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把,第一個測驗在講台上。”它很有禮貌地說道,同時伸出手做了個請的動作。
我走向講台,看見講台上的東西我立刻笑了,對著它說道,“把曹操移出來嗎?”
“是這樣的,看樣子這對你來說很簡單。”它的語氣沒有任何情感波動,依舊讓我聯想到各種鬼畜。
我輕輕地點了點頭,沒有說話,而是拿起講台上的東西,手指飛快滑動讓手上的東西發出“劈啪”的帶漆木塊撞擊聲。
當然,這並不是算盤,這個是華容道。
華容道是古老的中國遊戲,以其變化多端、百玩不厭的特點與魔方、獨立鑽石棋一起被國外智力專家並稱為“智力遊戲界的三個不可思議”。這個名字倒是與校園八大不可思議相符合,不知道剩下兩個房間是不是另外兩個“不可思議”。
華容道與七巧板、九連環等中國傳統益智玩具還有個代名詞叫作“中國的難題”。據《資治通鑒》注釋中說“從此道可至華容也”。
華容道原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地名,相傳當年曹操曾經敗走此地。由於當時的華容道是一片沼澤,所以曹操大軍要割草填地,不少士兵更慘被活埋,慘烈非常。
<a id="wzsy" href="http://m.bqgxsydw.com">筆趣閣小說閱讀網</a>
玩法很簡單,通過移動各個棋子,幫助曹操從初始位置移到棋盤最下方中部,從出口逃走。不允許跨越棋子,還要設法用最少的步數把曹操移到出口。
曹操逃出華容道的最大障礙是關羽,關羽立馬華容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四個劉備軍兵是最靈活的,如何發揮他們的作用也要充分考慮周全。“華容道”的主體就是一個帶二十個小方格的棋盤,這個棋盤就代表華容道。
華容道我是玩過的,而且相當熟練,其實華容道有很多種變化方式,不過這次的是最基礎的華容道方案。中國人以前的記錄是100步走完,而日本人破了記錄,隻用了82步,而後美國人用計算機演算,得出最終步驟81步。
81是一個很中國的數字,比如說西遊記的九九八十一難,不知道古人研究華容道的時候是不是達到了81步的最簡步驟,不過這些已經不重要了。
“好了。”我放下華容道對著它說道。
其實最開始玩華容道的時候我研究了兩天,最終我得出最簡的步驟是185步,結果百度一查,我就嗬嗬了,當然對著電腦步驟一步一步地解,結果當然是成功的用81步解開華容道。
“嗬,出乎意料的熟練,隻用了一分半啊。”雖然我那麽快解開了,可它依舊那麽淡定從容。
看他的樣子,本來我還想炫耀一下自己的51秒記錄的,想想還是算了吧。
“所以說我完成了第一個考驗?”我問道。“嗯,那麽走吧,去第二個生物室。”然後它便不再看我,一個人走到教室最後麵,打開了牆中央的鐵門。
“原來兩個房間是互通的,我說怎麽它突然就出現在我的後麵了,還以為它會瞬間移動呢。”我喃喃自語,然後跟著它到了第二個房間。
“東西在桌子上,依舊是解開它就完成考驗了。”它指著講台說道。
我看了眼它說的東西,然後歪著頭問道:“你是特別喜歡古文化嗎?”
