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宗,一會叫人去把候方域那廝押到營裏,今曰叫他給將士們講課,課本就用我前幾曰下發的那個小冊子……這個混蛋,老是想偷懶?今天不忙他個臭死,也就太便宜他了。”
一隊人簇擁著朱慈烺向大元帥府行進著,道路兩邊不停的有新軍將士跑過去,每一哨,一隊,一營的新軍過去,所有人將士都是向著朱慈烺行注目禮,眼神中的那種愛戴與崇拜之情,眼睛不瞎的,都是能瞧的出來。
這樣的情形,當然也是教在場的文官幕僚們十分感慨。
明末時節,亡國的原因很多,軍隊尾大不掉,將領受製於文官太監,後來跋扈自專,維持軍紀不是靠軍律和軍餉,而是靠搶劫的許諾和無限製的縱容,軍隊的核心不是全體士兵,也談不上士氣,維持一支軍隊的內核,就是將領身邊的心腹將領,還有他養育的家丁。
常常一個鎮將調動,朝廷要給他一定的名額,叫他帶走自己的心腹將領,參議幕僚,還有大量的家丁部下。
兵為將有,到這種程度,對軍隊的控製,當然也就非朝廷所能幹涉的了。
這種情形,當然非士大夫所樂見,而在皇太子這裏,卻是另外一番景像,這些年輕士子,心中那種感慨與敬佩,自然也就不必多提了。
“是,殿下。”提起這個,鄭元勳等人也是想笑。
不知怎地,皇太子對新軍的文化教育十分看重,原本招兵時,就強調最好是識字的。江北這裏,文氣自然遠不及江南,不過比起別的地方又強過不少,普通百姓家裏,不拘給先生幾錢碎銀,再買一些紙筆什麽的,好歹讀幾年書,識得幾百個字,能有出息的就繼續念,不成的也就繼續務農,也不耽擱什麽。至不濟的,也是學一點文字,還能當個學徒,學著記賬寫寫招幌菜單什麽的。
這三萬多新軍,也是按一字不識,幾十字,上百字,數百字來分等,軍政司下,打雜的都是個秀才,教育這些新軍識字的重任,自然也是落在了他們身上。
這等事,對滿肚學識的候方域等文學才子來說,不是苦差是什麽?
太子所授的課本,無非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包括了不少生字,道理淺顯,文字幹脆,就是叫兵士識字,將來再講三皇五帝,華夷之辯,曆史得失之非,軍人責任等等,這些教養,都是與體能訓練一樣,循序漸進,相輔相成。
候方域等人不明其理,現在這會子去教授新軍,理所當然的視為苦差,一次幾個時辰,學生問的問題也是叫他們跳腳,一說叫候某人今天加班去授課,眾人一想起候方域的臉色,當然就是立時爆笑起來。
朱慈烺自己也是忍住笑,板著臉道:“學生不爭氣,學而不識,記不住的,隻管打軍棍。叫候方域也不要客氣,該打就打。他自己要是敢玩忽職守,你和他說,看我怎麽治他?”
皇太子和這些近臣說話,也是有什麽說什麽,不過,話雖然近於玩笑,不過大元帥府裏上下人等,誰都知道皇太子言出必行,所以當下也無人敢再笑了,一想到輪班遲早是自己去授課,各人都是一臉苦色。
鄭元勳想了一想,終道:“殿下,營裏每天多則過百,少也幾十,多是打的幾天都動彈不得了,臣想,這樣打法,是不是過份了些?”
“是啊,”另有一人插話道:“殿下可能有所不知,被打的人過多,難免會有怨言。”
“有怨言?”朱慈烺問道:“軍心可有不穩麽?”
一句話問的眾人啞然。
軍心當然不會不穩。
皇太子住在附近,每天披星戴月的和新軍將士一起訓練,吃的一樣,睡的也不比將士們好,對所有將士關心備至,噓寒問暖……這樣軍心若還不穩,世間人也就全無心肝了。
況且,訓練雖苦,每天兩幹一稀,大米飯饅頭隨便造,吃的比在家過年還好,肉菜也是一直不斷……這樣還不滿意,哪裏找這樣的地方去?
最要緊的,當然就是現在每人一兩五的月餉。馬軍四兩五,炮軍五兩,步軍三兩,這個餉暫時是拿不到的,訓練期間,夥食全包,每人一兩五,這個收入比起普通的營兵也不差了,比起一般百姓還強上一些。
一戶淮安農民,全家老小一起上,一年淨落十兩左右的銀子,一個屠夫,一年也就是十幾二十兩的收入。
魏嶽等人,短短時間招到三萬多人,一則是預先就有劉孔和等人早就做了準備工作,二來就是待遇實在驚人,轉為正兵就能拿幾十兩一年,就算是廂軍和輔兵長夫,也是有相當高的收入了。
“軍心不會不穩。”朱慈烺掃視眾人,眼睛也是亮的嚇人,對軍中之事,他是十分放在心上,也是萬分的自信,他緩緩道:“以往營中,多用斬刑,其實斬刑多了嚇不到人,軍棍皮鞭,是是帶兵的好法子。好比孩童,犯了錯你不打他,隻是說上兩句,時間久了,長大誠仁,犯下不赦大錯,那時你是斬他,還是饒他?或者說,以往的斬刑好比是孩童隨地便溺,你一刀就砍了他,這樣管教,對還是錯?”
