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通絲毫不把這些同齡人的譏笑放在心上,前一世他做官能做到宰相的位置,早已做到寵辱不驚,泰山崩於前麵不改色的地步,斷頭台上的鍘刀都嚇不倒他,更何況幾個毛頭小子的譏笑;而且他自認為參加鄉試後絕對可以一鳴驚人,和這些不修仁德,目光短淺的童生根本不會有太多交集,自然犯不著動肝火。
倒是老學究看不下去了,揮舞著鐵尺示意所有人安靜後,頗為不滿的說道:“讀書人養氣修身,在學堂吵鬧算什麽道理?還有三日就要舉行鄉試,省城路途遙遠,你們今日或者明日自行出發好了。周通小子你留一下,其他人散了吧。”
待到學堂中童生都走光了以後,老學究走到周通麵前,從懷裏摸出兩大串銅錢,放在桌子上,隨後拍了拍周通的肩膀,說道:“讀書人苦讀十年聖賢書,若是不參加一次科舉考試,實在是太可惜了。劉家器小,看你讀書無望想必是不會供給你去省城的路費;這兩大吊銅錢是劉見深帶你來學堂時付的拜師費,可惜我也沒教你什麽東西,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啊,這兩吊錢你拿回去,權當路費好了。”
周通先是一愣,隨後趕忙站起身,恭敬的將錢塞進老學究的手裏:“先生費心了,我一個大活人有手有腳,怎麽也不可能被餓死。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若收了先生兩吊銅錢,豈不是斷了與先生師生一場的名分,這種欺師叛祖的事情我實在做不出來。省城路途遙遠,學生就率先告辭了。”
說完這句話後,周通拱了拱手離開了學堂,他深知老學究雖然古板苛刻,但卻是一個正直仁愛,相當體恤學生的人,若是沒有老學究,周通連修衣服上補丁的布料都籌不齊。
但想到這具身體的主人曾無數次讓老學究失望後,周通實在無法心安理得地接受這位老人的饋贈,而且身為劉見深的養子,他不認為劉家會刻薄到連參加鄉試的路費都不願提供的地步。
懷著心事回到劉府後,眼前的一切卻又大大超乎周通的想象:劉府今天張燈結彩,一副有大喜事發生的模樣,鮮紅的炮衣以及“恭賀高中”的彩紙遍地都是,門口還停著一頂彩紅色的轎子,除了抬轎的腳夫外,還有兩名持著“文曲再世,中舉無憂”牌子的仆人立在轎子兩側。
這轎子一看就是赴省城趕考的大轎,難道是劉家特地為自己準備的不成?周通看了一眼身上破破爛爛的麻布衣服,又看了一眼雍容華貴的彩轎,不禁自嘲似的搖了搖頭,他可不信連件衣服都不願施舍的劉府會為他安排這麽大的赴考派場。
就在周通低頭思索時,忽然聽到背後傳來悉悉索索的聲音,扭頭一看,一個約麽三十多歲,尖嘴猴腮,裹在一件錦袍裏的瘦小男子踱著步子,大搖大擺地朝他走來。
周通頓時眉頭一皺,心中暗道:苦矣!相由心生,這人生得賊眉鼠眼,一看就是不修陰德,喜歡四處生事,欺軟怕硬的奸詐小人,此番找上門來,隻怕是禍不是福。
周通很快就從記憶裏知曉這個人的身份:此人名叫劉謀,是劉府的管家,和周通猜測的一樣,是個無惡不作的奸詐小人,讓周通搬到最為陰暗潮濕的偏房,每日似傭人一般劈柴做零工的主意就是他想出來的。
劉謀走到周通麵前,甚是厭惡的看了周通一眼道:“看什麽看?這可是舉人賜福過的轎子,被你這傻小子看一眼衝撞了天上文曲星怎麽辦?”
