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府 雁回居
得了老太君的話,二夫人確實有些犯難,三房那般境況,她又不是不知道,便是十四郎再好的,這親如何提得?
比起年家這群妯娌,二夫人心裏要更加親近紀鄭氏,儼然將她看做娘家妹妹一般。 對於兩個孩子,二夫人覺得紀淙書受乃父影響太深,整個人鑽到書堆裏,迂腐少變通;而紀靈書卻是極好的,聰明靈秀,文雅嫻靜,這樣一個孩子,斷不能放到三房那群俗物身邊被消磨了光華去。
老夫人到底是什麽意思,二夫人也是不甚明晰,老夫人隻叫她提,並沒說知會三夫人的話——哪裏有親爹娘在不與知會反找個伯娘提親的?是老夫人借由子堵了四夫人的嘴,還是真的有結親的意思,想讓她先探探紀鄭氏口風?
她雖不知道四房到底盤算什麽,怎的想起與紀家結親了,但因著心底甚是喜歡紀靈書,難免將她當成人見人愛的,覺得若說四夫人是真喜歡了才要提親也是正常,四房的庶子都是比三房嫡子體麵的,況且三房並無嫡子,若一定要結親,她反而傾向四房多些。
老夫人那句話委實說得重了,若是真瞧不起紀家,還結哪門子的親?而老夫人若是真個喜歡紀靈書,真個疼十四郎,想牽這個紅線,也犯不上拿這樣重話壓了四夫人再轉到三房,這到底是貶斥了三房還是抬舉了三房?
她越想越是混亂,這麽多年在老夫人身邊。 有的沒地總能揣度到幾分老夫人的心思,今兒卻是半分也抓不住……罷了,罷了,她歎了口氣,吩咐青棉道:“去瞧瞧姨夫人歇著沒。 若歇著便罷了;若沒,回來稟一聲,我過去說話。 ”
青棉去了回來道:“姨夫人才起。 說梳洗了就過來。 表小姐一早往七小姐那邊去了,尚未回來。 ”
“與表小姐無幹。 ”二夫人並沒讚她情報全麵。 隻想說我不找表小姐隻找姨夫人,這話一出口,想到親事,不由苦笑,道:“……也不無幹係。 不必姨夫人過來,我去尋她。 ”
她少坐片刻,約莫紀鄭氏收拾得差不多了。 這才往東廂去。
一出一進間走了個碰頭,紀鄭氏笑道:“姐姐怎的親身過來了,有什麽事召喚一聲,我過去便是。 ”
二夫人笑道:“這才哪兩步路,還分得這般清楚。 ”
落了座奉了茶,二夫人打發下去諸人,笑道:“晌午當著孩子也不好問你,大郎是怎麽打算的?”
提到兒子。 紀鄭氏歎了口氣,道:“也不瞞姐姐,我也憂心多日了。 今年大比不比往年,前年雖然是鄉試會試都加了恩科,但到底是中舉的多,中進士的少。 今年這天下便又多了多少學子往京畿趕考?淙兒到底會是怎樣,我心裏實在沒底。 不怕姐姐笑話,這會子我便就隻想著,‘盡人事,安天命’。 他父親若泉下有知相佑……”說到亡夫,她眼圈一紅,聲音也嗚咽起來。
二夫人也是守寡多年,經她一提也是傷感,強忍著眼淚,勸了兩句。 又道:“之前我與諒兒也商量過了。 他與老太爺、四老爺那邊說道,為大郎謀個官缺。 以備若有萬一,大郎便也能留京為官。 左右都是學而優則仕,品級上雖不盡如意,慢慢的也就好了。 家裏二郎四郎便是進士出身,初始也不過七品而已。 ”
紀鄭氏攥了二夫人地手,泣然道:“姐姐句句是為的大郎好,為地我好,我是盡知的。 可姐姐,淙兒這孩子的脾氣,便同他父親一樣,又是自幼被教導著終要金榜題名方算光宗耀祖。 他父親……便是未能瞑目,去之前已不認人了,卻還反複囑咐叫淙兒考上……”說著已是泣不成聲。
二夫人忙起身轉到她身邊,遞了帕子,輕輕拍著她的後背安撫半晌,紀鄭氏才緩過來,猶含著淚,勉強擠出個笑,卻最終維持不住,又化作愁容,道:“叫姐姐見笑了。 想著他父親含恨,我這心裏……淙兒這些年就是守著他父親遺願考了又考……不瞞姐姐說,我這心裏,苦啊,也是盼著他早好,莫要走他父親的老路,可他執意要考,又是替他父親考的,我這做母親的怎生攔得?”