朱慈烺身邊的人,哪一個不是頂尖的人精?當下各個都是默然點頭,隻有鄭元勳喃喃道:“臣一時心軟,殿下這麽說,當然是臣見的錯了。”
“嗯,你是軍政司,諸司之首,有什麽話,當然直言不諱的好。”朱慈烺點一點頭,又是笑道:“都還有勁沒有?這一點子路不要走回去,跟著我跑回去得了。”
當下也不等人答應,自己便是一路向前跑去,清晨之時,朝陽初升,眼前是一片金黃色的麥浪,加上一隊隊龍精虎猛的新軍不停的跑過,口號聲喊的驚天動動……當是此時,就算是一個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也是猛然提神,一個個跟在朱慈烺身邊左右,就這麽一路跑了過去。
…………軍政司的事是又多又雜,幾乎每個司都和這個司有關聯,軍需軍法軍情軍令等諸司,幾乎每天都有公事過來,不能耽擱,也絕不能馬虎。
司正陳名夏正在揚州,似乎在勾當極要緊的差事,所以這些大小事情,都是壓在了鄭元勳一個人的肩膀上。
好在他是淮揚巨室之後,從小就是在一個無比複雜的家庭中長大,勾心鬥角彼此爭鬥,未入官場,就是練就的七巧玲瓏心,中進士後,又熱心國事公益,更是複社主盟,練就了一身常人難及的本事。
雖未臨民裂土當親民官,不過鄭元勳無論是見識,手腕,胸襟,處理複雜事物的能力,都實在是遠在常人之上。
他的複社兄弟社友們,能比他強的,也無非就一個陳名夏。而陳名夏,還有一份過份的傲氣,有時候,難免會刺傷人!
隻有鄭元勳,能力十足,而心憂天下,待人接物,湛然有仁人君子之風,猶為難得的就是坦誠直率,從不隱瞞自己的想法,而也不固執,從善如流,隻要被人說服,就會立刻接受。
人才難得,所以朱慈烺相見之後,沒有幾天就對此人委之重任,鄭元勳的公務讚畫,有一些不要緊的事務,略看一眼,就直接畫行了。
這一天,照例還是忙到天黑,大元帥府行營各司都有值班留守人員,等交班的人都又忙了一會兒,鄭元勳才從公文堆裏抬起頭來,此時此刻,他已經是好幾個時辰沒有抬過頭了。
“三爺,您這也是太勞累了……”
家裏老仆人鄭福一見他起身,也是鬆了口氣,一邊提著燈籠引在前頭,帶鄭元勳出來,一邊也是絮絮叨叨的道:“咱們家裏有那麽大家業,何必在這裏做這個官,這麽辛苦?老太爺在世的時候,叫三爺應考無非是想有個出身,不要被人鹽狗子鹽狗子的叫……哪裏是叫三爺你當真當差了?”
“老福,你不懂。”
忙了一天,頭暈目眩,屋子裏也悶熱,大元帥府行營草草交用,根本談不上舒服,此時出來,清涼的晚風一吹,鄭元勳隻覺全身輕爽,扶著鄭福的肩膀,笑道:“我出來做事,可不是為了當官啊……”
“那究竟是為個啥?”
“說了你不懂了。”鄭元勳微微一笑,道:“可有什麽吃的沒有?忙到這會兒,我可真是餓的前心貼後心,再不吃,就得暈翻過去。”
“有,怎麽能沒有?這不是帶來的食盒?裏頭小菜都是老馬燒的,全對三爺的胃口來著……”鄭福嘮叨幾句,不過心裏也是清楚,家裏這位打小就十分聰明的三少爺忙的是國家大事,是正經,這些天來,鄭元勳偶爾也會輪值講課,什麽華夏的由來,什麽是華,什麽是夏,三皇五帝之下,秦皇漢武,一統天下,才有漢人漢土,然後從儀式,服裝,禮教,皇太子編的那本小書裏,深入淺出,也是給眾人說清楚了,什麽是天下,什麽是國家,什麽是華夏一族。
如今天下大亂,流賊隻是小患,那些叫東虜的蠻夷,才是心腹大禍,鬧不好,就是金兀術一樣的亂子!