惡狠狠地訓斥完周通後,劉謀像是想到什麽似的,不懷好意的笑著說道:“說起考舉人我倒想起來件事情,老爺讓你從學堂回來之後到他那裏一趟,商討此番鄉試的事情,趕快滾到書房給老爺問安,莫讓他等著急了。”
不待周通回話,劉謀就提著他的衣領拎小雞一樣朝書房走去;劉謀雖然瘦小,也比缺衣少食的周通要強壯得多,加上練過幾年拳腳功夫,提著百十斤重的周通毫不費力;所以任憑周通手腳並用在空中來回掙紮,這一路都走得相當平穩。
被人似小雞一樣拎著走,周通口中的銀牙都快要咬碎了,劉謀這種輕蔑的舉動顯然不把他當人對待。在憤怒的同時,周通心中生起一種深深的無力感:讀書人哪怕懂的道理再多,遇到小人也隻有幹瞪眼的份兒。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周通心中忽然生出一種奇怪的想法:如果這個世界真的如同《聊齋誌異》裏講得那樣,文能通神,讀書人可以逆天改命,用大道和仁義取代武夫的拳頭,用神通和道理鎮壓宵小,該有多好。
劉謀自然不知周通心中給他扣上了頂小人的帽子,走到書房門前時,像丟垃圾一樣隨手將周通丟到地上,雙手抱拳高聲說道:“稟告老爺,小的將周通帶來了。不知老爺還有何吩咐?”
劉謀聲音落下沒多久,書房的大門就被推開,一個頭發花白,中等身材,眼中隱約閃爍著市儈光芒的半百老頭出現在書房門口,此人自然就是劉家說一不二的大老爺:劉見深。
“周通,再過三天便是科舉之日了。競兒和爭兒要赴省城趕考,如今天下動蕩,為了安全起見,劉謀會陪他們一同前往省城。你好歹讀過一點經書,劉謀不在的日子裏,就由你操筆記錄劉府的開銷賬目。若是被我發現你暗中苛扣銀兩,那你在劉家的好日子就到頭了。聽到沒有?”劉見深惡狠狠地說道。
周通這才明白劉府門口的大轎子以及門前的彩頭是給劉見深兩個不成器兒子赴省城趕考準備的。劉見深兩個兒子劉競和劉爭都已年近三十,三年一次的鄉試,兩人足足參加了四次,但每次放榜時都名落孫山,估計這輩子都考舉人無望。劉見深當年願意收周通為養子,就是想借周通的天賦為劉家增添些書香底蘊。
想明白個中緣由後,周通趕忙拱手回應道:“老爺忘了不成?我已滿十六歲,到了參加科舉考試的年齡。自然也要赴省城參加科舉考試,怕是不能替老爺分憂了。”
倒是老學究看不下去了,揮舞著鐵尺示意所有人安靜後,頗為不滿的說道:“讀書人養氣修身,在學堂吵鬧算什麽道理?還有三日就要舉行鄉試,省城路途遙遠,你們今日或者明日自行出發好了。周通小子你留一下,其他人散了吧。”
待到學堂中童生都走光了以後,老學究走到周通麵前,從懷裏摸出兩大串銅錢,放在桌子上,隨後拍了拍周通的肩膀,說道:“讀書人苦讀十年聖賢書,若是不參加一次科舉考試,實在是太可惜了。劉家器小,看你讀書無望想必是不會供給你去省城的路費;這兩大吊銅錢是劉見深帶你來學堂時付的拜師費,可惜我也沒教你什麽東西,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啊,這兩吊錢你拿回去,權當路費好了。”
周通先是一愣,隨後趕忙站起身,恭敬的將錢塞進老學究的手裏:“先生費心了,我一個大活人有手有腳,怎麽也不可能被餓死。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若收了先生兩吊銅錢,豈不是斷了與先生師生一場的名分,這種欺師叛祖的事情我實在做不出來。省城路途遙遠,學生就率先告辭了。”
說完這句話後,周通拱了拱手離開了學堂,他深知老學究雖然古板苛刻,但卻是一個正直仁愛,相當體恤學生的人,若是沒有老學究,周通連修衣服上補丁的布料都籌不齊。
但想到這具身體的主人曾無數次讓老學究失望後,周通實在無法心安理得地接受這位老人的饋贈,而且身為劉見深的養子,他不認為劉家會刻薄到連參加鄉試的路費都不願提供的地步。