二夫人拍著紀鄭氏地後背,深深歎息。 當年二老爺歿的時候,也是滿腔含恨,一恨才華未得施展,二恨膝下無子承業,那也都是紮在她心裏的刺,每每想起都痛徹心髓。 她比她還苦,她比她還痛,勸得她,又怎生勸得自己。
紀鄭氏又垂淚一回,喟然道:“這麽多年……我也是熬慣了的,便就隨他吧。 他想做官,我散了家財也定叫他做上,他想考……便就陪他考,陪了他父親一輩子,再陪他半輩子,我便算不得紀家功臣,也不算是罪人了。 ”
可憐天下父母心。
二夫人拭了拭眼角的淚,同是母親,她為獨生女兒亦是肯舍命的,還勸個什麽?她強笑道:“不提這些。 那官缺先叫他們要了備著,回頭大郎想通了,想做官,咱們立時就上任去;還想考,再回了也就是了。 不值什麽。 ”
紀鄭氏感激道:“誠感姐姐大恩!姐姐待我真個比親姊妹還好,姐姐這恩德,他日我定……”
二夫人拍了拍她的手,笑著打斷她道:“好妹妹,我自當你是親妹妹,莫非你不當我是親姐不成?還提什麽恩!親姐妹,這原不是應當的!”
又安撫了紀鄭氏兩句,二夫人這話方轉到紀靈書身上,因笑道:“這次大郎金榜題名,再與靈書在京中找個好婆家。 你便是功成了。 往後常在京畿住了,親戚間彼此照應,也是多個說話地人。 ”
紀鄭氏笑道:“借姐姐吉言。 我也這般打算地。 ”
二夫人笑道:“靈書真是個極靈秀的孩子,咱家上下都喜歡得無可不可的。 我記得她也有十四了,可許了人家?”
紀鄭氏搖頭笑道:“虛年十四。 她還小呢,盡是孩子脾氣,須得**兩年才好出閣。 免得惹得婆家不快,吃虧的還是她自個兒。 ”
二夫人這又卡殼了。 扯了兩句**女兒的話,方萬分委婉地把老夫人的意思說了。 自然不能說門第地話,對於為啥不給上麵的哥哥提,反倒先與最小地弟弟說親,二夫人也隻好含糊其辭,隻說十四郎是極好的。
紀鄭氏臉色微變,聽了半晌才道:“那姐姐的意思……”
二夫人瞧她是多心了。 這事怎麽說也由不得人不多心,便歎道:“你也莫想那許多。 我先前聽你的話,也是明白了些的,隻是老太君交代了,少不得要再問你一問。 然老太君也未正式著人提親,既是叫我先來問問你的意思,就是要聽你地,成與不成親戚情麵都在。 哪裏能強了你應下!”
