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驚變(上)他微笑著坐了下來,道:“在泡茶?”我點了點頭,笑道:“無聊的緊,泡些茶喝。”
拿起茶壺,給他倒了一杯。
他讚道:“這杯子也做的這麽奇巧,怎麽想出來的?”隨手拿起抿了一口,眼中泛起一絲笑意,道:“齒頰生香。
好味道!”我微微一笑,低下頭去整理茶具。
他也隻是坐在我身邊喝茶,靜靜不語。
半晌,我抬頭道:“有什麽事呢?”他卻也並不詫異,就好象算準了我會有此一問,輕笑了起來,道:“原就瞞不過你。”
我放下杯子,笑了一笑:“你這麽巴巴的進宮來找我,自然不是為了喝茶。”
其時朱家兄弟雖未分封,然都已在南京城中賜了府邸,住到宮外去了。
他沉吟了會,方道:“今日朝堂之上,父皇責罵了四弟。”
我道:“怎麽?”他蹙眉道:“為了父皇近日對建文舊臣之事,咱們兄弟幾人都已多次進諫。
今日朝堂之上,四弟又上言請求父皇免方孝儒等人女眷入教坊司之罪。”
我一驚,道:“皇上怎麽說?”他道:“父皇震怒。”
我心中冰涼,已然明白了這四個字的含義。
搖頭苦笑,道:“二哥,多謝你。”
他看了看我,緩緩道:“你和四弟現今怎樣了?為什麽還不和父皇去說?”我沉默著道:“如今的情勢,那裏是說這種事的時候!”他點了點頭,二人相對,一時無言。
眼看天色漸漸昏黃起來,他起身道:“我先回去了。”
我強打精神站了起來,笑道:“得空常來坐坐。”
眼看他背影漸漸遠去,黯然坐了下來,一時之間,便仿似空空落落的,一顆心懸在半空,找不到落腳之處。
如今的朱棣,已經不是當日的燕王。
已開了殺戒的他,是不會就此罷手的。
朱高爔對他的多次公然衝撞,早已引起他的不滿。
再這樣下去,即便是他的親生兒子,也不一定就能夠安然幸免。
無情最是帝王家。
心裏忽然湧現出這句話來,我坐在院子裏,微微歎了口氣。
夕陽西下,金黃色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溜了進來。
所到之處,有金色的熒光,那光裏卻帶著灰塵,仿佛針芒在刺,密密麻麻,讓人喘不過氣。
一個身影靜靜站在我麵前。
我抬起了頭,竟然是朱高爔。
數日不見,他看上去清瘦了不少,一身白衣,身後是金黃色的宮牆和綠色的樹葉。
最是濃烈的色彩,偏他一個人疏淡得象水墨煙雨,寫意自在,隱隱透出一股子的淡漠和瀟灑。
心裏忽然溫暖了起來,就這麽傻傻地望著他,恍惚微笑。
他也低下頭來,衝著我笑:“怎麽一個人傻坐在這裏?”說著,坐到我的身旁,有極淡的薄荷清香傳來,有種家常的溫馨泛濫開來。
我問道:“今兒又被皇上責罵了麽?”他看看我,搖頭微笑:“是聽二哥說的?”他安慰我:“並沒有什麽事。”
我心下酸楚,溫言道:“不要太激怒皇上。”
他淡淡地道:“百事孝為先。
我並不想觸犯頂撞父皇。
隻是,小七——”他的眉頭蹙了起來,“你沒有看到,那些人死的時候,是怎樣淒慘的模樣。
他們的妻子女兒,去那種地方遭受的又是怎樣的苦難。
仔細想想,他們又有什麽錯?忠、孝、仁、義、讓、勇、恕……他們又觸犯了哪條罪過?”我無言,他嘴角露出一絲苦笑,握住我手,道:“父皇怪我怒我,這都是我的錯。
隻是要我忍住不說,我做不到。”
我偏了偏頭,微笑道:“難道你就不想討好皇上,好讓他封你為太子麽?”他失聲而笑,道:“我為什麽要當太子?這樣的生活並不適合我。”
衝我搖頭道:“你明明知道的。”
我笑了起來,柔聲道:“我當然知道。”
輕輕將頭靠在他的肩膀,隻聽他低聲道:“等這段日子過去,咱們就再不管這些俗事。
我陪你去杭州、去北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攜手江湖、浪跡天涯……我給你吹簫、你給我畫畫,咱們自己洗衣做飯,便如市井上最普通的夫妻一樣。