懷著心事回到劉府後,眼前的一切卻又大大超乎周通的想象:劉府今天張燈結彩,一副有大喜事發生的模樣,鮮紅的炮衣以及“恭賀高中”的彩紙遍地都是,門口還停著一頂彩紅色的轎子,除了抬轎的腳夫外,還有兩名持著“文曲再世,中舉無憂”牌子的仆人立在轎子兩側。
這轎子一看就是赴省城趕考的大轎,難道是劉家特地為自己準備的不成?周通看了一眼身上破破爛爛的麻布衣服,又看了一眼雍容華貴的彩轎,不禁自嘲似的搖了搖頭,他可不信連件衣服都不願施舍的劉府會為他安排這麽大的赴考派場。
就在周通低頭思索時,忽然聽到背後傳來悉悉索索的聲音,扭頭一看,一個約麽三十多歲,尖嘴猴腮,裹在一件錦袍裏的瘦小男子踱著步子,大搖大擺地朝他走來。
周通頓時眉頭一皺,心中暗道:苦矣!相由心生,這人生得賊眉鼠眼,一看就是不修陰德,喜歡四處生事,欺軟怕硬的奸詐小人,此番找上門來,隻怕是禍不是福。
周通很快就從記憶裏知曉這個人的身份:此人名叫劉謀,是劉府的管家,和周通猜測的一樣,是個無惡不作的奸詐小人,讓周通搬到最為陰暗潮濕的偏房,每日似傭人一般劈柴做零工的主意就是他想出來的。
劉謀走到周通麵前,甚是厭惡的看了周通一眼道:“看什麽看?這可是舉人賜福過的轎子,被你這傻小子看一眼衝撞了天上文曲星怎麽辦?”
惡狠狠地訓斥完周通後,劉謀像是想到什麽似的,不懷好意的笑著說道:“說起考舉人我倒想起來件事情,老爺讓你從學堂回來之後到他那裏一趟,商討此番鄉試的事情,趕快滾到書房給老爺問安,莫讓他等著急了。”
不待周通回話,劉謀就提著他的衣領拎小雞一樣朝書房走去;劉謀雖然瘦小,也比缺衣少食的周通要強壯得多,加上練過幾年拳腳功夫,提著百十斤重的周通毫不費力;所以任憑周通手腳並用在空中來回掙紮,這一路都走得相當平穩。
被人似小雞一樣拎著走,周通口中的銀牙都快要咬碎了,劉謀這種輕蔑的舉動顯然不把他當人對待。在憤怒的同時,周通心中生起一種深深的無力感:讀書人哪怕懂的道理再多,遇到小人也隻有幹瞪眼的份兒。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周通心中忽然生出一種奇怪的想法:如果這個世界真的如同《聊齋誌異》裏講得那樣,文能通神,讀書人可以逆天改命,用大道和仁義取代武夫的拳頭,用神通和道理鎮壓宵小,該有多好。
劉謀自然不知周通心中給他扣上了頂小人的帽子,走到書房門前時,像丟垃圾一樣隨手將周通丟到地上,雙手抱拳高聲說道:“稟告老爺,小的將周通帶來了。不知老爺還有何吩咐?”
劉謀聲音落下沒多久,書房的大門就被推開,一個頭發花白,中等身材,眼中隱約閃爍著市儈光芒的半百老頭出現在書房門口,此人自然就是劉家說一不二的大老爺:劉見深。
“周通,再過三天便是科舉之日了。競兒和爭兒要赴省城趕考,如今天下動蕩,為了安全起見,劉謀會陪他們一同前往省城。你好歹讀過一點經書,劉謀不在的日子裏,就由你操筆記錄劉府的開銷賬目。若是被我發現你暗中苛扣銀兩,那你在劉家的好日子就到頭了。聽到沒有?”劉見深惡狠狠地說道。
周通這才明白劉府門口的大轎子以及門前的彩頭是給劉見深兩個不成器兒子赴省城趕考準備的。劉見深兩個兒子劉競和劉爭都已年近三十,三年一次的鄉試,兩人足足參加了四次,但每次放榜時都名落孫山,估計這輩子都考舉人無望。劉見深當年願意收周通為養子,就是想借周通的天賦為劉家增添些書香底蘊。
想明白個中緣由後,周通趕忙拱手回應道:“老爺忘了不成?我已滿十六歲,到了參加科舉考試的年齡。自然也要赴省城參加科舉考試,怕是不能替老爺分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