紀鄭氏聽了臉色轉好了些,輕聲道:“紀家現在是小門小戶,守著瑀州鄉下地方,我不欲找豪門貴胄——靈兒一向要強,最是氣傲,我不想她受委屈。 且看大郎這次如何。 若能留京,便尋他個同窗,家境不論,知書識禮便可;若大郎留不得京裏,咱們便回去瑀州,再覓良配。 ”
當年鄭家在瑾州是一等一地大戶,可在京畿人瞧來隻勉強算得中等人家。 她姐姐因幸嫁入豪門年家,又是給了郡主的嫡長子,雖是夫妻恩愛,到底是身份有差。 不得不提起十二分地精神。 處處謹慎應對,早早香消玉殞固然與頻頻產子頻頻夭折落下痼疾有關。 大半還不是因為勞心勞神燈枯油竭。
她與姐姐一般金玉質,也並非無有豪門提親,當初叫父親許給了貧苦書生,眾人嘩然,都道她父親瘋了。 然這二十餘年,她到底是美美滿滿踏踏實實的過來了,一樣的滿身綾羅吃香喝辣,還少了與人周旋,省心多少?省力多少?她現在是家有萬貫,子孫滿堂,身子康健,美中不足隻丈夫兒子太過偏執,一意要往上考,然卻也隻是熬將些罷了。
兩廂相比,紀鄭氏早已有了定論。 攜女上京,斷不是要求什麽貴婿,隻想找個中過進士不必再考的,以免女兒再走自家老路,足矣。
二夫人聽了她說的,雖不盡讚同,但也甚是理解,便道:“你說的我省得。 我還是方才那句話,不過是問問你地意思,你別多心,不成也就罷了,沒甚相幹。 ”
紀鄭氏勉強一笑,道:“還勞煩姐姐在老太君麵前幫我解釋一二。 若老太君不恕,這裏我也不好住了……”
二夫人皺眉道:“這話又說的遠了。 你且住你的!方才也與你說了莫要多心。 到底是親戚,老太君哪裏會為難你!況且你不還說當我是親姐姐?再者,不看我們還看諒兒呢!我定是要留你的,要走也待大郎放了榜再說!”
兩人又閑話了些旁的,二夫人才起身告辭,往老太君那邊回話去了。
紀鄭氏送了她走,回來呆愣愣的坐了一會兒,想著兒子女兒地事,長籲短歎。 她的大丫鬟納福換了茶進來,紀鄭氏因問道:“靈兒可回來了?”
納福笑道:“方才回來了,見二夫人和夫人說話,便沒好過來打攪。 現在在屋裏繡荷包呢——說是年五小姐教的。 ”
紀鄭氏點了點頭,端了茶又歎了口氣。
納福頓了頓,半晌還是低聲勸道:“夫人且寬心,咱家小姐還小呢,她又是極好的!這邊親戚……說到底是為了大爺的功名,有得親戚kao總比沒得強,便是為了大爺,夫人也當穩下神住下來不是。 ”
紀鄭氏寬慰的笑著點點頭,道:“到底是你知我心意。 我也是想著,大郎若沒人扶持,怕也是……唉。 他那倔脾氣……”
納福笑道:“咱家大爺素來剛正,若為官,那真個是百姓的福氣了!”
*
雁回居東廂另一客房。
紀靈書正在積極嚐試用新學來地針法繡荷包,手指翻飛,甚是努力,一旁那被喚作額間雪的貓兒卻是百無聊賴,一會兒捅捅絨線布頭。 一會兒過來紀靈書身邊拱拱蹭蹭,喵喵叫上兩聲。
紀靈書捉了它丟到床下。 攆它一邊兒玩去。 那不安分的小家夥便躥上椅子再跳上書案,筆墨紙硯通通捅咕一遍,又去撩扯架上那名喚梨蕊地白鸚鵡。
那白鸚鵡受了驚,撲扇著翅膀縱了幾縱,像是惱恨一般,尖利地聲音叱道:“嗟乎小狸奴,但思魚饜足!”正是紀靈書平素叱貓之語。
紀靈書並兩個丫鬟都撐不住笑了。 攬月過去抓了貓兒來抱在懷裏,拂星過去安撫了鸚鵡,笑道:“梨蕊是越發通靈了。 雖不及那鳳頭紅名貴,奴婢瞧著卻是比那鳥還靈!”