“算是比較喜歡。”它緩緩說道。我這樣問這是單純的一句吐槽罷了,至於原因,就是講台上放的東西,它和華容道一樣,都是古代智慧人民的智慧結晶。
九連環是中國民間傳統玩具,韓國稱為留客珠、留客環。九連環以金屬絲製成9個圓環,將圓環套裝在橫板或各式框架上,並貫以環柄。玩耍時,按照一定的程序反複操作,可使9個圓環分別解開,或合而為一。古代民間認為能解此環可訓練腦筋,甚至代表聰明的象征。
九連環最早流傳於山西省的漢族民間的智力遊戲。據明代楊慎《丹鉛總錄》記載,曾以玉石為材料製成兩個互貫的圓環,“兩環互相貫為一,得其關捩,解之為二,又合而為一”。後來,以銅或鐵代替玉石,成為婦女兒童的玩具。它在中國差不多有二千年的曆史,卓文君在給司馬相如的信中有“九連環從中折斷”的句子。
清代,《紅樓夢》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連環的記載。周邦彥也留下關於九連環的名句“縱妙手、能解連環。”所以說,九連環這種東西,可不是那麽好解的。
我最早了解九連環還是在一個叫《野蠻公主》的古裝劇上,那裏麵的九連環是玉質的,以前特想來一個同款,後來,自己買過一個,也試著解開,那時候還小,一個人琢磨了兩三天,依舊解不開。
後來,隻能網上看解法,自己慢慢學。如今,九連環的步驟會想起來的確有點模糊了,隻能慢慢來,時間應該還很充足。解九連環說簡單很簡單,說複雜很複雜,解一連環需要1步,解二連環需要2步,解三連環則需要5步,解四連環需要10步,解五連環需要21步,解六連環要要42步,解七連環需要85步,解八需要170步,解九連環需要341步。
步數上是有公式的,也就是說,解N連環,就是先解一個N-2連環,再解最後一個環,再上N-2連環,再解N-1連環。記得以前解九連環的世界紀錄是161秒,要是我有這手速就好了。
可是就算我有手速也記不住步驟,隻能慢慢來了。
我也不知道花了多久,或許十分鍾,或許一個小時,反正我解開的時候我的腿已經因為戰力太久沒動而發麻了。
“花了多久?”我問道。
“35分16秒。”它回答。
還好,還有兩個小時多的時間解最後一個考驗,隻要不是什麽十九連環啊,我沒了解過的春秋戰國時期的魯班鎖什麽的,其他的應該問題不大。“好了,跟著來吧。”它打開了下一個教室的門,可是我卻沒有動。
因為……
我的腳已經麻得動不了了,沒個一兩分鍾恢複不了啊。
【未完待續】
PS:小洛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不可思議之後的劇情是一個推理劇情加校園日常過渡;壞消息嘛,我發現我的文筆略有提升,也就意味著接下來的劇情我會發展的更慢,更水,哈哈。好吧,這樣做是不地道的,所以大家放心閱讀,至於水不水,你們看了就知道了。
我走向講台,看見講台上的東西我立刻笑了,對著它說道,“把曹操移出來嗎?”
“是這樣的,看樣子這對你來說很簡單。”它的語氣沒有任何情感波動,依舊讓我聯想到各種鬼畜。
我輕輕地點了點頭,沒有說話,而是拿起講台上的東西,手指飛快滑動讓手上的東西發出“劈啪”的帶漆木塊撞擊聲。
當然,這並不是算盤,這個是華容道。
華容道是古老的中國遊戲,以其變化多端、百玩不厭的特點與魔方、獨立鑽石棋一起被國外智力專家並稱為“智力遊戲界的三個不可思議”。這個名字倒是與校園八大不可思議相符合,不知道剩下兩個房間是不是另外兩個“不可思議”。
華容道與七巧板、九連環等中國傳統益智玩具還有個代名詞叫作“中國的難題”。據《資治通鑒》注釋中說“從此道可至華容也”。
華容道原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地名,相傳當年曹操曾經敗走此地。由於當時的華容道是一片沼澤,所以曹操大軍要割草填地,不少士兵更慘被活埋,慘烈非常。
<a id="wzsy" href="http://m.bqgxsydw.com">筆趣閣小說閱讀網</a>
玩法很簡單,通過移動各個棋子,幫助曹操從初始位置移到棋盤最下方中部,從出口逃走。不允許跨越棋子,還要設法用最少的步數把曹操移到出口。
曹操逃出華容道的最大障礙是關羽,關羽立馬華容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四個劉備軍兵是最靈活的,如何發揮他們的作用也要充分考慮周全。“華容道”的主體就是一個帶二十個小方格的棋盤,這個棋盤就代表華容道。
華容道我是玩過的,而且相當熟練,其實華容道有很多種變化方式,不過這次的是最基礎的華容道方案。中國人以前的記錄是100步走完,而日本人破了記錄,隻用了82步,而後美國人用計算機演算,得出最終步驟81步。
81是一個很中國的數字,比如說西遊記的九九八十一難,不知道古人研究華容道的時候是不是達到了81步的最簡步驟,不過這些已經不重要了。
“好了。”我放下華容道對著它說道。
其實最開始玩華容道的時候我研究了兩天,最終我得出最簡的步驟是185步,結果百度一查,我就嗬嗬了,當然對著電腦步驟一步一步地解,結果當然是成功的用81步解開華容道。
“嗬,出乎意料的熟練,隻用了一分半啊。”雖然我那麽快解開了,可它依舊那麽淡定從容。
看他的樣子,本來我還想炫耀一下自己的51秒記錄的,想想還是算了吧。
“所以說我完成了第一個考驗?”我問道。“嗯,那麽走吧,去第二個生物室。”然後它便不再看我,一個人走到教室最後麵,打開了牆中央的鐵門。
“原來兩個房間是互通的,我說怎麽它突然就出現在我的後麵了,還以為它會瞬間移動呢。”我喃喃自語,然後跟著它到了第二個房間。
“東西在桌子上,依舊是解開它就完成考驗了。”它指著講台說道。
我看了眼它說的東西,然後歪著頭問道:“你是特別喜歡古文化嗎?”
