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礪鋒 (四 下)


    他們幾個對王洵佩服的五體投地,卻不知此刻戰旗下的王洵,在指揮作戰方麵,其實是個如假包換的半桶水。非但臨陣倒戈的兩夥馬賊與他半點兒關係也沒有,就連拿來對付阿爾斯蘭、塞吉拉胡等人的手段,也是參考了幾個月前安西軍大破大食軍的招數,照著葫蘆畫了個瓢而已。


    按照王洵原來照搬照抄來的部署,整個戰鬥應該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第一步,長槊手列隊衝陣,打敵方將士一個措手不及。第二步,輕甲騎兵把握住戰機,從長槊手撕開的缺口衝進去,攪『亂』敵陣。第三步,當敵軍陣型徹底出現兩翼與中央不能相顧之態時,他事先安排下的疑兵,數百名由齊大嘴和儲獨眼帶領的刀客要一齊殺出,幹擾敵方主將的判斷。然後,才是真正的殺招,由他帶著一百五十名陌刀手靠上前去,給敵方以致命一擊。


    幾個殺招環環相扣,也算抄得了封常清當日幾分精髓。誰成想第一招還沒使全,馬賊們居然全軍崩潰了。後麵幾式“巧妙”安排,除了兩支疑兵在追殺敵軍的過程中起到了些許作用外,其餘全落到了空處。這讓王洵心裏感覺非常難受,就像掄著上百斤的大鐵錘去砸石頭,不小心卻砸到了一泡狗屎上麵。雖然目標的結果同樣是四分五裂,持錘的人卻被自家弄得氣血翻湧,一時半會兒根本緩不過精神來!


    被從天而降的勝利弄得頭暈腦脹,王洵接下來的指揮就像突然間換了一個人一般,半點兒也沒有可稱道之處。好在阿爾斯蘭等人已經被嚇破了膽子,根本沒有勇氣回頭。而宇文至、宋武、方子陵等人好歹也都是白馬堡大營正規培訓出來的軍官,縱使從中軍傳來的將令前言不搭後語,也懂得如何按部就班地收容俘虜,打掃戰場。同時,大夥還不忘了分出一部分兵馬,監督來曆不明的“友軍”。以免整個戰鬥功虧一簣。


    待王洵的心智終於又回到正常水平,戰鬥的收尾工作已經基本結束。斥候們事先探聽清楚的兩千五七百多名馬賊,除了阿爾斯蘭、塞吉拉乎等匪首和一名叫做穆陽仁的狗頭軍師,各自帶著幾十名嫡係成功逃走外,剩下幾乎被全殲於此。不過被陣斬的馬賊人數還不到總人數的兩成,剩下的全都主動繳械做了俘虜。


    這可讓王洵感到有些為難了。他身邊隻有六百多名唐軍,還不及俘虜的三分之一。若是被對方緩過神來,就很難再控製住局麵。然而,將俘虜盡數誅殺,在此刻也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一則與安西軍的軍規不符;二來他此番出使的目的是為了合縱群雄,也不宜表現的過於血腥。


    “不如將處置俘虜的事情暫且擱到一邊。先跟對麵的人打個招呼去!”見王洵滿臉遲疑之『色』,宇文至走上前,低聲提醒。“如果他們所打的旗號為真的話,恐怕是當年在怛羅斯之戰中被殺散了的。若是能拉到咱們隊伍當中來,可成為你我今後的一個大助力!”


    “他們?”王洵先是遲疑,然後狠狠地拍了自己腦袋一下,“虧得你提醒,否則我真的太對不起人了。走,一起過去。無論是不是當年失散的弟兄,至少人家今天幫了咱們大忙!”


    說著話,他策動坐騎,緩緩走向對麵已經按兵不動多時的友軍。遠遠地挺直身軀,拱手致謝:“多謝對麵的弟兄出手相助。大唐河中安撫使,中郎將王洵在此有禮了!”


    幫了忙卻被當賊看,沙千裏和黃萬山兩個早就都憋了一肚子火,見王洵年紀青青就穿了正四品武將服『色』,身後還披著一件赤紅『色』披風,心中愈發覺得憋屈。當即,由沙千裏拱了拱手,冷冷地回應道:“幾個怛羅斯河畔的孤魂野鬼,能不拖大人的後腿就不錯了,怎配提‘幫忙’二字。剛才即便沒有我等湊熱鬧,想必馬賊們也難逃出大人的手掌心。若有添『亂』之處,還望大人不要見怪才好!”


    “是啊,是啊。還請欽差大人不要見怪才好。否則我等還真擔當不起!”其他幾名原安西軍將領紛紛附和,看向王洵的目光充滿了挑釁。


    “強敵環伺,所以在沒弄清楚諸位身份之前,王某不得不小心些。得罪之處,在此賠禮了!”王洵在馬上再度拱手,大聲向眾人致歉。


    “不敢,不敢!”沙千裏等人紛紛閃避,臉上的陰雲卻沒有半點兒消散跡象。


    周圍這些人果真為怛羅斯之戰失散的安西軍弟兄的話,這幾年來,所吃的苦頭可想而知。而從這些人匆匆套在身上的標識上看,其中官職最高者,也不過是個校尉。也難怪他們心中不舒坦。猜到敵意的起源,王洵笑了笑,非常平和地說道:“今天如果不是你等出現,王某縱然能取勝,也要付出不小的代價。作為答謝,所有繳獲之物,便全歸諸位好了。除此之外,王某還能給諸位擠出大約夠吃兩個月的幹糧和一批鎧甲、兵器。如果諸位不嫌棄的話,立刻就可以派人跟我去取!”