提到鳳頭紅,紀靈書那小臉又垮了下來,想起夏小滿的說“六條”那句時地語氣神情,咄咄氣勢,心裏不快。 下意識恨恨道:“粗鄙婦人!”
兩個丫鬟相視一眼,歎了口氣,都kao過來,低聲勸道:“主子慎言!”
方才她們從長生居出來,就已經聽自家主子道過一句“粗鄙婦人”了,曉得是說夏小滿。 彼時前麵有雁回居地丫鬟引路。 後麵跟著雁回居的婆子伺候,她們也不好勸個什麽,幸而主子也沒繼續說什麽。 這會兒主子再提,她們少不得勸上一句:“主子,咱們現在在親戚家呢。 您好歹也尊了她一句小嫂子,往後還要相處不是!便是再不待見,心裏曉得也就是了,莫要說出來,惹得大家都不痛快,您說是不?”
拂星攬月自小跟著紀靈書。 都曉得將來自己就是陪嫁地命。 雖然紀家沒有妾室,但是她們也沒少聽婆子媳婦講這些個事。 其實現下心底是極怕紀靈書得罪了那夏姨奶奶,將來吃苦頭,——有道是強龍不壓地頭蛇,她們嫁過來是人生地不熟,怕是被人算計了去還有苦說不出。 而且,那姨奶奶要是整不動自家主子,隻拿她們倆泄憤,那她們可就冤死了。
拂星瞧著主子仍嘟嘟著嘴,不高興的樣子,忍不住道:“主子瞧表少爺怎樣?”
攬月聽了大驚,怕主子生疑,又不好攔她話,隻拿眼睛狠狠瞪她。
紀靈書全然不知其意,聽她這麽問,皺著眉頭道:“表哥學識不及哥哥良多。 素日裏我隻肖說一句,哥哥旁征博引,能說百句千句來,字字珠璣;而表哥隻兩三句便回了,雖無不道理,但論及學識淵博,比起哥哥終是差了幾等。 ”
兩個丫鬟麵麵相覷,皆是愕然。
*
若讓夏小滿聽到這句評語,一定會笑背過氣去。
不過,現在,她心裏也是笑翻了,可麵上還必須裝蒙娜麗莎。 她終於理解了九奶奶方才憋著笑有多內傷,現在,她也很內傷。
隻因為晚上鳴鸞樓這場接風宴。
老夫人言道人不多,又是自家人,雖放兩個圓桌,卻不必用屏風隔斷礙事。 眾人依言而行。
紀淙書往老夫人這邊來見禮倒沒什麽,待紀靈書往老太爺席上一站,就引去幾注目光,待她落落大方行了禮,極文雅的說了賀詞,便就有目光膠粘在她身上下不去了。
夏小滿侍立在二夫人身後幫著布菜,瞧得真真的。 想起九奶奶提的那幾根紅線,再瞧幾個人的眼神,忽然想起一句經典台詞——“被丘比特的箭射成刺蝟”,無差別笑到腸絞痛。
夏小滿憋著笑,無比同情地瞧了眼年諒,那個家夥之前還想著護著表妹免遭狼爪呢,看起來,路漫漫其修遠啊。 哎,年同誌,祝你好運吧。 阿門。
——————不算字數分割線——————
*
祝大家春節快樂!心想事成!!萬事如意!!!牛年更牛!!!!
*
ps:公眾版放了從前瞎掰的童話,嘻嘻,算是賀新春。 雖然很白癡,但仍希望能博大家一樂。 若是不喜歡,咩,大過年的,板磚下的輕點哈……
叼著餃子飄走……(*^__^*)
——————無差別求票分割線——————
《明朝五好家庭2》,1月火熱pk中。
十六的夢想是,把掃雪壓在粉紅票山下,好把她家六斤寶貝兒搶來俺家玩,啦啦啦啦。 o(^0^)o
誠覓誌願者協助完成此夢想。 ^-^
得了老太君的話,二夫人確實有些犯難,三房那般境況,她又不是不知道,便是十四郎再好的,這親如何提得?
