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若離(上)過不了幾天,張輔即隨軍奔赴前線了。
宋琥和宋瑛兩兄弟仍留在北平。
北平城中的男丁日少,除了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是早已隨軍在東昌了。
前線戰事日緊,王府中衣食住行自是不同往日。
這日午飯,又是一些簡單果蔬,眾人雖均未有絲毫抱怨,但難咽之情卻難免洋溢於色。
“我的肚子裏都快要沒有油水了。”
走出飯廳,鹹寧苦著臉說。
“好了,”常寧撫慰似的拍拍她的手,“戰士們風餐露宿,豈不是更辛苦?我們總算還能吃飽住好,這就夠了。”
安成道:“放心,隻要熬過這個冬天,戰爭就會結束了。”
說著,轉過頭去,道:“對不對?”這後麵一句話卻是對常寧說的。
而後者也微笑著點了點頭。
戰爭——很快就會結束了。
這是每個北平人的信念。
燕軍和盛庸的東昌之戰,將會是最後的決戰。
可是,真的會這麽順利麽?我的心中在猶疑。
沒等我問出口,鹹寧已經把我的疑問說了出來:“姐姐,東昌距離南京,不是還很遠麽?”“那又怎樣?”安成翹了翹下巴,“天下間又有誰能抵擋得住我燕軍男兒?”常寧笑了起來:“父王和哥哥們……”說到這裏她忽然停住了,我奇怪地轉過頭去看她,她的臉色仿佛瞬間變的蒼白,兩隻眼睛驚訝地瞪著前方,雙手緊握,連青筋都能隱約看到了。
安成和鹹寧也忽然安靜了下來。
這氣氛讓人覺得不安——我奇怪地隨著她們的目光看去——鹹寧卻低低叫喊了一聲,隨即象一片葉子被大風吹起一樣朝前輕盈又急切地跑了過去。
那個人——我忽然間明白了,就象被人忽然狠狠地敲擊了下來,整個人一下子麻木而疼痛。
他站在那裏,臉上是從來沒有見過的疲倦和滄桑,嘴角已可見微青色的胡須,一雙深黑色的眼眸卻依然明亮又澄淨,身上的布衣也絲毫不能掩映他的出塵光芒。
“四哥!”鹹寧已哭泣著撲入他的懷中。
一雙手輕輕伸了過來,握住我手。
我轉過頭去,觸碰到常寧的眼睛,才發現自己眼中也早已盈滿了淚。
—————建文二年十二月,朱棣率領著的北軍在東昌與盛庸會麵。
這盛庸,曾是耿炳文手下參將,後又跟隨李景隆,可以說,他幾乎經曆了整個靖難時期與朱棣的所有對戰。
在那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他居然也逐漸摸索出了一套與朱棣作戰的經驗。
失敗是成功之母。
耿炳文和李景隆都做不到,現在,盛庸用他的行動和結果告訴我們,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麵對朱棣這個強大的敵人,盛庸並沒有選擇堅守城池,他做出了一個讓手下眾將領們大吃一驚的決定:背城而戰!古語雲:置之死地而後生。
這次,盛庸也用行動來蹈行了這個戰略。
朱棣的騎兵雖是當時的大明朝裏最強的,但盛庸有另一種武器。
——火器和弓弩。
不僅僅是火器和弓弩,他還在弓弩的箭隻上塗抹了毒藥,務必殺人於立時。
他既不給自己準備退路,也就絕不給敵人生的希望。
朱棣的作戰方略,其實我們之前也有所提及,包括在對付耿炳文、以及之後與李景隆的白河溝之戰中,北軍與南軍都曾經或原創或盜版的使用了這一招:先出其不意攻敵軍側翼,再攻中軍。
然後一舉擊敗對方。
可惜,這樣的招術已被反複來回用的見老了。
更何況,是經曆過這些招術的盛庸。
朱棣並不知道,他攻擊是盛庸重兵防守的左翼,當然毫無疑問的失敗了。