你說這樣的日子該有多好!”我低聲道:“你說過的話,可要算話。”
他握住我的手緊了一緊,柔聲道:“你放心。”
我忽地坐直身子,臉上綻放笑顏,道:“我要你發誓,今生今世,隻許愛我一人。”
他的眼睛裏滿是笑意,溫然道:“好,我發誓。”
他的手放在心口,看著我,緩緩道:“今生今世,我朱高爔便隻愛歐陽以寧一人。
絕不反悔,如有違誓,天打雷劈。”
風吹過,樹木簌簌地響。
蟬聲低鳴,心漾似水。
我笑了起來,道:“為什麽要說天打雷劈?難道老天就真的有空來管咱們這等子小事麽?”心裏卻暖暖地蕩漾起來。
傻話。
真是傻話。
戀愛的人,總愛說一些傻話。
可是聽了這樣的傻話,卻還是開心。
知道有人承諾會永遠在你身旁。
——就覺得安心。
——————朝堂之上紛爭越加紛繁,朱高爔因了多次勸諫,已漸漸為朱棣所不喜。
幸得道衍等人進言稱“四皇子如此,乃皇上開明之故”,方得保全安然。
這日從常寧宮中出來,低頭緩步。
不知不覺,竟已走到日精門旁,隱約聽到那邊傳來男子說話聲音,下意識地躲在廊簷之下、圍牆之側。
探頭望去,卻原來是朱高煦、朱高燧兄弟二人,鬆了口氣,微一側臉,卻看到朱高爔沉默的身影,正緩緩朝乾清門走去。
宮廷裏這樣的光華燦爛,他的背影漸漸隱沒在這片高牆之處,落寞而孤獨。
我楞楞地站在原地,直到雙腳酸痛,才緩緩回頭。
已入深秋,天氣漸漸涼了起來。
夜涼風寒,我居然感冒了。
天天咳嗽,太醫開了藥,卻還是不見好。
這一日日的看著就重了起來,身體不適,夜晚總是輾轉反複,不得安寢。
盈香就總是在我耳邊埋怨:“晚上總是不睡,這病又怎會好?”綠湖笑她:“姐姐越發嘮叨了起來。”
每每此時,我總會恍惚以為,自己已經回到了北平,回到了那個當初以為陰鬱、如今想來卻是多麽快樂的時期。
南京,這個美麗的地方。
為什麽總讓人感覺到頭頂上壓著的那重重的烏雲?跳至
拿起茶壺,給他倒了一杯。
他讚道:“這杯子也做的這麽奇巧,怎麽想出來的?”隨手拿起抿了一口,眼中泛起一絲笑意,道:“齒頰生香。
好味道!”我微微一笑,低下頭去整理茶具。
他也隻是坐在我身邊喝茶,靜靜不語。
半晌,我抬頭道:“有什麽事呢?”他卻也並不詫異,就好象算準了我會有此一問,輕笑了起來,道:“原就瞞不過你。”
我放下杯子,笑了一笑:“你這麽巴巴的進宮來找我,自然不是為了喝茶。”
其時朱家兄弟雖未分封,然都已在南京城中賜了府邸,住到宮外去了。
他沉吟了會,方道:“今日朝堂之上,父皇責罵了四弟。”
我道:“怎麽?”他蹙眉道:“為了父皇近日對建文舊臣之事,咱們兄弟幾人都已多次進諫。
今日朝堂之上,四弟又上言請求父皇免方孝儒等人女眷入教坊司之罪。”
我一驚,道:“皇上怎麽說?”他道:“父皇震怒。”
我心中冰涼,已然明白了這四個字的含義。
搖頭苦笑,道:“二哥,多謝你。”
他看了看我,緩緩道:“你和四弟現今怎樣了?為什麽還不和父皇去說?”我沉默著道:“如今的情勢,那裏是說這種事的時候!”他點了點頭,二人相對,一時無言。
眼看天色漸漸昏黃起來,他起身道:“我先回去了。”
我強打精神站了起來,笑道:“得空常來坐坐。”
眼看他背影漸漸遠去,黯然坐了下來,一時之間,便仿似空空落落的,一顆心懸在半空,找不到落腳之處。
如今的朱棣,已經不是當日的燕王。
已開了殺戒的他,是不會就此罷手的。
朱高爔對他的多次公然衝撞,早已引起他的不滿。
再這樣下去,即便是他的親生兒子,也不一定就能夠安然幸免。
無情最是帝王家。
心裏忽然湧現出這句話來,我坐在院子裏,微微歎了口氣。
夕陽西下,金黃色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溜了進來。