比起年家這群妯娌,二夫人心裏要更加親近紀鄭氏,儼然將她看做娘家妹妹一般。 對於兩個孩子,二夫人覺得紀淙書受乃父影響太深,整個人鑽到書堆裏,迂腐少變通;而紀靈書卻是極好的,聰明靈秀,文雅嫻靜,這樣一個孩子,斷不能放到三房那群俗物身邊被消磨了光華去。
老夫人到底是什麽意思,二夫人也是不甚明晰,老夫人隻叫她提,並沒說知會三夫人的話——哪裏有親爹娘在不與知會反找個伯娘提親的?是老夫人借由子堵了四夫人的嘴,還是真的有結親的意思,想讓她先探探紀鄭氏口風?
她雖不知道四房到底盤算什麽,怎的想起與紀家結親了,但因著心底甚是喜歡紀靈書,難免將她當成人見人愛的,覺得若說四夫人是真喜歡了才要提親也是正常,四房的庶子都是比三房嫡子體麵的,況且三房並無嫡子,若一定要結親,她反而傾向四房多些。
老夫人那句話委實說得重了,若是真瞧不起紀家,還結哪門子的親?而老夫人若是真個喜歡紀靈書,真個疼十四郎,想牽這個紅線,也犯不上拿這樣重話壓了四夫人再轉到三房,這到底是貶斥了三房還是抬舉了三房?
她越想越是混亂,這麽多年在老夫人身邊。 有的沒地總能揣度到幾分老夫人的心思,今兒卻是半分也抓不住……罷了,罷了,她歎了口氣,吩咐青棉道:“去瞧瞧姨夫人歇著沒。 若歇著便罷了;若沒,回來稟一聲,我過去說話。 ”
青棉去了回來道:“姨夫人才起。 說梳洗了就過來。 表小姐一早往七小姐那邊去了,尚未回來。 ”
“與表小姐無幹。 ”二夫人並沒讚她情報全麵。 隻想說我不找表小姐隻找姨夫人,這話一出口,想到親事,不由苦笑,道:“……也不無幹係。 不必姨夫人過來,我去尋她。 ”
她少坐片刻,約莫紀鄭氏收拾得差不多了。 這才往東廂去。
一出一進間走了個碰頭,紀鄭氏笑道:“姐姐怎的親身過來了,有什麽事召喚一聲,我過去便是。 ”
二夫人笑道:“這才哪兩步路,還分得這般清楚。 ”
落了座奉了茶,二夫人打發下去諸人,笑道:“晌午當著孩子也不好問你,大郎是怎麽打算的?”
提到兒子。 紀鄭氏歎了口氣,道:“也不瞞姐姐,我也憂心多日了。 今年大比不比往年,前年雖然是鄉試會試都加了恩科,但到底是中舉的多,中進士的少。 今年這天下便又多了多少學子往京畿趕考?淙兒到底會是怎樣,我心裏實在沒底。 不怕姐姐笑話,這會子我便就隻想著,‘盡人事,安天命’。 他父親若泉下有知相佑……”說到亡夫,她眼圈一紅,聲音也嗚咽起來。
二夫人也是守寡多年,經她一提也是傷感,強忍著眼淚,勸了兩句。 又道:“之前我與諒兒也商量過了。 他與老太爺、四老爺那邊說道,為大郎謀個官缺。 以備若有萬一,大郎便也能留京為官。 左右都是學而優則仕,品級上雖不盡如意,慢慢的也就好了。 家裏二郎四郎便是進士出身,初始也不過七品而已。 ”
紀鄭氏攥了二夫人地手,泣然道:“姐姐句句是為的大郎好,為地我好,我是盡知的。 可姐姐,淙兒這孩子的脾氣,便同他父親一樣,又是自幼被教導著終要金榜題名方算光宗耀祖。 他父親……便是未能瞑目,去之前已不認人了,卻還反複囑咐叫淙兒考上……”說著已是泣不成聲。
二夫人忙起身轉到她身邊,遞了帕子,輕輕拍著她的後背安撫半晌,紀鄭氏才緩過來,猶含著淚,勉強擠出個笑,卻最終維持不住,又化作愁容,道:“叫姐姐見笑了。 想著他父親含恨,我這心裏……淙兒這些年就是守著他父親遺願考了又考……不瞞姐姐說,我這心裏,苦啊,也是盼著他早好,莫要走他父親的老路,可他執意要考,又是替他父親考的,我這做母親的怎生攔得?”