更可怕的是,在朱棣及時調整作戰路線,轉攻南軍中軍時,盛庸命令中軍士兵佯裝敗退,卻用火器和弓弩在路的盡頭守侯著趁勢追擊的北軍,隨即將追入的北軍團團包圍。
朱棣,就這樣陷入南軍的陷阱裏。
—對在北平的我們來說,日子照樣還是充滿希望的,前線的戰況要過一段日子尚未能達,因此諸人的生活並未有絲毫波瀾。
然而,有一件事情卻讓我的心情無法平靜。
向來,北方的冬天是清閑的季節,也是遍地空白的季節。
可是,我們卻驚訝的在後花園的一個角落裏發現了一片曼妙的春天。
這是個小小的花圃,與眾不同的是它上麵被圍上了重重幾層的黑布。
這黑布卻是隱約透明的,從外麵可以看到裏麵的鮮花,正盛放的嬌豔無比,猶如暗夜精靈,十分動人。
常寧奇道:“不知道是誰在這裏種了這許多花來?”正說著,看到一女子遙遙而來,肩背花鋤,身形清瘦,一身紫衣,淡雅脫俗。
卻原來是若離。
自朱高爔歸來後,已經有一段日子了。
這若離正是跟他一起回的王府。
關於若離的身份,除了朱高爔,王府中恐怕並無人知曉。
據說當日他受了重傷,正逢若離父親相救。
而日後,若離老父因故去世,若離,也就這麽跟隨他來到了北平。
不管這個故事是否模糊,若離終究是受到了整個王府的感激和尊敬。
而她,並沒有去別的地方,而是留在了朱高爔的身邊。
她並不是丫鬟,那麽,徐王妃是不是有將她日後納為朱高爔側妃的意思,誰又知道呢。
我心情複雜地看著若離。
她卻已看到了我們,走上前來,行禮道:“郡主。”
常寧笑道:“姑娘好才藝!這裏的花兒可都是姑娘種的麽?”若離微一點頭,道:“是。”
常寧道:“大冬天的,能種出這麽美麗的花兒來,真是令人驚歎。”
她微微一笑,道:“也隻是閑來無事。”
說著,略一頷首,自顧自地蹲下身去掀開布蓋拔草。
跳至
宋琥和宋瑛兩兄弟仍留在北平。
北平城中的男丁日少,除了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是早已隨軍在東昌了。
前線戰事日緊,王府中衣食住行自是不同往日。
這日午飯,又是一些簡單果蔬,眾人雖均未有絲毫抱怨,但難咽之情卻難免洋溢於色。
“我的肚子裏都快要沒有油水了。”
走出飯廳,鹹寧苦著臉說。
“好了,”常寧撫慰似的拍拍她的手,“戰士們風餐露宿,豈不是更辛苦?我們總算還能吃飽住好,這就夠了。”
安成道:“放心,隻要熬過這個冬天,戰爭就會結束了。”
說著,轉過頭去,道:“對不對?”這後麵一句話卻是對常寧說的。
而後者也微笑著點了點頭。
戰爭——很快就會結束了。
這是每個北平人的信念。
燕軍和盛庸的東昌之戰,將會是最後的決戰。
可是,真的會這麽順利麽?我的心中在猶疑。
沒等我問出口,鹹寧已經把我的疑問說了出來:“姐姐,東昌距離南京,不是還很遠麽?”“那又怎樣?”安成翹了翹下巴,“天下間又有誰能抵擋得住我燕軍男兒?”常寧笑了起來:“父王和哥哥們……”說到這裏她忽然停住了,我奇怪地轉過頭去看她,她的臉色仿佛瞬間變的蒼白,兩隻眼睛驚訝地瞪著前方,雙手緊握,連青筋都能隱約看到了。
安成和鹹寧也忽然安靜了下來。
這氣氛讓人覺得不安——我奇怪地隨著她們的目光看去——鹹寧卻低低叫喊了一聲,隨即象一片葉子被大風吹起一樣朝前輕盈又急切地跑了過去。
那個人——我忽然間明白了,就象被人忽然狠狠地敲擊了下來,整個人一下子麻木而疼痛。
他站在那裏,臉上是從來沒有見過的疲倦和滄桑,嘴角已可見微青色的胡須,一雙深黑色的眼眸卻依然明亮又澄淨,身上的布衣也絲毫不能掩映他的出塵光芒。