    “你?”沙千裏等人先是一愣,然後怒形於『色』,“你這話什麽意思!拿我等當叫花子打發麽?”


    “幾位兄弟誤會了!”王洵非常禮貌地再度拱手,心平氣和地解釋,“王某此番奉命出使,有重任在身,不敢於路上耽擱太久。而諸位與王某又互不統屬,無論是上報功勞,還是指揮調度,王某都不便幹涉。所以才準備擠一些幹糧和兵器出來,讓諸位自行返回安西。安西軍剛剛打了一場勝仗,從這裏往東,應該沒人敢難為一支打著大唐旗號的兵馬!”


    說著話,他自管抬著眼皮往對方那麵破舊的戰旗上看,壓根不在意沙千裏等的憤怒。眾人被氣得幾欲吐血,卻從王洵的話頭裏挑不出半分『毛』病來。半晌,黃萬山輕輕歎了口氣,帶頭向王洵拱手,“我等日日盼著,就是重新站在大唐的旗幟下。卻不敢作為一哨殘兵,灰溜溜地爬回安西去。欽差大人如此年少有為,還是請給我等再指一條明路為好!”


    “是啊,是啊。欽差大人既然能一路毫發無傷走到這裏,想必見識要高人一等。我們這些人都是莽夫,還請大人不吝指點!”沙千裏也強忍住心頭惡氣,順坡下驢。


    他與黃萬山兩個本來就有再度為國出力之意,否則也不會看到王洵這邊的旗號之後,立刻打出同樣大唐戰旗。但先是因為宇文至等人的刻意提防,讓他們幾個覺得熱臉貼了冷屁股。後來又因為把王洵當成了借助祖宗餘蔭撈功名的紈絝子弟,心生輕慢。所以才故意冷言冷語一番,免得表現得過於急切,合兵一處之後反而被王洵呼來喝去。


    誰料想王洵根本沒有收編他們這支隊伍的打算。並且還主動提供糧草輜重,送他們東歸。這種大度且毫不在意的姿態,登時讓沙、黃兩人的盤算落了空。若是灰溜溜地逃回安西,這兩年來,他們原本就有很多機會,又何必等到現在?況且就這樣不聲不響地回去了,又怎可能得到封常清的關注?若是得不到封常清的關注,不能於安西軍下一次東征時斬將殺敵,日後九泉之下,又如何麵對當年戰死在怛羅斯河畔的袍澤?


    想到那些死不瞑目的袍澤,眾人心裏先前對王洵的一點不滿也變得微不足道了。相繼拱手,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道:“兩年多來,我等將河中各地的山山水水,大路小徑,『摸』得爛熟。若是欽差大人有需要我等效力的地方,盡管開口就是。我等不敢推辭!”


    “是啊!都是為大唐而戰。分那麽清楚幹什麽?欽差大人做事仗義,我等也不能太被人小瞧了去!”


    早在聽到對方自報身份為‘怛羅斯河畔的孤魂野鬼’的時候,王洵心裏就已經開始打這支隊伍的主意。隻是他這兩年所受磨礪頗多,心中早就被磨出了無數溝壑,所以才使出了一招以退為進,『逼』著對方先行表態。


    如果沙千裏和黃萬山等人不肯上當,王洵自然還有很多從高力士、陳玄禮、封常清等仇人或者恩人身上偷師來的手段,一招招施展開來,『逼』著對方就範。總之,這支在敵人背後忍辱負重多年的隊伍他已經看到眼裏了,絕對不會任由它從嘴邊溜走。


    此刻已經漸漸接近目標,王洵歎了口氣,裝作很為難的樣子說道:“不瞞諸位,此刻等在王某麵前的,幾乎步步都是陷阱。今天的這夥馬賊,不過是別人丟出來的探路石子而已。你等如果拿了幹糧現在就向東返的話,十有八(九)能平安回到大唐境內。如果跟王某一道向西,前路恐怕是九死一生.......”


    “有什麽可怕的。我等這條命原本就是撿回來的!”


    “就是!若是沒有風險,我能還沒興趣呢!”


    不待沙千裏和黃萬山兩個人做決斷,附近的將士們紛紛表態。王洵要的就是這個效果,當即將雙手一抱,四下做了個羅圈揖,“如此,王某就多謝諸位弟兄了。都是軍中弟兄,咱們就直來直去。請諸位先在我帳下委屈些日子,待回到安西後,所有功勞苦勞,無論是這幾年王某沒親眼看見的,還是今後王某親眼看見的,將一一上報,絕對不會讓諸位的血白流半滴!諸位,可願意相信王某!”


    “願意,願意!”眾將士聽王洵突然滿口都是大實話,愈發覺得此人可靠可親。紛紛圍攏過來,大聲回應。


    “兩位大哥,可願意助王某一臂之力!”得到了眾人的支持,王洵才又回過頭來,向沙千裏、黃萬山兩個頭領發出邀請。


    “我們.....”沙千裏不禁有些氣結,弟兄們躍躍欲試了,做頭領的哪還有阻撓的道理?“我們二人,願意唯大人馬首是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煙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徒並收藏盛唐煙雲最新章節