二夫人拍著紀鄭氏地後背,深深歎息。 當年二老爺歿的時候,也是滿腔含恨,一恨才華未得施展,二恨膝下無子承業,那也都是紮在她心裏的刺,每每想起都痛徹心髓。 她比她還苦,她比她還痛,勸得她,又怎生勸得自己。
紀鄭氏又垂淚一回,喟然道:“這麽多年……我也是熬慣了的,便就隨他吧。 他想做官,我散了家財也定叫他做上,他想考……便就陪他考,陪了他父親一輩子,再陪他半輩子,我便算不得紀家功臣,也不算是罪人了。 ”
可憐天下父母心。
二夫人拭了拭眼角的淚,同是母親,她為獨生女兒亦是肯舍命的,還勸個什麽?她強笑道:“不提這些。 那官缺先叫他們要了備著,回頭大郎想通了,想做官,咱們立時就上任去;還想考,再回了也就是了。 不值什麽。 ”
紀鄭氏感激道:“誠感姐姐大恩!姐姐待我真個比親姊妹還好,姐姐這恩德,他日我定……”
二夫人拍了拍她的手,笑著打斷她道:“好妹妹,我自當你是親妹妹,莫非你不當我是親姐不成?還提什麽恩!親姐妹,這原不是應當的!”
又安撫了紀鄭氏兩句,二夫人這話方轉到紀靈書身上,因笑道:“這次大郎金榜題名,再與靈書在京中找個好婆家。 你便是功成了。 往後常在京畿住了,親戚間彼此照應,也是多個說話地人。 ”
紀鄭氏笑道:“借姐姐吉言。 我也這般打算地。 ”
二夫人笑道:“靈書真是個極靈秀的孩子,咱家上下都喜歡得無可不可的。 我記得她也有十四了,可許了人家?”
紀鄭氏搖頭笑道:“虛年十四。 她還小呢,盡是孩子脾氣,須得**兩年才好出閣。 免得惹得婆家不快,吃虧的還是她自個兒。 ”
二夫人這又卡殼了。 扯了兩句**女兒的話,方萬分委婉地把老夫人的意思說了。 自然不能說門第地話,對於為啥不給上麵的哥哥提,反倒先與最小地弟弟說親,二夫人也隻好含糊其辭,隻說十四郎是極好的。
紀鄭氏臉色微變,聽了半晌才道:“那姐姐的意思……”
二夫人瞧她是多心了。 這事怎麽說也由不得人不多心,便歎道:“你也莫想那許多。 我先前聽你的話,也是明白了些的,隻是老太君交代了,少不得要再問你一問。 然老太君也未正式著人提親,既是叫我先來問問你的意思,就是要聽你地,成與不成親戚情麵都在。 哪裏能強了你應下!”
