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對外情報局駐倫敦情報站傳送回來的情報顯示,此次六國外長會議盡管是由英國人出麵操辦的,但其背後卻是由美國人實施和發起的,其公開的說法,是為了討論建立“西部德國”的相關問題。</p>


    在此前的巴黎會議上,美國人曾經提出取消蘇美英法四國對德國的托管,將四分五裂的德國重新統一起來,恢複這個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但這個提議被蘇聯否決了,因為莫斯科認為這樣的協議對聯盟非常不利,畢竟一旦德國恢複統一,新組建的德國政府中,來西方的政治力量將占據主導地位。</p>


    就這樣,在蘇聯否決了美國人的提案之後,華盛頓轉而開始謀求英法美三國托管區的合並,並在三國托管區的基礎上,組建一個所謂的“西部德國”,借以同蘇聯控製的“東部德國”相抗衡。</p>


    不過,美國人的這個“西部德國”構想,顯然是過於的一廂情願了,事實是,華盛頓的這個提議不僅遭到了莫斯科的反對,同樣也遭到了巴黎和倫敦的反對,尤其是巴黎,二戰中被德國人整個吞並掉的法蘭西,心心念念的就是想要肢解德國,從而在根源上將這個曆史性的競爭對手消滅掉。</p>


    回望進入二十世紀的四十年曆史,德國人曾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徹底打垮,但是,他們很快又在戰敗的廢墟中站了起來,並在短短十個月的時間裏,便將曾經不可一世的法蘭西徹底擊敗。現在,法西斯德國好不容易被再次擊敗,並被蘇美英法四國分區占領,美國人卻想著重新將它合並起來,還想著給它更多的經濟援助。</p>


    站在英法的角度來考慮,他們不能不懷疑美國人的用心,在這個時候,誰又能保證德國人不會在幾十年後重新發展起來,並再次將整個歐洲拖入戰爭的深淵?所以,莫斯科非常清楚,所謂的六國外長會議,其主要討論的議題,肯定不是什麽“西部德國”的問題,當然,也不是什麽限製德國法西斯死灰複燃的問題。</p>


    就在兩天前,倫敦情報站傳來了有關六國外長會議的進一步情報信息,事實證明,這個六國外長會議所討論的真實內容,的確是針對聯盟的,他們意圖在西歐範圍內建立一個軍事同盟,以聯合抵禦來自聯盟方麵的軍事威脅。</p>


    不過,作為這個議題的始作俑者,美國人的心思顯然是複雜的,華盛頓妄圖利用這個提議,來實現兩個方麵的效果:第一,借助這個軍事同盟的組建,掌控西歐各個主要國家,並增強其歐洲大陸的影響力。第二,借助這個軍事同盟的組建,扼殺英法兩國在研發核武器方麵所做處的努力。</p>


    是的,在組建軍事同盟的問題上,美國人不僅僅是想要扼製蘇聯在歐洲的影響力擴張,同時,也是為了擴大自身在歐洲大陸的影響力。另外,在過去一段時間裏,雖然蘇美兩國先後成功試爆核武器,英法兩國也開始在這方麵采取行動,試圖掌握自己的核力量。</p>


    盡管英美是盟友,後者在研發核武器的過程中,還受到了來自前者的大力支持,當年英國人甚至將自己的整個核武器研發項目組,都一股腦的並入到了美國人的曼哈頓項目裏。可那又如何?現在,美國人掌握了核彈這種戰略性的武器,其腦子裏轉過的第一個念頭,並不是幫助盟友,幫助英國人掌握屬於他們自己的核力量,而是想方設法的阻止其他國家在這核武器研發方麵取得進展。</p>


    過去一段時間,英法都在搞自己的核研發項目,美國對此心知肚明,為此,他們提出了在歐洲建立軍事聯盟的構想,其在六國外長會議上便明確提出,一旦軍事聯盟組建起來,美國將為包括英法在內的歐洲國家提供核庇護,為此,歐洲國家便沒有必要研發自己的核武器了。</p>


    對外情報局的諜報人員在倫敦六國外長會議期間,監聽了比利時外交大臣斯巴克以及法國外長皮杜爾的電話,從而也對六國外長會議內部的矛盾有了精確的把握。</p>


    像比利時這樣的國家,其國小力弱,本身並沒有研發核武器的能力,再加上經濟的崩潰使其急需來自美國的援助,因此,斯巴克代表比利時政府熱切支持美國人的提議,並且公開宣稱,一旦這樣一個軍事同盟組建起來,美國就必須參與其中,並需要起到一個領袖的作用,否則的話,這個軍事同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p>