少爺忙這樣的大事,家下人還有什麽可說?老頭子早就備了一食盒的飯,就憋著獻寶呢……
(未完待續)
一隊人簇擁著朱慈烺向大元帥府行進著,道路兩邊不停的有新軍將士跑過去,每一哨,一隊,一營的新軍過去,所有人將士都是向著朱慈烺行注目禮,眼神中的那種愛戴與崇拜之情,眼睛不瞎的,都是能瞧的出來。
這樣的情形,當然也是教在場的文官幕僚們十分感慨。
明末時節,亡國的原因很多,軍隊尾大不掉,將領受製於文官太監,後來跋扈自專,維持軍紀不是靠軍律和軍餉,而是靠搶劫的許諾和無限製的縱容,軍隊的核心不是全體士兵,也談不上士氣,維持一支軍隊的內核,就是將領身邊的心腹將領,還有他養育的家丁。
常常一個鎮將調動,朝廷要給他一定的名額,叫他帶走自己的心腹將領,參議幕僚,還有大量的家丁部下。
兵為將有,到這種程度,對軍隊的控製,當然也就非朝廷所能幹涉的了。
這種情形,當然非士大夫所樂見,而在皇太子這裏,卻是另外一番景像,這些年輕士子,心中那種感慨與敬佩,自然也就不必多提了。
“是,殿下。”提起這個,鄭元勳等人也是想笑。
不知怎地,皇太子對新軍的文化教育十分看重,原本招兵時,就強調最好是識字的。江北這裏,文氣自然遠不及江南,不過比起別的地方又強過不少,普通百姓家裏,不拘給先生幾錢碎銀,再買一些紙筆什麽的,好歹讀幾年書,識得幾百個字,能有出息的就繼續念,不成的也就繼續務農,也不耽擱什麽。至不濟的,也是學一點文字,還能當個學徒,學著記賬寫寫招幌菜單什麽的。
這三萬多新軍,也是按一字不識,幾十字,上百字,數百字來分等,軍政司下,打雜的都是個秀才,教育這些新軍識字的重任,自然也是落在了他們身上。
這等事,對滿肚學識的候方域等文學才子來說,不是苦差是什麽?
太子所授的課本,無非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包括了不少生字,道理淺顯,文字幹脆,就是叫兵士識字,將來再講三皇五帝,華夷之辯,曆史得失之非,軍人責任等等,這些教養,都是與體能訓練一樣,循序漸進,相輔相成。
候方域等人不明其理,現在這會子去教授新軍,理所當然的視為苦差,一次幾個時辰,學生問的問題也是叫他們跳腳,一說叫候某人今天加班去授課,眾人一想起候方域的臉色,當然就是立時爆笑起來。
朱慈烺自己也是忍住笑,板著臉道:“學生不爭氣,學而不識,記不住的,隻管打軍棍。叫候方域也不要客氣,該打就打。他自己要是敢玩忽職守,你和他說,看我怎麽治他?”
皇太子和這些近臣說話,也是有什麽說什麽,不過,話雖然近於玩笑,不過大元帥府裏上下人等,誰都知道皇太子言出必行,所以當下也無人敢再笑了,一想到輪班遲早是自己去授課,各人都是一臉苦色。
鄭元勳想了一想,終道:“殿下,營裏每天多則過百,少也幾十,多是打的幾天都動彈不得了,臣想,這樣打法,是不是過份了些?”
“是啊,”另有一人插話道:“殿下可能有所不知,被打的人過多,難免會有怨言。”
“有怨言?”朱慈烺問道:“軍心可有不穩麽?”
一句話問的眾人啞然。
軍心當然不會不穩。
皇太子住在附近,每天披星戴月的和新軍將士一起訓練,吃的一樣,睡的也不比將士們好,對所有將士關心備至,噓寒問暖……這樣軍心若還不穩,世間人也就全無心肝了。
況且,訓練雖苦,每天兩幹一稀,大米飯饅頭隨便造,吃的比在家過年還好,肉菜也是一直不斷……這樣還不滿意,哪裏找這樣的地方去?
最要緊的,當然就是現在每人一兩五的月餉。馬軍四兩五,炮軍五兩,步軍三兩,這個餉暫時是拿不到的,訓練期間,夥食全包,每人一兩五,這個收入比起普通的營兵也不差了,比起一般百姓還強上一些。
一戶淮安農民,全家老小一起上,一年淨落十兩左右的銀子,一個屠夫,一年也就是十幾二十兩的收入。
魏嶽等人,短短時間招到三萬多人,一則是預先就有劉孔和等人早就做了準備工作,二來就是待遇實在驚人,轉為正兵就能拿幾十兩一年,就算是廂軍和輔兵長夫,也是有相當高的收入了。
“軍心不會不穩。”朱慈烺掃視眾人,眼睛也是亮的嚇人,對軍中之事,他是十分放在心上,也是萬分的自信,他緩緩道:“以往營中,多用斬刑,其實斬刑多了嚇不到人,軍棍皮鞭,是是帶兵的好法子。好比孩童,犯了錯你不打他,隻是說上兩句,時間久了,長大誠仁,犯下不赦大錯,那時你是斬他,還是饒他?或者說,以往的斬刑好比是孩童隨地便溺,你一刀就砍了他,這樣管教,對還是錯?”