紀鄭氏聽了臉色轉好了些,輕聲道:“紀家現在是小門小戶,守著瑀州鄉下地方,我不欲找豪門貴胄——靈兒一向要強,最是氣傲,我不想她受委屈。 且看大郎這次如何。 若能留京,便尋他個同窗,家境不論,知書識禮便可;若大郎留不得京裏,咱們便回去瑀州,再覓良配。 ”
當年鄭家在瑾州是一等一地大戶,可在京畿人瞧來隻勉強算得中等人家。 她姐姐因幸嫁入豪門年家,又是給了郡主的嫡長子,雖是夫妻恩愛,到底是身份有差。 不得不提起十二分地精神。 處處謹慎應對,早早香消玉殞固然與頻頻產子頻頻夭折落下痼疾有關。 大半還不是因為勞心勞神燈枯油竭。
她與姐姐一般金玉質,也並非無有豪門提親,當初叫父親許給了貧苦書生,眾人嘩然,都道她父親瘋了。 然這二十餘年,她到底是美美滿滿踏踏實實的過來了,一樣的滿身綾羅吃香喝辣,還少了與人周旋,省心多少?省力多少?她現在是家有萬貫,子孫滿堂,身子康健,美中不足隻丈夫兒子太過偏執,一意要往上考,然卻也隻是熬將些罷了。
兩廂相比,紀鄭氏早已有了定論。 攜女上京,斷不是要求什麽貴婿,隻想找個中過進士不必再考的,以免女兒再走自家老路,足矣。
二夫人聽了她說的,雖不盡讚同,但也甚是理解,便道:“你說的我省得。 我還是方才那句話,不過是問問你地意思,你別多心,不成也就罷了,沒甚相幹。 ”
紀鄭氏勉強一笑,道:“還勞煩姐姐在老太君麵前幫我解釋一二。 若老太君不恕,這裏我也不好住了……”
二夫人皺眉道:“這話又說的遠了。 你且住你的!方才也與你說了莫要多心。 到底是親戚,老太君哪裏會為難你!況且你不還說當我是親姐姐?再者,不看我們還看諒兒呢!我定是要留你的,要走也待大郎放了榜再說!”
兩人又閑話了些旁的,二夫人才起身告辭,往老太君那邊回話去了。
紀鄭氏送了她走,回來呆愣愣的坐了一會兒,想著兒子女兒地事,長籲短歎。 她的大丫鬟納福換了茶進來,紀鄭氏因問道:“靈兒可回來了?”
納福笑道:“方才回來了,見二夫人和夫人說話,便沒好過來打攪。 現在在屋裏繡荷包呢——說是年五小姐教的。 ”
紀鄭氏點了點頭,端了茶又歎了口氣。
納福頓了頓,半晌還是低聲勸道:“夫人且寬心,咱家小姐還小呢,她又是極好的!這邊親戚……說到底是為了大爺的功名,有得親戚kao總比沒得強,便是為了大爺,夫人也當穩下神住下來不是。 ”
紀鄭氏寬慰的笑著點點頭,道:“到底是你知我心意。 我也是想著,大郎若沒人扶持,怕也是……唉。 他那倔脾氣……”
納福笑道:“咱家大爺素來剛正,若為官,那真個是百姓的福氣了!”
*
雁回居東廂另一客房。
紀靈書正在積極嚐試用新學來地針法繡荷包,手指翻飛,甚是努力,一旁那被喚作額間雪的貓兒卻是百無聊賴,一會兒捅捅絨線布頭。 一會兒過來紀靈書身邊拱拱蹭蹭,喵喵叫上兩聲。
紀靈書捉了它丟到床下。 攆它一邊兒玩去。 那不安分的小家夥便躥上椅子再跳上書案,筆墨紙硯通通捅咕一遍,又去撩扯架上那名喚梨蕊地白鸚鵡。
那白鸚鵡受了驚,撲扇著翅膀縱了幾縱,像是惱恨一般,尖利地聲音叱道:“嗟乎小狸奴,但思魚饜足!”正是紀靈書平素叱貓之語。
紀靈書並兩個丫鬟都撐不住笑了。 攬月過去抓了貓兒來抱在懷裏,拂星過去安撫了鸚鵡,笑道:“梨蕊是越發通靈了。 雖不及那鳳頭紅名貴,奴婢瞧著卻是比那鳥還靈!”