所到之處,有金色的熒光,那光裏卻帶著灰塵,仿佛針芒在刺,密密麻麻,讓人喘不過氣。
一個身影靜靜站在我麵前。
我抬起了頭,竟然是朱高爔。
數日不見,他看上去清瘦了不少,一身白衣,身後是金黃色的宮牆和綠色的樹葉。
最是濃烈的色彩,偏他一個人疏淡得象水墨煙雨,寫意自在,隱隱透出一股子的淡漠和瀟灑。
心裏忽然溫暖了起來,就這麽傻傻地望著他,恍惚微笑。
他也低下頭來,衝著我笑:“怎麽一個人傻坐在這裏?”說著,坐到我的身旁,有極淡的薄荷清香傳來,有種家常的溫馨泛濫開來。
我問道:“今兒又被皇上責罵了麽?”他看看我,搖頭微笑:“是聽二哥說的?”他安慰我:“並沒有什麽事。”
我心下酸楚,溫言道:“不要太激怒皇上。”
他淡淡地道:“百事孝為先。
我並不想觸犯頂撞父皇。
隻是,小七——”他的眉頭蹙了起來,“你沒有看到,那些人死的時候,是怎樣淒慘的模樣。
他們的妻子女兒,去那種地方遭受的又是怎樣的苦難。
仔細想想,他們又有什麽錯?忠、孝、仁、義、讓、勇、恕……他們又觸犯了哪條罪過?”我無言,他嘴角露出一絲苦笑,握住我手,道:“父皇怪我怒我,這都是我的錯。
隻是要我忍住不說,我做不到。”
我偏了偏頭,微笑道:“難道你就不想討好皇上,好讓他封你為太子麽?”他失聲而笑,道:“我為什麽要當太子?這樣的生活並不適合我。”
衝我搖頭道:“你明明知道的。”
我笑了起來,柔聲道:“我當然知道。”
輕輕將頭靠在他的肩膀,隻聽他低聲道:“等這段日子過去,咱們就再不管這些俗事。
我陪你去杭州、去北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攜手江湖、浪跡天涯……我給你吹簫、你給我畫畫,咱們自己洗衣做飯,便如市井上最普通的夫妻一樣。
你說這樣的日子該有多好!”我低聲道:“你說過的話,可要算話。”
他握住我的手緊了一緊,柔聲道:“你放心。”
我忽地坐直身子,臉上綻放笑顏,道:“我要你發誓,今生今世,隻許愛我一人。”
他的眼睛裏滿是笑意,溫然道:“好,我發誓。”
他的手放在心口,看著我,緩緩道:“今生今世,我朱高爔便隻愛歐陽以寧一人。
絕不反悔,如有違誓,天打雷劈。”
風吹過,樹木簌簌地響。
蟬聲低鳴,心漾似水。
我笑了起來,道:“為什麽要說天打雷劈?難道老天就真的有空來管咱們這等子小事麽?”心裏卻暖暖地蕩漾起來。
傻話。
真是傻話。
戀愛的人,總愛說一些傻話。
可是聽了這樣的傻話,卻還是開心。
知道有人承諾會永遠在你身旁。
——就覺得安心。
——————朝堂之上紛爭越加紛繁,朱高爔因了多次勸諫,已漸漸為朱棣所不喜。
幸得道衍等人進言稱“四皇子如此,乃皇上開明之故”,方得保全安然。
這日從常寧宮中出來,低頭緩步。
不知不覺,竟已走到日精門旁,隱約聽到那邊傳來男子說話聲音,下意識地躲在廊簷之下、圍牆之側。
探頭望去,卻原來是朱高煦、朱高燧兄弟二人,鬆了口氣,微一側臉,卻看到朱高爔沉默的身影,正緩緩朝乾清門走去。
宮廷裏這樣的光華燦爛,他的背影漸漸隱沒在這片高牆之處,落寞而孤獨。
我楞楞地站在原地,直到雙腳酸痛,才緩緩回頭。
已入深秋,天氣漸漸涼了起來。
夜涼風寒,我居然感冒了。
天天咳嗽,太醫開了藥,卻還是不見好。
這一日日的看著就重了起來,身體不適,夜晚總是輾轉反複,不得安寢。
盈香就總是在我耳邊埋怨:“晚上總是不睡,這病又怎會好?”綠湖笑她:“姐姐越發嘮叨了起來。”
每每此時,我總會恍惚以為,自己已經回到了北平,回到了那個當初以為陰鬱、如今想來卻是多麽快樂的時期。
南京,這個美麗的地方。
為什麽總讓人感覺到頭頂上壓著的那重重的烏雲?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