朱慈烺身邊的人,哪一個不是頂尖的人精?當下各個都是默然點頭,隻有鄭元勳喃喃道:“臣一時心軟,殿下這麽說,當然是臣見的錯了。”
“嗯,你是軍政司,諸司之首,有什麽話,當然直言不諱的好。”朱慈烺點一點頭,又是笑道:“都還有勁沒有?這一點子路不要走回去,跟著我跑回去得了。”
當下也不等人答應,自己便是一路向前跑去,清晨之時,朝陽初升,眼前是一片金黃色的麥浪,加上一隊隊龍精虎猛的新軍不停的跑過,口號聲喊的驚天動動……當是此時,就算是一個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也是猛然提神,一個個跟在朱慈烺身邊左右,就這麽一路跑了過去。
…………軍政司的事是又多又雜,幾乎每個司都和這個司有關聯,軍需軍法軍情軍令等諸司,幾乎每天都有公事過來,不能耽擱,也絕不能馬虎。
司正陳名夏正在揚州,似乎在勾當極要緊的差事,所以這些大小事情,都是壓在了鄭元勳一個人的肩膀上。
好在他是淮揚巨室之後,從小就是在一個無比複雜的家庭中長大,勾心鬥角彼此爭鬥,未入官場,就是練就的七巧玲瓏心,中進士後,又熱心國事公益,更是複社主盟,練就了一身常人難及的本事。
雖未臨民裂土當親民官,不過鄭元勳無論是見識,手腕,胸襟,處理複雜事物的能力,都實在是遠在常人之上。
他的複社兄弟社友們,能比他強的,也無非就一個陳名夏。而陳名夏,還有一份過份的傲氣,有時候,難免會刺傷人!
隻有鄭元勳,能力十足,而心憂天下,待人接物,湛然有仁人君子之風,猶為難得的就是坦誠直率,從不隱瞞自己的想法,而也不固執,從善如流,隻要被人說服,就會立刻接受。
人才難得,所以朱慈烺相見之後,沒有幾天就對此人委之重任,鄭元勳的公務讚畫,有一些不要緊的事務,略看一眼,就直接畫行了。
這一天,照例還是忙到天黑,大元帥府行營各司都有值班留守人員,等交班的人都又忙了一會兒,鄭元勳才從公文堆裏抬起頭來,此時此刻,他已經是好幾個時辰沒有抬過頭了。
“三爺,您這也是太勞累了……”
家裏老仆人鄭福一見他起身,也是鬆了口氣,一邊提著燈籠引在前頭,帶鄭元勳出來,一邊也是絮絮叨叨的道:“咱們家裏有那麽大家業,何必在這裏做這個官,這麽辛苦?老太爺在世的時候,叫三爺應考無非是想有個出身,不要被人鹽狗子鹽狗子的叫……哪裏是叫三爺你當真當差了?”
“老福,你不懂。”
忙了一天,頭暈目眩,屋子裏也悶熱,大元帥府行營草草交用,根本談不上舒服,此時出來,清涼的晚風一吹,鄭元勳隻覺全身輕爽,扶著鄭福的肩膀,笑道:“我出來做事,可不是為了當官啊……”
“那究竟是為個啥?”
“說了你不懂了。”鄭元勳微微一笑,道:“可有什麽吃的沒有?忙到這會兒,我可真是餓的前心貼後心,再不吃,就得暈翻過去。”
“有,怎麽能沒有?這不是帶來的食盒?裏頭小菜都是老馬燒的,全對三爺的胃口來著……”鄭福嘮叨幾句,不過心裏也是清楚,家裏這位打小就十分聰明的三少爺忙的是國家大事,是正經,這些天來,鄭元勳偶爾也會輪值講課,什麽華夏的由來,什麽是華,什麽是夏,三皇五帝之下,秦皇漢武,一統天下,才有漢人漢土,然後從儀式,服裝,禮教,皇太子編的那本小書裏,深入淺出,也是給眾人說清楚了,什麽是天下,什麽是國家,什麽是華夏一族。
如今天下大亂,流賊隻是小患,那些叫東虜的蠻夷,才是心腹大禍,鬧不好,就是金兀術一樣的亂子!
少爺忙這樣的大事,家下人還有什麽可說?老頭子早就備了一食盒的飯,就憋著獻寶呢……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