提到鳳頭紅,紀靈書那小臉又垮了下來,想起夏小滿的說“六條”那句時地語氣神情,咄咄氣勢,心裏不快。 下意識恨恨道:“粗鄙婦人!”
兩個丫鬟相視一眼,歎了口氣,都kao過來,低聲勸道:“主子慎言!”
方才她們從長生居出來,就已經聽自家主子道過一句“粗鄙婦人”了,曉得是說夏小滿。 彼時前麵有雁回居地丫鬟引路。 後麵跟著雁回居的婆子伺候,她們也不好勸個什麽,幸而主子也沒繼續說什麽。 這會兒主子再提,她們少不得勸上一句:“主子,咱們現在在親戚家呢。 您好歹也尊了她一句小嫂子,往後還要相處不是!便是再不待見,心裏曉得也就是了,莫要說出來,惹得大家都不痛快,您說是不?”
拂星攬月自小跟著紀靈書。 都曉得將來自己就是陪嫁地命。 雖然紀家沒有妾室,但是她們也沒少聽婆子媳婦講這些個事。 其實現下心底是極怕紀靈書得罪了那夏姨奶奶,將來吃苦頭,——有道是強龍不壓地頭蛇,她們嫁過來是人生地不熟,怕是被人算計了去還有苦說不出。 而且,那姨奶奶要是整不動自家主子,隻拿她們倆泄憤,那她們可就冤死了。
拂星瞧著主子仍嘟嘟著嘴,不高興的樣子,忍不住道:“主子瞧表少爺怎樣?”
攬月聽了大驚,怕主子生疑,又不好攔她話,隻拿眼睛狠狠瞪她。
紀靈書全然不知其意,聽她這麽問,皺著眉頭道:“表哥學識不及哥哥良多。 素日裏我隻肖說一句,哥哥旁征博引,能說百句千句來,字字珠璣;而表哥隻兩三句便回了,雖無不道理,但論及學識淵博,比起哥哥終是差了幾等。 ”
兩個丫鬟麵麵相覷,皆是愕然。
*
若讓夏小滿聽到這句評語,一定會笑背過氣去。
不過,現在,她心裏也是笑翻了,可麵上還必須裝蒙娜麗莎。 她終於理解了九奶奶方才憋著笑有多內傷,現在,她也很內傷。
隻因為晚上鳴鸞樓這場接風宴。
老夫人言道人不多,又是自家人,雖放兩個圓桌,卻不必用屏風隔斷礙事。 眾人依言而行。
紀淙書往老夫人這邊來見禮倒沒什麽,待紀靈書往老太爺席上一站,就引去幾注目光,待她落落大方行了禮,極文雅的說了賀詞,便就有目光膠粘在她身上下不去了。
夏小滿侍立在二夫人身後幫著布菜,瞧得真真的。 想起九奶奶提的那幾根紅線,再瞧幾個人的眼神,忽然想起一句經典台詞——“被丘比特的箭射成刺蝟”,無差別笑到腸絞痛。
夏小滿憋著笑,無比同情地瞧了眼年諒,那個家夥之前還想著護著表妹免遭狼爪呢,看起來,路漫漫其修遠啊。 哎,年同誌,祝你好運吧。 阿門。
——————不算字數分割線——————
*
祝大家春節快樂!心想事成!!萬事如意!!!牛年更牛!!!!
*
ps:公眾版放了從前瞎掰的童話,嘻嘻,算是賀新春。 雖然很白癡,但仍希望能博大家一樂。 若是不喜歡,咩,大過年的,板磚下的輕點哈……
叼著餃子飄走……(*^__^*)
——————無差別求票分割線——————
《明朝五好家庭2》,1月火熱pk中。
十六的夢想是,把掃雪壓在粉紅票山下,好把她家六斤寶貝兒搶來俺家玩,啦啦啦啦。 o(^0^)o
誠覓誌願者協助完成此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