“算是比較喜歡。”它緩緩說道。我這樣問這是單純的一句吐槽罷了,至於原因,就是講台上放的東西,它和華容道一樣,都是古代智慧人民的智慧結晶。
九連環是中國民間傳統玩具,韓國稱為留客珠、留客環。九連環以金屬絲製成9個圓環,將圓環套裝在橫板或各式框架上,並貫以環柄。玩耍時,按照一定的程序反複操作,可使9個圓環分別解開,或合而為一。古代民間認為能解此環可訓練腦筋,甚至代表聰明的象征。
九連環最早流傳於山西省的漢族民間的智力遊戲。據明代楊慎《丹鉛總錄》記載,曾以玉石為材料製成兩個互貫的圓環,“兩環互相貫為一,得其關捩,解之為二,又合而為一”。後來,以銅或鐵代替玉石,成為婦女兒童的玩具。它在中國差不多有二千年的曆史,卓文君在給司馬相如的信中有“九連環從中折斷”的句子。
清代,《紅樓夢》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連環的記載。周邦彥也留下關於九連環的名句“縱妙手、能解連環。”所以說,九連環這種東西,可不是那麽好解的。
我最早了解九連環還是在一個叫《野蠻公主》的古裝劇上,那裏麵的九連環是玉質的,以前特想來一個同款,後來,自己買過一個,也試著解開,那時候還小,一個人琢磨了兩三天,依舊解不開。
後來,隻能網上看解法,自己慢慢學。如今,九連環的步驟會想起來的確有點模糊了,隻能慢慢來,時間應該還很充足。解九連環說簡單很簡單,說複雜很複雜,解一連環需要1步,解二連環需要2步,解三連環則需要5步,解四連環需要10步,解五連環需要21步,解六連環要要42步,解七連環需要85步,解八需要170步,解九連環需要341步。
步數上是有公式的,也就是說,解N連環,就是先解一個N-2連環,再解最後一個環,再上N-2連環,再解N-1連環。記得以前解九連環的世界紀錄是161秒,要是我有這手速就好了。
可是就算我有手速也記不住步驟,隻能慢慢來了。
我也不知道花了多久,或許十分鍾,或許一個小時,反正我解開的時候我的腿已經因為戰力太久沒動而發麻了。
“花了多久?”我問道。
“35分16秒。”它回答。
還好,還有兩個小時多的時間解最後一個考驗,隻要不是什麽十九連環啊,我沒了解過的春秋戰國時期的魯班鎖什麽的,其他的應該問題不大。“好了,跟著來吧。”它打開了下一個教室的門,可是我卻沒有動。
因為……
我的腳已經麻得動不了了,沒個一兩分鍾恢複不了啊。
【未完待續】
PS:小洛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不可思議之後的劇情是一個推理劇情加校園日常過渡;壞消息嘛,我發現我的文筆略有提升,也就意味著接下來的劇情我會發展的更慢,更水,哈哈。好吧,這樣做是不地道的,所以大家放心閱讀,至於水不水,你們看了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