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時分,大彼得羅夫劇院,也就是莫斯科大劇院的二樓,斜對著舞台方向的1109號包廂門口,剛剛從走廊另一頭過來的維克托,正將身上那一襲寶藍色的軍大衣脫下來。</p>


    今天,大劇院將上演一場由烏蘭諾娃親自表演的芭蕾舞劇,《天鵝湖》,其間,還有亞曆山德羅夫紅旗合唱團演繹的幾首歌曲,包括《祖國進行曲》、《紅梅花兒開》等著名的歌曲,整場演出將持續將近兩個小時,是最近四五年大劇院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一場演出活動了。</p>


    如此盛大的演出,其實本身就是一場政治活動,安排演出計劃的是聯盟宣傳鼓動部,而維克托手中的票,則是宣傳鼓動部那邊配送的。</p>


    包廂門口,維克托將脫下來的大衣隨手交給身邊的索菲亞,這才推開包廂門走了進去。</p>


    盡管已經是嚴冬時節,但大劇院的供暖係統運轉良好,走廊、包廂內的溫度都不低,給人一種暖洋洋的感覺,很舒服。</p>


    包廂並不是維克托專用的,隻不過當他走進包廂門的時候,這個不是很寬敞的房間裏還空蕩蕩的,一個人都沒有,他是來得最早的一個。</p>


    跟著他一塊進門的索菲亞,將他的大衣掛在門口的衣架上,隨即,轉身離開了房間——今晚維克托並不是為了來看演出的,他有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和約好見麵的人商量,而他提前約好的人,便是馬林科夫同誌,這個包廂其實是馬林科夫同誌的。</p>


    包廂的房門被索菲亞帶上,但房間裏卻一點都沒有安靜下來,反倒是顯得更加喧鬧了,畢竟包廂的一側是開放式的,正好朝著舞台的方向,而在此刻的樓下,觀看演出的觀眾們正在陸續入場,各種嘈雜的聲音匯聚在一塊,顯得異常喧鬧。</p>


    維克托一邊摸著口袋,一邊走到小看台旁邊的一把椅子前,掏出一包香煙的同時,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視線越過齊腰高的隔斷,看向樓下的舞台。</p>


    舞台上的布景已經做好了,此時拉著帷幔,看不到後麵的情況,當然,維克托之所以朝樓下張望,也不是為了看舞台上的布景,他隻是再給自己的眼神找一個聚焦的地方,此時此刻,他的心思非常複雜,腦子裏轉的都是白天時與斯大林同誌交談的內容。</p>


    在與斯大林同誌談話的時候,維克托考慮問題的角度還不是很全麵,一直到他離開別墅,返回莫斯科市區的路上,因為心靜下來的緣故,他又想了很多,也考慮清楚了很多東西。</p>


    在此刻的維克托看來,日丹諾夫同誌的病逝對聯盟的印象,竟然比他之前所想象的還要深遠,且不考慮列寧格勒派的問題,單單說莫斯科領導核心中顯現出的新跡象,就足夠耐人尋味的了。</p>


    從今天與斯大林同誌的談話中,維克托已經明確了一點,那就是在列寧格勒黨代表會議選舉舞弊這個問題上,斯大林同誌應該是與政治局內部的大部分同誌......嗯,確切地說,就是斯大林同誌在這一事件上所秉持的立場和觀點,與政治局內的主流立場和觀點,是相違背的,與此同時,斯大林同誌還未能壓服那些與他觀點不一致的人,並最終導致這個問題複雜化。</p>


    就維克托所知,昨天晚上斯大林同誌召集了政治局身在莫斯科的幾位同誌開會,因為不是與會人員,所以維克托並不知道會議所討論的內容,更不知道會上發生了什麽,但是很明顯,這次會議應該開的不是很愉快,至少斯大林同誌不是很愉快。</p>


    今天吃晚餐的時候,維克托想象了一下政治局當前的格局。</p>


    當然,有一點必須首先明確,那就是如今聯盟的政治局內部,整體氛圍還是團結的,斯大林同誌的主導地位並沒有發生改變,不管政治局內分成了多少個不同的派係,各個派係之間的力量又如何的錯綜複雜,但作為領袖的斯大林同誌依舊可以掌控住局麵,這是一個基本的前提,如果沒有這個前提的話,聯盟早就出現動蕩的局勢了。</p>


    但是話說回來,政治局內的這種團結局麵,自然也不是人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那種團結,這種團結其實是建立在製衡之上的,同時,也是建立在斯大林同誌高企的個人威望之上的,如果簡單的認為這種團結,是政治局內的每個人都毫無條件的擁護斯大林同誌,並心甘情願的接受他的領導和指示,那就太過幼稚了,這種情況是根本不可能出現的,而且,它也始終未曾出現過。</p>


