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張,高樓大廈逐漸蠶食著城市周圍的土地,如雨後春筍般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儼然形成了一片又一片水泥叢林。而在這樣的水泥叢林之中,間或出現一兩隻怪鳥似乎也就顯得不足為奇了——所謂的怪鳥,就是那些被人們口耳相傳著的都市傳說渲染得日益誇張恐怖的鬼樓了。在中國,有很多地區都有所謂的鬼樓,但是沒有一處可以像沈陽鬼樓那樣膾炙人口、深入人心的;由於鬼樓所處的位置是在沈陽市鐵西區豔粉街附近,所以又被大家習慣性地成為“鐵西鬼樓”。


    說起豔粉街來,很多外地人可能都非常陌生,畢竟不是身為沈陽人誰又可能會對一條街道的名字如此耳熟能詳呢。然而,如果你曾經聽過一首準備迎接香港回歸、叫做《我的1997》的歌曲,從而留意到那首歌曲的作詞、作曲、演唱者皆是一名叫做艾敬的女子,又進而聽過她後來所唱的那一首《豔粉街的故事》,想來你或多或少都會對豔粉街這條街道的名字有些印象,而鐵西鬼樓所在的那片區域就叫做豔粉。


    位於豔粉的鐵西鬼樓,並非是常規意義上的一棟樓,而是位於沈遼中路31號、33號的兩棟九層連體高樓。舊老相傳,豔粉這片區域原來是一塊墳地,以前大家都認為那裏就是專供鬼魂出入的鬼門關。文化大革命的時候,一棟鬼樓的位置是亂葬崗,另一棟鬼樓的位置是火葬廠;在火葬廠倒閉以後,正趕上重工業蓬勃發展的時機,後來那裏就被改成了沈陽拖拉機廠和沈陽機床一廠等一些重工廠子的宿舍。曾有風水先生斷言,那裏日後定有禍患,於是就在那裏蓋起了一間叫做貞觀的小廟以作鎮壓,結果還是沒有鎮住。


    這兩棟連接在一起的鬼樓,整體建築由東、西兩部分組成,原本是由沈陽集體經濟房屋開發公司負責開發的永善裏小區二期工程,當時分別被命名為1號樓和2號樓,但後期由於資金問題以及建設過程中頻發的死亡事故而多次停建。從1984年開始到1992年之間,前後曾更換過多次承建商,但每次有承建商接盤開啟重建工作後,又會發生一係列傷亡事故而不得不停建,兩棟樓斷斷續續地修建了八年才算竣工。


    由於這兩棟樓一開始是按照商品樓進行建築的,所以除了底下的二層是用於商鋪門市之外,剩餘的七層樓按照原規劃都是住宅。據說在這兩棟樓勉強竣工以後,相對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的31號樓裏很快就搬入了住戶,樓下也開起了旅館、浴池、店鋪等生活必需的經營場所;而與31號樓通過二層一條長長通道相連接著的33號樓卻遠沒有那麽興旺發達,除了一二層樓已經被商鋪租賃使用之外,由於基礎設施都沒有到位,樓裏的住戶屈指可數。而很多關於鐵西鬼樓的傳說,基本上都是從這幾戶屈指可數的住戶那裏流傳出來的——有人在半夜時聽到有人在樓道中打鬧的聲音,出門查看卻一無所獲,關上門之後外麵打鬧的聲音卻又開始了;有人說下夜班時曾隱約聽到過女人哭泣的聲音,那聲音陪伴了他一路,知道返回家中以後那聲音才忽然消失;有人明明頭一天晚上在床上睡覺,第二天睡醒後卻發現自己是睡在地上的;也有人家裏來了親戚,熱情款待之後大家上床睡覺,睡醒後卻發現親戚莫名其妙地在走廊裏正睡得香甜。


    因為這種情況不止一次地發生,所以住在那裏的居民們實在無法忍受種種恐怖的現象都開始陸續往樓外搬家,當然之後也會有不明真相的新住戶填補進來,但由於住戶們在樓中基本都會或多或少地經曆到一些靈異事件,天長日久之後自然也就是遷出的人家多、遷入的人家少了,最後,樓內的住戶們都搬遷一空,而那棟樓也就真正地變成了一棟無人居住的“鬼樓”。後來由於謠言越傳越多,內容也越傳越嚇人,惹得當地的派出所不得不出麵辟謠——為了證明鬼樓裏真的沒有鬼,派出所裏兩個年輕氣盛的警察自告奮勇地要去鬼樓之中過上一夜。第二天,兩個二十多歲的大小夥子臉色蒼白地跑回了派出所,死活都不肯說出前一天夜裏他們到底經曆了什麽,隻是一疊聲地堅持要求查封那棟鬼樓,其中的原因直到如今都未被披露。


    按道理說,鐵西鬼樓既然是差不多同期建設的兩棟大樓,那為什麽偏偏隻有人丁稀薄的33號樓鬧鬼呢?而相對而言更顯得人丁興旺的31號樓的住戶們,是否就從沒受到過靈異事件的騷擾呢?並非如此!


