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住了一段時間的院,前庭神經炎,到現在都一天到晚頭頭暈暈的,難受的很。從今天開始,盡量恢複更新,抱歉抱歉。</p>


    ................................</p>


    但是話說回來,維克托同樣非常清楚,一旦莫斯科對列寧格勒派展開一場徹底的清算,並且將庫茲涅佐夫這樣的人也拿下的話,那麽這一場政治風波必然是大的驚人的,甚至說它是一場政治風暴都不過分,其對聯盟政局的衝擊和影響將會是巨大的。</p>


    當前,聯盟所麵臨的內外局勢都是異常複雜的。</p>


    就內部而言,第四個五年計劃才剛剛推進了一年多時間,在戰後重建的各個領域內,聯盟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距離戰前水平其實還是有著一定距離的,物資的匱乏,尤其是糧食的短缺,依舊是影響著聯盟社會穩定的最直接威脅。</p>


    就外部而言,與維克托前世的曆史不盡相同,聯盟與美國之間的對立,似乎從剛一開始便進入了高潮,雙方在全世界所有能夠接觸到的地方,都出現了力量的直接對抗,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北約的建立以及聯盟在中東地區擴張影響力的腳步,都會加快很多。在這種關鍵性的時刻,聯盟內部的任何一絲政治動蕩,都可能會對外部政策構成影響,甚至會影響到聯盟的地緣政治利益。</p>


    因此,綜合內外兩個方麵的因素來看,若是站在聯盟的利益角度來考慮,當前時刻,維克托自然也不希望莫斯科出現太大的政治變故。</p>


    </p>


    不過,還是那句話,如今在聯盟內部當家做主的人並不是維克托,甚至都不是他所在的馬林科夫-貝利亞政治聯合,而是斯大林同誌。</p>


    說些題外話,盡管在最近兩年裏,斯大林同誌在有關聯盟決策的諸多問題上,不再像當初那般的獨斷專行,而是在政治局的範圍內,給予了其他人足夠的發言權,但必須承認的一點是,在攸關決策的重大問題表決中,斯大林同誌的意見還是能夠起到決定性作用的。</p>


    最重要的一點是,斯大林同誌在最近兩年裏,之所以不再像當初那般的獨斷專行,其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在於日丹諾夫同誌黨內地位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斯大林同誌對局勢的全麵掌控——是的,日丹諾夫同誌是斯大林同誌親自選出來的地位繼承人,可隨著前者“繼承人”地位的確認,其對後者的獨斷專行又構成了一定的製約。</p>


    這種說法聽起來似乎難以理解,但實際上深入的考慮一下就能想明白了。為什麽說日丹諾夫同誌是斯大林同誌親自確立起來的繼承人?他的“繼承人”地位又如何體現出來?很顯然,斯大林同誌隻有通過給與其更大的權力,並在公開表決中,給與其更大的支持,才能將他“繼承人”的地位確立起來。而隨著日丹諾夫同誌“繼承人”地位的確立,其在政治局、中央委員會等各個機構中的話語權,也會變得越來越大,從而等於是分潤了斯大林同誌手中的權力,並在某種意義上對斯大林同誌行使權力構成了製約。</p>


    所以說,在政治上,前任和繼任之間的關係,雖然是密切的,但他們彼此間也不是毫無矛盾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封建王朝時期,帝王與太子之間的複雜關係,與此似乎有很大的相似性。</p>


    書歸正傳,再回到之前的話題。</p>


    盡管如今的維克托在莫斯科的核心領導層中已經有了一定的發言權,但在這種敏感性的問題上,他的發言所能占據的分量還是非常有限的,有關列寧格勒的問題,歸根結底還要看斯大林同誌的態度。</p>


    對日丹諾夫同誌,斯大林同誌是絕對信任的,畢竟他們之間的關係太特殊了,但是話說回來,信任日丹諾夫同誌與信任列寧格勒那些人絕對是兩回事,維克托甚至可以確定,一旦密洛凡·德熱拉斯在《政治報》上做出的那一番表態傳到斯大林同誌的耳朵裏,斯大林同誌的怒火,絕對會在第一時間迸發出來。</p>


    “鈴......”</p>


    維克托的思緒剛剛轉到這裏,桌上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p>


    他將視線從麵前的那份文件上挪開,皺著眉,略加分辨,確定了響起來的是那部紅色電話,便輕輕幹咳一聲,伸手將電話的聽筒拿了過來。</p>


    電話的聽筒中,斯大林同誌的聲音帶著幾分嘶啞,他用一種平靜的強調說道:“有羅申的最新消息嗎?”</p>


    哈維爾·謝苗諾維奇·羅申,國家安全中校,對外情報局駐貝爾格萊德情報站的負責人,同時,也是對外情報局巴爾幹局的負責人。</p>


    過去一段時間裏,除了與西方國家之間的複雜關係之外,聯盟對外關係中的重點部分,就是與南斯拉夫人的種種糾纏,可以負責任的說,莫斯科與貝爾格萊德之間的關係,已經走到了破裂的邊緣,所以,斯大林同誌對來自南斯拉夫的一切情報都高度關注,他甚至記住了羅申的名字。</p>


