話。</p>


    他沒有像波諾馬廖夫上校建議的那樣,與勘察加防區司令格涅奇科上將取得聯係,而是直接撥通了混成航空兵128師的師部電話,聯係上了師長葉列明上校,並直接給該師下達命令,要求他們派出戰機,與侵入聯盟領空的兩架美軍戰機作戰。</p>


    混成航空兵128師,隸屬於日加列夫上將所指揮的空軍第十集團軍,駐地就在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其戰機從所屬機場出發,抵達加夫留什金島礁南部海域,隻需要十分鍾左右,是最合適投入作戰的部隊。</p>


    而按照梅列茨科夫同誌所下達的命令,該師的任務,是找到兩架美軍的戰機,迫使其在聯盟的領土上降落,也可以尋機作戰,擊落或是擊傷其一架飛機。必須注意的是,梅列茨科夫同誌的要求,是擊傷或失落一架飛機,而不是將兩架都擊落。</p>


    在下達了這項命令之後,梅列茨科夫同誌緊接著又以軍區司令部的名義,給全軍區所屬部隊下達了戰備命令,要求所有一線部隊做好隨時戰鬥的準備。</p>


    等到這兩件事都做完之後,梅列茨科夫同誌才撥通了莫斯科的電話,他需要將這邊所發生的事情通報給莫斯科,然後,再由莫斯科方麵去和美國人打交道。</p>


    當然,作為濱海軍區的司令員,同時,也是對抗美國人的一線最高指揮官,梅列茨科夫同誌也有直接向美國人發起抗議的權力,至少,他可以以駐朝蘇軍最高指揮官的身份,向駐朝美軍的最高指揮官抗議,要求對方就加夫留什金島礁海域衝突事件作出解釋。</p>


    但梅列茨科夫同誌的性格謹慎小心,除此之外,他最近還麵臨著一堆麻煩,有人拿弗拉索夫的事情攻訐他,說他與那個聯盟的叛徒關係密切。盡管這樣的攻訐不太可能有什麽效果,梅列茨科夫同誌也相信自己經得起任何形式的調查,不過,在這種多事的時節,盡可能低調一些總歸是沒錯的。</p>


    梅列茨科夫同誌的電報發到莫斯科的時候,已經是淩晨三點鍾了。當天晚上,斯大林同誌會見了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兩國的領導人,還同維克托聊了一個多小時,不過,他倒是沒有再熬夜,而是在十二點鍾的時候便睡下了。因此,在波斯克列貝舍夫同誌拿到電報之後,他並沒有第一時間叫醒斯大林同誌,而是率先聯係了總參謀部的人,以及當晚在中央書記處值班的日丹諾夫同誌。</p>


    波斯克列貝舍夫同誌的意思,是想看看這件事是否足夠嚴重,如果不是那麽嚴重的話,他就不用驚擾斯大林同誌休息了,畢竟按照斯大林同誌的習慣,他在不熬夜的時候,一般都會在早上七點準時起床,前後不過四個小時的時間,等等似乎也沒什麽。</p>


    不過,波斯克列貝舍夫同誌顯然是過於樂觀了,因為在第一封電報送過來之後,不到半個小時,第二份電報又到了。這份電報同樣是由梅列茨科夫同誌發過來的,他在電報中匯報,侵入聯盟領空的兩架美軍戰機,都在千島群島上空被擊落了。</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蘇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懵懂的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懵懂的豬並收藏奮鬥在蘇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