“四哥!”鹹寧已哭泣著撲入他的懷中。
一雙手輕輕伸了過來,握住我手。
我轉過頭去,觸碰到常寧的眼睛,才發現自己眼中也早已盈滿了淚。
—————建文二年十二月,朱棣率領著的北軍在東昌與盛庸會麵。
這盛庸,曾是耿炳文手下參將,後又跟隨李景隆,可以說,他幾乎經曆了整個靖難時期與朱棣的所有對戰。
在那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他居然也逐漸摸索出了一套與朱棣作戰的經驗。
失敗是成功之母。
耿炳文和李景隆都做不到,現在,盛庸用他的行動和結果告訴我們,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麵對朱棣這個強大的敵人,盛庸並沒有選擇堅守城池,他做出了一個讓手下眾將領們大吃一驚的決定:背城而戰!古語雲:置之死地而後生。
這次,盛庸也用行動來蹈行了這個戰略。
朱棣的騎兵雖是當時的大明朝裏最強的,但盛庸有另一種武器。
——火器和弓弩。
不僅僅是火器和弓弩,他還在弓弩的箭隻上塗抹了毒藥,務必殺人於立時。
他既不給自己準備退路,也就絕不給敵人生的希望。
朱棣的作戰方略,其實我們之前也有所提及,包括在對付耿炳文、以及之後與李景隆的白河溝之戰中,北軍與南軍都曾經或原創或盜版的使用了這一招:先出其不意攻敵軍側翼,再攻中軍。
然後一舉擊敗對方。
可惜,這樣的招術已被反複來回用的見老了。
更何況,是經曆過這些招術的盛庸。
朱棣並不知道,他攻擊是盛庸重兵防守的左翼,當然毫無疑問的失敗了。
更可怕的是,在朱棣及時調整作戰路線,轉攻南軍中軍時,盛庸命令中軍士兵佯裝敗退,卻用火器和弓弩在路的盡頭守侯著趁勢追擊的北軍,隨即將追入的北軍團團包圍。
朱棣,就這樣陷入南軍的陷阱裏。
—對在北平的我們來說,日子照樣還是充滿希望的,前線的戰況要過一段日子尚未能達,因此諸人的生活並未有絲毫波瀾。
然而,有一件事情卻讓我的心情無法平靜。
向來,北方的冬天是清閑的季節,也是遍地空白的季節。
可是,我們卻驚訝的在後花園的一個角落裏發現了一片曼妙的春天。
這是個小小的花圃,與眾不同的是它上麵被圍上了重重幾層的黑布。
這黑布卻是隱約透明的,從外麵可以看到裏麵的鮮花,正盛放的嬌豔無比,猶如暗夜精靈,十分動人。
常寧奇道:“不知道是誰在這裏種了這許多花來?”正說著,看到一女子遙遙而來,肩背花鋤,身形清瘦,一身紫衣,淡雅脫俗。
卻原來是若離。
自朱高爔歸來後,已經有一段日子了。
這若離正是跟他一起回的王府。
關於若離的身份,除了朱高爔,王府中恐怕並無人知曉。
據說當日他受了重傷,正逢若離父親相救。
而日後,若離老父因故去世,若離,也就這麽跟隨他來到了北平。
不管這個故事是否模糊,若離終究是受到了整個王府的感激和尊敬。
而她,並沒有去別的地方,而是留在了朱高爔的身邊。
她並不是丫鬟,那麽,徐王妃是不是有將她日後納為朱高爔側妃的意思,誰又知道呢。
我心情複雜地看著若離。
她卻已看到了我們,走上前來,行禮道:“郡主。”
常寧笑道:“姑娘好才藝!這裏的花兒可都是姑娘種的麽?”若離微一點頭,道:“是。”
常寧道:“大冬天的,能種出這麽美麗的花兒來,真是令人驚歎。”
她微微一笑,道:“也隻是閑來無事。”
說著,略一頷首,自顧自地蹲下身去掀開布蓋拔草。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