    “有,我正準備向您做匯報,”維克托毫不猶豫的說道。</p>


    不管自己在南斯拉夫以及列寧格勒的問題上持何種立場,維克托都必須將他得到的最新情報及時匯報給斯大林同誌,否則的話,他的下場將會非常難看。</p>


    “稍後馬特維·費奧多羅維奇同誌會到我這裏來,”斯大林同誌在電話裏說道,“你也過來吧。”</p>


    “好的,斯大林同誌,”維克托說道。</p>


    電話裏傳來忙音,維克托拿著聽筒愣了一會兒神,才想起斯大林同誌口中所說的馬特維·費奧多羅維奇是誰,毫無疑問,他說的應該是什基裏亞托夫同誌,現任的中央監察委員會副主席,也就是安德烈耶夫同誌的副手。</p>


    必須注意的一點是,在聯盟的中央監察委員會中,盡管安德烈耶夫同誌是委員會的主席,屬於一把手,但他這個一把手在更大意義上,也隻是象征性的,他是以政治局委員的身份,擔任著中央監察委員會的主席,與此同時,他還擔任著很多其它的職務,比如說部長會議副主席、集體農場事務委員會主席等等。在過去兩年裏,作為負責聯盟戰後重建工作的主要組織者,安德烈耶夫同誌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聯盟的農業問題上,而在中央監察委員會內部,他投入的精力並不多。</p>


    其實更準確的說,從三十年代接手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這個職務以來,安德烈耶夫同誌在這個部門中消耗的精力,就始終不是很多,他對監察工作並不怎麽關心,這一點,與莫洛托夫同誌對“情報委員會”的領導性質差不多。</p>


    換句話說,中央監察委員會的主要日常工作,其實是由身為副主席的什基裏亞托夫同誌負責主持的,在聯盟的幹部審查體係內,這位同誌的名氣絲毫不比葉若夫、貝利亞等人差多少。</p>


    如果翻一翻什基裏亞托夫同誌的個人履曆,就能很輕易的總結出來,這位同誌就是一個經驗豐富的黨員審查工作者,他從二十年代開始,就在從事與黨員審查相關的工作,並且長期在清黨委員會中擔任重要職務,隨著中央監察委員會的成立,他也直接成為了委員會的正式委員,並一直工作到現在。</p>


    所以說,在中央監察委員會內部,安德烈耶夫同誌隻是掛名的,並不主持主要日常工作,而什基裏亞托夫同誌才是主要做事的那個人。但什基裏亞托夫同誌是個非常低調的人,平素斯大林同誌召集會議的時候,那些與中央監察委員會相關的會議,他都不會前來參加,出麵參加會議的人,要嘛是安德烈耶夫本人,要嘛就是監察委員會的另一個副主席伊萬·費奧多羅維奇·捷沃西安。</p>


    但每一次有什基裏亞托夫同誌參加的會議,必然都是非常重要的,更進一步說,就是中央監察委員會準備采取什麽行動的時候,他才會親自出麵參會。</p>


    今天斯大林同誌既然將什基裏亞托夫同誌叫了過來,那說不準就是為了列寧格勒的事情。</p>


    掛上電話,維克托簡單的整理了一下桌上的文件,將今天收到的來自貝爾格萊德的全部情報,都一股腦帶上,這才快步離開自己的辦公室,趕往斯大林同誌的辦公室。</p>


    剛剛拐過走廊,就在即將走到樓梯處的時候,維克托就看到一個穿著黑色西裝,腋下夾了一個橘色公文包的老頭,正從樓門外走進來。</p>


    老頭的年紀約莫六十多的樣子,前額禿的很厲害,但整個人的穿扮卻顯得很時髦,那一身黑色的西裝料子非常不錯,打理的筆挺利索,看不到一絲褶皺。他從樓外笑眯眯的走進來,與身旁經過的每一個人點頭打招呼,就像是個和藹可親的退休老幹部。</p>


    不過,老頭的確是個老幹部,從歲數上講,他也的確是應該退休了,但和藹可親這個詞卻與他沒有半毛錢的關係,要知道,在聯盟立國的幾十年時間裏,被他清肅、判處的布爾什維克黨黨員幹部,都不知道有多少了,他手上所沾著的血,並不比亞戈達、葉若夫之流少多少。</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蘇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懵懂的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懵懂的豬並收藏奮鬥在蘇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