    據說在兩棟大樓落成之前,在兩棟樓旁邊的沈遼中路上曾經發生過一起非常嚴重的車禍,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被疾馳而來的貨車碾壓成了肉醬的模樣;在那之後,他的母親每天夜裏都會跑到他遇難的地方嚎啕大哭,一哭就是一夜;而車禍發生的地點,正是兩棟鬼樓之間那用以連接兩棟樓的二層裙樓正門前。再後來,那位悲傷過度的母親再也沒有出現過在人們的視野中,而夜歸的住戶們倒還是經常能在路過車禍地點時聽到隱隱約約的啜泣之聲。隻是與空空蕩蕩沒有人氣的33號樓比較起來,住戶已經住得七七八八的31號樓確實顯得平庸了很多,故此後來在網絡上流傳著的那些關於沈陽鬼樓的傳說幾乎說的都是在33號樓中發生的事情,所以,位於沈遼中路與豔欣街交匯處不遠的沈遼中路33號才是“沈陽鬼樓”的本體。


    而33號樓本身,確實也有著許多與31號樓完全不同的獨特設計:它最下麵的兩層是商鋪,普通住戶使用的樓梯在商鋪的後麵,也不知道當初是因為設計失誤還是設計師故意使壞,從一層到三層上樓的樓梯都又窄又陡,樓道之中竟然連一個窗戶都沒有留;而三層以上的樓道倒是特意留了窗戶,卻也隻是臉盤大小的一個圓形窟窿而已。在聲控感應燈都還沒能普及的九十年代初期,被設計成這個模樣的樓道到了晚上會黑成什麽樣子完全可以想見,除非是有月亮出來的晚上,樓道之中才會透過那圓窟窿一般的小窗戶得到幾點月光的照耀。如果晚歸之人剛好趕上一個既沒有月光、又沒有隨身攜帶手電筒的夜晚的話,那麽他恐怕也就隻能在真正的黑暗之中、陰森森的氛圍之下摸索著上樓回家了,如果,他能夠順利地摸回家的話。


    33號樓的平層格局也與31號樓不同,它並非是那種一梯兩戶、一梯三戶、一梯四戶的常規戶型結構,而是以長長回廊連接著所有住戶、按照筒子樓的模式修建而成的一座低矮塔樓;裏麵長長的走廊也非是平直走向,而是隨著各個戶型的凹進凸起而隨彎就彎地修築而成,走廊之中既沒有聲控感應燈又沒有可以直接看到外麵的窗戶,走在其中讓人感覺就像是在走迷宮一樣地很容易就迷失了方向感,找不到自己的家門口、或者是根本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也算是情有可原。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種種特殊的設計,才會讓那些原來的住戶們更容易感受到靈異狀況的存在,並嚇得那些人惶恐至極、不得不撇家舍業地逃離這處鬼樓。關於鬼樓的眾多傳說,有些人以為按隻是一個持續多年的無聊鬧劇,有些人則堅信在它裏麵真的出現過某種超自然的現象。總之,對於世上的一些“奇異現象”或者是“類奇異現象”,人們都應該理智地承認其存在或是有存在的可能性,在沒有真正認識到它們之前最好不要感情用事地一味否定到底。而官方對於鬼樓的存在一直抱持著冷處理的態度,即不主張也不反對,雖然從未大張旗鼓地批駁過因鬼樓傳說而引起的封建迷信活動回潮,但也長年在鬼樓之下派駐了幾名巡邏的警察,一方麵讓那些警察肩負著看顧鬼樓本身的這個責任,另一方麵也會阻止一些無辜之人貿然進入鬼樓之中、以免遭遇到某些不可揣測之危險。據說後來由於長期在鬼樓之下布置警力有些得不償失,當地派出所的領導們冥思苦想了許久之後,竟然將整個派出所都搬遷到了鬼樓之下,想來也是要以警察自身所擁有的鐵血煞氣來鎮壓鬼樓之中可能會存在的種種幽冥鬼物。如果說那裏真是鬼樓,為什麽關於鬼樓的傳說已經流傳了這麽久,位於鐵西區黃金地段之上的鬼樓卻一直都沒有被政府下令推倒炸掉重建呢?如果說那裏不是鬼樓,那麽當地派出所整體搬遷到了鬼樓樓下的這個事實難道真的隻能用巧合二字來解釋嗎?無論如何,就算有人在網絡裏為鬼樓張目說鬼樓之所以一直沒怎麽住人的原因是因為沒有水電氣,但本質上“鬼樓”時至今日依舊是謎團不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骸骨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骸骨君並收藏千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