    在維克托前世的輿論中,斯大林同誌似乎就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獨裁者,他在聯盟的政治局、中央委員會裏,說什麽是什麽,沒有人敢於提出異議,也沒有敢於忤逆他,聯盟所做出的一切決策,都是由他拍板定下來的,別人都沒有發言權。</p>


    這種說法看上去似乎言之鑿鑿,可信度非常高,但若是理智一點,從權力本身的運作規律去分析,就知道這種說法是荒謬的,就一個國家而言,其至高無上的權力不可能由單獨的某一個人來掌握,權力本身的定義,就是一群人借以支配另一群人的工具,它強調的是群體性。</p>


    所以,斯大林同誌之所以能夠牢牢掌控住聯盟的局勢,也不是因為他一個人的因素,而是因為在聯盟的領導核心中,有足夠多的人支持他,而這一點體現在政治局內,就是牢牢站在斯大林同誌身邊的人,要遠遠多於可能反對他的人。</p>


    細數一下,在整個政治局內,任何時候都會站在斯大林同誌一邊的人有誰?如果這個問題是在衛國戰爭剛剛爆發的時候提出來的,那麽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日丹諾夫和加裏寧兩位同誌,然後是卡岡諾維奇同誌、伏羅希洛夫同誌、莫洛托夫同誌、安德烈耶夫同誌,這些人應該算是斯大林同誌所掌握的“基本盤”。至於赫魯曉夫、米高揚他們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做事的,盡管斯大林同誌很看重他們,但卻不是給與他們多麽大的信任。</p>


    在當時的局麵下,整個政治局內,算上斯大林同誌自己,他等於是牢牢掌握了七張票,因而,在任何重大問題的決策中,即便是有人跳出來反對他,也對他構成不了任何威脅。</p>


    但是到了現如今呢,加裏寧和日丹諾夫兩位同誌先後病逝,斯大林同誌鐵定能掌握在手裏的票,直接七變五,少了兩張。而原本他給予厚望的謝爾巴科夫同誌,還沒等熬到政治局委員的位置上,便早早的與世長辭了,這就使得後來陸續進入政治局的委員、候補委員,基本上都不怎麽受斯大林同誌信任了。</p>


    看看現在政治局內的局麵,斯大林同誌依舊可以掌握在手裏的是五張票,但是,這五張票已經不是那麽穩妥了,至少安德烈耶夫同誌的心思變的有些難以揣度了,而伏羅希洛夫同誌又被邊緣化的太嚴重了。而除了這五個人之外,新加入的委員裏,馬林科夫、貝利亞這兩人,是斯大林同誌絕對不會太過信任的,布爾加寧與赫魯曉夫關係密切,他也不值得信任。</p>


    什維爾尼克毫無原則可言,作為一名老同誌,他竟然在進入政治局之後,背棄了與他素來關係密切的安德烈耶夫,轉而向馬林科夫他們靠攏了,所以,這個人也不值得信任。</p>


    如果說日丹諾夫同誌還活著,那麽後續加入政治局的柯西金也好,沃茲涅先斯基也罷,都可以多少的給予一些信任的,但是隨著日丹諾夫同誌病逝,這兩個人的立場也變得模糊起來。</p>


    如此一來,再次細數一番,政治局內不受斯大林同誌控製的票數,似乎陡然間就多了起來:馬林科夫、貝利亞、布爾加寧、赫魯曉夫、沃茲涅先斯基、柯西金、什維爾尼克,這一共是七票,七對五,對於斯大林同誌來說,這其中潛藏的變數太多了。</p>


    維克托能夠感受到,斯大林同誌正在變得越來越多疑,而這份多疑的背後,呈現出來的,則是他對局勢艱難的掌控。作為一名強勢的國家領導人,他必須維持住自己的威信,維持住那份艱難的平衡,因為一旦這份平衡打破,他的某項提議在政治局內遭到多數同誌的反對,那麽,對他的個人威信必然會造成沉重的打擊,之後,這個隊伍就更難帶了。</p>


    現在......</p>


    維克托的思緒轉到這裏,身後突然響起開門聲,同時,有對話的聲音傳進來。</p>


    收回思緒,維克托將手裏的煙頭掐滅,這才起身朝後方看去。</p>


    “演出還沒有開始吧?”進來的人正是馬林科夫,他從門外走進來,看著維克托笑了笑,說道,“外麵下雪了,車子不能開的太快,這就來得晚了些。”</p>


    </p>


    “不晚,演出還沒有開始,”維克托笑著說道。</p>


    “瓦列麗婭的一個朋友送來一瓶好酒,”馬林科夫站在門口,舉起右手,讓維克托看他手裏拿著的一個酒瓶,“咱們一會兒把它喝掉。”</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蘇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懵懂的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懵懂的豬並收藏奮鬥在蘇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