    而相比起比利時,法國的整體實力就要大的多了,而且,其在核武器研發方麵,已經邁出了第一步,所以,作為法國外長的皮杜爾,雖然也強調這個軍事同盟的重要性,但卻在核武器研發的問題上保留了意見,這表明了巴黎一方麵希望借助美國人的力量,抵禦可能來自蘇聯的軍事威脅,一方麵又希望保持自身的獨立性,不至於將一切的前途和命運都寄托在華盛頓的身上。</p>


    正因為內部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矛盾,所以,倫敦六國外長會議其實並沒有達成最終的協議,不過,維克托相信,這份最終協議的出台日期應該不會太遠了,畢竟如今整體西歐都被所謂的“歐洲複興援助計劃”綁架了,即便是作為歐洲傳統強國的英國和法國,也逃脫不了被美國人掌控的命運。</p>


    當然,對於美國人來說,他們要想直接參與到這個以歐洲國家為主體的軍事同盟中去,其自身還有一係列的工作要做,比如說,華盛頓必須修改他們現行的憲法,因為自美國建國那一天起,其對外政策的體係中,就一直在避免與歐洲國家建立任何形式的軍事同盟,為此,美國憲法中有相關的規定:美國政府若是想在和平時期與他國締結軍事同盟的話,必須得到國會的批準才行。</p>


    就像之前所說的,在如今的美國國內,讚同孤立主義的政治力量還是占據著主導地位的,為此,杜魯門總統要想修改美國一貫的對外政策,並且獲得和平時期與他國締約的直接權力,他除了要在民主黨內獲得絕大多數人的支持之外,還需要與共和黨人達成某種形式上的諒解,並獲得對方的支持。</p>


    </p>


    而根據對外情報局駐華盛頓情報站傳遞回來的情報顯示,過去一段時間裏,代表杜魯門立場的國務卿馬歇爾、副國務卿洛維特,一直在頻頻與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共和黨參議員範登堡接觸,其目的很可能就是為了出台一項授權給總統的相關議案。</p>


    毫無疑問,相比起巴勒斯坦地區的軍事衝突,以及聯盟在伊朗的駐軍問題,西歐國家試圖建立軍事同盟的努力,對聯盟的危險顯然更大一些,因為一旦這個軍事同盟組建起來,聯盟在東歐地區的地緣政治態勢,就會受到極大的威脅。</p>


    維克托考慮著,今天這次會議,很可能就是討論這方麵問題的,之所以有這麽多的軍方將領到場,斯大林同誌的意圖,很可能就是希望針對西歐國家的這個軍事同盟,搞出一套對聯盟有利的防禦方案來。</p>


    沒錯,至少在聯盟當前的對外戰略中,根本不存在大規模入侵西歐各國的企圖,那既不符合現實,也不符合聯盟的根本利益,相反,在以斯大林同誌為首的莫斯科決策層中,反倒存在著對西歐國家的軍事疑慮,這些國家一方麵接受著來自美國的經濟援助,一方麵又計劃同美國人達成軍事同盟關係,莫斯科不得不對西歐國家的戰略意圖心存疑慮,鬼知道這些家夥是不是打算借助美國人的力量,對聯盟發動軍事進攻呢。</p>


    斯大林同誌的辦公室內,維克托見科涅夫一直守在斯大林同誌身邊,便沒有往那邊湊,他在靠窗的位置找了把椅子,安靜坐下去,等著會議正式開始。</p>


    過了約莫四五分鍾的樣子,斯大林同誌與科涅夫的交談告一段落,後者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轉身走到投影幕布的前麵,開始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調節投影。趁著這個工夫,斯大林同誌走到會議桌的最右側,徑直在椅子前坐下,皺眉看向投影幕布。</p>


    就在此時,一個穿著軍裝的年輕人走過來,將一份抄錄出來的文件遞到維克托手裏,並小聲告訴他,文件上就是稍後會議的主要議題。</p>


    等到年輕人離開,維克托將文件翻開看了看。</p>


    不出所料,今天這場會議的主要議題,的確是聯盟在西線,準確的說,是在德國、奧地利的兵力部署問題——考慮到西歐國家正在美國的牽頭下,構建一個針對聯盟的大規模軍事同盟,斯大林同誌及其幕僚們認為,蘇聯紅軍在中、東歐、巴爾幹地區的兵力部署,已經不足以應對當前複雜的地緣政治形勢了,聯盟必須對現有的兵力部署做出新的調整,以應對新的大規模戰爭的挑戰。</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蘇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懵懂的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懵懂的豬並收藏奮鬥在蘇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